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太平鸟(60387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太平鸟,顶流的打脸鸟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2-13  太平鸟内幕信息

来源 :盐财经2023-02-13

  90后女生书涵,曾是太平鸟的忠实用户。作为城市中产,均价600元一件的太平鸟衣服对她来说价格还算适中。只要版型、设计不错且合身,她都会购买。

  但近几年书涵发现,太平鸟的衣服除了水洗后掉色,上千元的风衣扣子,都能松到需要再自行缝紧。她觉得太平鸟不耐穿,价格高且质量低,不具有性价比。

  说是大牌平替,但价格也没有多便宜。被称为“贵版ZARA”的太平鸟,即便请了王一博、白敬亭、欧阳娜娜等顶流明星做代言,还是难掩业绩颓势。

  1月29日,太平鸟发布2022年业绩预减公告。太平鸟首次出现自2017年上市以来,扣非净利润亏损的消息,预计归母净利润也较同期减少约七成。

  

  太平鸟发布公告称预计2022 年度扣非净利润为-0.14 亿元左右,同比减少 103%左右,是上市6年来首次扣非净利润出现负数

  不知是否受业绩下滑影响,2月7日太平鸟宣布元老级高管陈红朝辞职。离职前,陈红朝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等职务,并曾在2021年套现2.53亿元。

  净利大幅下滑,高管仓促离职。这家总市值近百亿的老牌服饰品牌,风光已不复往日。

  老顾客瞧不上,新顾客买不起

  “我妈在二十年前可算是女青年里最潮的一波”,孙琼的女儿阿寒自豪地说。

  年近50岁的孙琼,年轻时算是镇上的潮流青年。她的衣橱里曾有不少太平鸟的衣服,女儿阿寒在成年后也去太平鸟买过。

  二十年前的太平鸟,在孙琼眼中属于中高端品牌,给小镇青年们带来都市化的想象,在他们心中属于潮流的指向标。

  可二十年后,既是消费者也是服饰从业者的孙琼失望地发现,太平鸟衣服的品质有所下降,与价格不够匹配。

  她最近一次买的羽绒服,跑毛严重,“面料和做工一点都不好,跟杂牌似的”。自此,孙琼再也不购买太平鸟的衣物。

  太平鸟的目标受众不再是曾经陪它一起成长的“70后”“80后”,它将目光锁定到“Z世代”,不仅邀请欧阳娜娜、王一博等艺人做代言,还曾与疯狂动物城、樱桃小丸子、同道大叔、洛天依等年轻人熟知的IP做联名。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服饰行业发展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服饰行业消费者主要由中青年与“Z世代”人群组成,合计约占85%。向“Z世代”群体靠拢,是许多传统服饰品牌寻找出路的尝试。

  但另一方面,尽管“95后”“00后”日益成为消费主流,由于这类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并不高,均价600元以上的太平鸟,不具有足够吸引人的性价比。

  某00后网友曾在社交平台上提问:“月入多少才能穿得起太平鸟?”

  对于还在上大学的她来说,标价1680元的太平鸟外套,比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还贵。

  老顾客瞧不上,新顾客买不起。太平鸟的定价与定位,尴尬地卡在不上不下的位置。

  服饰行业资深品牌管理专家杨大筠认为,一个服饰品牌是否具有品牌影响力,与设计、品质、性价比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是否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期望价值。

  在杨大筠看来,太平鸟的定位不清晰,会影响消费者建立品牌认知。质量把关上的不严格,也影响了消费者的复购率。

  他说:“质量和品控未来可以做调整,可如若消费者对品牌打心底失望,多年的积累将一败涂地。”

  每天上新近百款

  从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的明星公司,到上市首次亏损的“史上最差业绩”,太平鸟前后仅用了两年时间。

  成也联名,败也联名。

  2020年,太平鸟通过与飞跃、花木兰、可口可乐、猫和老鼠等品牌或IP联名,初尝甜头。在同年拉夏贝尔、美特斯邦威等服装品牌亏损之际,太平鸟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太平鸟推出了50多款联名产品。投研平台隐马数研监测显示,2020年6月至8月,太平鸟女装天猫旗舰店平均每月上新超1740款,在售SKU(库存单位)超6000个。

  太平鸟刚离职的CEO陈红朝在201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与谁联名、做什么产品都可以,只要消费者对你的合作方同样觉得有好感就行。

  掌舵人的观念也奠定了后续几年太平鸟的营销策略——上新快、淘汰快的“快时尚”打法。

  电商大数据品牌ECdataway数据威显示,2021年3月太平鸟女装天猫旗舰店在售SKU均值超4000个,店铺几乎每日都会上新,高峰期时一天上新的SKU接近百款。

  高SKU,意味着高库存。

  根据杨大筠的观察,当市场行情下行时,很多服饰企业会选择错的战略,即上新更多的SKU。看似给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提高交易几率,但如果品牌号召力不强,则会造成更多的库存。

  款式、尺码的增多,也意味着更容易断码断色,造成库存积压。

  太平洋证券研报显示,太平鸟前三季度库存周转天数达213.86天,也就是说,公司生产后平均需要7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可卖出。杨大筠说:“这个库存周期在服饰行业算非常高。”

  

  太平鸟库存周转天数变化。图源:乌龟量化网

  在2021年太平鸟营收破百亿背后,高库存的压力早已使得太平鸟“气喘吁吁”。

  即便到了2023年,太平鸟在2021年夏、冬两季的库存老货仍占比不低。华泰证券研报显示,太平鸟库龄一年以上的老货占比超40%,清库压力至少持续到2023年第二季度,对经营杠杆拖累较重。”

  过时的衣服,不得不进行降价处理。

  2022年上半年,太平鸟存货减值约0.9亿元。这对同期归母净利润仅1.53亿元的太平鸟来说,算是一笔极大的损失。

  尽管在前段时间发布的业绩预减公告中,太平鸟将业绩下滑归因于疫情影响公司零售业绩下滑,销售毛利下降,但种种问题表明,疫情并非是导致太平鸟业绩下滑的全部原因。

  太平鸟还是学人鸡

  在品牌经营模式与消费者需求错位的情况下,疫情触发企业的病灶,催化了原本被掩盖的问题。

  2022年前三季度,旗下主要品牌的营收全部下滑,关店871家。

  与业绩下滑相对应的是销售费用的上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太平鸟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8.96亿元、32.73亿元和39.49亿元。

  2022年三季报中,太平鸟的销售费用虽较同期下降,但仍高达23.54亿元。

  

  据太平鸟2022年三季报数据,太平鸟销售费用达23.54亿元,同比下降11.87%

  太平鸟一直把营销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手段。先后签下王一博、欧阳娜娜、虞书欣、白敬亭、杨倩等明星艺人、运动员做代言。还在社交平台上与赵露思、周洁琼、贺峻霖做互动。

  2022年上半年,太平鸟仅广告宣传费就花费了1.92亿元。接近2022年全年1.9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巨额广告费并未给太平鸟带来实打实的业绩增长,“粉丝经济”也许在票房上有所号召,但在太平鸟身上却未显灵。

  除此之外,太平鸟还因深陷抄袭风波,口碑下降。

  太平鸟推出的设计,不仅与Gucci、Valentino、Supreme等国际大牌疯狂撞款,还曾抄袭过国内原创品牌与韩国小众品牌。

  2021年10月,微博时尚博主SOS-SEAMSTRESS控诉太平鸟抄袭其同名品牌服装,称太平鸟为“学人鸡”。

  

  @SOS_SEAMSTRESS指控太平鸟发文。图源:微博

  同年,与Fendi、匡威合作过的知名艺术家Joshua Vides,也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与太平鸟男装的对话。

  当其质疑太平鸟未经授权将自己的名字印在产品上时,太平鸟“豪大气粗”地回复:“U mention money,how much do you need?”(你提到钱了,说想要多少钱吧)

  对于价格偏高的艺术家,太平鸟则选择“偷偷抄袭”。

  艺术家LOONY_FACE微博爆料,太平鸟将自己的作品原封不动放到与大理寺日志的联名服装中。此前太平鸟男装虽然找过自己提及想合作,但因没有预算而不了了之。

  频繁被业界指责抄袭,太平鸟心里也有数。

  前CEO陈红朝曾举例LV男装艺术总监 Virgil Abloh提出的“百分之三原则”为品牌辩解,“只需修改百分之三,就能让某个东西看上去既熟悉又新鲜。”

  虽然与李宁同样登过纽约时装周,也选择走“潮牌”路线,但太平鸟“百分之三原则”的设计理念,让其无法保持独特的品牌形象。

  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太平鸟研发投入1.52亿元,占营收比的1.39%。远低于同期李宁4.14亿元研发投入和森马2.06%的研发比。

  2022年前三季度,太平鸟研发投入仅9028万元,营收几乎是研发的70倍。

  

  据太平鸟2022年三季报数据,太平鸟研发费用9028万元,营收几乎是研发的70倍

  杨大筠认为,太平鸟研发投入占比在行业内偏低。据他观察,太平鸟多数衣服设计都靠改版模仿,稍做一下调整而已。

  对于一家市值近百亿的企业。一味的模仿无法保持独有个性。杨大筠觉得,当品牌做到一定规模拥有一定影响力时,需转变角色,从复制流行到引领流行。

  时尚是一个周期性较短的行业,若想立足世界成为经久不衰的品牌,在每个成长阶段,都得踩住市场需求的风口。

  曾把握时代风潮的太平鸟,还能再次飞起来吗?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