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浙商银行(60191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浙商银行景峰:以供应链金融数智化服务助推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1-06  浙商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银行家杂志2023-11-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奶产业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浙商银行积极践行“善本金融”的理念,迭代升级供应链金融数智化服务,重点支持奶产业链节点上的中小微企业,助推奶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问题导向:奶产业链融资难题

  奶业是农业和食品行业的标志性产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对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奶产业链涉及饲草料种植加工、奶牛繁殖养殖、乳制品生产制造、奶品分销零售等各环节,产业链条较长、产业链各方融资需求场景不同,对供应链金融全产业链服务要求较高。

  传统供应链融资期限短、额度有限,难以满足产业链多品种、多层次融资需求。传统供应链金融依据真实交易、应收(预付)账款等数据,为上下游提供融资。譬如,某国有银行供应链金融对上游奶源供应商融资期限仅40天左右(对应应收账款账期),其他产品期限最长为1年;授信额度大多为500万—1000万元,无法满足上游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规模的固定资产贷款等大额、长期融资需求。而下游经销商由于规模小、增信措施有限,相比上游供应商的融资可得性更低,对应的产品融资规模和期限等条件更加受限。

  传统供应链融资风险穿透能力低,风控措施有限。中游乳制品加工与制造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其上下游遍布全国,传统信贷实地调查措施难落实,融资多数依赖于交易数据,对上下游企业的股东、经营管理情况等信息掌握有限,风险控制手段较弱。

  传统供应链融资场景有限,服务供给不足。上游融资场景中,传统供应链融资依赖于核心企业对应付账款的确权,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类业务,对上游未确认应收的场景无匹配的融资服务,而该场景往往供应商融资需求较大。下游融资场景中,通常仅前30%或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大经销商可以获得银行的融资服务,大量中小规模的长尾经销商缺乏对应的融资供给。

  创新服务:

  供应链金融数智化服务解决产业链需求

  浙商银行深入奶产业链走访调研,分析研究全产业链难点、堵点,围绕“牛”的全生命周期设计服务方案,实现“端到端”数智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将金融活水注入奶产业链,助推高质量发展,助力奶业振兴。一是推出“个牛贷”,从购置奶牛、购买饲料、购置设备、收购农场等全场景出发,匹配多种期限的融资,实现了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链条支撑、全产品覆盖、全过程陪伴、全场景服务,在首笔业务落地仅一个月时间内,就提供融资近6亿元。二是给牧场主定制信用卡“牛人卡”,个性化定制风控标准,牧场由蒙牛集团推荐,根据其真实的牧场奶牛数量核定信用卡额度。三是推动数据信用持续延伸,围绕部分优质牧场集群开展小企业“智合贷”业务,帮助牧场上游农户和饲草料供应商融资,截至2023年7月末,为牧场上游超30户农户和饲草料供应商提供融资超1亿元,全方位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四是针对下游小额、分散、高频的销售交易场景,提供“分销通”贷款,覆盖中小型经销商,赋能产业链销售触角延伸。

  品牌建设:

  构建“端到端”数智化供应链金融生态

  借力数字化创新,浙商银行针对产业链上量大、面广的企业金融需求,大胆进行流程再造、授信创新、技术赋能、服务跃迁,破解传统金融服务难题,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了覆盖主流场景的供货通、应收通、订单通、分销通“四通”供应链金融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全链条、全场景、全产品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构建了“端到端”数智化供应链金融生态。

  流程再造,打造“四化”全流程数字化服务。浙商银行围绕供应链金融需求和风险特征,对传统信贷业务流程进行改造,打造全流程数字化服务。一是信息资料电子化,对接外部工商、税务等数据,自动获取客户基本信息,对接企业ERP系统获取单笔业务贸易背景资料,应用OCR、RAP技术实现发票电子化,既减轻客户和客户经理的工作量,又确保源头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二是业务流程线上化,通过渠道整合和流程优化,客户在PC端、小程序、手机银行等均可办理业务,操作极简、高效。三是信用评审自动化,基于大数据风控平台,通过模型自动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反欺诈、风险评价和融资额度测算,特定场景下的融资需求由模型自动审批、“一键式直通车”放款。四是贷后管理精细化,全方位升级贷后风险监测系统,通过系统实时监测、跟踪、提示相关信息,及时预警,简化贷后管理手续,提高管理精准度。

  授信创新,发掘产业链全要素信用价值。在全流程数字化的基础上,浙商银行结合数字化时代产业交易特征,大胆进行授信创新,以链主企业为切入点,向其上下游和产业集群进行网络化延伸和拓展,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审批为主、线下人工审批为辅,发挥银行信用创造功能,打破传统授信对主体和抵押物的依赖。一是激活产业链交易信用,依托链主企业增信和产业链交易数据,直接给予上下游客户信用授信额度,附带订单、应收账款等触发条件,确保资金用于真实生产经营。二是盘活产业链物的信用,基于产业链交易平台、仓储企业的控货能力和商品自身的公允价值,强化对物的实时管控和价格实时监测,依托货物为存货人授信。三是释放产业链数据信用,在链主企业不直接增信的情况下,依托外部大数据,构建客户画像和风控模型,给予上下游小微企业信用授信。

  技术赋能,破解信息不对称风控难题。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为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业务痛点和发展困难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一是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链上可靠交互,作为业内首家应用区块链技术的银行,浙商银行充分发挥区块链“存、真、连、信、智、转”六大特性,通过大量自主可控的技术改进,实现可靠存证、可信查证、隐私保护、智能履约、互联互通、生态融合,促成链主企业实现信用穿透和信用传递。二是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链下可信采集,通过智能摄像机、射频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实时采集货物规格、位置等信息,真实反映仓储、物流监管情况,辅以多渠道数据交叉验证,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可信;同时,基于对企业经营、交易等行为的动态追踪和记录,不断积累主体信用数据,构建可信的企业客观信用体系。三是大数据技术推动数据价值实现,通过引入客户行为数据,整合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信息数据,融合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对上下游企业的运营和信用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建立大数据风控模型,提升客户画像能力,实现精准营销和智能风控。

  服务跃迁,构建供应链金融数智化服务生态。浙商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过程中,发挥金融顾问作用,从需求端出发,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功能性、基础性、保障性、公益性作用,为产业链上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顾问式服务。一是整合开发数字化金融及中介服务工具,把金融顾问服务嵌入各类数字化场景中,通过金融顾问的“1”链接起金融顾问背后的不同金融机构、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形成“N”种合力,帮助企业逐步形成数字化运营思维,从而引导企业实现“上链”,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输出金融级风控能力,实质上将应收、应付款纳入企业征信管理,帮助企业提升供应商管理、客户信用账期管理等方面的风控能力,赋能企业安全稳健经营。三是构建“浙里好收款”应收账款平台,提供信息存证、债权确权、多级流转、交易撮合等应收账款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帮助企业优化现金流,助推整体产业链提升运行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四是全面评估不同行业和场景特征,从企业的智慧供应链转向产业的集群供应链,积极对外输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助力集群搭建完整信息治理流程,以科技方式打破平台孤岛和供应链孤岛,打造开放协同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

  社会价值:

  助推产业数字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以浙商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在助力产业链“补链强链”、推动乡村振兴以及金融供给侧改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数智化全场景服务,实现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7月末,浙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余额超1500亿元,服务核心企业超2000家,服务上下游客户近3万户,其中普惠小微企业占比为75%。

  联合链主企业赋能产业链,助力高质量发展。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把服务嵌入产业链的全链条、全场景,打通“端到端”服务链条,为各端客户提供全产品服务,依托链主企业的优质商业信用和产业链数据信用,实现“一点授信、链式用信、多级流转”,盘活应收账款,扩大销售版图,助推链主企业商业布局触角延伸,最终实现产业链数智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引金融活水滴灌产业链全链条,助力金融服务平等化。“端到端”供应链金融服务覆盖了全链条客户,通过全场景、全产品服务,能有效解决产业链上下游客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应用数智化服务和金融级风控,实现产业链各企业经营情况数字化、透明化,让产业链上各类企业获得平等的金融服务,获得高效、便捷的融资。

  打造差异化服务优势,助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智供应链金融服务更加凸显“交易”和“信用”的价值,进一步发挥金融“技术中介、服务中介、信用中介、融资中介”等职能,为客户提供信息存证、债权确权、风险监测、协助催收、多级流转、坏账担保、融资变现、交易撮合等应收账款相关的全场景服务,通过数字技术使虚假贸易背景、虚假交易过程、虚假资金往来、虚假账户管理、虚假数据等传统金融风险点无处遁藏,既有利于创造对中小企业更友善的营商环境,又有利于控制全社会系统性金融风险。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