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浙商银行(60191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又被罚了160万元!浙商银行千亿“非标”变成“烫手山芋”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1-29  浙商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财经头条2023-11-29

  三季度营收在股份行里“遥遥领先”的浙商银行,在业务合规方面却颇显失意。11月2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一连披露6张罚单。罚单显示,浙商银行贵阳分行因5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160万元,另有5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罚款5万元。

  

  具体来看,浙商银行贵阳分行存在:债权融资计划投资管控不到位,时任该分行行长助理、风险监控官、合规部总经理的许群峰对此负责;信用证贸易背景不真实,议付资金回流开证人,时任该分行业务发展一部总经理的杨雪对此负责;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时任该分行业务发展二部副总经理的颜旻对此负责;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虚增存款,时任该分行市场拓展一部副总经理的赵勇对此负责;流动资金贷款审查不尽职,时任该分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的曹震驚对此负责。

  此次罚单涉及的五宗罪,既涉及信贷业务,也涉及该行的非标资产、表外业务,映射着浙商银行业务规范性的“失守”。房地产贷款业务的违规,也与该行整体的房地产业信贷的规模、质量形成一定对照。

  非标规模增加,风险敞口须警惕

  “五宗罪”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债权融资计划投资管控不到位,债权融资计划作为债权类资产的一种,在2019年的资产新规中被明确认定为非标资产。

  非标资产属于信用敞口较大的业务。早年间浙商银行的规模扩张,一定程度上也有赖于信托计划、资管计划、股票质押等理财非标资产。非标资产大多属于表外资产,流动性差、收益率相对更高,但风险也更高。资产新规颁布后,近年来不少银行都在主动压降非标资产规模,浙商银行也不例外,只是相较于多数银行而言,浙商银行的净值化改造要更慢一些。

  

  非标资产在银行财报中主要以金融投资科目下的“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呈现。截至2022年末,浙商银行的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余额为841.14亿元,相比上年末减少了14.28%,相比2016年末更是压降了超80%。

  但从2023半年报来看,截至今年6月底,浙商银行的信托及资管计划余额又回升到了1012.37亿元,相比上年末增加了20.36%,在总资产中占比3.48%。横向对比,浙商银行的信托及资管计划余额占比在11家披露2023年中报的股份行里仅次于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处于较高水平。

  占比不算低的非标资产规模,也给浙商银行带来了不小的资产风险管控压力。截至6月底,浙商银行的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的最大损失敞口为794.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19.68%。同时也是浙商银行“直接持有但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风险敞口最大的。

  在净值化改造速度上,截至6月底,浙商银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1520.90亿元,占理财比重86.20%,相比去年末余额减少了123.68亿元,但占比提高了8.15个百分点。

  放大到整体,包括非标投资资产在内,浙商银行的金融投资资产同样面临着信用风险的管控压力。该行的金融投资在会计科目上包括债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中,债权投资占比42.19%,是最主要的金融投资资产。

  根据“三阶段模型”,截至6月底,浙商银行第三阶段的债权投资余额为464.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42.6%,占债权投资的11.55%,第三阶段的债权投资损失准备也多达221.65亿元。浙商银行的投资资产风险,实在是难以忽视。

  表外业务规模较大,频繁触及合规问题

  此次罚单中涉及的另两项违规事实:“信用证贸易背景不真实”“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虚增存款”,都与浙商银行表外业务有关联。表外业务也是浙商银行规模较大的业务之一,包括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未使用的信用卡额度、保函、应收款保兑、贷款承诺及融资租赁承诺等。

  截至6月底,浙商银行的表外业务余额为7680.1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了6.21%。其中规模最大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440.1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了5.78%;信用证、应收款保兑及其他财务担保合同则分别较上年末增加16.05%、21.96%至2156.48亿元、1396.53亿元。相较于其他资产,表外资产的风险相对较小,但今年上半年浙商银行表外项目的信用减值损失为4.09亿元,同比增加了194.24%,表外业务的风险敞口也值得关注。

  

  比起信用风险,更需注意的是该行表外业务的合规问题。除了此次贵阳分行存在信用证业务、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违规,浙商银行在表外业务上还有多次违规被罚。

  不完全统计,今年4月,浙商银行南通分行因2项违法违规事实收到65万元罚单,便包括“国内信用证贸易背景审核不尽职”。2022年11月,浙商银行金华分行收到130万元罚单,其中一项违规是“部分贷款资金被挪作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2022年9月,浙商银行北京分行被罚款150万元,违规事实包括“应收账款保兑及转让业务交易背景虚假”“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归还本行应收账款保兑业务垫款”。

  2022年3月,浙商银行因EAST系统数据质量及报送存在15项违法违规,收到一张380万元罚单,其中一项违规就是“EAST系统《表外授信业务》表错报”。2020年,浙商银行温州分行被罚款55万元,原因也是将贷款资金转作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2018年1月,浙商银行济南分行因为存在“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表外业务”等违规事实,被罚款70万元。2018年5月,浙商银行武汉分行因违规开立远期信用证被罚款50万元。

  随着表外业务规模的攀升,浙商银行或许应该思考,如何完善表外业务的内控机制,提升表外业务实操过程中的合规性。

  地产贷款不良率抬头,核充率垫底A股股份行

  就在浙商银行贵阳分行被公布存在“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行为的5天前,浙商银行行长张荣森还出面召开了一个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一共有20多家房企参加,足以可见浙商银行对房地产业贷款的重视。

  截至6月末,浙商银行的房地产行业贷款规模来到了1730.76亿元,相比去年末增加了3.75%,房地产业依旧是是占总贷款10.47%的第四大贷款行业。从集中度来看,前十大借款人中,有4名都来自房地产业,分别是第一大、第二大、第五大、第八大借款人。从不同年份的财报来看,2021年末与2022年末,浙商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率分别为0.62%、1.66%,今年6月末则提升至2.31%,表明浙商银行的还在逐步释放当中。

  

  在房地产行业下行、个别高杠杆房企相继暴雷的环境下,浙商银行并未如大部分银行一样,压降房地产贷款敞口,反而投入更多资金在房地产行业,或许浙商银行这么做有更长远的考量,但站在投资者的立场,此举可能会让投资者面临更大的预期收益不确定性。

  地产贷款不良率抬头的同时,浙商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也面临挑战。截至3季度末,该行的核充率为8.28%,虽然比去年末增加了23bps,但如果考虑上2.5%的逆周期资本要求,这个核充率表现还是较差,并且在9家A股上市股份行中依旧垫底。而这还已经是浙商银行配股后的结果。

  今年6月12日,浙商银行公告了A股配股发行计划,预计以2.02元/股的价格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6月27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表示A股配股发行成功,最终认配率有96.32%,成功募资97.56亿元。

  另一边,配股虽然可以提升核充率,推动风险资产扩张和业绩提升,但对投资者回报率却没有太大增色。2018年-2022年,浙商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04%、12.92%、10.03%、9.83%、9.01%,下降趋势明显。

  今年前三季度,浙商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为199.73亿元。随着非标资产规模逐渐回归合理区间,未来浙商银行的非信贷业务减值或将进一步缩减,释放因压降非标而被侵蚀的利润。但关乎经营质量的表内外业务合规问题,却没有看到太多改善,在内控管理上,浙商银行的挑战还很多。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