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均瑶健康(60538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净利润预降超60%!均瑶健康“二次创业”出师不利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7-15  均瑶健康内幕信息

来源 :华夏时报网2022-07-15

  净利润预降超60%!均瑶健康“二次创业”出师不利

  7月12日晚,均瑶健康(605388.SH)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均瑶健康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91.33万元到4853.5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7595.56到8057.80万元,同比下降61.01%到64.73%。

  同时,公司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14亿元到5.6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3694.82到9103.52万元,同比增长7.75%到19.09%。

  就本次业绩预告相关问题,本报记者多次致电均瑶健康上海总部,并向其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复。

  上市2年净利润连降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均瑶健康推出“味动力”迈入含乳饮品中的常温乳酸菌市场,并以此为主营业务,是国内最早生产与销售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品牌企业之一。2020年8月,均瑶健康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被誉为“常温乳酸菌第一股”。

  对于今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均瑶健康在公告中表示,受国际环境影响,公司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发生较大幅度地持续上涨,叠加制造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比上年同期成本端负担大幅上升,导致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同比产生较大幅度波动,影响业绩表现。未来公司将会采取有效手段予以积极应对。

  此外,受国内新冠疫情影响,报告期内部分子公司停产、物流不畅等因素导致公司生产、发货、销售等多环节均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随着疫情逐渐平复,公司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但将时间线拉长来看,均瑶健康已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出现净利下滑。

  2020年,均瑶健康上市首年便出现业绩下滑。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均瑶健康实现营业总收入8.52亿元,同比下降了3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滑27.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滑30.36%。

  图片 1.jpg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2021年年报显示,均瑶健康实现营业总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7.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亿元,同比下滑31.2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82.56万元,同比下滑46.94%。

  均瑶健康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均瑶健康实现营收2.48亿元,同比下滑2.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27.35万元,同比下滑71.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7.86万元,同比下滑75.43%。

  均瑶健康表示,净利润下滑主要系公司持续对产品和渠道投入,导致费用增加;部分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成本增加,本期受疫情影响,部分订单、部分工厂无法发货、运输成本增加等原因,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

  发力益生菌,胜率几何?

  在净利润连续下滑的情况下,均瑶健康开始将目光转向益生菌赛道,以寻求新的业绩新增点。“通过二次创业,发展培育新品,尤其以益生菌为核心突破,向‘益生菌第一股’奋进。”均瑶健康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我国的益生菌产业起步较晚,且由于一株成熟的商业菌株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及成熟的技术,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较低。目前,国外厂商美国杜邦(50%)与丹麦科汉森(35%)为中国益生菌原料占比最大两家公司,占国内整体原料市场的85%,其余厂商约15%。

  记者了解到,不同于西方的肠道微生物结构,中国人群肠道微生物是以考拉杆菌属为优势菌群的群落结构,且受遗传和饮食习惯影响,引进的国外菌株并不一定适合中国人,中国人的肠道环境也不一定宜于国外引进菌株的定殖和功效发挥。此外,现代中国人抗生素使用较为频繁,饮食习惯也日益多样化,中国人的肠道也更为需要生命力强、能够防止坏菌滋生并有多项调节肠胃功能的益生菌菌种。对此,东吴证券认为,未来,适合中国人肠道菌群特点的益生菌菌种将逐步替代进口益生菌菌种。

  乳业分析师宋亮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总体来看,我国益生菌市场比较混乱,益生菌适用的产品比较多,但相关标准较少,比如益生菌饮料,相关产品含有菌种的数量、菌类的活性等都缺乏标准。普通益生菌的技术门槛也比较低,整个市场呈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状态。

  宋亮表示,目前国内益生菌相关的培育、应用技术主要以进口为主,虽然我国自主益生菌研发已进入快速赛道,但从研发菌种的应用来说,还处于初期阶段,对于整体益生菌市场来看,前景广阔,但亟需相关产品标准的制定。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均瑶健康在进军益生菌行业进行了多方努力。2020年12月27日,均瑶健康宣布与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均瑶健康称,微康益生菌将在三年内协助均瑶健康自主开发乳双歧杆菌J605、植物乳杆菌Y388专利菌种及应用解决方案。2021年3月,均瑶健康宣布与江南大学在上海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5月,均瑶健康发布公告显示,公司拟缴纳200万元保证金参与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投资人的公开招募,并于2022年5月17日初步完成了报名事宜,公司能否成为润盈公司重整投资人尚存在不确定性。资料显示,润盈生物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益生菌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是亚洲大型益生菌生产基地之一。

  但目前来看,益生菌相关产品对均瑶健康的贡献依旧收效甚微。根据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均瑶健康益生菌饮品、益生菌食品营收分别为878.44万元、1215.91万元,占主营业务营业总收入比例分别为3.5%与4.9%。

  上海博盖咨询创始合伙人高剑锋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均瑶健康之前都着力做溢价力强的下游品牌,随着竞争加剧,产业渗透往上游迁徙,益生菌市场规模在快速变大。但在益生菌行业已有不少优秀企业,产品方面,好的菌种有专利保护,普通益生菌门槛太低,企业对未来的激烈竞争态势不能过于乐观。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