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海通证券(60083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海通证券投行“一查即撤”的路子走不通了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2-22  海通证券内幕信息

来源 :中访网2024-02-22

  2024年以来,证监会不断释放出强监管信号,“申报即担责”、“一查就撤”休想“一走了之”等频繁出现在监管的表态中,一些仍处于IPO阶段的企业及其保荐机构陆续收到监管罚单。

  在年初被深交所处罚单后,近期海通证券保荐业务再收罚单。1月29日,上交所公布了《关于对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采取监管措施的决定》及《关于对保荐代表人晏璎、谢丹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

  据处罚决定书,上交所经现场督导发现,海通证券存在首发保荐业务履职尽责明显不到位、投行质控内核部门未识别项目重大风险及对尽职调查把关不审慎等缺陷。

  对于两位保荐代表人晏璎、谢丹被通报批评的原因,上交所提到一条是对发行人关联方核查不充分,对控股股东1497.17万元的其他应付款系因前次申报报告期体外资金循环配合客户汇款事项形成的情况未给予披露,且该体外资金循环事项与申报期内的关联方及疑似关联方高度相关。

  上交所的处罚公告并未披露项目详情,但从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出涉事项目或为杭州百子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百子尖”)

  据悉,这次的IPO项目是二次申报,在受理阶段便遭监管层现场督导。而杭州百子尖正是二次申报IPO,该公司于2020年12月首次提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保荐机构为中银证券。然而仅过两个月便撤回了IPO,随后更换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晏璎、谢丹正是该项目的主要的辅导人员。而杭州百子尖的审计报告中也正好存在一笔“向关联方拆入资金形成的其他应付款项”1497.17万元,与上交所通报中的数据吻合。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与保荐机构属于合作关系,若不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极少出现更换保荐机构的情况。杭州百子尖在首次提交招股书后,就匆匆撤回了IPO,还更换了保荐机构。显然,这单IPO项目并不好做,但海通证券还是“接招”了。

  作为头部券商,海通证券实力不凡,IPO数量常年名列前茅,但也屡屡出现IPO项目“带病闯关”的问题。

  就在今年1月8日,海通证券因在担任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项目保荐人过程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被深交所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两位保荐代表人被给予通报批评。

  据悉,沃得农机IPO融资规模达60亿元,是创业板融资规模最大的IPO项目。然而,海通证券在保荐过程中未及时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报告和披露发行人实际控制人股份冻结情况,未发现发行人会计基础薄弱、内部控制不完善、资金拆借信息披露不完整等情况。

  海通证券敢于接手问题项目似乎是侥幸心理作祟,没被查出问题就顺利把IPO项目登上资本市场,查出问题大不了撤回IPO。所以,海通证券的IPO项目“一查即撤”问题十分突出,为此2023年6月,海通证券还被上交所进行内部追责。

  据悉,上交所对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个项目分别发出《保荐业务现场督导通知书》后,在实施现场督导前,作为保荐机构的海通证券均选择主动撤销项目保荐。

  上交所认为,在实施现场督导前频繁撤销项目保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发行人经营状况及其面临风险和问题的相关尽职调查工作不够充分,项目申报准备工作不够扎实。海通证券作为保荐人,存在对重要审核问询问题选择性漏答,对发行人的收入确认、存货、采购成本、资金流水和研发费用等核查不到位等违规情形,因此决定对其予以监管警示。

  近年来,海通证券的IPO撤否率稳居行业前列。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主动撤回了16家IPO项目,撤否率高达11.1%,撤否率霸占头部券商的榜首;2023年以来,海通证券IPO保荐项目达到128家,联席保荐4家,保荐数量排名行业第三,主动撤回数量达到23家,撤否率高达17.97%,在保荐家数过百家的前六大券商中位居第一。

  但是,随着IPO进入全流程严监管时代,海通证券“一查即撤”路子恐怕走不通了。日前,交易所启动IPO企业十年财务数据倒查工作,已经撤回材料的企业同样被倒查,主动撤回IPO材料的思尔芯案,被定为欺诈发行并合计罚没1650万元,已经给“带病闯关”的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敲响了警钟。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