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工商银行(60139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工商银行︱副行长被查!四大行存款之首,暗藏隐忧?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1-13  工商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星空财富2023-11-13

  年底,打老虎!

  11月4日,工商银行(601398)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因涉嫌违纪违法,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和调查。

  前有刘立宪(工行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于9月15日被查),后有张红力。作为国有四大行中,存款规模TOP1的工商银行,一年内两位领导先后被查,不禁让人对工行的业务心生担忧。毕竟,上梁不正,下梁易歪。

  

  来源:各银行2023年半年报

  那么,工行是否暗藏隐忧,我们从其财报出发,按“表”索骥。

  一、规模居首,但盈利下滑

  从存款规模来看,工行确实居于首位,因此工行素来一直有“爱存不存”的江湖称号。但这只能证明其“吸储”的能力,而非盈利的能力。要实现盈利最大化,就要将让存款“动起来”,放贷也好,投资也罢,总之要创造高于存款利息的收益。

  工行三季度报显示,其总营收约为6,512.68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占比较大,占比分别为77%、15%、6%和3%,利息净收入居首。

  对于银行业来说,其利息收入主要靠生息资产规模和净利差,两架马车拉动。

  1?生息资产

  虽然,最近两年银行业整体面临“放贷难”的困境,但数据显示,四大行的生息资产均维持着增长姿势。且从生息资产规模来看,工行还算遥遥领先。

  

  2?净利差

  剧情直接反转。

  在国家促消费,促投资的背景下,国有四大行的净利差均出现下滑。相较而言,工行下滑得也是“遥遥领先”(↓)。三季度报显示,在净利差显著下滑影响下,2023年前三季度,工行营收同比下滑3.55%,明显高于其他三家(农行增速:-0.54%;建行增速:-1.27%;中行增速:7.05%)。从营业利润来看,工行同比降低2.85%,喜提四大行营利第一降。

  

  二、资产质量,稍显逊色

  不仅盈利能力垫底儿,资产质量也稍显逊色。

  数据显示:静态来看,虽然工行正常类贷款比例稳中有“小”升,但横向来看,仅优于建设银行(601939)。相较于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工行正常类贷款占比偏低,质量略差。

  

  不仅如此,工行贷款质量,还有不断下行的“苗头”。

  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工行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迁移率均上涨。所谓贷款迁移率,可简单理解为贷款分类向下级移动的比例。比如正常类贷款迁移率,指的便是上期正常类贷款,本期有多大比例变为了关注类。

  

  在这其中,次级类及可疑类贷款迁移率上涨最明显,几乎翻倍。可见,不良贷款(具体包括次级类、可疑类及损失类)内部,资产质量呈现日益恶化趋势。

  当然,这与目前整体的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工行半年报显示,其贷款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制造业及水利电力等行业。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传统行业将面临洗牌,无法穿越经济周期,必然会被淘汰。贷款人不景气,银行的资产质量,肯定不好看。

  

  来源:工行2023年半年报

  当然,除此之外,是否存在不合理评估风险,不合理放贷,便无从得知。

  三、流动性,略显不足

  总体来说,评价一家银行,主要有两大考虑。

  其一,要赚钱;

  其二,要具有充足的流动性。

  简单来说,一旦因突发状况,发生储户挤兑,银行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可对储户进行兑付,并维持正常运营。

  

  一直以来,四大行中,工商银行短期资产流动性比例均垫底儿。所谓短期资产流动比例,就是银行的流动资产余额(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月内到期的同业拆借后的资产净额、一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等)与流动负债余额(包括:一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一月内到期的已发行债券、一月内到期的央行借款等)之间的比例。对储户来说,当然流动性比例越高越好,越高越安心。结合工行资产质量在四大行中的位置,其流动性理应高于其他行。但数据显示,2023年中期,工行短期流动性比例虽有上升,但仍处于四大行中最低水平。

  综上,从吸储能力来看,工行确实是四大行中的大哥,但从盈利能力来看,工行大有种“钱多,但利薄”的状态。从资产质量来看,无论是因为存量贷款风险逐渐显现,还是增量贷款门槛的放宽,结果就是稍显逊色。由此看来,“爱存不存”的底子,貌似也没那么硬气。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