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恒银科技(60310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恒银科技:上市公司理财“踩雷”样本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1-30  恒银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财事汇2023-11-30

  或许恒银科技本是希望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实现一些收益以改善业绩,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如今理财产品却成了“烫手山芋”。

  《理财周刊-财事汇》吴悦

  近日,中植系的轰然倒塌,引发系列余波,也让不少上市公司因购买理财产品而踩雷的情况被更多投资者关注起来。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银科技”,603106.SH)就是其中的一家。此前公司两次因购买信托理财产品“踩雷”,加上近期发布的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其所购买的理财产品最终能否顺利兑付、是否令其业绩“雪上加霜”尤其值得注意。

  01

  

  两笔信托遭遇兑付逾期

  

  近期,随着多家信托产品的暴雷,一系列在各类公司购买过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恒银科技也是其中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恒银科技的理财产品踩雷一事浮出水面已经近一年时间,至今仍未有结果,这也意味着,涉及的相关资金回收的过程恐怕会异常艰难。

  据公司去年12月公告,公司于2021年7月13日购买国民信托有限公司的“国民信托·慧金8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到期日为2022年12月20日,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共计收到该产品投资收益1298.59万元,本金16999.15万元及剩余投资收益到期未兑付。

  据今年半年报,公司已就上述产品逾期发起诉讼。其实这个案件,恒银科技胜诉的概率很大,但这个案件执行起来估计会很麻烦,因为其购买的信托理财产品,其实是通过国民信托公司投向了一些地产公司、建材公司。据公司半年报中的表述,“公司委托国民信托起诉福建万合鸿业建设有限公司、天津星耀投资有限公司、天津金易晟辉置业有限公司、融创华北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天津致融建筑材料销售有限公司之间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已向北京金融法院提起诉讼,北京金融法院于近日已受理并下发受理通知书,案号为(2023)京74民初1148号。请求判令借款人天津致融建筑材料销售有限公司支付信托贷款本金及利息和罚息;请求判令融创华北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借款人天津致融建筑材料销售有限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请求判令将天津金易晟辉置业有限公司抵押的位于天津市红桥区纪念馆路与咸阳北路交口西北侧瑞玺大厦的112套房产和其分摊的土地使用权折价或以拍卖、变卖所得价款在债务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权;请求判将天津星耀投资有限公司抵押的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枫情阳光城的20套房产和其分摊的土地使用权折价或以拍卖、变卖所得价款在债务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权;请求判令将福建万合鸿业建设有限公司抵押的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天嘉湖澜海庄园4套房产和其分摊的土地使用权折价或以拍卖、变卖所得价款在债务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权。”

  截至半年度报告发布日,法院尚未就上述案件开庭。公司近期的公告中也未披露过相关进展,看来,要想拿回这笔资金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最终即使法院判决有利于恒银科技,涉案房产公司、建材公司等在抵押资产拍卖后优先受偿权如何安排,这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去年9月,恒银科技公告称,公司购买的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长安宁-盈祥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逾期兑付,投资本金1500万元,截至公告日,公司仅收到该产品投资收益63.67万元,存在本息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

  上述两项信托涉及本金约1.85亿元。而据公司去年年报,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为-2464万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持有的集合信托持有计划余额还有1.53亿元,较上年末并无变化。也就是说,上述两项信托产品可能产生的损失,尚未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有充分的反映和计提。那么后续这两个项目的数额将如何变化,也就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了。

  02

  

  毛利率转负亟待转型

  

  据公开资料,恒银科技是一家是集金融智能终端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自主创新民营上市企业,是国内领先的智慧银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应用场景,聚焦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通过“智能产品、先进技术、优质服务”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满足客户在智能化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各类个性化需求,协助银行、政务、交通、社保等实现智能化转型,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客户体验和服务水平,拓展业务渠道,创新产品体系,丰富应用场景,赋能新一轮的技术变革。

  简单来说,恒银科技的主要产品是各类金融机具、自动柜员机等,包括现金类设备、非现金类设备、设备配件及各种相关服务等。

  随着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现金使用频率减少,非现金的自助设备需求相对现金类需求明显增加,而非现金类设备门槛相对较低,竞争厂商较多,同质化严重,公司方面也提示风险称,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持续下降,未来产品毛利率将呈现下降趋势。

  近期恒银科技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恒银科技营收3.01亿元,同比下滑23.58%;净利润-6301.42万元,亏损同比收窄。但毛利率出现大幅下滑,较上年同期的6.72%下滑为-4.29%,这也意味着,即使抛开三费等支出,公司目前已经是在做亏本生意了。

  因此,公司也号称将加强前沿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抓住信创产业、数字经济以及智慧银行转型升级的机遇,拓展金融科技在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多元化场景的应用,大力培育新兴业务。但从研发费用来看,似乎投入增加并不多,2019年-2022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263万元、1.01亿元、8186万元、8574万元,总体呈现波动下滑趋势;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550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085万元下降了9.53%。在研发投入还在下滑的情况之下,公司又如何取得更大的技术突破、向更有盈利前景的赛道实现转型呢?

  不过,虽然业绩亏损,但公司的现金流还算充裕,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还有6.2亿元,因此公司还有余力购买理财产品。也有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或许正是因为恒银科技主营业务毛利不断下滑甚至已经无利可图,而转型新业务又还在路上,所以公司才希望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实现一些收益以改善业绩。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如今理财产品却成了恒银科技手上的“烫手山芋”,最终这两笔信托投资能否顺利收回本金及利息?《理财周刊-财事汇》将持续关注。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