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浙商银行(60191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浙商银行“喜报”下的“风控炸弹”:不良贷款增22亿罚款近3千万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4-29  浙商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丽尔摩斯2024-04-29

  又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日前,浙商银行发布了2023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37.04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实现归属净利润15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0%。

  净利润两位数的增速,也让浙商银行分红的底气更足了。据《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浙商银行地拟向A股、H股股东每10股派息金额1.64元,现金分红共为45亿元(含税),分红比例达31.98%。据统计,此前40家上市银行2022年度分红派息的平均现金分红比例约为25.52%。浙商银行的分红比例在行业中位于中上水平。

  近年来,浙商银行的业绩一路向好。2022年,该行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610.85亿元,同比增长12.14%;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36.18亿元,同比增长7.67%。2023年同样保持增长的态势。

  不过,虽然表面业绩光鲜,背后却是隐忧不断。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隐忧甚至如同悬在头顶的摩克利斯之剑,让浙商银行不能掉以轻心。

  不良贷款增22.43亿元

  浙商银行成立于2004年,是全国第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民资银行的探路者,民营股本占比超过80%。

  近年来业绩突飞猛进的折商银行,一直出现在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凭借“不走寻常路”一路逆袭:短短十几年间,浙商银行从一家位于杭州的全国股份制银行起步,最近几年的发展尤为迅猛。2014年末总资产规模是6700亿元,在2015年末突破1万亿元后,资产规模不断膨胀。2016年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2019年A股成功挂牌上市,成为A 股市场最年轻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截至2023年末,该行资产总额31438.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91%。

  从经营层面上看,浙商银行2023年对整体业务的把控比较出色,在营收、净利双双实现增长的同时,还有效的控制了贷款质量。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金额245.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43亿元。不良贷款率1.44%,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2.6%,较上年末增长0.41个百分点。

  其中,个人不良贷款为90.8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38亿元;个人不良贷款率1.91%,比上年末上升0.41个百分点;公司贷款不良率为1.37%,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不良贷款整体下行的趋势下,浙商银行房地产业的不良率却在逐年增加。

  2021年,浙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仅为0.62%,2022年增长到1.66%,2023年上半年增长到2.31%。截至2023年末,浙商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金额为44.08亿元,较2022年末上涨16.38亿元,不良率也攀升至2.48%。

  2023年年报显示,房地产行业仍是浙商银行的重要客户。截至2023年末,浙商银行前十大贷款客户中,第一名正是房地产业,且房地产业客户占据5席,合计贷款193.56亿元,对公房地产风险依然处于暴露阶段。

  尤其是恒大暴雷,对浙商银行不良贷款总额增长影响巨大。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末,恒大负债涉及超过128家银行和逾121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余额2163亿元,其中浙商银行107亿元,风险敞口仅次于民生银行和农业银行。恒大2020年年报显示,其主要往来银行包括浙商银行等20家银行。

  事实上,抛开房地产行业,近年来浙商银行在其他行业踩的雷也不少。在很多“暴雷”企业的债权人名单中,都出现过浙商银行的身影。这些企业包括乐视控股、安信信托、康美药业、北大方正以及浙江本地的新光控股、银亿股份等等。

  2018年以来,新光控股、银亿股份等浙江民营企业相继出现债务违约、质押危机等情况,浙商银行也被牵涉其中。新光控股爆雷事件中,浙商银行申报贷款+股票质押+持有债券的总金额为23.21亿元。

  浙商银行还身陷千亿校企北大方正的债券违约中。2019年12月,北大方正出现债券违约,后被北京银行申请破产重整,浙商银行借给该公司20亿元。为了讨债,浙商银行2020年6月将北大方正告上法庭。

  2018年康美药业因数据造假面临退市,而浙商银行此前曾多渠道向康美药业输血,以至于在康美破产重整中栽了大跟头。据2021年8月康美债委会相关公告显示,浙商银行直接申报的债权近19亿元,“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浙商银行”对应债权接近15亿元,“浙商银行专属系列理财产品”申报金额超过6亿元,合计接近40亿元。

  收近3000万元罚单

  除了风控能力弱频频踩雷,浙商银行的内控问题也一直被市场所诟病,多次被监管部门处罚,涉及到信贷审查、表外业务和房地产等多个方面。

  2024年以来,浙商银行已经吃了两张罚单。最近的一次处罚是今年2月27日,浙商银行重庆江北支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被处罚30万元。8天前,浙商银行杭州萧山分行刚刚因“个人经营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被罚款50万元。

  而罚金最多的一次是2023年12月29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多地监管局集中披露了一批罚单。近15家银行金融机构合计被罚超4500万,其中浙商银行被罚金额最大,旗下三家分支机构共计罚款1819.5万。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因采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被罚没合计1734.5万元。同时,包括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副行长等13名相关责任人被罚,其中时任浙商银行原行长顾清良被罚终身禁业。

  浙商银行宁波分行因国内信用证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到位被罚50万元,一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浙商银行连云港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尽职被罚款30万元,一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此外,浙商银行的表外和非标资产也是违规高发地。公司表外业务的规模较大,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款保兑及其他财务担保合同等。2023年,浙商银行表外项目规模达8246亿元,在资产规模中占比已超26%。

  去年以来,浙商银行已陆续收到多张罚单。

  12月20日,浙商银行临沂分行因办理供应链融资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严、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30万元。

  11月27日,浙商银行贵阳分行因债权融资计划投资管控不到位、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虚增存款被警告并处罚款160万元。

  10月20日,浙商银行萧山分行因代销业务严重不审慎被罚40万元。

  7月14日,浙商银行常州分行因信贷资金转作保证金用于开立银票、虚增存款、未审核票据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被没收违法所得7.2505万元,罚款140万元。

  据统计,2023年全年,浙商银行收到的罚单超2800万,几乎每个月都会因各种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若加上今年以来的80万元罚单,近一年多来浙商银行的总罚款约2880万元,直逼3000万元。

  浙商银行的违规“顽疾”其实由来已久,近年来领了不少罚单。尤其2020年9月,浙商银行因涉及不良资产虚假出表、转让理财资产违规提供回购承诺等三十一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1.01亿,性质之严重,令人瞠目结舌。

  各大分行屡次被罚,不仅暴露出浙商银行内部管控能力的缺失,也是对浙商银行“善本金融”理念的讽刺。

  无实控人或管理失控

  浙商银行内控管理问题明显,很大原因一方面实控人缺失,另一方面高管变动频繁。

  浙商银行的前身是浙江商业银行,2004年经过重组改制为现在的浙商银行。

  浙商银行大股东中,除港股持股外,前十大股东中有国资背景的股东仅占两席,分别是第二大股东浙江金控持股12.49%,浙能集团持股3.96%,二者合计仍不到总股本的17%。

  由于前十大股东的持股分散,不到两成持股比例的国资,出资人的监督优势很难发挥。

  同时,问题股东还盘踞了两席,安邦系的旅行者汽车集团以6.33%股份,占据第三大股东;第七大股东浙江永利实业持股2.58%,因债务问题列为被执行人。

  此外,横店集团5.84%,民生人寿3.78%,永利2.53%,通联资本2.53%等。基金和机构投资者54%,减掉前二十股东中的投资机构,占比约为20%。个人投资者大约持有30%股份。股东人数24.7万户,人均持有8.6万股,筹码十分分散。

  东财交易软件显示,浙商银行实际控制人栏显示为空白状态。在没有控股股东的情况下,遇到“黑天鹅”事件,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

  除实控人缺失引发的内控问题外,浙商银行还有较为频繁的高层人事更迭、管理层贪腐情况。

  浙商银行公告显示,从2021年1月至今,该行已有14位高管离职,可以看出该行在高管团队方面缺乏稳定性。

  2023年8月9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陆建强为新任董事长。12月1日,浙商银行再次发布公告,林静然为新任副行长。同日,该行的首席审计官姜戎却辞去了现有职务。

  转眼到了2024年1月19日,浙商银行再度公告,首席财务官景峰辞职。

  除了频繁的高管变动,浙商银行此前还有多名高管相继出事被查。

  浙商银行的“元老”之一顾清良在进入浙商银行任职系统的第二年就开始收受贿赂,10余年共收受贿赂约1242万元。2020年,顾清良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2022年1月11日,时任浙商银行董事长的沈仁康突然卸任,当时他距离退休年龄60岁还有1年。次年2月,沈仁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抓的消息被证实。而在沈仁康“落马”前,浙商银行包括原副行长吴建伟、前任董事会秘书张淑卿、资本市场部副总经理邹建旭和上海分行行长顾清良等在内的数名高管相继辞任或被查。

  高层的频繁变动和相继被查,不仅让浙商银行内部的动荡不安,也引发了投资者质疑该行管理团队是否具有向心力。尽管业绩逐年向好,但在内控管理方面频繁踩雷的浙商银行想要真正走向全国,首要解决此前内控“旧疾”,否则将来很可能会拖累资产规模的增长。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