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国人保(601319)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国人保: 加快推进“保险+服务+科技” 商业模式新变革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1-15  中国人保内幕信息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2023-11-15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对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推动重点险种发展提出了重要要求。

  11月10日,中国人保举行2023年投资者开放日,以“风险减量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展现中国人保如何以“保险+服务+科技”新保险商业模式推动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与社会治理保驾护航。

  中国人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廷科在开放日致辞中表示,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可以运用风险减量服务手段,从简单的“灾后”补偿转向“灾前”预防预警、“灾中”快速响应、“灾后”精准理赔,成为政府公共安全治理和应急管理体系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将其融入整个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治理框架之中,在更好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与社会稳定器功能的同时,推动保险业转型发展、加快高质量发展。

  助力“大灾”无“大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我国灾害风险保障机制已成为重要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这既为国家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指明了方向,也为保险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

  王廷科表示,中国人保集团新一届党委,从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全局高度,把风险减量服务上升到集团战略层面,提出构建“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把风险减量服务作为集团卓越战略的重要环节,加快探索实践新技术新模式。

  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的自然灾害上行趋势明显,已经成为保险业面临的长周期深刻挑战。我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国际经验看,自然灾害的保险赔付金额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可达30%至40%,而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灾后损失以国家财政和社会捐赠为主导的救济方式,保险赔偿占比还比较低。如何实现大灾之后无大损,提升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保险业风险减量服务须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王廷科看来,风险减量服务是助力大灾无大损的有效手段。据他介绍,在今年抗击“杜苏芮”台风过程中,中国人保共向客户推送风险提示903.7万条,对道路、涵洞、地下车库等1.27万处内涝风险点开展风险排查,为受灾区域企业客户安装车险水浸物联设备1290余台,通过手机端小程序等形式及时通知客户转移车辆等财产,提升防灾减损效能,与往年类似的台风灾害相比,有效地降低了灾害赔付。

  为生产生活风险做“减法”

  以风险减量服务助力生产生活,中国人保通过对“保险+服务+科技”模式进行深入探索,目前已有诸多实践项目落地。

  开放日当天,《金融时报》记者来到宁波市永红家园对住房安全保险项目进行实地探访。2015年6月,宁波市全国首创推出城镇住房保险,主要保障对象为竣工于2000年以前的城镇住宅,保障责任涵盖住房倒塌损失、人员伤亡保障、应急加固费用、临时安置费用。

  “2000年之前房屋的建造标准比较低,房屋架构是砌体结构。相比目前主流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砌体结构更容易倒塌。并且2000年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商品房,找不到专业的开发商作为承担事故的责任主体,也没有房屋的维修基金制度,基于这三点保险标的得以明确。”人保财险宁波市分公司相关人士说。

  据记者了解,在风控服务方面,中国人保对投保的房屋建立了电子档案,会进行专业的安全评估服务,如明确每幢房屋的不同风险等级,并开展对应的巡检服务。在巡检过程中如果发现房屋存在安全隐患,会及时地进行风险预警。

  2020年,中国人保对城镇住房综合保险进行科技升级,引入智能监测设备,提升风险监测的精准度;2022年12月,宁波市范围内迭代为“保险+服务+科技”的风险减量模式。目前,城乡住房综合保险已覆盖宁波城镇老旧住房2.78万幢,农村住房127.15万户,提供风险保障1473.88亿元,年均开展动态监测43.87万次。

  此外,开放日现场还展示了“万象云”平台,这是中国人保自主研发的数智化风险管理平台,是以新技术赋能风险减量管理的创新探索。

  据王廷科介绍,“万象云”平台整合了内外部数据,运用了物联网、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构建了涵盖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的风险减量管理通用架构和专项服务,目前已经应用在“安全工厂”、电梯“卫士”、智慧工地、海上风电等多个领域。比如,“安全工厂”全面支持安全培训、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等事故预防技术服务,累计提供风控服务20.98万次,排查风险隐患33.71万条。

  全面深化业务板块科技赋能

  值得关注的是,在投资者开放日前,中国人保集中发布了近一年来的10项科技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了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聚焦民众保险需求,助力健康管理,中国人保发布“福数新程—门诊慢病业务管理平台”,将科技成果切实落到基层民生服务中,同时也赋能其健康险子公司专业化经营;发布“数智焕新—寿险服务升级项目”,推动寿险子公司加快构建“保险+养老健康服务+科技”的商业模式。

  对于未来如何继续深化科技赋能风险减量,王廷科表示,中国人保将坚持长期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降成本、提价值、优服务,打造人保集团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王廷科进一步阐释,将推动风险减量服务更加“标准化”“数字化”“专业化”。

  “中国人保将深入挖掘总结系统内成熟的风险减量服务实践,在相关领域构建可学可鉴可推广的服务标准,推动风险减量服务从‘点’上创新到‘面’上推广,从‘盆景’发展为‘风景’,进一步为客户和股东创造更大价值。”王廷科表示。

  王廷科坦言,数字化时代的保险服务不能再搞“人海战术”,尤其是风险减量服务。中国人保将把数字化、智能化作为保险新商业模式的底座,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风险减量服务系统和平台建设,为一线服务人员开发配备数字化工具,压缩服务时空距离,优化服务模式,降低服务成本,从“人海”服务转向更精准、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数治”“智治”服务。

  中国人保将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做实做强风险减量服务专业团队,围绕定量分析技术、安全技术、防灾技术等,开发风险减量服务“人保模型”,打造风险减量服务“人保标准”,真正成为专业化的风险减量服务提供者,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