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爱普股份(60302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爱普股份运作子公司天舜食品挂牌新三板:冲击北交所IPO预备军“跳板效应”已然显现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2-07  爱普股份内幕信息

来源 :华尔街见闻2022-02-07

  作为北交所的“预备役”,新三板市场正在受到更多企业乃至上市公司的关注。

  2月7日,爱普股份(603020.SH)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天舜(杭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舜食品)提交的新三板挂牌申报材料已经获得股转系统受理。

  申报材料显示,天舜食品基本面已足具规模——其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已达为3.42亿元。

  在业内看来,爱普股份推动天舜食品挂牌新三板背后,或许有着推动其进一步冲击北交所IPO的动机。

  由于北交所IPO上市的先决要求是在新三板挂牌已满一年的创新层企业,因此相关企业在冲击北交所上市前,运作挂牌新三板成为了必要条件,这或亦将促使更多拟IPO企业选择前往新三板挂牌。

  信风(ID:TradeWind)注意到,北交所设立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推动旗下子公司挂牌新三板,这一举措显然隐含了相关挂牌企业进一步冲击北交所的可能性,而新三板市场的“跳板效应”也在逐渐显现。

  天舜食品抢滩新三板

  分拆上市常态化后,一些上市公司围绕控股子公司的资本运作正在变得愈加活跃。

  爱普股份2月7日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天舜食品的新三板挂牌申请已于近日收到股转系统的《受理通知书》,爱普股份持有天舜食品45.65%的股份。

  据公开转让书披露,天舜食品是一家服务于冷冻饮品、烘焙及终端市场的巧克力制造商,并在杭州、上海和印尼共建有三处生产基地,年设计产能可达5.5万吨,主要客户包括伊利、艾雪、蒙牛、达利和雀巢等食品企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爱普股份推动天舜食品挂牌新三板,或许为其下一步在北交所分拆上市埋下伏笔。

  “无论从基本面还是从资本运作动力来看,推动子公司这个时候挂牌新三板,很有可能是寄希望挂牌满一年并成为创新层企业后有机会分拆在北交所上市。”上海一位投行人士指出。

  天舜食品的基本面的确具有冲击北交所的发展潜力。

  2021年前三季度,天舜食品实现营业税收入达3.42亿元;截至2021年9月底,天舜食品归母净资产为1.57亿元,总股本3000万股,每股净资产为5.23元,前三季度的每股收益约合0.34元/股。

  若按静态方式推算的0.45元全年每股收益和不低于20倍的发行市盈率估算,在股本总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天舜食品的IPO市值约为2.72亿元。

  上述市值假设唯一可对照的北交所上市门槛要求除2亿元之外,还需要连续两年净利润不低于15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2021年前三季度,天舜食品的净利润为1008.80万元,而同期的年化净资产收益率约为10.53%。

  针对上述猜测,一位爱普股份人士告诉信风(ID:TradeWind),未来是否筹划天舜食品在北交所上市,要“视公司未来发展以及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而决定”。

  对如今的拟IPO企业来说,挂牌新三板无疑会为自身的上市运作增加一种潜在选择。

  “前往新三板挂牌相当于多了一个IPO的‘通路’,所以不排除更多中小规模的拟IPO企业会考虑先挂牌新三板再冲刺IPO的可能性,这时候新三板市场就成为了北交所上市的一块名副其实的‘跳板’。”北京一家投行人士表示,“而且挂牌新三板本身不影响上沪深市场的IPO的,发行人甚至可以先申报沪深市场,没有成功再退而求其次走北交所,或者有一些财务状况、科创属性并不显明的发行人可以直接走北交所的渠道寻求上市。”

  目前的确已有一些拟IPO企业在沪深市场上市失败后,转而选择申报北交所IPO。例如2022年年初科创板IPO未成的创尔生物,刚刚撤回首发申报就再度发起了对北交所的上市冲刺。

  北交所“跳板”凶猛

  在北交所开市的数月以来,新三板市场作为北交所IPO的“跳板效应”正在逐渐显现。

  信风(ID:TradeWind)统计发现,2022年以来已有包括爱普股份、高争民爆(002827.SZ)、亚泰集团(600881.SH)等在内的不少于5家上市公司宣布推动旗下控股子公司挂牌新三板或挂牌事宜取得进一步进展。

  在此之前,更多上市公司旗下新三板挂牌子公司更多选择的是终止挂牌。

  “最开始上新三板的时候本来是希望能够让股份具有流动性,但这么多年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一直没有起来,但是挂牌新三板本身就有督导、审计等中介机构费用,所以对于公司来说也是压力,所以之前很多新三板公司都选择了终止挂牌。”一家此前欲摘牌的新三板公司董秘表示,“2020年开始的精选层改革本来让市场觉得流动性有希望了,但后来效果还是差强人意的,于是很多公司就想摘牌了,有的拟IPO企业甚至由于挂牌本身影响了上市合规清理,导致其采取先摘牌、再申报的策略。”

  上市公司的公告方向作证了北交所设立前的这一市场状况。

  统计显示,2020年内涉及控股、参股子公司新三板运作的37条上市公司公告中,多达21条指向了终止挂牌,其余13条指向精选层IPO,只有2家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的3条公告指向了挂牌事宜。

  这种趋势在2021年被一度延续——在2021年沪深A股公司与新三板相关的的37条公告中,多达22条指向了终止挂牌,甚至有3家公司的5条终止挂牌发生在宣布设立北交所的同年9月后。

  “对于一些本来有条件冲击北交所的选手来说,这些摘牌举措或许是‘倒在黎明前夜’。”上述董秘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落地的2021年9月份至当年年底,再无A股公司筹划子公司挂牌新三板的进展公告出现,直到2022年初多家沪深上市公司披露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的进展。

  在业内看来,未来会有更多后备队伍加入新三板的挂牌大军。

  “考虑到门槛较低,预计筹备挂牌新三板的企业队伍会越来越多,加上跳板效应的显现,不排除一些优质的新三板公司也能够享受到一定的流动性溢价效应,但与之对应的是,新三板的挂牌审核可能也会进一步从严。”上述北京地区投行人士表示。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