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杭州银行(60092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为何杭州银行不及南京银行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2-15  杭州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江苏经济报2023-02-15

  杭州银行(600926)日前的一纸实控人变更公告,让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这家城商行身上。2月12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导致实际控制人将由杭州市财政局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将时间拨到去年初,当时杭州银行公告,其第一大股东澳洲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下称“CBA”)与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月28日晚间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后,CBA不再为杭州银行第一大股东。在此之前,杭州银行多个股东减持。自2021年以来,太平洋人寿减持杭州银行,在多轮减持后,太平洋人寿不再持有杭州银行股份。被市场戏称为“清仓式”减持。同期,另一家险资——中国人寿,也在不断减持杭州银行。在减持后,中国人寿的持股比例从减持前的4.85%降至2022年末的3.86%,降为第八大股东。

  主要负责人岗位一直处于“变动”中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稳定的带头人和管理层是关键因素。但是,自去年杭州银行董事长陈震山因组织调动原因辞任,杭州银行主要负责人岗位一直处于“变动”中。陈震山辞任后,董事长之位出现了空缺,接棒的是该行原行长宋剑斌。去年9月28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董事会成功选举宋剑斌为该行董事长,2022年12月9日,其任职资格已正式获批。但随着新任董事长的正式上任,其原来行长一职便无人担任,空悬三个月后,今年2月8日晚间,杭州银行才发布公告称,董事会选举虞利明为公司副董事长,任期至第七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任职资格尚待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核准,其副董事长任职自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核准之日起生效。事实上,去年12月底,虞利明刚被聘任为杭州银行行长,仅两个月时间,这位“准行长”又出任该行副董事长。

  外资股东话语权越来越小,险资股东的退出,新带头人的重新落定,实控人的变更……杭州银行2023年会怎样?一个有意思的对比标的是位于杭州银行隔壁省会城市南京的另一家城商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与南京银行同时成立于1996年。杭州银行与南京银行均引入了外资机构作为大股东,学习外资银行管理经验。但是,南京银行早在2007年就实现上市,而杭州银行到2016年才上市。南京银行外资持股多年保持稳定,且在公司管理上发挥了许多先进而有效的作用,而杭州银行的外资股东却总难看到发挥较大的作用,甚至最后开始减持。南京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不断增持,而杭州银行的股东们却频现减持。

  风控水平没能超过浙江平均值

  业绩方面,截至目前,南京银行资产总额突破2万亿元,杭州银行总资产约在1.56万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超350亿元,同比增长超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近150亿元,同比增长超21%。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0.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47%;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92.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82%。杭州银行的主要数据距离南京银行差的不是一点半点。需要说的是,以2021年统计口径,南京市人口数为942.3万人,杭州人口为1220.4万人;2022年南京市GDP1.69万亿元,杭州市GDP为1.88万亿元。企业做得好一定有他的原因,企业做的差也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短板。

  按地域看杭州银行的贷款结构:70%的贷款投放在浙江,其中45%在杭州市内,其他的30%散布在京沪深等发达地区,按理说这样的贷款结构是让人比较放心的,因为现在中国的一个奇特现象是,发达省份和地区的经济内生性增长动能更强劲,投融资、贷款需求旺盛,贷款收益率有保障,坏账率还低。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东北,都不太行。所以很多发达地区的地方性小银行聚焦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看区域不良率的数据,我们把杭州银行和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的不良率也加上一起看:浙江省在2016年以前不良率都是高高在上的,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从2017年开始存量风险出清,不良率迅速回落,到2018-2019年的时候已经只有1%左右了,这就基本不可能再低了。然后我们发现了杭州银行的另一个问题,它在2017年以后其实表现得不太好。简单地做个算术,因为杭州银行有70%的浙江省内业务, 30%的外省业务,用全国不良率和浙江省不良率做加权计算,得到杭州银行的不良率在2019年末应该至少低于1.18%才合理,这说明它的风险水平控制得至少是没有超过浙江省的平均值。

  高杠杆经营带来的增长不可持续

  应该说,杭州这座城市是非常有魅力的,好玩、好吃、好住、好逛,又孕育出了阿里巴巴这样的巨无霸,顺带着创造了一大堆千万富翁。而且,杭州现在的产业结构也非常的高级,第一产业基本没有,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3∶7,即使是第二产业里面,也是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这样的“未来产业”为主的,这三个细分产业互有交集,在2019年,三个细分行业占第二产业的比例分别是61.7%、37.6%和46.5%,所以即使是二产也是高科技的二产。然后看第三产业,更是很牛,阿里和其带动的相关链条不说,单单是2019年,杭州市关于健康的产业增加值就达到975亿元,增长12.5%,文创产业增加值3735亿元,增长15.6%,它的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要占到浙江省的80%以上。杭州市光上市公司现在就超过200家,投资增速高,社消增速快,居民和财政收入增长也很快,基本上是中国当前最牛的二线城市了。

  杭州银行扎根在这样的土壤上,但即使是杭州银行业绩表现最好的2018年至2019三年,它的真实盈利能力也不如南京银行,不是偶尔不如,是每一年都不如。杭州银行的利润能实现高增长,还有一个直接原因是2016年的IPO带来的增量资本,以及持续施加的高经营杠杆带来的。2020年4月,杭州银行又做了新的一轮增发。这种外延式增长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坏处是,净利润增速经常能跑到20%以上,却没有给老股东创造什么价值,估值容易变得越来越贵,所以业内专家称之为“增长的幻象”。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