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杉杉股份(600884)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杉杉股份“余震”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2-13  杉杉股份内幕信息

来源 :每日资本论2023-12-13

  被证监会立案,股价下探出两年来的新低……对于杉杉系和新掌舵者郑驹来说,海外布局的效果或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这家国内知名企业在创始人离世后余震未了。

  12月12日,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杉杉股份)股价小幅低开后,围绕分时平均线,做窄幅震荡。截至当日收盘,其股价为12.98元/股,下跌1.07%,总市值293.22亿元。

  上一个交易日,杉杉股份盘中一度急跌近7%,下午随着大盘反弹,其股价有回升。收盘时股价下跌3.53%。当日,杉杉股份被沪股通减持205.3万股,最新持股量为3724.93万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1.65%。

  请注意,12月11日,杉杉股份在盘中跌出了两年多以来股价的新低。2021年10月28日,其创造44.3元高价。之后,股价步入下行通道。期间,股价虽然宽幅震荡,但从2022年8月中下旬开始几乎形成单边下跌走势。

  杉杉股份股价创新低或来自消息面。上周五晚,杉杉股份、吉翔股份同步公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杉杉控股已于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案由是涉嫌收购人未按规定履行义务。

  杉杉股份在公告中强调,本次立案系针对杉杉控股与锦州永杉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简称,吉翔股份)的相关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有意思的是,吉翔股份明确表示,杉杉控股系公司控股股东宁波炬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宁波炬泰)的控股股东,也是第二大股东上海钢石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钢石)的实控方,宁波炬泰持有公司33.52%股份,上海钢石持有公司10.32%股份,合计持有公司43.84%股份。

  简单说,杉杉控股不仅通过宁波炬泰间接控股了吉翔股份,而且同步控股吉翔股份的第二大股东上海钢石。

  

  这本是“内部收购事件”,或者说是当年郑永刚玩的“乾坤大挪移”。但颇为费解的是,上交所自2021年8月6日开始,便对上海钢石、宁波炬泰是否构成一致行动关系的问题发出问询并了解情况,吉翔股份曾两次回复上交所问询函,一次发布媒体报道澄清说明。三则公告均表示两大股东不构成一致行动关系。直至2023年的首个交易日,吉翔股份才就这一组一致行动关系发布了更正公告。

  由于杉杉股份和吉翔股份未对杉杉控股被立案的原因做详细说明,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或许立案原因也牵涉上述事宜。

  股吧里部分投资者发泄着不满。有网友说:“杉杉活成了笑话。”也有网友表示,这次下跌比“老郑走的时候还多。”更有少数网友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杉杉股份新任的接班人郑驹。

  公允地讲,这事与郑驹真没多大关联。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今年2月,杉杉股份的原掌舵人郑永刚因心脏病突然去世,杉杉系的“余震”至今未了。

  

  看到“杉杉”这两个字,很多人想到了两个关键词:西服、郑永刚。没错,杉杉在郑永刚的带领下,这家资不抵债的服装厂不仅西服出了名,而且打造了一个横跨服装、新能源材料、光电材料、大健康、金融、地产,年销售额达到500多亿元,连续20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的综合性产业集团。

  如今,杉杉股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材料生产商,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客户包括苹果、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LG化学、奔驰、宝马等。

  但这一切随着今年2月,郑永刚的突然病逝,让杉杉系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

  很快,杉杉系接班人争夺战开始。先是郑永刚年轻的遗孀周婷携三名年幼子女,在3月份宣称自己才是杉杉股份的实控人。4月20日,吉翔股份又曝出第一股东和第二股东之间是隐秘的亲戚关系,为一致行动人,但该信息此前没有披露。

  5月8日,杉杉股份发布了有关情况的说明公告及补充说明公告。据公告,2023年3月,周婷及三位未成年子女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要求法院对郑永刚所持有宁波青刚51%股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诉讼保全措施。

  5月11日,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原实际控制人郑永刚之子郑驹、遗孀周婷均当选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同时,郑驹为公司董事长。这也预示着,杉杉接班人尘埃落定。

  

  不过,对于“90后”郑驹来说,接过杉杉系权杖只是第一步,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提振杉杉股份的业绩。

  杉杉股份的财报显示,2023年三季度其营收为147.09亿元,同比下降7.14%;净利润12.02亿元,同比近腰斩。而且2022年杉杉股份的净利润就已经出现同比负增长的态势。

  此外,2023年三季度,杉杉股份的货币资金为46.32亿元,而短期借款就高达62.0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8.58亿元。显然,货币资金远远无法覆盖短期债务,资金链紧绷。

  不仅如此,今年三季度,杉杉股份的应收账款为51.27亿元,也近6年来的新高。拉长时间轴不难发现,其应收账款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存货也高居不下。今年三季度,其存货为56.06亿元,近6年来也是呈现逐年增高的态势。

  而且,截至今年三季度,杉杉股份还有10.07亿元的商誉。未来一旦发生商誉减值,对杉杉股份的业绩将会产生较大影响。

  事实上,从2019年以来,杉杉股份的业绩就相当不稳定。当年,其净利润同比大跌75.81%。2020年,净利润同比再度近腰斩。2021年,净利润又狂增2320%,但2022年再度陷入负增长至今。

  请注意,2021年,杉杉股份之所以业绩猛增,核心原因是其进入了LCD偏光片领域。

  

  2020年6月,杉杉股份宣布拟以7.7亿美元(约合54亿元)收购LG旗下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根据财报,2021年,偏光片业务贡献了近12亿元净利润,杉杉股份也一举扭转业绩下滑的不利局面。2022年上半年,公司偏光片业务实现收入约为58.25亿元,营收占比54.07%,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但目前偏光片业务受面板市场景气度影响,也出现了短期承压。

  还有一个坏消息。杉杉股份另一大主力项目负极材料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业务的主要产品有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负极、硬碳等。随着这今年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负极材料行业产能迅速扩张。

  但2023年上半年负极材料行业呈现阶段性、结构性的产能过剩。而且,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下游电池企业对于负极材料的需求有所下滑。多重因素最终导致负极材料价格同比显著下滑,行业盈利空间收窄。鑫椤咨询最新数据显示,10月30日,中端人造石墨负极的均价为3.45万元/吨,较年初下滑近三成。

  负面影响已经产生。对于今年三季度业绩下滑,杉杉股份称,负极及偏光片产品价格同比下降,是致其净利润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郑驹掌舵之后,杉杉股份一个比较大的动作是,9月,杉杉股份宣布将在芬兰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12.8亿欧元(最终以实际投资金额为准),约98.82亿元。这是杉杉股份的第一个海外工程,公司全球化布局再进一步。

  换言之,郑驹或许通过加码海外市场来化解国内负极材料价格下跌的风险。但海外项目至少还需要2年时间才能完工,而完工之后到底能否提振杉杉股份的业绩,还有待观察。

  某种层面上来说,海外布局的效果或许直接关系到郑驹和杉杉股份的未来。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