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浙商银行(60191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浙商银行债券承销违规遭处分,不良率连续三年上升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7-13  浙商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经鉴2021-07-13

  近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对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银行”)的自律处分通知,通知显示,该行作为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在为海城金财提供中介服务过程中,存在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

  浙商银行成立于2004年8月18日,是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浙商银行营业收入为477.03亿元,同比增长2.89%;净利润143.63亿元,同比下降2.16%。这是该行2016年港股上市以来净利同比首次出现下滑。

  此外,浙商银行行长、副行长等多位高管同日辞职,尽管该行表示不会对正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但还是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和顾虑。

  债券承销存多项违规遭自律处分

  近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布了对浙商银行的自律处分通知,处分内容显示,浙商银行作为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在为海城市金财土地房屋投资有限公司提供中介服务过程中,存在多项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

  

  浙商银行涉及五项违规行为:一、募集资金用途监测存在重大疏漏;二、对募集资金用途项目及偿债保障措施尽职调查不到位,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不准确;三、未按规定开展询价工作,发行文件中承销方式信息披露不准确;四、对发行人重大事项披露督导义务履行不到位;五、尽职调查报告内容与形式不完整、底稿保存不完善。

  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规定,经自律处分会议审议,对浙商银行予以警告;责令其针对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在债券承销中没有尽责调查,具体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已有浙商银行作为主承销商的17只债券因未按期兑付出现违约,违约的企业主要包括永泰能源、雏鹰农牧、永城煤电、北大方正集团、新光控股等11家。

  近年来,浙商银行可谓是“踩雷不断”。2020年9月,浙商银行因理财业务授权混乱、不良资产虚假出表、违规将存放同业款项倒存为一般性存款等31项违法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罚款1.01亿元。

  早在2015年,财新网报道称,“宝能系”投资主体平台钜盛华不断增持万科股票,于当年11月拿出了67亿资金作为劣后级向华福证券融资133亿,合计出资200亿成立深圳市浙商宝能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据财新记者调查,层层穿透之后,该基金的资金来自浙商银行理财资金,背后的主角实则浙商银行。此次收购的结果导致了保监会全国范围内停止“万能险”业务。将银行理财资金作为资产管理计划的劣后级资金购买二级市场股票,造成客户的理财资金的敞口风险达到100%。

  业绩增速放缓,不良率三连升

  2016年3月30日,浙商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2016.HK”;2019年11月26日,该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1916”,系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

  据2020年年报披露,浙商银行营业收入为477.03亿元,同比增长2.89%;但净利润143.63亿元,同比下降2.16%。回顾往年业绩报告发现,这是浙商银行2016年港股上市以来净利同比首次出现下滑。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浙商银行分别实现净利润101.53亿、109.50亿、114.90亿、129.25亿、123.09亿,同比增速为44.00%、7.85%、4.94%、12.48%以及-4.76%。从趋势来看,浙商银行近5年盈利水平波动下行明显。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0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为146.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33亿元;不良贷款率1.86%,比上年末上升0.15个百分点,高于整体的不良率水平。

  截至2020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42%,比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1.01%,比上年末下降29.7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72%,比上年末下降0.3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2.93%,比上年末下降1.31个百分点。2018年至2020年,浙商银行不良率出现三连升,同期拨备覆盖率则是连续三年下降。

  进入2021年,浙商银行的经营情况好转迹象也并不明显。据2021年一季报披露,浙商银行营业收入130.02亿元,同比减少4.62亿元,同比下滑3.42%,是3家营收负增长的股份行之一;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45.76亿元,同比增加0.48亿元,同比增长1.06%,在股份行中排倒数第二位。

  

  资产质量方面,2021年一季度,在上市银行的不良率出现普遍下行的背景下,浙商银行成为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的3家银行之一。截至3月底,浙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0.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52亿元,增长12.04%;不良贷款率1.53%,比上年末提高0.1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5.11%,比上年末下降15.90个百分点。

  多位高管同日请辞,董秘曾提前上任

  此外,浙商银行还因一正、两副三位高管在同一日辞职引发行业关注。

  6月8日,浙商银行发布了高管辞职公告,其中,徐仁艳因工作安排需要辞去执行董事、行长、战略委员会委员及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委员职务,副行长张荣森代为履行行长职务;此外,同样因工作安排需要,徐蔓萱辞去副行长职务,刘贵山辞去副行长及首席风险官职务。

  

  据了解,浙商银行本次人事变动,与该行的高管任满换届工作有关。调整后的高管队伍将更趋市场化、年轻化。

  据悉,2020年是浙商银行全面实施“平台化服务战略”的首年,该行大力推进平台化业务创新推广。这被浙商银行视为控制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风险的新路子。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 数字化转型需要配备相应的人才资源,这也是近年银行高管年轻化成为大趋势的原因之一;而年轻的高管对技术应用的接受度相比更高。

  多位高管集中辞职,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和一些顾虑。对此,浙商银行方面表示,上述高管辞职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银行的高管任职资质也曾存在瑕疵。据披露,刘龙先生目前为浙商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据该行IPO招股说明书披露,刘龙先生于2014年11月开始担任董事会秘书并履行职责。

  但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公告显示,关于核准刘龙先生担任浙商银行董事会秘书的批复日期为2015年2月。换言之,刘龙先生在主管机构批复任职资格的前3个月,便已经开始任职。

  不知浙商银行内控管理是否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洞?上述高管的离职除了年龄原因,是否与净利润下滑、屡遭处罚有关?截至发稿前,浙商银行未做回复,经鉴上市公司课题研究组将继续关注。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