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炬高新(60087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酱油市场“有看头”:中炬高新罕见报亏,千禾卡位“季军”,加加持续低迷……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2-01  中炬高新内幕信息

来源 :调料家2023-02-01

  在酱油品类的四大上市企业中,海天味业一家独大的格局短期内基本不会被改变,而千禾味业和加加食品与“酱油老二”中炬高新之间还有一段差距。因此,整个格局的变化主要聚焦在了千禾味业和加加食品之间。

  而随着中炬高新、千禾味业和加加食品先后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的酱油市场格局(注:本文排序只统计已上市企业,非上市企业不在本文统计当中)似乎也靴子落地。从业绩预告及2022年市场表现来看,中炬高新罕见报亏,需要一年的净利润来“填坑”,千禾味业则不仅在酱油品类的营收规模上再次超越加加食品,而在整体营收规模上,昔日的“酱油第一股”也将被千禾味业所超越。

  01

  一增两亏,2022年酱油市场“此消彼长”

  根据企业业绩预告显示,中炬高新预计2022年度净利润为-3.14亿元至-6.14亿元,这将是公司1995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以来首次报亏。

  对于亏损原因,中炬高新表示,公司对来自原告工业联合的两项诉讼拟计提预计负债9亿至12亿元,这一金额比公司历史最好年份净利润还要高出不少。2023年1月28日,公司收到关于中山火炬工业联合有限公司(下称“工业联合”)土地合同纠纷案件【(2020)粤20民初109号】、【(2020)粤20民初110号】的一审判决书,判令公司赔偿名下的工业用地共计16.73万平方米、返还原告购地款0.33亿元、赔偿原告损失6.02亿元,并支付相关土地物业过户税费诉讼费等相关费用。

  

  公司基于审慎原则,对上述诉讼拟计提预计负债共计9亿元至12亿元,预计将减少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亿元至12亿元。

  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2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4亿元至-6.1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0.56亿元至13.56亿元,同比下降142.32%至182.75%。而根据中炬高新此前的业绩表现来看,此次亏损的额度,甚至超过了中炬高新历年来最好(2020年)的全年净利润。

  除此之外,在更能彰显主营业务的扣非净利润方面,中炬高新预计2022年年度的扣非净利润为5.5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62亿元,同比下降22.6%。由此可见,中炬高新2022年在经营层面的表现亦不理想。

  

  而千禾味业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96.00万元到35424.00万元,比上年增加8855.84万元到13283.84万元,增长40%至60%;扣非净利润30503.00万元到34861.00万元,较上年增加8714.77万元到13072.77万元,增长40%至60%。

  相比千禾味业的高速增长,加加食品的业绩就显得逊色不少。加加食品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至17亿元,上年同期为17.55亿元;净亏4900万元至7300万元。

  对于2022年业绩的变化,千禾味业表示,2022年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公司强化产品品质、积极开拓市场、优化营销渠道,市场竞争力提升,销售规模扩大。另一方面,公司2021年同期支出了大量广告费用,2022年度未发生该类大额广告费用支出,销售费用同比减少。

  

  而加加食品则表示业绩变动系销售收入下降;采购成本上涨;公司为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构,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实施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报告期内产生股票期权激励费用约为2100万元,导致利润进一步减少。

  截至目前,也就只有一家独大的海天味业尚未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但根据此前的市场信息来看,海天味业整体保持低位数增长乃至负增长都是大概率事件。

  而随着部分大企业的业绩走低,其市场份额也转由其他酱油品牌接手。

  02

  酱油“季军之争”悬念揭晓

  对于加加食品和千禾味业,虽然加加食品的主营品类更多,但在酱油层面却并未展现出“酱油第一股”的强势地位。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加加食品的酱油品类分别实现营收10.16亿元、8.607亿元和4.454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49.03%、49.05%和47.22%;而同期,千禾味业的酱油品类分别实现营收10.54亿元、11.82亿元和6.038亿元,占比分别为62.24%、61.4%和59.51%。

  

  由此可见,自2020年加加食品在酱油品类上被千禾味业所超越之后,不仅没有迎头追击,反而差距似乎被千禾味业越拉越大。

  不仅如此,从整体业绩上看,加加食品此前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健的业绩表现,但在调味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几年里,加加食品又显得过于“稳健”,因此,在2021年,千禾味业以19.25亿元的总营收超越加加食品的17.35亿元,首次跻身四大酱油上市企业营收前三甲。

  值得一提的是,从业绩预告来看,这一盈一亏之间,加加食品与千禾味业之间的上述两大层面的差距还在持续扩大。

  在业绩预告中,对于2023年,加加食品表示,公司将加快市场转型,稳定存量市场,打开增量空间。公司将从产品、渠道、管理、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变革。

  

  产品方面,持续推广高毛利产品,加强减盐、零添加等中高端系列产品的销售;渠道方面,将积极探索新市场、新模式,深耕餐饮渠道,发力新零售业务,持续线上线下同步的多元化布局;同时,为尽可能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将持续推动精细化管理,坚持降本增效,结合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对业务人员的管理和激励等措施不断提升公司整体运营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及综合盈利能力。

  单就策略上来说,加加食品的各种举措并不鲜见,而且部分战略已经提及多年,只不过在实践过程中似乎收效甚微。而在这背后,即有企业战略转化的原因,也有渠道、消费者层面的多重因素所致,因此,加加食品要想继续提升,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更要坚定的落实到从原料到消费者中间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最终转化。

  03

  “两大事件”决定2022年酱油市场格局

  对于酱油市场而言,2022年颇具戏剧性。而两个大事件也最终决定了该年度酱油市场的最终走向:一是“海克斯科技”乌龙事件重创龙头的C端消费市场;二是中炬高新控制权变化导致其在市场层面的竞争力削弱。

  

  而这两大事件都让竞争对手抓住了机会,趁机夺取更多市场份额。

  更为关键的是,上述两大事件都发生在酱油市场消费旺季的第四季度。也进一步加剧了酱油“冠亚军”年终冲刺的难度。

  首先是在“海克斯科技”事件中,海天味业的处置方式欠妥,引发消费者误解,从而导致其在终端动销乏力。虽说后续事件影响有所淡化,但该事件对海天味业的影响仍在持续。

  在事件发生后,各大酱油企业纷纷借机大力推广自身0添加产品,而作为在0添加领域精耕多年的千禾味业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此前,千禾味业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零添加调味品收入占公司调味品营收的50%以上。

  该事件不仅让海天味业的业绩蒙尘,也让消费者对于健康调味品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也为后续调味品行业产品升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对于中炬高新的控制权变化,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企业自身。

  

  一方面,中炬高新的原大股东在自身业务体系上本就有些“无暇顾及”,自然对中炬高新的市场层面投入精力会有所削弱,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并不是好事;

  另一方面,虽然火炬集团时隔近8年之后重新成为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但今时不同往日,一切新的举措都需要时间来制订和落地执行。

  最为关键的是,随着中山润田失去第一大股东地位,加上其自身资金问题,中炬高新原先的定增扩产项目也将大概率成为“一纸空文”,而随着竞争对手们的新增产能项目竞相落地,这势必会对中炬高新“酱油老二”的地位产生威胁。

  

  因此,长远来看,虽然酱油是渗透率最高的调味品品类,但并不妨碍国内酱油市场仍然颇具活力,从这一点来看,未来的酱油市场,依旧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