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妙可蓝多(60088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近50亿营收仍亏损?妙可蓝多的钱都哪去了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2-15  妙可蓝多内幕信息

来源 :蓝筹企业评论2023-12-15

  膨胀的是梦想,“酪”下的是果实。

  “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曾经是多少人的财富梦。它用了7年时间实现营收翻10倍,仅用了2年时间实现股价翻10倍。其联手蒙牛,一起打造了中国奶酪的黄金时代,稳坐奶酪市场头把交椅。

  

  图片来源天猫

  妙可蓝多至今股价回调近80%,动态估值仍有345倍,而利润竟然还是在亏损。

  营收利润双降下,不禁让人怀疑,奶酪真的卖不动了吗?

  1

  市占率稳居奶酪第一

  妙可蓝多前身是1995年上市的山东农药,在经过了一系列大亏、卖壳、又大亏、又卖壳后,2016年终于被收购了妙可蓝多的广泽股份借壳上市,2019年正式更名为妙可蓝多,自此“奶酪第一股”诞生。

  奶酪被誉为“牛奶的精华”、“奶中黄金”,其蛋白质含量是牛奶的8-10倍,钙含量是牛奶的6-8倍,更重点的是,它适合患有乳糖不耐症的消费者食用。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19年全球乳制品消费量中,奶酪排名第二,且超过了黄油和奶粉的合计消费量。作为乳制品行业继液态奶和奶粉之后,新一代消费升级产品,奶酪成功推动了由“喝奶”向“吃奶”转变。

  当前,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是发展中国家的1/2,奶业发达国家的1/7。与饮食同源的日本相比,我国奶酪人均消费水平仅为日本1966年水平,因此,奶酪市场想象空间巨大也是情理之中。

  从妙可蓝多的营收增速来看,确实验证了奶酪行业的发展潜力。2018年-2022年,妙可蓝多的营业收入从12.26亿元增长至48.30亿元,复合增速高达40.88%。其中,奶酪对营收的贡献从2018年的37%增长至2022年的80%,成为妥妥的大单品。

  一年卖近40亿的奶酪可不是随便就能办到的。从妙可蓝多京东自营旗舰店看,公司奶酪主要分为奶酪棒、奶酪片、奶酪杯、烘焙系列,价格从20元-50元不等。就以均价35元计算,妙可蓝多一年销售量也超1亿件。

  根据凯度数据显示,2022年妙可蓝多在奶酪市场份额超35%,市占稳居行业第一,其中奶酪棒单品份额超40%,且市占率逐年提升。

  如此庞大的消费体量,公司不得赚个盆满钵满?然而从财报数据看,事实并非如此。

  2

  为竞争对手培养消费者?

  2018年,妙可蓝多的扣非净利润是亏损1357.13万元,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仍亏损191.15万元,期间仅2021年实现1.22亿盈利,其余年份不是亏损就是几千万利润,与这近50亿的营收体量显得格格不入。

  3

  那么问题来了,钱都去哪了?

  这么低的利润,或许大家第一反应是毛利率低导致的。

  然而,从年报数据看,妙可蓝多的明星产品奶酪棒等即食奶酪的毛利率都在50%以上,即使是烘培家庭餐桌系列的奶酪毛利率也超30%。近几年,妙可蓝多的整体奶酪毛利率一直维持在40%以上,可见毛利率并不是导致公司不赚钱的原因。

  其实,从费用端了解就知道,钱原来都去打广告了。

  在中国,即食奶酪本没有消费习惯,属于空白市场。妙可蓝多以“牛奶精华”为核心卖点,与皮卡丘、宝可梦、哆啦A梦等IP合作放大声量。后又改编儿歌《两只老虎》,通过儿歌传递“妙可蓝多美味、有营养、适合儿童“的特点。

  2020年,妙可蓝多又选择孙俪为品牌代言人,“奶酪就选妙可蓝多”等一波一波的广告语逐渐占据消费者心智。虽然妙可蓝多不是第一家本土奶酪品牌,但不得不说,中国奶酪市场的发展它功不可没。

  只不过这白花花的银子撒出去,消费者教育是成功了,却白白便宜了竞争对手。

  目前几乎所有乳业公司都已加码布局奶酪赛道,包括伊利股份、光明乳业、三元股份、熊猫乳品、奶酪博士及百吉福等海外品牌,竞争格局恶化程度已超预期。

  2017年至2022年,妙可蓝多的销售费用率从12.47%提高至25.24%,5年时间营业收入涨了近4倍,而销售费用涨了9倍。

  奶酪行业本就是低门槛、易复制的赛道,越来越高的获客成本表明,妙可蓝多想要通过营销推动业绩增长这条路已越来越难走。

  据天风证券调研,2020年以来,多数奶酪品牌在商超和线上渠道奶酪棒的折扣力度约在5-8折区间。

  陷入价格战的妙可蓝多经销商也在下滑,2022年10月至今,妙可蓝多已连续4个季度营收平均同比下滑20%。

  4

  买理财拯救公司

  本就依靠奶酪大单品的妙可蓝多,出路在何方?或许产品多元化是一个方向,但这条路已经被历史遗留问题所堵死。

  妙可蓝多的前身广泽股份本是东北地区经营液态奶的企业,在本地小有名气,但长年被蒙牛、伊利等巨头压制,很难出头。虽然通过奶酪业务成功反超,但是财务的吃紧让其不得不低头。

  2020年1月,蒙牛出资2.87亿收购了妙可蓝多5%的股份。同年,妙可蓝多子公司吉林科技增资扩股,蒙牛4.58亿认购了吉林科技42.88%的股权。12月,妙可蓝多定增,蒙牛携30亿跑步进场。

  自此,蒙牛以23.8%的持股比例成为了妙可蓝多第一大股东。在这之后,蒙牛也是多次增资,截至2023年10月19日,蒙牛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36.13%。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比赛中,蒙牛入局肯定是好事,但是结盟的代价是,妙可蓝多必须剥离液态奶业务,只能在奶酪上寻求突破。而马苏里拉等餐饮奶酪本就相对成熟,2B餐饮端毛利率仅有不到15%,就算向2B发力,拖累利润反而是大概率事件。

  同时,蒙牛在认购吉林科技股权时,在《投资协议》中约定,蒙牛有权要求妙可蓝多通过发行股票、可转股债券或其他证券的方式,使蒙牛持有的吉林科技全部股权转为妙可蓝多的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

  然而蒙牛不仅没有执行股权上翻,2022年7月,妙可蓝多还发布公告预案称,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买回蒙牛持有的吉林科技股权。后发行预案遭到上交所问询,质疑妙可蓝多与蒙牛是否存在“明股实债”的情形。该发行预案至今仍没有任何进展。

  业务受限,竞争加剧下,妙可蓝多也开始另辟蹊径。自2021年收到蒙牛定增的资金后,就开始热衷于理财。2021年-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从5.5亿元增长至17.9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从8.21%上升到24.17%。

  让我们再来看看收益,2022年投资净收益为0.59亿元,而扣非净利润为0.67亿元,投资收益占利润比重高达88%。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净收益为0.33亿元,而扣非净利润还是亏损。

  不得不说,妙可蓝多已经不是在靠理财赚钱了,而是在拯救公司啊!

  今年三季报妙可蓝多的财报数据不佳,不知道在蒙牛的“倾力相助”下,何时才能重回巅峰。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