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新华百货(60078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对新华百货而言,控制权争夺,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7-25  新华百货内幕信息

来源 :屈财论经2022-07-25

  从理论意义来说,公司治理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控制权的掌控情况。由于现代企业实施的是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企业制度,那么控制权的归属问题自然成了关注的重点。

  

  然而,控制权争夺也随之而来。经历过激烈控制权争夺的企业,其内部治理环境以及企业绩效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如此,企业一旦打响控制权争夺战,伴随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可能包括管理层的更换,股权的转换,公司财务战略的改变,公司发展策略的改变等等。

  不过在这其中,控制权争夺究竟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要分析其机理过程。

  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影响企业绩效

  

  新华百货发生控制权争夺前,公司的股权结构呈一股独大的局面,其他股东所占比例都非常小,而有了宝银系对其企业控制权的威胁后,公司出现了能与第一大股东抗衡的力量。企业的发展不再由物美系说了算,不过两大股东的经营理念有差异,对新华百货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好是坏还需进一步研究。

  企业股东所掌握的企业控制权大小是由企业的股权结构决定的,股权结构能够反映一家企业的控制权分布状况,企业的股权结构的集中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成为外部投资者争夺控制权的目标的概率,一旦被盯上陷入控制权争夺战,企业绩效便不可避免会遭受到一定的冲击。

  

  宝银系举牌新华百货之前,新华百货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呈分散分布,除控股股东外,其余前十的股东股份都不足10%。并且他们的股份加起来也低于20%,还远落后于控股股东物美集团。通过控制权争夺战前后的对比,不难看出新华百货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同2014年相比,股权集中度相对高了许多。

  除此之外,还可以发现股权分布的一个特点:在持股比例前十名中,非社会公众股东明显增多了,个股数量有所下降。这跟2018年物美系通过要约收购力压宝银系保住第一大股东位置的方式脱不了干系。

  

  当时物美系利用要约收购使自身的股份合计达40%,逼得手中所持股份约为34%的宝银系不得不停手,否则就要触及退市红线。就物美系这种做法的结果而言,虽然帮助物美系稳住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控制权还掌握在原始控股股东手里,但其他利益相关者可没有半点好处,尤其伤害了证券市场上中小股东的利益。

  因为非社会公众持股比例太高,会导致中小股东丧失话语权,他们只能任由控股股东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作出决定。

  但是中小股东虽然持股比例低,但他们和公司的经营发展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围绕着企业担任了不同角色,有的为企业投入资本,有的帮公司分担一定风险,还有的对企业形成约束力起到监督作用。中小投资者若是权益受到了侵害,对企业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公司财务战略的改变影响企业绩效

  新华百货作为零售行业,一直以来的公司发展战略都是以营运发展为主,在营运发展的基础上再对外扩张,扩大经营规模。

  而控制权争夺发生之后,“宝银系”提出多项提案,要求设立基金投资公司,修改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提出股利分配方案等,这些提案都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是筹资策略的变化。2015年宝银系发动新华百货控制权战争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宝银系自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股份占总股份的占比就达到了5.02%。2015年4月28日,宝银系又一次举牌新华百货,二次举牌后,其股份所占比例达到了10%。宝银系如此异常的动作也即刻引起了新华百货原控股股东物美系的注意。

  物美系针对与宝银系不怀好意的增持行为所作出的回应,即发布停牌公告,称企业内部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事宜,以阻止宝银系继续增持公司股票。

  

  新华百货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的目的就是为了稀释宝银系的股份,然而宝银系并不买账,在新华百货停牌期间,宝银系屡次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主要目的是希望将募集到的资金更改其用途,要求全部运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不仅如此,还声称要增加宝银系非公开发行股的数量。

  对于宝银系的诉求,新华百货以宝银系提出的要求不符合新华百货经营策略为由,未通过其提出的议案。但即便如此,宝银系持续加持新华百货股票以及不断提出议案的行为,也打乱了新华百货的筹资计划,也使得新华百货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

  

  不仅如此,针对宝银系提出的议案全被驳回的结果,在宝银系看来,新华百货的做法是在侵犯它身为企业股东所应享有的权力,并为此提起诉讼。以上种种宝银系对新华百货做出的行为,影响到了新华百货原本已通过审议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议案的实施,最终因超过有效期而失效了。

  就因为企业陷于控制权争夺的拉锯战,导致企业正常作出的筹资策略未按计划实施,难以避免地影响到了企业的资金流通,继而影响新华百货的日常经营活动,致使企业绩效下跌。二是经营策略的变化。

  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零售行业,新华百货公司多年来一直以稳固在宁夏地区地位的同时,向陕西、甘肃等地扩展规模为发展理念,打造好在宁夏地区的市场地位的同时,扩展经营规模,扩大发展领域,占领整个西北地区的零售市场。

  

  面对电商行业的冲击,更要突出零售业的优势地方,抢占市场,扩大规模。公司近几年的发展中,运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进行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零售模式;不断发展创新出新的零售模式,做好企业库存商品的管理、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同时借助企业的物流平台,提升企业整体的发展能力,让企业在西北地区更具有号召力。

  然而在控制权争夺事件发生后,“宝银系”迅速增持股份,成为新华百货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后,多次要求召开股东大会,要求新华百货公司设立“伯克希尔控股有限公司”,而成立该公司的主要目的是对市场价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使那些市场价值被低估的企业经过投资而变得更加有价值,从中获取巨额利润,从而让新华百货公司的整体价值得到提升。

  

  在控制权争夺的四年中,“宝银系”关于设立投资公司的提案共提交了十多次,但是这些提案均未获得股东大会的通过。

  新华百货公司认为设立“伯克希尔控股有限公司”的提案,需要公司投入数十亿元的资金,而且设立公司的提案涉及关联交易,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且与公司的经营策略严重不符,不符合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经营计划,因此多次提案均未通过。

  并且这个提案对新华百货公司来说,与公司本身的发展理念严重不符,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策略。

  

  公司管理层缺乏稳定性影响企业绩效

  控制权争夺战之前的新华百货,董事会长期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没有随意变更成员。公司的发展方向是要继续扩大企业规模,在西北站稳脚跟,建立起销售网络体系。此时的新华百货高层管理人员力往一处使,企业发展目标明确。

  而自野蛮人宝银系发起控制权争夺战以来,屡次提出关于更换新华百货董事会成员的提案。这些提案的内容都是与更换新华百货现有的管理层人员有关,要求罢免梁庆、郭涂伟、张凤琴等董事,改为由宝银系提议的人员作为新华百货的董事。

  

  宝银系希望通过这种手段,掌握企业实际控制权。面对宝银系如此野蛮的行为,幸运的是,新华百货原有的公司章程中有涉及董事会更换成员的相关规定:董事在任期届满之前,股东大会不能无故解除。

  宝银系期望通过更换董事提案,完全掌控新华百货的话语权,以满足自己想要利用新华百货资源进行投资的私利。即使宝银系一直想方设法要将新华百货董事会成员换成自己人,在硬性的公司章程面前还是失败了。

  

  可换个层面来看,宝银系频繁侵扰新华百货管理层的操作还是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管理层的稳定性。2021年2月26日,新华百货发布了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保禄于2021年2月5日提交书面辞职报告,请求辞去公司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职务,同日新华百货紧接着发布了关于聘任宋兴超为新任财务总监的公告。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财务岗位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财务需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需要懂业务、会管理,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为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和风险控制,且参与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这么重要的岗位换人,无论是对内部的经营还是对外部投资者的信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如果业务衔接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税款缴纳不及时、贷款偿还不及时等问题,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另一方面对外也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更换,需要进行对外公示,外部投资者会怀疑公司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等信息失真的问题,一旦投资者对企业失去信心,公司的股价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