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东吴证券(60155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服务实体经济是我们的使命!东吴证券范力:金融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走得远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2-29  东吴证券内幕信息

来源 :券商中国2023-12-29

  

  编者按:1993年11月27日,《证券时报》创刊。同年4月,在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一家名为苏州证券(东吴证券前身)的券商正式诞生,同年8月正式对外营业。历经三十年砥砺奋斗,时报人一步一个脚印,已将证券时报打造成为了资本市场极具影响力的主流财经传媒集团。同样,经过三十年的锤炼和锻造,东吴证券已从一家苏州本土的地方性券商,逐渐发展成为如今布局全国、跨境经营的上市券商,其影响力不仅覆盖了长三角地区,甚至已经辐射到了东南亚。

  就这样,两家同龄公司,各自在自己的行业和领域不断发愤图强,不断发展壮大。自然也有诸多的交集,也产生过不少的故事。为此,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专程诚邀东吴证券董事长范力,和我们一起讲述东吴证券与证券时报的故事,以及证券行业三十年发展的风云变幻。

  “在过去的30年里,证券时报以专业、权威,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报道,见证并记录了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浩瀚发展历程。”东吴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力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在这个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证券时报已然成长为财经媒体融合发展的领跑者。

  百尺竿头从头越,三十而立再向前。近日,证券时报采访团走进江苏,深度对话东吴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力,共论证券行业如何更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他说,期待未来证券时报会以专业的新闻品格和一流的品牌影响,继续做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权威记录者,与东吴证券等金融机构一道成为金融强国建设之路的有力推动者。

  30年做得最对的三件事

  作为证券行业最早一批的从业者,范力早在1997年就加入了东吴证券,迄今已有26年时间。回望公司从一家苏州本土的地方性券商,逐渐发展成为如今布局全国、跨境经营的上市券商,范力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三个时间节点。

  2011年,是东吴证券的上市之年,从正式启动IPO到登陆资本市场只用了350天,东吴证券成为全国第8家IPO上市券商。

  2015年,东吴证券启动研究所市场化转型,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研究业务收入从不到千万,大幅增长至2022年的近6亿元,研究服务能力也显著提升,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2023年蝉联新财富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八,连续5年跻身行业前十。

  2023年,在连续8年获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评价A类A级的基础上,东吴证券又获得历史性突破。

  “这些成绩都是多年来厚积薄发的成果,也标志着公司已由中型券商成长为知名券商。”若抽丝剥茧复盘东吴证券的突围之路,范力认为,公司得以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做对了三个核心选择。

  首先是做大资本实力,做优人才队伍。“证券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资本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证券公司的市场地位、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范力表示。东吴证券上市以来,已成功实施四次再融资,共募集资金近230亿元,为发展赢得了先机。综合实力排名也从约行业40位上升至20位左右,稳居同类券商前列。

  “人才是券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东吴证券加快建设市场化人才机制,持续培养和引进公司发展紧缺的的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公司员工人数从最初的40多人增长至4600多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员工比例显著提升、占比较高,大量员工拥有海外学历或学习背景。

  其次是坚持根据地战略,服务地方发展。依托苏州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用心陪伴企业成长。包括在企业初创期,通过创投、产业基金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在企业成长期,通过双创债、PreIPO投资等提供多渠道融资方案和产业链资源扶持;在企业发展成熟期,组建专业化团队,深入挖掘价值,加快服务上市;在企业上市后,通过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支持其继续做大做强。

  第三是做强合规风控,筑牢稳健发展基石。包括认真贯彻落实“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证券行业文化理念,把合规文化基因注入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健全事前、事中、事后风险控制措施,推动风险管理从“被动揭示”向“主动管理”转型等。

  “金融行业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走得远。这是我们在过去30年发展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范力介绍。

  从苏州到东南亚的战略视野

  生于苏州,长在长三角。东吴证券始终将“坚持根据地、融入长三角、服务中小微”作为公司战略导向,着力打造以苏州为核心根据地、以长三角为主战场、以北上深为战略高地的业务布局。如今,该公司在全国拥有26家分公司、138个营业网点和6家子公司。

  范力说,服务实体经济和地方发展是东吴证券的使命。为此,该公司将分支机构渗透到苏州各县(市)里、乡里,第一时间触达客户需求,做深做透苏州根据地。截至目前,东吴证券已保荐承销近90家企业上市,其中苏州企业46家,市占率排名第一;累计承销苏州地区企业债及公司债近2700亿,占据了半壁江山,并创造了30多个“首单”和“第一”。

  与此同时,东吴证券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拓展根据地外延。与江苏各区域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省内全覆盖,对接当地资源,融入产业发展。2022年,累计完成IPO项目11单,江苏省市占率第一;公司债及企业债江苏省市占率连续多年稳居第一。

  为完善全国业务布局,东吴证券选择重点建设上海业务总部,新设西安、长沙、上海自贸区分公司,加速发力北上深等关键市场,打造与总部高度协调、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综合化经营平台,进一步提升全国品牌影响力。经过多年积淀,股债均实现向外突破。

  事实上,东吴证券的雄心壮志并不止步于此。为抢抓“一带一路”历史机遇,东吴证券先后设立了控股子公司东吴新加坡和全资子公司东吴香港,积极构建跨境服务体系。其中,东吴香港完成对中投证券(香港)整体收购,获得香港证监会规管下全牌照业务资格;东吴新加坡着力发展资管、投行业务,以全球视野做好跨境金融服务桥梁。

  “东吴的国际业务,其实是为服务自身客户‘走出去’的战略配套服务。”范力表示,诸多迹象表明,东南亚未来会是全球各方的必争之地,提前布局可为苏州、长三角优质企业提供境内外投融资通道,打造东吴国际化品牌。且苏州工业园区和新加坡历史渊源颇深,两地的客户存在双向投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国际业务领域善用收购方式快速发展,东吴证券的境内板块也始终没有放弃外延式并购的可能。今年3月,东吴证券积极参与竞拍民生证券股权,希望通过并购重组来快速提升自身实力和行业地位。“虽然很遗憾错失这次机会,但这对东吴来说是一次练兵,也证明了我们有实力、有雄心,未来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们依然会积极考虑。”范力说。

  像大江河一样奔腾向前

  “当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原有靠间接融资为主推动的模式难以为继,未来30年直接融资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尽管已在行业打拼了近30年,但范力却坚信证券行业目前仍是一个朝阳行业。

  在他看来,国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决心十分坚定,一系列政策红利渐次落地,将会带来资本市场的大繁荣,为证券行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作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证券公司需要不断打破过去的理念,先立后破、有破有立。

  为此,东吴证券在金融科技方面重点发力,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据了解,东吴证券今年9月专门设立了数字化转型办公室,旨在进一步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驱动业务流程重构,赋能业务创新,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东吴证券透露,其自主研发的核心交易系统A5,在实现自主可控的同时,实现了交易性能数量级的提升,获人民银行和证监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已构建行业领先的极速交易生态。

  “我们将把科技赋能的战略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范力说。今年12月12日,东吴证券在上市12周年之际,正式揭幕了公司总部数创中心新大楼,将聚焦数字金融创新,重点打造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同时发布的还有东吴秀财GPT,这是全国证券行业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模型,经过1.8万亿语料训练,具备多种专业金融能力,未来还将持续升级,在股票、债券、基金等领域成为高效的AI助手,助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普惠性和专业性。

  东吴证券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产业与资本融合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12月28日,东吴证券与苏州木渎镇政府合作的智能科技产业园奠基,将聚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招商,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全面注册制时代开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证券行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大挑战。东吴证券正围绕全面注册制,聚焦大投行业务赛道,加强投行与研究、投资、财富管理等业务条线协同,着力提升专业能力,奋力打造“一流投资银行”。

  此外,范力还强调,“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应当发挥更大作用”,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证券公司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部署,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积极践行金融强国使命,激跃资本市场活力。为此东吴证券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更好服务企业上市、服务上市企业;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完善金融产品体系,提升投资者教育工作,不断满足居民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需求;坚持底线思维,创新发展与合规风控并重,保障公司发展行稳致远。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