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虹软科技(68808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虹软科技近期调研:L2落地应用达到了哪些指标?智能手机业务提升的原因?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7-26  虹软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君实财经2023-07-26

  虹软科技近期调研2306、07

  提问与回答环节

  Q1:公司手机业务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比较明显,今年看来能保持这种势态吗?

  A:虽然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但计算机摄影产品尤其是拍摄产品依然是手机的核心卖点。该背景下,OEM厂商在收缩成本,但对于新技术的需求依然非常迫切。如果公司新的算法技术能成为目前智能手机的关键卖点,并能对行业起到比较积极的影响,我们认为业务本身不一定会下滑,至少能稳住,所以手机业务部分我们的目标是保持稳固。

  Q2:公司智能手机新产品是不是公司智能手机业务提升的主要原因?

  A:公司智能手机业务提升的原因会因单个客户出货量的上升而上升,也会因为单机价值量提升而给公司手机业务带来正向效应。因为①公司商业模式分为固定模式与计件模式,计件模式下公司在合同约定的软件授权期内,按照客户生产的装载有公司算法技术智能设备的数量进行收费;②顺应手机市场趋势,公司向手机厂商供应新的功能产品,从而提升单机价值。这两个方面是公司手机业务2023年乃至以后持续发展的动力。

  前两个年度,公司手机业务受到市场环境变化、原有客户手机出货量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手机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今年一季度,公司手机业务收入有所回升,得益于公司新的技术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从过去的年份至目前,计算摄影产品尤其是拍摄产品,依然是手机的核心卖点。尽管OEM厂商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的背景下在收缩成本,但对于新技术的需求依然非常迫切。所以,公司能够做出一两款特别好的产品,或者一个具有技术创新的产品系列,是极具市场竞争力的。

  Q3:公司与苹果手机有没有合作?目前市场覆盖情况怎样?

  A:全年出货量达十几亿台的智能手机市场是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基于多年的研发和积累,目前公司可以提供大部分主流智能手机的视觉人工智能算法产品和技术。根据IDC所统计的2019年度至2022年度全球出货量前五的手机品牌中,除苹果公司完全采用自研视觉人工智能算法外,其余安卓系统手机的主流机型均有搭载公司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Q4:公司在手机新功能产品上计划如何将新技术继续推广?

  A:2022年,公司保持了在智能手机市场影像行业中视觉算法的全球领先地位,并打造了“星空拍摄”以及“智能超域融合(Turbo Fusion)”等受客户欢迎的创新产品系列。Turbo Fusion极大提升了智能手机拍摄的影像处理能力及成像质量,通过采用领先的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可在各种环境下呈现更佳的清晰度和成像水平,实现真实的影调还原能力之余,用户的视觉体验也更为逼真和细腻。2023年,公司会加速“智能超域融合”技术的产品化,将该项技术在目前夜景、HDR、超分产品应用的基础上延伸应用至公司所有与影像质量相关的解决方案,并使之覆盖更多的移动智能终端平台及OEM客户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

  Q5:能大概介绍夜景、HDR、超分分别是什么功能吗?

  A:超分辨率图像增强技术:针对用户对图像解析率提升的需求,通过虹软科技的多帧亚像素融合技术对多帧图像进行智能融合,实现图像解析率提升,动态范围增强,对比度增强,最终可以实现类似光学倍数级变焦的效果。暗光图像增强技术:公司为客户的摄像头传感器做的针对性支持,确保每个摄像头的去噪以及保留细节达到最佳效果。改进对齐算法,提升运动区域和人像的配准精度。改进多帧融合算法,后处理结合AI增强提升细节。改进训练策略,使得落地后的性能优化版本,效果更好。改进算法框架,调整算法参数结构,有效的提升算法在落地过程中的调试成本。可对更多平台做了NPU设备的适配,同时,针对更低平台做了算法的针对性改进,维持效果和性能的最佳平衡,使得算法可以平铺到更多的客户设备。HDR技术:针对不同摄像头传感器在不同背光环境下的成像特点,如亮度、色彩、细节、噪点分布等图像特征,结合有虹软科技专利的多帧对齐、多帧融合、防鬼影、去噪等算法,解决摄像头在逆光环境下拍摄的成像问题,提供高动态范围和高质量的图片;同时可以支持RAW/YUV等不同图片格式,并针对各平台特点优化提升算法性能。

  Q6:公司智能驾驶产品都有哪些?

  A: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可以提供聚焦舱内服务的驾驶员监控系统、视觉互动系统、乘客监控系统、生物认证、舱内智能悦动解决方案、驾驶员健康监测系统、舱内自拍,与聚焦舱外行驶智能安全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盲区检测系统、AR抬头显示、360°环视视觉子系统共计十一类解决方案。

  Q7:公司高级辅助驾驶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A:公司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技术开发侧重于落地应用,基于虹软自研感知算法,已经实现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居中控制(LCC)、自适应巡航(ACC)等L0至L2功能,视觉感知算法引擎结合实际功能需求持续迭代优化,目前包含了前视、周视、夜视解决方案的视觉感知算法引擎为量产做好了准备,其中周视解决方案已实现了落地。

  Q8:公司在AVM产品上有哪些功能上的升级?商业化进展怎样??

  A:AVM(360°环视相关产品),公司持续深挖产品技术,完成了基于AVM环视摄像头的哨兵模式监控、售后免工位标定等模块的产品化。完成了基于AVM后摄的智能尾门产品的产品化工作,为车企降低硬件成本提供了完美的软件替代方案,目前正在持续推广中。

  Q9:可以具体介绍高级辅助驾驶技术,按照L2落地应用达到了哪些指标?

  A:ADAS技术按照L2落地应用重点攻坚感知核心引擎。前视解决方案中,完成产线标定、售后标定和在线标定等完整标定功能,提升C-NCAP场景下行人探测率3.5%(精准度94%),提升直弯道场景下车道线精准度约7%;周视解决方案中,持续提升障碍物感知算法精度,行人召回率提升5%,车辆召回率提升2%,锥桶召回率提升3%,增加镜头诊断和自动标定功能,在指令变道应用中能达到98%成功率;夜视解决方案中,运用图像增强算法提升热红外图像质量,提升夜间障碍物召回率约10%;针对车载硬件继续深入优化算法,在多路解决方案中,CPU占有率降低30%;下一阶段,将重点继续打磨提升实际场景corner case,提高用户体验。AEB功能已经在自测试验场实现了C-NCAP2021,完成车道偏离预警(LDW),自适应巡航(ACC),车道居中保持(LCC),自动变道(ALC),车道偏移辅助(LKA)的功能开发。暗光环境下周视交通参与者检测识别,利用公司自研暗光图像增强技术,有效改善暗光图像效果,同时在网络结构设计上进行优化,在不增加耗时的情况下较大程度提高暗光环境下识别效果。AVM技术持续改进了2D鸟瞰图、3D全景图的拼接一致性效果,改善了各个视图的投影变形效果,以及重点优化了透明底盘功能的对齐过渡效果;在功能上,面对客户的多样化需求,AVM技术也在不断扩展如广角视图、轮毂视图、后视镜视图、暗光增强功能等在内的新功能;在性能上,深度优化算法框架,大大降低了AVM技术对设备算力的需求。

  Q10:公司智能汽车业务海外拓展的情况怎样?

  A:公司智能驾驶视觉解决方案纯软产品已有部分国内品牌或合资品牌的海外定点项目(如长城海外车型、沃尔沃全球车型等),海外定点车型出货的区域会覆盖到欧洲、澳洲、中东等核心地区,未来还会持续扩张。目前,公司软硬一体舱内产品“Tahoe”也获得了海外车厂的全球定点项目。

  Q11:公司出口的软硬件一体智能驾驶产品,有通过相关认证吗?

  A:公司软硬件一体的Tahoe解决方案,DMS通过了欧盟相关法规的认证测试(DDAW),这将帮助我们的国内外客户更快地获得法规的准入资质。目前,公司面向舱内的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Tahoe已经获得海外车厂的全球定点项目。后续公司将发挥前述优势和积累,积极拓展以欧洲市场为重点的国际市场业务。

  Q12:公司智能驾驶软硬一体产品什么时候能体现在收入上?

  A:针对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公司目前采用计件模式,即按照客户生产的装载有虹软智能驾驶软硬一体产品的数量进行收费。验收情况与营收的体现还需看客户最终的出货情况而定。

  Q13: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上公司有何新进展?

  A:公司丰富了智能VR/MR/AR头显低延时渲染解决方案、智能VR/MR/AR头显视频透视解决方案。针对头显端低延时、高刷新率的渲染需求,当前硬件瓶颈限制了用户体验,公司在异步事件扭曲等插帧产品方案的基础上,开发了位置空间扭曲方案,提升了用户在不同运动方式下的低延时虚拟现实或者虚实融合体验,弥补了因时延引起的眩晕感缺陷。在虚拟现实或者混合现实眼镜的使用场景下,为实现用户佩戴使用过程中区域安全、便于寻找手柄配件、扩展MR体验等目的,用户需要透过封闭的头显设备“看穿”到外部世界。基于鱼眼相机的黑白透视,以及基于双RGB相机、单RGB+双鱼眼相机,公司实现了融合方案的全彩透视,为前述MR场景需求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客户在硬件形态设计上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Q14:公司在虚拟数字人上有何进展?

  A:虚拟数字人是VR/MR/AR用户虚拟身份的重要表征方式,公司实现了可用于VR/MR/AR头显的虚拟数字人的视觉面部捕捉技术,可借助眼镜内置摄像头获取人脸局部图像来实时驱动虚拟数字人的微表情。

  Q15:公司会继续发展AIGC技术吗?是否有建设、投入大模型的准备?

  A:公司是自主研发技术型的公司,在AIGC、Transformer技术上早有研发,近半年也一直在积极策划、准备相关业务当中。2022年公司扩建了自己的超算中心“Jade”,虽然相较大模型的体量而言有所差距,但能够满足现有手机相关的大量AI新模型以及新算法,且对公司智能汽车领域与未来AR/MR/VR等业务的布局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投入方向上,我们认为“大模型+小模型”的模式更适合虹软AIGC技术/产品发展方向,如大模型+CV模型、大模型+3D模型等,大模型与垂直应用技术的结合,会产生比较高效、高质且符合市场需求的结果。

  附:管理层发言汇总

  2022年度及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基本情况

  一、主要财务数据

  2022年,全球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经济整体持续下行,国内外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不景气。受经济环境影响,虹软科技2022年度营业收入5.32亿元,同比下降7.22%;归母净利润5,779.73万元,同比下降58.95%;归母扣非净利润678.92万元,同比下降92.97%。其中,公司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受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原有客户手机出货量下滑等因素影响,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73亿元,同比下降11.49%;公司智能驾驶视觉解决方案在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441.81万元,同比增长121.16%。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18.31%;归母净利润2,818.62万元,同比增长14.11%;归母扣非净利润2,444.17万元,同比增长67.36%。其中,公司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25.90%;公司智能驾驶视觉解决方案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1.96万元(其中前装软件收入949.95万元),同比减少34.89%,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智能驾驶视觉解决方案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后装业务已逐渐弱化。

  二、毛利率情况

  2022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88.49%;2023年第一季度,得益于智能驾驶前装业务软件收入上升,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91.42%。

  三、公司人员情况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结合智能汽车业务发展路径,加大了对相关人才的招聘力度,2022年度公司配置了大量开发、算法、测试等关键人才。2022年末,公司员工总人数同比增加110人,增长15.87%。

  四、公司的业务开展及推进情况

  (一)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

  公司继续推出创新技术和多品类算法产品,并在OEM客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终端上持续出货。其中,2022年所研发适用于智能手机的单摄电影模式解决方案、星空拍摄解决方案、针对眼镜镜片透视畸变的矫正解决方案、智能超域融合解决方案,以及前期所推出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智能暗光增强解决方案、视频HDR解决方案、智能人像居中解决方案、智能人像虚化方案、智能人像视线矫正方案均在新项目上实现了量产落地并持续出货。

  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方案是公司前瞻性技术培育的方向,VR/MR/AR创新产品目前已成功打入了行业头部厂商。2022年度,在智能VR/MR/AR领域,公司还丰富了头显低延时渲染解决方案、智能VR/MR/AR头显视频透视解决方案,并重点实现了OpenXR软件框架,将头显SLAM、手柄SLAM、视频透视和渲染插帧算法嵌入到OpenXR软件框架,为客户提供了易用和标准的接口信息,便于客户快速实现产品落地。在VR/MR/AR的虚拟数字人方面,公司实现了可用于头显的虚拟数字人的视觉面部捕捉技术,可借助眼镜内置摄像头获取人脸局部图像来实时驱动虚拟数字人微表情。

  (二)智能汽车视觉解决方案

  公司智能汽车视觉解决方案在客户数量、合作深度上继续拓展,新增定点数量迎来较快增长,并且还在长城、吉利、东风日产等车厂的项目上取得了多个平台型定点。2022年1月至今,公司新增了与长安、奇瑞、长城(含海外车型)、岚图、理想、吉利(含沃尔沃全球车型定点项目)、长安马自达、本田、长安新能源、赛力斯、金龙旅行车等车厂的前装量产定点项目。截至目前,分别搭载了公司DMS、OMS、Face ID、TOF手势(属业内首发)、舱外体态拍照、AVM等舱内外算法的量产车型累计已有数十款,主要知名车型如理想L9,长城哈佛系列、欧拉系列、坦克系列,合众哪吒系列,长安CS75 PLUS,吉利豪越L、领克06等。

  目前正处于市场推广期舱内的“Tahoe”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也获得了海外车厂的全球定点项目。通过送检虹软软硬件一体的Tahoe解决方案,公司DMS通过了欧盟相关法规的认证测试(DDAW),并且还满分通过了E-NCAP授权机构对驾驶员状态监测报警部分的全部测试(包括疲劳和分心的全部内容),这将帮助国内外车企客户更快地获得法规的准入资质。公司将发挥自身优势和积累,在2023年积极拓展以亚太地区和欧洲市场为重点的国内、国际市场业务。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