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市场正经历冰火两重天。
8月10日晚,益丰大药房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发行可转债,预计募集基金不超过25.5亿元。这笔资金的主要用途,就是展开对药店的收购。
《公告》指出,益丰大药房在未来3年内,打算在湖南、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广东、河北、浙江、天津九省市收购连锁门店3900家,计划投入资金20.14亿元。
益丰药房这几年就没有停止过收购的脚步。2020年7月,益丰大药房斥资1.19亿元,拟收购唐山德顺堂重组新公司70%的股权,获得顺德堂旗下85家门店。4月,益丰大药房以2.04亿元收购湖南九芝堂51%的股权,将九芝堂旗下超500家门店招致麾下。
根据《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告(2021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中国药店总数已达到58.65万家,连锁率达57.1%。现有单体药店的数量还有25.12万家。按照商务部的规划:到2025年,中国零售药店连锁率要接近70%。
业内普遍认为,今后3年,数万家单体药店面临市场淘汰,或是被并购的命运。
6年长3倍
益丰药房要成全国第一
益丰大药房打算新开的3900家门店,主要集中在湖南、上海、江苏、江西等9省市。
湖南是益丰大药房的根据地,而上海、江苏等地过去益丰都有门店,已经形成了旗舰店、区域中心店、中型社区店和小型社区店的多层次门店网络布局。继续加密在优势市场上的布局,可能是益丰选择在已有市场上深耕的主要原因。
与一心堂等希望跨地区扩张不同,益丰大药房的方式是在成熟市场上吃干榨尽。2019年至2021年,益丰大药房的门店数量从4752家一跃升至7809家,年销售额从102.76亿元增长至153.26亿元。
如果未来3年收购3900家门店的期望达成,益丰大药房等于在3年内又扩大了一倍。总规模将接近12000家门店,可能将超越老百姓大药房,成为全国门店数最多的连锁药店。
连锁药店间的规模之争,背后其实是成本控制之争。增强连锁药店的用户覆盖能力,才能进一步压缩成本、扩大销售。过去那种精细化选品、多元化经营的方式早就过时了,如今中国的零售药店市场,“跑马圈地”才是最主要的竞争方式,各家都生怕在竞争中落下风。
资本也为这种竞争方式添了一把柴。益丰大药房这次是拿到了20亿元的可转债融资。在这之前,老百姓、健之佳都相继发行过可转债,分别募集17.4亿元和15.5亿元用于连锁药店之间的并购。
这一切,像极了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的初期:资本有很大的意愿支持企业的规模扩张,对于竞争的结局,考虑得并不多。
资本的着重点,可能是一直在说的“处方流转”。据《DTP药房专题研究报2021》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DTP药房的销售金额超341亿元,5年间增长翻了4倍以上。
单体药店难以自保
产业竞争终会淘汰
正所谓“强者恒强”,就在药店巨头扩大门店数量之际,医保政策又给零售市场添了一把“火”
2021年5月,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健委联手推出“双通道”政策。该政策保证全部纳入医保的药品,药店可享受和医院同等报销的政策,这也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将药店纳入医保供应体系。
健识局注意到,江西等地不少“双通道”药店选择退出,究其原因,正是药店无法承接生物药、特效药的储存和患者服务。与其耽误患者用药、耽误企业销售,还不如主动退出。
药店连锁化、规模化是提升服务能力的方法之一。药企也更愿意将品种统一交给服务品质有保障的大连锁药店去销售。因此,双通道政策,实际上也支持了连锁药店规模进一步扩大。
百济神州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吴晓滨曾表示,“双通道”政策出台之后,药店已是PD-1销售的重要补充手段。先声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晋生也认为,对患者而言,可享受医保报销的药店大大提高获取药物的便捷性。
行业龙头疯狂并购,扩大营业规模之际,硬币的另一面是,大部分单体店面临是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健识获悉,中国大部分单体药店很多局限于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都面临着“客源单一”、“管理低效”、“品牌弱势”等诸多问题,更为关键的是,由于销售数量有限,单体药店也拿不到最低的进货价格,经营上进入恶性循环。
按照目前的市场趋势,今后3年内单体药店如果不具备转型DTP业务的能力,要么死掉,要么主动加盟巨头连锁以求自保,似乎没有第三条出路。
单体药店逐渐退出市场在各方意料之中,这是促进产业集中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药品零售业不断成长发展进步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