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麦迪科技(60399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2.9亿跨界并购医美终止,麦迪科技主业屡亏,有高管趁机套现数千万元

http://www.chaguwang.cn  2021-11-08  麦迪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腾讯网2021-11-08

  麦迪科技大踏步跨界医美的愿望落空。

  近日,麦迪科技公布终止收购苏州美贝尔、常熟美贝尔的项目,而这一收购计划此前已筹划了半年。

  今年5月,蹭着医美概念火热,麦迪科技公告拟2.9亿元收购上述两家公司,因溢价高达862.71%受到外界质疑。

  麦迪科技跨界并购,或是原主业医疗IT不赚钱,急于增强盈利的结果。

  麦迪科技以医疗IT起家,但近年来盈利持续下降。2019年麦迪科技收购海口玛丽医院51%股权,开始进入辅助生殖行业,去年开始海口玛丽医院就已成为公司净利润最高的子公司。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麦迪科技共有八家子公司,除了海口玛丽医院,其他七家子公司基本经营原主业,但多半亏损,净资产合计仅为3558.69万元,其中四家为负,一家为0。截至三季末,公司整体净资产10.65亿元,还较上市前低900万元。

  

  有高管趁机套现数千万元

  近一年多,公司总经理职务从汪建华换到实控人翁康,再到今年4月17日换为陈剑嵩,同期筹划并购多家医院,可见公司急于转型的焦虑。

  实际上,麦迪科技原来是一家信息技术企业,在多年营收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开始了向医疗领域的并购之路,且并购标的一路都踩在风口上。除了引来二级市场热捧外,对业绩的增长刺激却有限,期间还有董事、高管等借医美概念高位套现跑路,而该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已经陷入亏损。

  麦迪科技在宣布涉医美概念后,公司的股价出现大涨,今年“五一”节后一度涨至42.1元/股;但是此后6月至今,股价却一路下跌,截止11月5日收盘价为19.7元/股,当前市值相较于5月份的高点缩水超过50%。

  不过,就在麦迪科技披露收购医美机构的前后,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傅洪、前任总经理汪建华及自然人股东陆平纷纷抛出了巨额减持套现计划,借着股价大涨之际,实施了精准减持。从这些人减持的价格来看,远高于当前的股价。根据三季报,陆平、汪建华、傅洪分别是麦迪科技的第二、五、六大股东。

  相关减持公告显示,在2021/3/11~2021/9/7期间,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傅洪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共减持了72.76万股,减持价格区间在30.01-40.99元/股,减持总金额达2558.54万元。

  在2021/5/27-2021/6/1期间,公司前任总经理、现任全资子公司麦迪斯顿(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建华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了132.42万股,减持价格区间在31.7元/股- 37.88元/股,减持总金额达4573.7万元。

  另外,11月2日公告显示,陆平在2021/8/3- 2021/10/31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了70.35万股,减持价格区间在23.677元/股- 25.67元/股,减持总金额达1789.39万元。

  收购美容医院存在风险

  麦迪科技原先的主营业务是医疗临床信息化领域。在2019年,麦迪科技通过收购玛丽医院,开始进入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领域,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对玛丽医院剩余49%股份的收购。

  继辅助生殖医疗后,今年5月5日,麦迪科技公告,拟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美贝尔集团持有的苏州美贝尔美容医院与常熟瑞丽美贝尔医院各不少于80%的股权,标的公司100%股权初步整体估值合计为2.9亿元。

  据悉,苏州美贝尔美容医院成立于2015年12月,拥有经营面积近4000平米,员工约200余人,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净利润705.28万元;常熟瑞丽美贝尔医院成立于2004年6月,于2016年被美贝尔集团全资收购,拥有约3000平方米的经营面积,约60名员工, 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141.45万元,净利润19.73万元。

  在收购公告中麦迪科技宣称,本次交易是继辅助生殖医疗后拓宽医疗服务行业的新举措,打造“辅助生殖+医疗美容”的消费医疗服务新模式,完善产业链布局。

  但是,这项收购在11月6日风云突变。麦迪科技公告称,意向书签署后,公司聘请中介机构对标的公司进行了尽职调查,公司与交易方就收购事宜进行了多次洽谈,但由于双方未能就正式协议相关条款达成一致,经友好协商,决定终止本次股份收购,原意向书中相关约定自动解除。

  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称,这笔收购背后有较多风险。从收购意向书的内容看,美贝尔集团给出了远超目前业绩表现的承诺,这两家医院2021年目标净利润2200万,同比增幅须达2倍以上才能完成承诺,这一目标完成难度并不小。另外,麦迪科技在切入医美赛道前,没有直接的行业经验,还需要依托原有的美贝尔集团的管理团队,如何实现对标的资产的有效控制和业务协同,也是存在的问题。

  跨界并购筹划半年终止

  11月6日,麦迪科技宣布终止半年前的收购计划。

  麦迪科技称,与交易方就收购事宜进行了多次洽谈,但由于双方未能就正式协议相关条款达成一致,经友好协商,决定终止本次股份收购。

  回溯半年前,5月5日,麦迪科技公布收购美贝尔集团持有的苏州美贝尔、常熟美贝尔交易中,标的公司暂估值为2.90亿元,较其账面净资产3012.33万元溢价862.71%。

  事实上公布收购计划一周后,就有投资者质疑,公司突然跨界进军医美行业,主业会不会受到影响?并且公司给予被收购方的估值,是否合理?

  麦迪科技直言,在切入医美前没有直接的行业经验。对于估值的问题,标的公司净利润受到疫情影响,去年苏州美贝尔净利润才705.28万元,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24.72万元,下半年会好转。

  2019年10月,麦迪科技出资3886.20万元完成收购海口玛丽医院51%股权,去年初又以1.11亿元收购玛丽医院剩下的49%股权,成功进入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领域。

  目前,公司计划再跨界医美,打造“辅助生殖+医疗美容”的消费医疗服务新模式,逐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而这次高溢价收购计划,更重要或是推动公司业务转型,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

  收购海口玛丽医院后,其业绩确实都在逐年攀升。2019年-2021年上半年,海口玛丽医院营收分别为3397.78万元、3843.08万元、1914.82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91.22万元、1341.43万元、530.02万元。

  但整体来看,麦迪科技盈利却在下降。2018年时公司扣非净利润达3955.42万元,而2019年和2020年仅为3899.08万元、2581.21万元;今年上半年达1438.04万元,第三季度再次亏损538.48万元,前三季度也仅899.56万元。

  麦迪科技于2016年上市,上市当年扣非净利润超4000万元,但上市后除2017年此后均在4000万元以下,并呈下滑趋势。这或是公司急于并购扩张的原因。

  

  七家子公司仅两家微利

  麦迪科技是以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CIS)系列应用软件产品和临床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

  公司主要客户为医疗机构。经过多年积累,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终端用户已覆盖全国32个省份,约2000余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甲等医院超过500家。

  2016年上市,麦迪科技营收逐步增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从2.41亿元增至2019年的3.23亿元,仅有去年疫情影响下降16.94%,为2.68亿元。

  但从盈利来看,麦迪科技似乎更像“赔本赚吆喝”。

  截至今年上半年,麦迪科技有六家全资子公司及两家控股子公司。近两年多,除了海口玛丽医院,其他子公司几乎均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即使微利的也仅有一两家。

  财报显示,2019年仅有北京麦迪斯顿盈利,净利润为725.43万元,其他六家全部亏损,合计亏损1462.65万元;2020年仅有控股子公司吉林麦迪斯顿盈利,净利润为228.88万元;今年上半年,苏州麦迪斯顿净利润0.075万元、吉林麦迪斯顿净利润402.59万元,其他均亏损。

  今年上半年,除了海口玛丽医院,麦迪科技七家子公司中仅有两家净资产为正,还有一家为0。七家子公司净资产合计仅为3558.69万元。

  所以若不考虑资产折旧损失,麦迪科技整体净资产是亏损的。2016年三季度末,公司净资产为2.08亿元,加上IPO及定增募资的1.61亿元、7.05亿元,合计达10.74亿元,较今年三季度末的10.65亿元还高约900万元。

  盈利趋弱不挣钱,股东也连番减持。虽然上市仅5年多时间,但公司披露的减持等持股变动公告已达两页,其中实控人翁康持股被稀释后仅为13.22%,一致行动人严黄红去年减持5%。

  为了提振业绩,除了直接收购,今年9月18日,麦迪科技还公布拟出资1.5亿元与招商致远资本共同设立招商麦迪医疗基金,基金规模5亿元,主要为积极寻找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加速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领域、医疗信息化及医疗健康产业的布局。

  不过随着收购苏州美贝尔、常熟美贝尔失败,麦迪科技进军医美的愿望落空,公司跨界寻找新盈利点任重而道远。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