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信银行(60199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信银行: 加速“三大核心能力”构建 发力战略性业务“撑杆跳”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8-31  中信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中国证券报2021-08-31

  “跳高的世界纪录是2.45米,而撑杆跳高的世界纪录是6.16米,其中2.5倍的差距就来自于支点和杠杆的作用。面向未来,中信银行将以‘财富管理’为战略支点,实现中信零售的‘撑杆跳’”,中信银行管理层日前在2021年中报发布会上如是说。

  曾经以对公业务见长的中信银行,如今已经在对公、零售与金融市场业务“三大战略性业务”上齐头并进。中信银管理层透露,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不仅是该行下半年的发力点,也是其未来中期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 

  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行时

  “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全力推动业务转型增效,各项业务总体稳中有进,呈现良好发展局面。”中信银行在2021年半年度报告中如此概括了上半年取得的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55.92亿元,同比增长3.51%;其中实现利息净收入740.82亿元,同比增长0.21%;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15.10亿元,同比增长12.18%,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9.84%,同比提升2.31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290.31亿元,同比增长13.66%。

  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业绩会上表示,这一净利润增速,达到了近年来较好水平。而其背后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中信银行前五年消化不良、处置不良的节奏明显快于市场、早于市场,使得后期风险成本压力减轻。另一方面主要在于中信银行上半年牢牢抓住四大经营主题,即稳息差、拓中收、去包袱和增客户,从总行到分行都很好地把经营主题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

  资产质量向好是银行充分释放利润的基石,也是中信银行中期答卷的一大亮点。

  2021年上半年,中信银行进一步强化全口径资产质量管控,不良贷款余额、贷款不良率实现逐季双降,风险抵御能力持续提升。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06.8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7.70亿元;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为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189.37%,较上年末上升17.69个百分点,为2014年以来最好水平。

  报告期内,中信银行加大化解处置力度,多个重大项目风险化解获得突破,不良处置和现金清收同比大幅增长,累计化解处置不良资产567.89亿元,同比增长79.67%,清收已核销资产61.97亿元,同比增长37.33%。

  同时,中信银行严控新增不良,报告期内,公司贷款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11.77%;信用卡不良高发态势明显好转,二季度月均新发生不良较一季度大幅回落29.24%,截至报告期末,信用卡不良率较1月末高点下降0.59个百分点,关注贷款、逾期贷款分别较年初下降36.54亿元和28.39亿元。

  方合英介绍了近年来在提高资产质量上的举措。例如在授信方面,中信银行近年来提升统一授信管理绩效;加强授信全流程管理,新增客户实行白名单;强化差异化授信管理等。

  据介绍,下半年中信银行将进一步加大不良处置及风险化解力度,预计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将持续保持下降趋势,资产质量持续趋好。

  中信银行的授信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中信银行副行长郭党怀表示,下半年,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将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和过渡期安排,继续收敛。同时信贷将重点向国家重点支持领域投放,继续向普惠金融、新兴制造产业、绿色金融、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倾斜。

  “三驾齐驱”方向不断确认

  近年来,中信银行加速推进业务转型,对公业务(公司业务)、零售业务与金融市场业务齐头并进。“三驾齐驱”优势更加突出,亦成为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经营亮点之一。

  总的来看,公司业务优势稳固。对公存款量和价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机构、战略客户等头部客群保持领先优势,高质量的有效客户占客户总数的比重居可比同业首位。零售业务价值持续提升,获客能力不断增强,生态场景加快建设。金融市场克服市场不利因素,外汇、债券交易、票据、托管等重点业务“多点开花”。业务结构日趋均衡,抗周期能力进一步增强。

  具体来看,中信银行按照“量价平衡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增规模、控成本、优结构”的目标,对公存款业务保持了总量稳步增长、成本合理管控的平衡发展态势。报告期内,中信银行公司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461.08亿元,同比增长4.33%,占该行营业净收入的46.86%,几乎是占据“半壁江山”。公司业务非利息净收入77.58亿元,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28.10%。

  零售业务方面,中信银行以财富管理业务牵引能力和体系建设,以“主结算、主投资、主融资、主服务、主活动”为标准,力求打造客户首选的财富管理主办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重点打造财富管理专业能力,强化多渠道客户获取,开展客户分层经营,增强投研、投顾和资产配置专业能力,持续做大零售管理资产规模、优化管理资产结构,同时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焕发组织活力,不断提升零售价值贡献。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个人存款余额8603.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3.28亿元,增幅4.66%;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383.16亿元,同比增长1.77%,占该行营业净收入的38.94%;零售业务非利息净收入111.75亿元,同比增长5.19%,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40.47%。

  金融市场方面,中信银行通过积极研判市场、加强各类协同、优化业务结构、强化交易流转、提升客户经营水平等,实现营业收入120.12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12.21%,其中金融市场非利息净收入83.39亿元,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30.20%。

  作为业内曾经以对公业务见长的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正在通过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等发力均衡发展,使得“三驾齐驱”方向不断得以确认。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业内的“对公之王”,如今也在零售业务上跻身行业“第一梯队”。方合英预计,中信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零售业务中收占比将持续提升。 

  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在业绩会上说:“跳高的世界纪录是2.45米,而撑杆跳高的世界纪录是6.16米,其中2.5倍的差距就来自于支点和杠杆的作用。面向未来,中信银行将以‘财富管理’为战略支点,实现中信零售的‘撑杆跳’”。

  据了解,目前,中信银行零售业务注重分层和分群经营并举,从客户需求出发,在出国、养老、高净值客户、信用卡等细分客群市场另辟蹊径。

  在中信银行2021年初发布的三年规划中,零售业务被认为是其数字化转型和轻资本转型的重要载体。该行的目标是至2023 年,零售营收在全行占比将超过50%,零售业务整体规模要站稳同业第一梯队。

  金融市场业务方面,中信银行通过积极研判市场、加强各类协同、优化业务结构、强化交易流转、提升客户经营水平等,实现营业收入120.12亿元,占该行营业收入的12.21%,其中金融市场非利息净收入83.39亿元,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30.20%。

  中信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服务中小企业客户,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正在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开拓银行不同区域和场景结合的服务新模式。

  上半年,中信银行投资了多笔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债券共计50亿元,并通过债券做市,支持小微金融债交易额64.9亿元;参与投资乡村振兴债券逾4亿元;持续关注碳中和等生态环境主题金融产品,加强绿色债券支持,累计投资绿色债券约15亿元(含碳中和债2.5亿元)、投资碳中和票据10.5亿元;共发行碳中和结构性存款产品11支,总额超11.3亿元。

  在金融同业条线,中信银行积极克服不利市场环境,在严控市场风险的基础上,优化投资策略,调整业务结构,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报告期内,通过对同业资产负债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息差率逆市同比提升9个基点。

  此外,中信银行积极开展人民币同业拆借、债券回购等货币市场交易业务,上半年多个创新业务持续落地,如发行国内首支碳中和主题结构性存款等,既支持了绿色经济,也通过紧抓市场波动机会,帮助企业实现较为理想的存款收益,多次开创行业先河,引领行业前行。

  “中信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今年上半年,包括下半年这两个月,整体抓住了市场机会,体现了敬畏市场、尊重专业的特点。下半年我们会按照既有特点往前推进,同时认真对待各类潜在风险,严把信用风险每一道关,并加强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的全流程管控,强化反洗钱管理和客户信息保护。”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表示。

  依托“协同”探索财富管理蓝海

  纵观金融机构2021年半年报,“财富管理”这个关键词的“出镜率”明显提高。包括银行、基金公司、券商、保险资管等多种类型的机构纷纷加码布局该领域。

  对于银行来说,财富管理是转型发展、谋求第二成长曲线的必由之路。从服务客户角度来看,财富管理是满足客户需求的长期赛道;从业绩贡献来看,是银行持续拉动中收增长,实现轻资本转型的重要途径。

  从中信银行半年报披露的信息看,该行正在力求通过在综合金融服务以及集团资源联动和协同方面的优势,从账户、渠道和客群三个维度实现财富管理的突围。

  业内人士表示,与其他银行同业相比,协同无疑是中信银行较为突出的差异化优势。背靠中信集团以及与集团内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子公司联动,中信银行财富管理方面有着天然优势。

  事实上,近年来,中信银行已经在发挥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的优势,创新协同模式,一定程度上释放出“协同”发展的潜力与价值。

  例如,在公司业务方面,中信银行遵循“一个中信、一个客户”原则,整合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资源,助力全行业务经营和轻资本转型发展。与中信集团金融子公司搭建总对总合作机制,深化协同联动,制定中信联合舰队综合服务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持续加大与产业子公司协同融合力度,以卓越的实业合作为切入点,打通与客户间的产融链接通道,助力提升产业链协同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不止于银行、不止于金融”的全方位资源整合服务,打造中信集团协同生态圈。

  在零售业务方面,中信银行着力推进中信集团个人客户财富管理业务协同,联合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中信集团金融子公司共同推进产品创新研发及全渠道销售。推进银行、证券中高端客户共享,联合中信集团金融子公司开展“走进上市公司”等活动,推动“企业家办公室”联合获客。依托“中信优享+”平台,加快中信集团各子公司基础客户转化,开展中信幸福财富品牌营销,持续扩大个人财富管理品牌影响力。

  据悉,报告期内,中信银行联合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等中信集团金融子公司为客户提供的联合融资规模达7689.00亿元,同比增长112.70%。

  报告期末,“零售AUM余额2.4万亿,排名可比同业第二,代销与理财收入强劲增长,增速58%;资产管理规模增长7.8%;表内外融资总额突破10万亿,”中信银行表示,“为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分析人士预计,随着协同程度的提高,中信银行的联动优势也有望不断提升。

  中信银行管理层透露。下半年,将具体聚焦七个发力点,聚焦集团大协同、聚焦三大核心能力构建等位列其中。

  “今年中信集团将成立金控公司,这将为中信协同创造更大空间,中信集团旗下现有100万对公客户、2亿个人客户、上千家子公司、上百个战略合作平台、3000个营业网点,我们将遵循‘一个中信、一个客户’原则,强化资源整合,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链接整合全市场的优质业务资源,构建共生共享的协同生态圈,发挥协同的乘数效应,形成更强大的发展势能。”中信银行相关人士指出。

  中信银行表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的构建,不仅是该行下半年的发力点,也是未来中期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这是在‘双循环’格局下,我们面向市场和客户的主动布局和主动出击,我们正在自上而下完善顶层设计,着力构建与三大能力适配的经营体系,同时我们也制定了进取性的目标。”中信银行管理层表示。

  据了解,下半年,中信银行还将聚焦经营管理痛点和堵点,“将刀刃向内自我完善”,着力打通影响战略执行、阻碍业务发展一系列的堵点痛点,自上而下优化机制、再造流程。“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可能会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做一些‘外科手术’,也可能做一些‘微整’和‘微创’。比如现在的组织架构下,我们部门银行的痕迹比较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服务客户的能力,我们下一步将在组织架构上做一些优化,来支撑战略转型。”中信银行透露。

  此外,中信银行还指出,将锚定“九大轻资本核心业务”,大力发展投行、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类业务、托管业务、交易银行、信用卡、国际业务、跨境资本业务和养老金融;以资本约束统筹各项业务布局,推动资本配置与价值创造挂钩,引导全行资源向低风险占用的轻业务倾斜。

  -CIS-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