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山西汾酒(600809)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山西汾酒:卖不动了?一边合同负债挖潜,一边存货快速高企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3-15  山西汾酒内幕信息

来源 :新浪财经2023-03-15

  在白酒界说起汾酒,那是传统豪门般的存在。

  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曾经的“老大哥”汾酒,发展一直没跟上市场脚步,甚至一度沦为区域性白酒。

  由此,也引出了“汾酒复兴”的话题。现在的白酒市场,“茅五洋”的三强格局已经基本固定。

  而早在前任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任内,山西汾酒就制定了复兴战略,其目标是追赶茅台五粮液、跻身白酒行业第一梯队。

  而到了新掌门袁清茂时期,其上任伊始就提出“十四五末,汾酒要进军白酒行业第一阵营,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重树品牌地位。”

  如今,袁清茂掌舵刚满一周年之际,山西汾酒的“中兴”大业正面临新考验。

  1

  规模上依然是追赶者,盈利水平5强垫底

  1月19日,山西汾酒公告称,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60亿元左右,同比增加30%左右;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9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6亿元左右,同比增加49%左右。

  虽然涨势喜人,但从目前的行业数据看,汾酒依然只能排在行业第四。

  贵州茅台2022年总营收1272亿元,业内一骑绝尘,必然又是稳坐第一把交椅。而据酒企的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五粮液营收557.8亿元,洋河股份营收264亿元,泸州老窖营收175亿元。依然是“茅五洋汾泸”的格局。

  山西汾酒在规模上仍然是第一梯队“追赶者”的角色。

  即便这样,山西汾酒在追赶上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

  三季报的数据显示,山西汾酒的销售费用高达30.55亿元,相较同期221.43亿元的营收规模来看,销售费率达到了13.8%,远远高于茅台的2.7%、五粮液的10.54%和洋河股份的9.6%,甚至高于泸州老窖的11.48%,比迎驾贡酒、口子窖、顺鑫农业等二三线白酒品牌的营销费率还高。

  

  所以某种程度上讲,山西汾酒在规模上的增长,更多依赖于营销驱动。

  当然,如果分析山西汾酒的业绩质量的话,我们发现盈利能力并不那么见好。

  以利润水平维度来观察,2022年全年山西汾酒的归母净利润为79亿元,但泸州老窖早在2022年前三季度就已达成归母净利润82亿元。

  也就是说相比山西汾酒,“老五”泸州老窖用更少的营收却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利润率维度或许更明显,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山西汾酒的销售毛利率为76.52%,在行业前五强中仅次于茅台和泸州老窖,但销售净利率却仅有32.3%,要远低于其他4家,净利润能力处于5强垫底。

  2

  透支合同负债挖潜,存货金额快速增多

  山西汾酒在另一个方面被外界比较诟病的是,其业绩对合同负债的过度“挖潜”。

  对于白酒企业而言,合同负债是其业绩的“蓄水池”,经销商先打款,企业后发货,时间差构成了合同负债,而合同负债增多意味着未来可结算资源丰厚,反之则意味着市场需求减少,企业订单减少、经销商打款意向减弱。

  从三季报数据看,山西汾酒的合同负债为47.25亿元,较年初的73.76亿元净减少了26.51亿元,环比减少了36%,而合同负债减少额占当期营收的12%。

  这一“蓄水池”的挖潜比例要高于茅台的1%,泸州老窖的9%。当然,去年三季度五粮液、洋河也挖了不少。

  但另一个指标,则显示山西汾酒恐怕真的卖不动了。据三季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山西汾酒的存货额高达86.46亿元,同比增长31%。

  而五粮液和洋河股份的存货分别只增长了10.29%、8.08%。

  相比之下,山西汾酒大量从合同负债中挖潜营收,另一边却坐看库存快速攀升,一减一增之下,汾酒的动销比好像确实动不起来了……

  这恐怕是山西汾酒接下来面临的最大的市场难题。

  要知道,这还是在大力投入销售费用,营销驱动下的市场表现。

  一旦后续销售费用投入减少,市场表现可能会更加凉凉。

  3

  历史包袱沉重,高端品牌乏力

  在白酒圈,曾经有一句俗语,叫做“汾酒加集团,基本要玩完”,当然本文仅做直接引述,并不适用于当下语境。

  其背后,是山西汾酒前些年为了快速做大做强、比拼规模搞出来的开发商模式,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品牌授权,堪称白酒届的“南极人”。

  国盛证券曾有过数据披露,在2002-2007年山西汾酒采用工商联合开发模式联合开发品牌数量一度超过1000种。

  显然,这种“处处点火、村村冒烟”的“大炼钢铁”形式,必然会严重稀释山西汾酒本身的品牌价值,让市场上的消费者难以分出真汾酒与开发酒的区别;

  另一方面,尽管这种人海战术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山西汾酒的销售规模,但汾酒本身的价格体系被破坏了。

  这一模式直接造成了品牌价值和价格体系的双重破坏,从长远看必然是一桩不划算的买卖。

  也因此,山西汾酒背着这个沉重的历史包袱,在白酒品牌高端化的路上十分艰难。

  茅台、五粮液自不必说,泸州老窖推出1573,郎酒、洋河等也纷纷推出高端系列,反观汾酒,主力产品仍然布局在400-600元的中高档价格区间。

  直至2020年山西汾酒才布局千元价格区间,推出了青花汾酒30·复兴版、2021年,汾酒推出超高端产品青花汾酒40·中国龙等,但从市场反应和知名度来看,与飞天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梦之蓝等等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白酒行业,高端产品和主力产品往往意味着市场定价能力,起着锚定功能。事实上,汾酒发展至今,除了青花汾之外,还没有表现突出的主力单品。

  汾酒复兴,道阻且长啊!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如何在群狼厮杀中顺利突围?恐怕也是现任董事长袁清茂头疼的一件事。

  有意思的是,去年5月份,山西汾酒发布公告称,要拿200亿闲置资金出来做理财,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关于这一点,作者翻了一下山西汾酒的财报。

  2022年前三季度,山西汾酒的投资收益1.5亿元,同比大增1388%,但从投资回报率来说似乎也太低了。

  而且,汾酒是吃过投资的亏的。除了2021年投资收益同比增速248%至7215万元之外,2020年投资收益亏损4877万元,2019年投资亏损9779万元,2018年投资收益仅有99.8万元。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