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新集团(60151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新集团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8-26  中新集团内幕信息

来源 :证券之星2023-08-26

  中新集团(601512)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以园区开发运营为核心主业,以产业投资和绿色发展为两翼板块,坚持“以产为核、以绿为核”的双核驱动战略,全面融入ESG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园区开发运营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一体两翼”高水平协同发展。

  1.园区开发运营方面

  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更多经济增长动力源。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带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公司围绕国家战略,在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的长三角区域扇形围绕上海布局了一系列产城融合园区,助力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各“走出去”项目运行良好,实现当地政治、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目前不同城市、不同板块的土地市场热度分化明显,核心城市及优质土地持续获房企关注。公司所深耕的长三角区域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其中,中新苏滁高新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被纳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新昆承湖园区深度融入苏州市域一体化建设,被列为苏州市域一体化(常熟)融合创新区核心区,公司开发运营的各园区土地价值未来更将凸显。

  同时,随着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支持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工作的政策措施,拥有大量优质、稀缺工业类载体的园区运营类公司迎来发展良机。公司立足苏州,聚焦长三角,除苏州工业园区内大量优质工业类载体外,已在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吴江、嘉善、常熟、太仓等地实现区中园项目落地和项目储备,项目运营情况良好,出租率和租金具备成长空间,未来公司会根据发展需要适时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

  2.产业投资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23年2月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2023年7月9日,《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对外发布,明确提出鼓励私募基金行业“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等功能作用”,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支持对母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政府性基金等具有合理展业需求的私募基金,这将更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良性循环,使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大政方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提早进入市场,同时投资者也能享受企业成长红利。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紧扣产业投资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参投基金均侧重于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等国家战略性新兴行业;直投业务也紧扣“专精特新”,投资苏州工业园区及“走出去”园区内的优质科创类企业,产业投资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3.绿色发展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国家推出多项政策促进能源改革,一方面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扩大了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升了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催生降低用电成本的需求。2022年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25.87GW,同比高增236.7%,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时,环保产业是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环保“督察高压”步入常态化,环保产业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

  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在长三角布局的各走出去园区及不断扩张的区中园,已拥有较为丰富的工商业企业客户资源,未来依托公司的强大的品牌优势、行业龙头地位、与政府良好的协作关系以及新能源板块协同集聚能力,有望在各级产业园获取更多的屋顶资源以及资源型绿色环保等项目。

  (二)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中新集团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于1994年投资设立,承载了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伟大历史使命,受到中新两国领导的高度关心与支持,为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公司设立以来,作为中新合作载体和园区开发主体,始终坚守中新合作初心,以“筑中国梦想,建新型园区”为己任,确立了“产绿双核驱动,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发展格局。

  1.园区开发运营

  园区开发运营是公司核心主业,具体包括了产城融合园区和区中园两个板块。两个板块互相提升、互促发展,不断提升园区开发运营的核心竞争力。

  1)产城融合园区

  公司主动服务、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布局了苏锡通科技产业园、中新苏滁高新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中新海虞花园城、中新鸷山桃花源、苏州宿迁工业园等产城融合园区;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在国内布局了苏银产业园,并在东盟区域积极探索共建产业园区;围绕苏州市域一体化战略去年签约中新昆承湖项目。“走出去”产城融合园区项目开发运营面积超250平方公里,各合作区域发展较好,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提升了公司的“中新”品牌影响力。

  2)区中园

  公司区中园业务作为园区开发运营核心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苏州,聚焦长三角,专注高品质工业类载体、特色产业园区及物流园、蓝白领长租公寓产品的开发运营。

  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中新智地全面退出房地产业务以来,围绕公司战略,已在无锡江阴、常州武进、镇江高新区、南通经开区、苏州吴江、太仓以及嘉善姚庄等地落地高标准工业载体项目,在南通海门、安徽舒城、安徽天长等地布局工业绿岛表面处理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项目,转型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中新智地还通过旗下中新园舍平台,与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CDL)共同发起成立了规模为4亿元的富隆智地蓝白领宿舍投资基金,专注于成熟的产业园区或经开区附近适合作为企业员工宿舍的存量物业资产的投资收购和运营管理;组建了不动产基金管理平台中新园瑞,未来中新园瑞将作为公司产业类载体的资本运作平台,为区中园业务提供不动产资产管理和资产证券化服务。

  截至目前,公司开发运营的标准及定建厂房约160万平方米投入运营,均布局在苏州工业园区及长三角区域,出租率良好,入驻企业质量高。

  2.产业投资

  公司产业投资业务既是园区开发运营主业的组成部分,更是深度挖掘主业价值的核心成长业务。公司自2018年探索开展产业投资业务以来,不断完善产业投资顶层战略架构,持续优化基金投资的赛道分布比例,关注直投项目长期价值增长能力,不断强化产业投资能力,以投带招、以招促投、投招联动,形成了母基金、子基金、直投基金相结合,适度参与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布局,获得良好财务回报的同时,对园区开发运营主业赋能成效显著。

  在基金参投方面,公司投资领域侧重于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高端装备、数字科技、医疗健康、大消费及现代服务等具备科技攻关、先进制造和发展升级等与公司各产城融合园区及“区中园”产业契合度高的行业,投资阶段侧重于早中期。在科创直投方面,公司发起设立了中新园创一期,中新园展一期两支规模合计5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其中,中新园创一期的投资区域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主,阶段以早中期为主,兼顾成熟期;中新园展一期投资区域以公司各走出去园区、区中园为主,阶段以成长期为主、兼顾早期,成熟期;筹备设立规模3亿元的中新园创二期产业投资基金,围绕园区主导产业,紧扣赋能“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化和国际化特色开展投资业务,进一步助推园区优质企业跨越式发展。

  3.绿色发展

  公司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紧紧围绕集团“以绿为核”发展方式,立足园区绿色方向,在巩固优化传统公用事业水电气业务、全面服务苏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中新绿发加快发展新能源、新环保和园区绿色整体开发业务。

  新能源业务方面,以中新绿发为牵头,整合绿发旗下各新能源业务公司,协同联动,分工合作,着力开发、投资、建设、收购、运营和管理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等能源项目,开展碳资产管理、绿电交易,提供绿色清洁能源服务,打造高水平低碳零碳园区,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环保业务方面,重点布局工业废水业务,积极拓展餐厨垃圾、循环产业园等业务,积极探索中水回用业务,以资源型项目为开拓重点,轻重资产并举发展。

  园区绿色整体开发业务方面,在新能源、新环保单体业务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园区绿色整体开发业务,有效实现三者的交叉赋能;通过整体开发,培育并提升规划方案编制能力、协同平台整合能力、核心项目建设能力,打造园区绿色发展示范项目。

  传统公用事业方面,保持安全、可靠、经济、稳定运行,持续提升公用事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园区不断发展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需求。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中新合作品牌

  公司立足中新合作载体地位,借鉴创新中新合作成功经验,实现走出去区域高水平产城融合,推进苏锡通科技产业园、中新苏滁高新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一批产城融合园区的高质量开发运营,每个项目都实现了当地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公司有效发挥新加坡分公司、苏州工业园区新加坡国际商务合作中心和新加坡苏州商务中心的双招双引平台作用,打造双循环新加坡支点,不断深化中新合作,助力中新合作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放,形成了独特的中新合作品牌优势,持续夯实了公司作为园区开发运营领军企业的品牌形象与市场地位。

  (二)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

  公司拥有结构合理且配置优秀的董事会,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团队中均选任或聘用了新方的行业资深专家,使公司更具国际化的视野,能与时俱进借鉴国内国外最新发展成果;管理层团队项目运作经验丰富、能力突出,能够根据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行业环境灵活优化经营战略,充分把握机遇和规避风险。同时,经营运作机制高度市场化,建立了科学的项目拓展和运营体系,保证公司竞争活力。

  (三)业务发展平台优势

  公司深耕园区开发运营领域已近三十年,具有科学、前瞻性的项目选址能力和打造多赢合作商务模式的能力,紧密围绕国家“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已形成了扇形围绕上海,能有效承接核心城市产业梯度转移和外溢的项目布局,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其中,“走出去”产城融合园区项目开发运营面积超250平方公里;区中园项目所涉及的优质厂房开发运营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已投运载体租赁情况良好;公司的资产优质,现金流稳定。公司还拥有先进的园区规划设计优势、全球化招商网络及优秀的招商团队,在园区开发运营已形成项目拓展、规划建设、招商亲商、软件转移、产业投资、绿色低碳的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优势。公司在各产城融合园区及区中园项目所具有的中新品牌优势、开发主体影响力及与政府良好的协作关系,深厚的产业理解能力和强大招商亲商实力,使产业投资业务在优质项目资源的发现和获取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绿色发展的新能源、新环保和园区绿色整体开发业务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同时,产业投资通过投招联动,促进产业导入,加速产业发展,打造产业园区开发运营主体中最佳产业投资人,公司荣获清科2023年中国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榜单「2023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机构有限合伙人50强」,获市场高度认可;绿色发展业务推动绿色低碳园区的整体规划建设和绿色生态发展,加深、加宽公司“以产为核,以绿为核”的“护城河”,共同赋能园区开发运营主业的发展。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持续发挥园区开发主体和中新合作载体作用,坚持“以产为核、以绿为核”的双核驱动战略,组建“以产为核、以绿为核”工作专班,推动提升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公司整体运营健康有序,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

  (一)扎根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

  1.中新合作持续深化。持续推动园区新加坡国际商务合作中心和新加坡苏州商务中心建设,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促进更多新加坡企业“引进来”、苏州企业“走出去”,持续擦亮中新合作金字招牌。投入运营以来,两个“中心”取得了积极成效,新加坡国际商务合作中心二期启动,协助

  举办了在新加坡举行的苏州文化旅游推介会和苏州开放创新发展投资情况说明会等大型活动,并与新科研、通商中国等合作举办了各类论坛和座谈会6场。上半年新加坡国际商务中心新增签约项目24家,截至上半年末累计签约项目77家,新加坡苏州商务中心签约企业累计26家。

  2.招商亲商成效显著。2023年园区把“拼经济、稳增长”作为重中之重,公司作为苏州工业园区招商主力军之一,聚焦园区“2+3+1”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全力促进项目决策落户,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上半年新引进总投资超10亿美元的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总投资近亿美元康美包低温包装项目等优质外资产业化项目,推动IHI寿力苏相新工厂等项目开工建设,促进博格华纳PDS苏州研发中心暨二期厂房项目投产启用。积极发挥基金返投推荐和投招联动优势,推动昂拓生物、安然菲、魔仓机器人等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领域研发创新型项目落户。上半年累计引进内外资项目50个,其中科技项目31个;完成新增注册内外资合计约21亿元,其中新增产业类注册外资约2.5亿美元,完成各类企业服务工作近180次。

  3.规划建设稳步实施。继续为园区市政基础设施、教育提供优质保障。跨区重点项目星塘街南延工程建成通车,加强区域路网互联互通。斜塘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启动建设,星海公园改造、星塘街南延绿化等项目建设完成,不断提升园区环境。唯亭实验小学、文景路地块学校、左岸明珠地块学校、星湾东校区等学校代建项目交付使用。

  4.国际教育再创佳绩。由公司投资并管理的苏州第一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苏州新加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荣登2022胡润百学20强,位居江苏省首位。2023毕业生成绩再创佳绩,2023年70名毕业生中,共17名获得40分及以上高分,收到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世界知名高校的169份大学录取通知。

  (二)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走出去”项目稳定运行

  1.苏锡通科技产业园

  2009年,根据南通市人民政府、中新集团、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商务总协议,成立中新苏通作为苏通科技产业园的开发主体。苏通科技产业园位于南通大桥北侧,总体开发面积约50平方公里。在产业园良好的发展基础上,2020年又将锡通产业园纳入其一体化发展格局,合并成立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总体开发面积变为约100平方公里,全面开启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新征程。经过十数年发展,园区已发展成为一座具有国际化、现代化气息的产业新城,基本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智能装备、以集成电路为主的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为主的生命健康新兴产业“两主一新”的产业格局,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态势,跨江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截至上半年末,累计引进310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1195.5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推进航母片区、南通中心片区配套建设,江达路、江广路等基建项目有序推进,沿江风光带生态初步展现,成为市民群众新的网红打卡地。

  2.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2年4月,中新集团与滁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关于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商务总协议,由中新苏滁作为开发区的开发主体。该项目是公司第一个跨省合作的产城融合园区开发运营项目,位于滁州市东南,规划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另有5平方公里拓展区控规编制完成,为做强产业提供空间支撑。园区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经过十多年开发运营,已成为滁州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合作典范,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园区坚持“高端、外资、品牌”招商战略,围绕医疗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截至上半年末累计引进301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873.2亿元。举办第二届苏滁创新创业大赛,扩宽科技人才引进渠道,推动科技项目落户。开展汽车零部件、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沙龙,搭建产业链互动生态圈。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引入长三角优质服务资源,搭建线上服务机构与企业供需交流对接平台,已入驻中介机构约200家、金融机构约20家。人气商气不断汇集,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已建成蓝白领公寓、标准化厂房、学校、医院、酒店等综合服务设施220万平方米。

  3.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

  2018年12月,中新集团和嘉善县人民政府签署商务合作协议并正式启动实施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项目,由中新嘉善作为合作区域的开发主体。该项目是中新集团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布局,也是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长三角洲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第一个落地的跨区域合作重大项目。项目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北部,与上海接壤,总规划面积约16.5平方公里。自开园以来,产业园坚持“以产为核”发展理念,围绕智能传感产业链,积极招大引强,以智能传感为主导产业,深耕通讯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已集聚了四方光电、博升光电、合盛硅业(603260)、剑桥科技(603083)等一批产业链头部企业。截至上半年末,累计引进46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261.3亿元。优化企业服务,定期举办常态化惠企活动与讲座,持续提高入驻企业的获得感和归属感。产业园贯彻“以绿为核”理念,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注重生态开发和环境保护,目前产业园“七横四纵”主干道加速推进,内联外通的交通骨架基本形成,产业、生活、交通等配套逐步完善,城市显示度显著提升。南星路等首批基础设施已于2022年竣工通车,中新大道东等第二批基础设施顺利完工。启用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治理水平。

  4.中新昆承湖园区

  在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引领下,2022年9月公司以轻重资产有机结合的创新模式签约了规划面积46.4平方公里的中新昆承湖园区,打造数字科技和新能源两大产业极核,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苏州北部低碳城。2023年1月,中新昆承湖园区正式开工,全方位参与规划建设,体现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准管理。全力开展产业招商,引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智程半导体等项目,促成常熟市首支QFLP基金落地。今年上半年,新注册项目4个,总投资额38.6亿元。

  5.苏银产业园

  2019年3月,中新集团和银川滨河新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成立银川苏银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苏银产业园市场化合作主体负责为苏银产业园提供规划提升、招商引资、软件转移等服务。园区规划总面积约53平方公里,聚力发展新能源、医疗健康等主导产业。苏银产业园被银川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建设成为“千亿级”园区的时代使命,未来园区产业将进一步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截至上半年末,累计引进71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444.7亿元。

  6.中新海虞花园城项目

  2013年9月,中新集团与常熟市人民政府、常熟市海虞镇人民政府签订商务总协议,合作开发中新海虞花园城项目,由中新海虞作为合作区域的开发主体。项目位于海虞镇中心区域,规划面积1.66平方公里。2023年区域配套逐步完善,交通动线全面贯通。建设工程持续创优,耿泾塘获江苏省水利厅颁发的“2022年度幸福河道(段)建设示范工程”。

  7.中新鸷山桃花源项目

  2014年10月,公司与张家港市凤凰镇人民政府签订商务总协议,合作开发中新鸷山桃花源项目,由中新凤凰作为合作区域的开发主体。该项目位于凤凰新城核心区以南,面积约1.58平方公里。项目以“保护性开发、文化传承”为基本原则,以“乡村振兴”为发展目标,打造精致回归的生态休闲体验地,恢复鸷山“山水林田湖”的自然生态。持续绿色生态开发,项目形象和品质得到认可,助力凤凰镇荣获“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温泉酒店等各项配套日趋完善。

  8.苏州宿迁工业园

  2011年1月和10月,中新集团与宿迁市人民政府、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分别签订了项目合作开发协议,项目位于宿迁市耿车镇、双庄镇通湖大道以东105公顷区域以及双庄镇通湖大道以东区域总面积77公顷的区域。开发建设工作已基本结束,目前运行良好,区域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三)区中园开发运营业务转型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2023年公司继续围绕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多措并举积极抢抓优质稀缺性资产,提升自有招商能力,拓宽招商网络,加快项目招商去化。上半年新增落地了太仓璜泾智能制造产业园,成功摘牌全国首宗限地价“竞生态投入”产业用地,项目占地104亩,规划建筑面积超1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超3亿元。项目涵盖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和新一代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并已签约了一批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入驻园区。

  截至上半年末,累计签约落地区中园项目12个,合计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其中,交付常州、镇江、南通和嘉善等项目约33万平方米,引进序轮科技、继峰科技、捷翼汽车零部件、海纳川海拉、常想汽车科技、赛璞睿生、协航能源科技等一批代表性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招商去化率超50%。

  此外,不动产基金管理平台中新园瑞完成设立,聚焦新经济基础设施,以轻资产模式从拓展、融资、资产管理和资产证券化退出等方面助力区中园拓展布局和资本化运作,完成首笔资产管理业务太仓璜泾项目的投资,为未来中新智地区中园业务资产证券化做好项目储备,积累经验。同时,深入探索“以绿为核”,持续提升建设品质,加强工程设计研究和“以绿为核”专题研究,持续更新区中园设计指引;在建的代建项目、区中园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建设工作,持续加强工程项目稽查,保障安全施工,提升建设品质。

  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内各类载体运营良好,综合出租率超92%,其中约110万平方工业载体出租率约95%,入驻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23家、领军人才企业44家,8家企业入围苏州市“独角兽”培育名单。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的中新智慧园一期和苏锡通园区的中新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共约18万平方米工业载体投入运营后已吸引未来工场、赛普生物等项目入驻,为“专精特新”优质项目提供载体平台,出租率约70%左右,租金水平均处于当地第一梯队。

  (四)强化两翼,板块联动赋能园区开发运营主业

  1.产业投资

  持续优化基金投资布局,不断强化产业投资能力,有效推动实现高水平产城融合。在基金投资方面,上半年新增认缴投资由丰年资本、杏泽资本、君联资本等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较知名的基金团队发起设立的基金5支,认缴金额4.8亿元,促成15个项目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及各产城融合园区,拉动各园区项目投资总规模近80亿元,和各园区及区中园产业契合度高,进一步推动各园区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科创直投方面,继2021年公司发起设立两支规模合计5亿元的中新园创一期和中新园展一期直投基金后,2023上半年公司筹备设立规模3亿元的园创二期基金,关注投资“专精特新”及其他各类优质科技类项目。上半年新增和追加直接投资慧疗生物、齐禾生科、懋略科技等医疗健康、新能源项目5个。

  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已累计认缴投资43支基金,认缴总金额近40亿元,所投基金促成50余个招商项目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及各产城融合园区,拉动各园区项目投资总规模570亿元。基金所投项目中国家级“专精特新”项目增至近150个,上市、已报会和拟报会项目增至近90个,基金整体估值稳步增长。科创直投方面,累计直接投资科技项目28个,合计投资金额5亿元,拉动总投资55亿元,进一步助推园区优质企业跨越式发展。

  今年6月,公司第二期10亿元创新创业公司债券成功发行,票面利率2.9%,认购倍率3.13倍,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业投资业务。本次债券发行是继公司上市及首期债券发行后在直融市场的再次华丽亮相,公司融资品牌和口碑得到进一步提升。

  2.绿色发展

  2023年6月,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有限公司,继续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新能源、新环保业务提速增效,强化园区绿色赋能。新能源业务方面,上半年和新加坡益阁新能源、双杰电气(300444)等行业内知名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联合拓展光伏项目。这些合作伙伴在电力与光伏运维业务等领域有较强的经验与实力且拥有丰富的项目资源,与中新绿能重点关注及发展方向契合。截至上半年末,中新绿能及中新春兴、中新旭德等参股公司累计完成并网170MW,在建项目65MW,储备项目500MW。新环保业务方面,以中新联科为重点,以工业废水为发展方向,与蚌埠经开区达成传感谷工业废水厂项目合作意向,并参与编写安徽省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园区绿色整体开发,有序推进金光科技产业园绿色低碳项目,成功签约安徽蚌埠经开区、山东日照岚山经开区等绿色低碳园区项目,科学研判“风、光、储、充、换”等绿色要素,打造循环产业园升级版。做精做优传统城市公用和环境事业等存量业务,助力提升营商亲商环境。苏州工业园区水电气业务稳定运营,集中供热供冷业务稳步增长,废液处置业务技改环评已获批复,危废处置业务满收满产,污泥处置业务日产日清,餐厨垃圾处置业务荣获“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荣誉。

  (五)规范运营,优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系统梳理内控制度,优化内控管理体系,强化绩效考核、资金等动态管理,公司治理规范高效。全面评估并动态管控风险,进行全面、科学、谨慎的决策,不断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坚持高层次引才,加速内部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围绕“一体两翼”业务加大宣传力度,生动地展示中新品牌及核心竞争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进一步弘扬“团队、荣誉、使命”的企业文化。发展和安全有效统筹,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2023年公司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但公司核心业务园区开发运营受地产行业复苏不及预期的影响,在苏州区域外项目的土地出让面临明显压力。公司新建厂房载体陆续交付运营,但国内产业经济复苏力度仍不够强劲,产业招商竞争十分激烈。公司新能源、新环保业务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产业方向,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但公司目前在该领域尚处于新手期,竞争优势还不明显。

  2、产业投资风险

  公司的产业股权基金投资规模稳步提升、行业影响力持续提高,但受市场波动影响,股权投资风险仍客观存在。

  3、流动性风险

  公司长期以来资产负债率及资金成本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未来产业投资、新能源投资规模加大,园区开发业务回款不及时,投资项目退出不达预期,拓展外部融资渠道受阻,可能对公司的资金周转产生一定压力。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招商力量,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建设人才梯队、完善激励机制,提升风险应对能力,用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潜在风险。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