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南华期货(60309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南华期货 依托专业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级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2-20  南华期货内幕信息

来源 :期货日报2023-12-20

  多年来,南华期货始终不忘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积极依托专业能力,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未来,公司还将从服务产业、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一带一路”等维度,加强业务与实体经济的紧密结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级。

  中国特色期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期货行业的使命和任务。

  近年来,南华期货积极依托专业能力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未来,公司还将从服务产业、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一带一路”等维度,加强业务与实体经济的紧密结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级。

  [拓展、创新

  服务产业发展模式]

  多来年,南华期货始终不忘服务实体经济初心,积极发挥期货功能,深耕实体经济。在合规运作前提下,南华期货坚持挖掘自身专业潜力,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类型,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伴随行业发展和业务成长,南华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持续累积,为做好产业服务打下了更加稳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南华期货及时洞察实体需求,继续锐意前行,将服务实体的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深。

  特别是近年来,南华期货通过全资风险管理子公司浙江南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华资本)在服务工具、服务模式、服务系统方面进行创新,紧跟国家战略发展规划,把脉实体经济需求变化,探索出一系列服务实体产业的新方式,包括“期货稳价订单”项目、含权贸易、现货掉期等。这些方式不仅切实解决了实体需求,而且具有可复制性和发展空间,为期货行业践行服务实体使命踏出了新路子,做好了排头兵。

  这些创新模式也得到了实体产业的认可。从最直观的数据看,过去三年,南华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服务的产业客户数量和所承接的产业客户服务规模稳步增长。场外衍生品业务与期现业务服务产业客户均超过10000家次。

  以“期货稳价订单”为例,该首创模式惠及中小企业。据介绍,2021年,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支持下,“期货稳价订单”项目首创工业品现货平台与场外衍生工具的嵌入式融合,把场外衍生工具以产品化的形式呈现给实体产业客户。在这种创新模式下,南华资本通过与上海钢铁交易中心合作,在现货交易平台嵌入场外期权,将服务范围辐射到上海钢铁交易中心超过10万家中小企业。

  在服务重点企业方面,从2020年开始,南华期货锁定杭钢集团旗下两家大型国有钢材工贸企业,由南华资本深入展开全方位的融入合作。从基差业务交流、现货贸易往来,到含权贸易尝试、期现结合运用,双方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业务延伸,合作涉及钢厂协议拼盘、管厂远期点价、终端项目基差交货、期货仓单交割串换等,多项目落地开花。做好传统期货经纪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创新风险管理业务。通过调研实体企业经营状况,为其设计全面性、差异化的风险管理套保方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南华期货还积极探索现货价格指数掉期业务,解决“非标产品”风险。据介绍,现货价格指数掉期业务是指交换基于黑色金属、化工品等现货价格或价格指数的现金流,业务交易标的为业内公认的现货标的网价等。现货价格指数掉期业务模式致力于解决许多产业企业所交易的“非标产品”的区域价差和品种价差的风险,丰富产业客户对冲价格风险的工具箱。同时也为没有现货渠道,或不方便参与现货交易的投资者提供参与现货市场的途径。

  在服务中国产业国际化发展方面,近年来,在“走出去”中国企业境外风险管理需求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在中国证监会的支持下,南华期货完成了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地的多点布局,拥有期货、证券、资管等多类牌照,并取得了包括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等在内的13家境外主流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和10家交易所清算资质。目前,南华期货海外客户权益规模已经突破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公司还会继续为“走出去”中国企业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

  在做好服务实体经济模式拓展、创新的同时,南华期货还及时总结经验,为自身未来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为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国家战略,推广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成果,引导期货行业担负起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南华期货组织课题组编写了《2023南华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在今年8月16日发布了期货行业首部服务实体经济白皮书。

  通过自身实践,南华期货在《白皮书》中梳理与总结了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和实践路径,阐述了服务产业、服务乡村振兴、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一带一路”的典型案例,并针对当前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痛点和难点进行剖析,展望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广阔前景。

  [“保险+期货+N”

  加快服务乡村振兴步伐]

  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也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涵之一。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南华期货充分利用专业金融知识,积极开展“保险+期货”“场外期权”项目。

  南华期货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23年6月底,南华期货累计落地“保险+期货”项目264个,覆盖云南、海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17个省、自治区,涉及农户358170户,期权赔付金额达2.18亿元。

  不仅如此,2016年以来,南华期货持续拓展“保险+期货”服务涉农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公司服务广度从产业上游向中、下游主体扩展,从分散试点到全区域覆盖,服务深度从价格险、收入险向养殖户的生猪利润等内容延伸。推动由交易所主导的推广试点,向政府主导、需求导向、商业保险、期货公司合力推动的机制转变,更好地发挥了政府对涉农主体的引导作用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作用。在深度方面,“保险+期货”项目的产品设计及运营效果,直接关系着投保主体的经济利益和参与积极性,南华期货不断创新“保险+期货”产品设计。为做好相关工作,南华期货在原有场外衍生品研究服务基础上增加人员投入,迅速开展“保险+期货”业务,并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研究的深入不断推进服务模式的延伸创新。

  其中,从项目结构创新与完善着眼,南华期货积极探索创新“保险+期货+N”服务链条,进一步强化试点服务深度。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实现延伸和拓展,将服务农业方式多样化,通过合作套保、订单收购、参与交割等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方主体参与其中,提升产业帮扶质效。从服务范围着眼,南华期货将产业帮扶触角延伸向更多涉农产业。

  在合规前提下,持续挖掘自身专业潜力、创新产品供给、提升投保赔付率、增强项目运营效果,始终是期货公司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南华期货将继续提升“保险+期货”项目在服务“三农”上的作用,打造示范效应。探索应用“保险+期货+N”模式,激发各类金融机构的主体潜力,深化合作,共同形成政府、交易所、金融中介机构、涉农企业等多方面主体合力,探索“保险+期货+N”新模式的可能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起“保险+期货”服务乡村振兴新体系,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农户。

  “保险+期货”作为工具创新的重要成果,已经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得到验证,而近年来推出的“期货稳价订单”“订单农业+含权贸易”和其他创新模式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南华期货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此类服务实体新工具的推广和普及。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