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瑞芯微(60389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瑞芯微获中国芯“特别成就奖”;液晶面板价格一路俯冲 已处周期谷底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1-06  瑞芯微内幕信息

来源 :集微网2023-01-06

  1.瑞芯微荣获中国芯“特别成就奖”,RK3588获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

  2.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加快谋划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3.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艾为芯助力落实新国标

  4.豪威集团为高端手机提供行业领先暗光拍摄性能,超高动态视频和全局自动对焦的全新50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

  5.液晶面板价格一路俯冲已处周期谷底

  6.昆明市发布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做强新型显示产业

  7.重庆出台23条政策措施加力振作工业经济:推动电子产业集群补链延链强链

  8.浙江大学校友段永平向母校捐赠1亿元,专项支持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大楼建设

  9.上海松江经开区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投产

  1.瑞芯微荣获中国芯“特别成就奖”,RK3588获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

  集微网消息,1月5日,在2022琴珠澳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峰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芯”颁奖仪式上,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芯微”)荣获双料大奖,“特别成就奖”及新一代旗舰芯片RK3588获“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芯”特别成就奖是新设立的企业奖项,旨在表彰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作出表率、成绩优异,在历届“中国芯”优秀产品征集活动中成果丰硕、参与积极、创新力强的企业。至今,瑞芯微累计16次获得“中国芯”产品荣誉。此次,被授予“特别成就奖”,是对瑞芯微产品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产品背后所秉持的自主创新理念的高度认可。

  

  作为瑞芯微新一代旗舰芯片,获“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的RK3588芯片广受市场欢迎。

  

  据了解,瑞芯微RK3588芯片,该芯片采用ARM架构,采用先进的8nm制程工艺,集成了四核Cortex-A76和四核Cortex-A55(共8核),以及单独的NEON协处理器,支持8K视频编解码,提供了许多功能强大的嵌入式硬件引擎,为高端应用提供了极致的性能,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接口,可满足不同行业的产品定制需求。

  目前,搭载RK3588芯片的合作伙伴产品及项目均顺利开展,覆盖应用领域包括:边缘计算、电动车类、电力及工业、机器视觉、智慧医疗、智慧办公教育、智慧商业、消费电子、机器人、Arm PC、VR/AR、机器人、智慧商显等。

  基于RK3588芯片强大的底层性能,前不久诠视科技重磅推出XR计算与通讯终端SeerPad? One,集成了市场对于分体式XR计算终端的主流产品需求,在视觉效果上为用户带来了更舒适的3D体验,实现更丰富的交互形态,包括空间的追踪定位、虚实融合,自然人机交互等。

  据悉,除了在XR这一热门领域的落地外,瑞芯微也在汽车电子领域展开了布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以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向为汽车电子打开成长空间,车载芯片需求快速增长。

  2022年12月底,瑞芯微与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进行深度技术合作。双方基于瑞芯微的高算力车规芯片及解决方案、中瓴智行虚拟化操作系统及智能座舱软件平台,发挥各自技术、业务与资源优势,联合推出面向乘/商用车智能座舱的国产化解决方案。

  随着智能座舱应用的渗透和普及,基于虚拟化(Hypervisor)技术的座舱方案逐渐得到主流主机厂的认可。瑞芯微和中瓴智行联合推出的国产化解决方案,硬件基于瑞芯微自研的车规级驾舱芯片RK3588M/RK3568M,系统软件运行中瓴智行自主研发的睿钛虚拟化操作系统RAITE Hypervisor(RHOS)和RAITE智能座舱平台。

  据悉,RK3588M是瑞芯微最新一代的旗舰级车规芯片,具有高算力、低功耗、超强多媒体、丰富数据接口等特点。

  瑞芯微RK3588M+中瓴智行RAITE Hypervisor智能座舱方案,可基于超高运算性能实现“一芯多屏”,单RK3588M即可驱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液晶仪表板、电子后视镜、后排头枕屏等多块屏幕,同时支持360°环视功能,可以直观地看到车辆所处的位置、周围的行人、障碍物等,有效减少剐蹭、碰撞等事故的发生,给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及全场景的交互体验。

  2.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加快谋划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集微网消息,日前,《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

  金壮龙表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稳增长工作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回稳向好。

  一是加大稳增长政策供给和落实力度。近期,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17条政策举措,在扩大市场需求、提升供给质量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我们将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接续措施,充分释放政策累积效应。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调度、形势研判和政策储备,适时推出更多政策措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工业经济加速恢复。

  二是聚焦重点行业和地区,稳住工业增长基本盘。针对机械、石化、轻工、汽车、电子等规模大、占比高、带动性强的支柱行业,分业施策、分类研究制定稳增长工作措施。针对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增长快、潜力大的新兴产业,加大培育支持力度,打造更多新的增长点。支持工业大省“勇挑大梁”、多作贡献,支持各地区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增长目标。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同效应,形成更多经济增长极。

  三是全面实施“十四五”系列规划,提振制造业有效投资。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专项,组织地方和有关方面抓紧论证,尽早启动实施,形成实物工作量。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等稳投资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瞄准高端、智能、绿色发展加大投入。深化产融合作,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信贷投放支持。充分发挥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加强制造业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鼓励支持更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四是积极扩大消费,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实施新能源汽车领跑强基工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开展百城千企进万家活动,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推进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大力培育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展。

  金壮龙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已形成完备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定信心决心,聚焦自立自强,统筹发展和安全,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一是提高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完善“揭榜挂帅”等市场化机制,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加快突破一批产业链短板瓶颈。扎实开展强链补链稳链行动,坚持全国一盘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不断丰富产业生态,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二是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产业基础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我们将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中心,再培育若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发挥重点实验室作用,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急需基础产品,培育更多专注产业基础的优质企业。

  三是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我国在部分重要领域已形成规模和技术优势,要加快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打造一批中国制造名片。进一步巩固移动通信行业领先优势,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进6G技术研发。同时,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提升光伏产业竞争力,推动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产业组织结构优化,鼓励采取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提高重点行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资源掌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效率效益。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五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我们将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物联网、车联网、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做好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培育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谋划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此外,金壮龙表示,力争到2023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校对/刘沁宇)

  3.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艾为芯助力落实新国标

  近期,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编制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21288-2022《移动通信终端电磁辐射暴露限值》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举将更好保障移动通信终端用户的身体健康,进一步促进通信行业健康发展。

  

  

  据悉,《移动通信终端电磁辐射暴露限值》是GB21288-2007版的修订版。与2007版相比,修订版的主要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标准名称由“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更改为“移动通信终端电磁辐射暴露限值”;

  更改了适用范围,从靠近头部使用的移动电话扩展为工作在100kHz ~ 300GHz以内、使用时靠近人体20cm以内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无绳集团电话、卫星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移动终端等;

  ·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定义;

  ·增加了吸收功率密度的定义;

  ·增加了不同频率、不同人体部位适用的暴露限值;

  ·修改了产品说明书中标示内容,并增加了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的注释。

  目前,GB21288-2022的标准全文尚未发布,但根据官方提供的信息来看,此次标准主要是对涵盖范围和定义进行了规范。在最关键的电磁辐射标准值上应该还是参照GB21288-2007,该标准对于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标准的规定为:任意10g生物组织、任意连续6min平均比吸收率(SAR)值不得超过2.0W/Kg。

  SAR的英文全称为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即电磁辐射吸收比率,是手机或无线产品的电磁波能量吸收比值,其定义为:在外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将产生感应电磁场,而由于人体各种器官均为有耗介质,因此体内电磁场将会产生电流,导致吸收和耗散电磁能量。简单来说,其实SAR是用于描述RF辐射吸收的剂量学术语,其表示单位为:瓦特每千克(W/Kg)。电磁辐射是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要求的强制性检测项目,通过SAR标准来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RF辐射安全保障。

  SAR Sensor

  SAR Sensor是一种高灵敏度容式接近检测传感器,可准确检测电子设备与人体的接近程度。当人体靠近时电子设备时,SAR Sensor会通知主控降低RF功率以降低射频辐射,辅助电子设备通过SAR标准认证,从而保护人体健康。

  

  艾为SAR Sensor

  为了给SAR安规事业贡献出艾为芯的一份力量,艾为自主研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的SAR Sensor,其采用自互容一体电容检测技术,实现了稳定的高灵敏度人体接近检测。

  

  艾为SAR Sensor功能框图

  在SAR Sensor应用中,针对5G天线尺寸越来越小、寄生电容越来越大、温漂严重等痛点问题,艾为团队逐个击破。艾为SAR Sensor的增益可根据应用场景灵活配置,灵敏度高达0.52aF(1aF =10-6pF),自动补偿电容高达600pF。此外,艾为自研了自适应温度补偿算法并获得专利授权,实现了较理想的温补效果,保证了人体接近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一致性。

  艾为Sar Sensor特性一览

  ☆3/5/10/12通道高性能SAR Sensor

  ☆检测原理:自容+互容检测

  ☆电容分辨率:0.52aF

  ☆补偿电容分辨率:600pF

  ☆高信噪比:SNR 5@d=20mm

  ☆测量范围:±0.55pF~±9.9pF

  ☆电源供电:1.7~3.6V

  ☆通讯接口:400kHz I2C,12.5MHz I3C

  ☆IO电平:1.2V IO

  ☆支持自适应温补算法(专利授权)

  ☆支持程序定制化设计(支持在线升级)

  艾为Sar Sensor应用场景

  1.握姿检测应用——用来减小曲面屏边缘误触;

  

  2.手机游戏肩键应用——增强用户的游戏体验;

  

  3.手机上手势触控识别——如调节音量、唤醒APP、自动聚焦等。

  

  图片来源:edn.com

  整体来说,艾为SAR Sensor更像一个隐形的安全卫士,在必要时,为用户撑起辐射的保护伞,用默默无闻的方式守卫用户!

  4.豪威集团为高端手机提供行业领先暗光拍摄性能,超高动态视频和全局自动对焦的全新50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

  加利福尼亚,圣克拉拉- 2023 年 1 月 3 日-豪威集团,全球排名前列的先进数字成像、模拟、触屏和显示技术等半导体解决方案开发商,当日发布了全新的 OV50H。这款高分辨率 5000 万像素图像传感器采用双转换增益(DCG)技术、1.2 微米像素和 1/1.3 英寸光学格式,专为高端智能手机后置摄像头而设计。

  OV50H 提供旗舰级弱光性能和自动对焦性能,支持 1250 万像素(120 帧/秒)和高动态范围(HDR)(60帧/秒),是豪威集团首款具有水平/垂直(H/V)四相位检测(QPD)功能的传感器。

  

  现隶属于 TechInsights 的 Strategy Analytics 高级分析师 Jeffrey Mathews 表示:“智能手机厂商致力于为手机配备高性能摄像头,提供出色的图像质量、快速自动对焦功能和出色的 HDR 功能。如今,市场对大像素尺寸和更大光学格式的 5000 万像素 CIS 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为智能手机厂商推出具有超高摄像性能的手机提供了机会。我们的研究发现,2023 年,分辨率超过 5000 万像素的智能手机 CIS 产品的出货量预计将超过 8 亿部。”

  豪威集团高级产品市场经理 Arun Jayaseelan 表示:“OV50H 满足了市场对下一代智能手机设计中更大光学格式的摄像头的性能要求。消费者希望新手机的图像和视频质量不断提升。OV50H 结合了高分辨率、大像素尺寸和高动态范围,可提供优质的图像预览和 8K 视频,并采用片上像素还原算法。此外,OV50H还提供优异的弱光和自动对焦性能。”

  OV50H 采用豪威集团的 PureCel? Plus-S 晶片堆叠技术,可实现优异的图像传感器性能。OV50H 采用豪威集团的首项 H/V QPD 自动对焦技术。QPD 在传感器的整个图像阵列中可实现 2x2 相位检测自动对焦(PDAF)功能,而 H/V 模式可确保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在同一帧内,覆盖率达到 100%。这一功能能够改进距离计算,实现更快的自动对焦,并提升弱光性能。上述功能与用于 QPD 彩色滤光片阵列的片上像素还原算法相结合,可为旗舰和高端智能手机的宽幅和超宽幅后置摄像头带来优质的图像质量。

  

  OV50H 的主要特点:

  ·四合一像素合并可实现 1250 万像素视频和预览,具有 2.4 微米等效灵敏度,可实现出色的弱光性能;支持高达 120 帧/秒的帧率,具有 4x 弱光灵敏度

  · 8K 视频,采用片上像素还原算法;4K 视频+电子图像稳定功能,包括 120 帧/秒(线性)和 60 帧/秒(HDR)

  · DCG HDR 采用片上组合并支持交错式 HDR,可根据场景灵活选择不同的 HDR 模式;在裁剪变焦模式下支持交错式 HDR

  ·使用 DCG+超短时交错式曝光 HDR 或三次曝光交错式 HDR 时,能够实现 1250 万像素(30 帧/秒HDR)以及 100+dB 的动态范围

  ·支持 H/V QPD,可实现优异的自动对焦功能

  ·全 5000 万像素拜耳输出和 2x 裁剪变焦功能

  OV50H 将于 2023 年 4 月出样。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豪威集团的销售代表:https://www.omnivision-group.com/about-haowei

  5.液晶面板价格一路俯冲已处周期谷底

  【编者按】2022年,半导体行业依然在挑战中前行。后疫情时代、行业下行、地缘政治等因素仍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及生态。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如何发展?新的挑战又会从何而来?为了厘清这些问题,集微网特推出【2022-2023专题】,围绕热门技术和产业,就产业链发展态势、热点话题及未来展望做一详实的总结及梳理,旨为在行业中奋进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可以参考的镜鉴。

  集微网报道,液晶面板价格连跌15个月之后,2022年10月、11月受节点影响微幅回调,但是双11电视销售不如预期,2022年12月液晶面板价格又出现停止上涨的现象。目前,液晶面板行业已处于下行周期的谷底,反弹速度和时间还需要根据库存调整速度来判断,答案最早可能明年第一季度末才能揭晓,也有可能需要到明年第三季度才能全面回温。

  

  液晶面板价格连降15个月

  大涨之后迎来大跌是近两三年来液晶面板行情的真实写照。

  近两三年受疫情影响,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远程办公电子产品市场出现异常增长,再加上芯片供应链紊乱、三星显示8.5代线关停、面板生产受疫情影响等因素,液晶面板供不应求,经历了史上最长的涨价周期。

  面板厂商为了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纷纷扩产。集微咨询显示行业首席分析师李雷广表示,近些年,由于原有的面板产线纷纷扩产,以及新的面板产线产能逐步释放,国内液晶面板产能不断增加。

  而且为了抑制竞争对手的发展,面板厂商们坚持满产。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敏表示,自三星Display决定退出液晶面板行业之后,京东方、TCL华星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充分释放产能,并试图逼退友达、LG Display等竞争对手。

  但是自2021年7月以来消费电子市场持续低迷,液晶面板市场不断萎缩。由于前两年提前透支了液晶面板需求;再加上今年俄乌战事不停,通膨压力持续上升,以及疫情封控措施,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进一步降温,液晶面板需求更加萎靡不振。

  消费电子市场不景气,导致电视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探。集微咨询(JW Insights)指出,此前显示行业周期波动主要受供给端影响,但是这一轮电视液晶面板行业下行周期反而受需求端影响更大,而且影响因素更加复杂,例如,地缘政治冲突、战争、通货膨胀、疫情等因素,市场需求更加低迷,使电视液晶面板报价全面跌破现金成本。

  截至2022年9月,液晶面板价格已经连续下降超过15个月,到2022年10月-11月虽然有所回调,但是2022年12月又出现停止上涨的现象。由此可见,液晶面板行业下行周期并没有因为行业部分整合之后出现明显减弱的迹象,反而因为液晶面板行业下行周期与经济下行周期叠加使下行周期进一步延长。

  液晶面板行业产值将降15%

  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滑让绝大部分面板厂商出现亏损。2022年上半年有一些面板厂商能够维持盈利,但是到了2022年第三季度,液晶面板跌破现金成本,京东方、天马、群创、友达、LGD、TCL科技、维信诺、彩晶、华映科技、彩虹股份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甚至有的厂商计划提前停产,鼓励员工休假。

  调研机构也调低了2022年全球面板产值。Omdia报告指出,今年面板出货面积成长率将腰斩到3%,全球面板产值将下滑15%,这也是近年来首次出现负成长。

  为了避免面板价格进一步下滑,减少进一步扩大亏损,面板厂商一边减少液晶面板投片量,一边加快面板技术升级。

  自2022年6月以来,主流的面板厂商为了促进供需平衡,阻止面板价格继续下降,都不约而同地释出减产策略。液晶面板厂商稼动率降幅不断下探,从20%到25%,再到30%以上,部分产线降幅甚至将近50%,创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的低点。到2022年9月、10月,面板厂稼动率波动也很大,最低仅59%,最高达88%,迎合了一些节点急单的需求,但是面对低迷的消费电子市场,再加上明年第一季度是消费淡季,面板行业平均稼动率仍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

  与此同时,主流面板厂为了保证盈利能力,被迫加快技术升级速度。董敏表示,液晶面板行业经过这次长周期跌价之后,面板厂商会重新审视LCD的赚钱效益,并加速WOLED、QD-OLED等下一代技术竞争。2022年,液晶面板价格处于低位,面板厂商为了提高盈利能力会增加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并将过剩产能用于开发IGZO、LTPO、Mini LED、Micro LED等新技术,助推显示技术升级、迭代。其中Mini LED背光电视市场出现逆势成长。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预计将达到380万台,市占率接近2%,同比增长超过140%。

  面对无利可图的液晶面板行业,韩国面板厂商则选择逐渐退出,并加速向OLED转型升级。据了解,韩国面板厂商提前关闭液晶面板产线。三星Display于2022年6月关闭韩国8.5代液晶面板产线,计划转为IT用OLED生产线,目前正在研究引进佳能Tokki水平蒸镀设备的方案;LG Display也关闭已经运营20年的5代线,并计划在2022年12月底关闭韩国坡州 7代液晶面板产线,转为OLED产线,广州液晶面板产线产能将减少40%。

  此外,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行情,面板厂商不得不缩紧开支,调整原先的投资计划。在2021年7月之前,液晶面板行业还处于上升周期,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器公司、夏普、天马等面板厂商积极投资扩产、建线。随着2022年电视面板市场转冷,面板厂商扩产、建线等项目不是暂缓就是延迟。例如,TCL华星推迟了武汉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扩产项目部分设备的运抵日期。友达下调两成资本支出,由原先450亿元新台币下修至360亿元新台币。

  液晶面板价格何时全面回温?

  2022年双11、黑五虽然消化了一定的液晶面板库存,但是销售情况并不如往年,电视线上销售量和销售额都出现下滑。友达总经理柯富仁表示,面板显示器需求与大部分消费性产品相关,受总体经济冲击,目前需求确实比较不振,预期短期之内需求仍在低点。

  目前,电视厂商液晶面板库存没有完全消化,补货的意愿不是特别强烈,导致2022年12月液晶面板价格停止上涨的现象。2023年第一季度又是消费淡季,液晶面板价格恐难以抬升,但是也难以继续下探。友达董事长彭双浪今表示,面板整体产业2022年以来的修正已到达谷底,未来只会更好,不会再下修,目前市场仍持续进行库存调整,2023年面板产业回升的步调仍需视未来库存调整情况而定。

  回顾过去每一次液晶面板行业周期的全面企稳回升时间几乎都落在第二季度,目前有人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以后电视液晶面板行业会全面回温。但是2023年全球经济预测并不乐观,可能会继续波及到消费电子市场,进而影响液晶面板价格回调的进度。达兴材料表示,液晶面板业处于低档,恐将维持一段时间,2023年上半年与2022年下半年差不多,一般预期至少到2023年上半年,等2023年下半年才会有较好的表现机会。

  为了尽可能让液晶面板价格回温时间点提前,面板厂商可能会在第一季度继续保持低稼动率,甚至启动年休。柯富仁认为,至于明年首季产能稼动率、年修规划,则因有传统农历新年影响,将会视需求动态规划、调整。(校对/张轶群)

  6.昆明市发布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做强新型显示产业

  集微网消息,2022年12月26日,《昆明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力争通过3年时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翻一番,突破5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化、链条化、高端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行动计划》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实施数字经济示范工程、建设数字经济核心载体。

  构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体系

  做大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大力推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发挥智能终端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效应,积极推进闻泰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以智能终端组装为牵引,着力引进上游结构件、PCB、触摸屏等配套企业,布局芯片封装测试产业,形成国内规模较大、产业链较完整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到2024年,智能终端制造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基本建成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终端制造产业高地。

  做强新型显示产业。重点发展OLED微型显示器件、柔性AMOLED面板、新型中小尺寸面板等核心产品,积极布局玻璃基板、模组、驱动等配套环节,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卓越竞争力的OLED微型显示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加快溅射靶材、高纯铟和高纯镓、砷化镓/磷化铟/氮化镓单晶等产品研发生产,做大做强新型显示上游材料产业。到2024年,OLED、AMOLED等显示器件年产量超过100万片。

  培育5G产业。依托5G产业基础,积极布局5G基站设备、光纤光缆等5G核心产业。充分发挥新材料产业优势,布局氮化镓、5G射频器件、有源天线等关键材料与器件,打造5G配套产业集群。聚焦重点行业需求,加快研发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数字农业、智慧交通与无人驾驶等领域软硬件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培育5G行业示范应用标杆。推进5G创新中心、研究院、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以及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载体建设。到2024年,累计建成100个以上5G重点场景应用。

  超前布局元宇宙产业。持续加大元宇宙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的招引力度,深入推进VR、AR、5G、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结合昆明丰富的文旅文博、体育健身、历史文化等资源,遴选特定场景,开展元宇宙融合应用试点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有实效、具备潜在商业价值的创新应用。谋划建设元宇宙体验推广中心、产业基地等发展载体,搭建元宇宙产业生态组织与宣传推广平台,汇聚产业创新发展要素资源,推进关键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到2024年,建成1个元宇宙发展试验区,形成5个以上元宇宙创新应用试点。

  智能终端产业园建设示范工程

  建设昆明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依托昆明高新区、昆明空港经济区,以“园中园”方式,集中力量打造昆明智能终端产业园,提升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与创新活力,建设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以昆明智能终端产业园为核心载体,推动智能手机、智能硬件整机企业在昆明扩大投资规模,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落户园区。支持以闻泰科技等为链主企业,优化整合生产、供需等上下游环节,加强与产业链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格局。

  加强项目谋划与协调推进。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与数字经济产业链,制定清晰可操作的招商目标企业目录,谋划、储备、遴选一批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建立滚动更新的智能终端产业项目库,凝聚要素、配置资源,精准施策,增强产业链集群发展向心力。动态调整在建项目、签约项目、在谈项目、重点招引企业和机构、创新平台、困难问题等清单台账,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工作落实。

  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工程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充分发挥昆明“三整车一中心”新能源汽车制造优势,鼓励车企与互联网企业联合开展封闭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封闭研发测试场地,建设包含快速路、城市街区道路、乡村环境道路、ADAS区、高速公路等场景的车联网功能验证平台,提供车联网系统级、功能级权威测试环境。在呈贡区、官渡区等规划半封闭道路区域,加快开放测试道路选址规划与路网建设,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特定功能场景测试与应用建设。

  推动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

  统筹园区差异化布局。以产业园区为核心,引导数字产品制造、云计算服务等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呈贡信息产业园)以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为主导,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云服务、大数据服务、软件定制开发等业态,积极培育人工智能、VR/AR等数字技术服务产业。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智能终端、智能硬件等数字产业制造业为引领,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等为补充,重点引进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形成完备、健全的产业链条,同时积极发展行业数字化服务、软件开发、互联网交易与跨境贸易服务等业态。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光电子、终端制造、行业数字化服务等产业为重点,发展壮大微光夜视整机和系统等制造产业,发展计算机系统集成、行业应用软件开发等服务。云南滇中新区聚焦柔性OLED面板等核心产品,加快项目提质扩产,打造本地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围绕电芯、电池生产制造重点发展磷酸铁前驱体材料、磷酸铁锂、电池正负极等相关产品和技术,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校对/赵碧莹)

  7.重庆出台23条政策措施加力振作工业经济:推动电子产业集群补链延链强链

  集微网消息,1月3日,《重庆市稳经济政策包(第三版)》印发,共涉及11个方面政策181条。其中,《重庆市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围绕9个方面出台23条具体政策措施。

  包括:支持龙头企业。主要考虑落实领军(链主)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对增加值首次突破10亿元的骨干企业给予100万元及以上奖励、对采购中小微企业产品成效显著的龙头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稳住中小企业。聚焦选种、育苗等关键环节,落实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对获批国家“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给予50万元至200万元奖励,同时着力推动停产半停产企业止滑促增。

  加快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平台、应用场景,研发全新新能源乘用车车型,支持企业研发智能车控、智能座舱等核心配套产品,相应给予300万元至800万元补助。

  推动电子产业集群补链延链强链。对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行业高端产品和增量部分给予一定奖励;支持企业加大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投资,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引导装备、材料和消费品等产业转型升级增效。对首台(套)/首批次投保装备给予最高500万元保费补贴,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先进新材料项目,对入选消费品工业年度重点培育品牌、参加2022/2023中国(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活动的企业给予一定额度补助。

  支持生物医药、软件信息等高成长性产业创新发展。对获得新产品生产注册批件的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以及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给予100万元至500万元奖励;对重点软信企业、市级软件产品、市级软件公共服务平台、首版次软件产品给予100万元至500万元奖励。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支持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市新设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重点关键产业园建设。

  深入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培育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等绿色技改活动,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择优给予企业最高1000万元支持。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好要素保障。出台减负政策措施目录清单,发挥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作用,统筹做好全市电力、煤炭、天然气、物流运输等保障工作,多渠道帮助企业融资。

  重庆经信委消息显示,《重庆市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将按照实施“2+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提升培育行动要求,重点支持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电子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给予企业政策支持。(校对/刘沁宇)

  8.浙江大学校友段永平向母校捐赠1亿元,专项支持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大楼建设

  集微网消息,日前,浙江大学校友段永平与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再次捐赠1亿元,专项支持母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大楼建设。

  浙江大学消息称,这是继2022年5月,段永平捐赠近1.7亿元支持学校建设紫金港校区西区公共教学楼后,在2022年对母校的第二笔大额捐赠。1983年,段永平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

  据悉,新大楼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左右,规划为集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会议中心等为一体的高科技大楼,将更好地支持信电学院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引育和学科交叉研究等。(校对/刘沁宇)

  9.上海松江经开区18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投产

  

  集微网消息,1月3日,在2022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暨松江经开区成立30周年企业座谈会上,共有18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举行开竣工、投产仪式。其中,9个项目集中开工,7个项目集中竣工,2个项目集中投产。

  上海松江消息称,9个开工项目总投资近40亿元,包括上海慧镕电子产品再制造有限公司高端ICT产品全球维修再制造产业中心一期项目、上海超硅芷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上海超硅研究院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正泰启迪(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正泰智电港三期项目等。

  其中,上海慧镕电子产品再制造有限公司高端ICT产品全球维修再制造产业中心一期项目,总投资2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5亿余元。项目建成后,慧镕电子将在松江综保区内开展计算机、工业机器人、仪器仪表、通用设备等全球维修、检测、翻新、再制造等业务,初步计划拓展海康威视、大华等高端监控设备的全球战略维修服务中心,打造全球维修基地。

  此外,上海中电信息港一期举行了交付仪式。据悉,上海中电信息港位于经开区西部园区,项目总投资30亿元,是中国电子和中电光谷在松江、上海乃至长三角的重要战略项目,园区依托中国电子产业资源优势,以综合性的全生命周期运营为基础,打造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涵盖集成电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5G时代领先的数字化园区。(校对/赵碧莹)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