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诺唯赞(68810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疯子”曹林!诺唯赞创始人的传奇故事!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7-13  诺唯赞内幕信息

来源 :体外诊断网2023-07-13

  #01

  知识改变命运

  1979年6月,曹林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也一直位列班级前列。

  1998年,曹林高考考入南京农业大学,然而他本人却对这样成绩并不满意,于是,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曹林在同学们都在享受校园生活的时候,便开始准备考研。

  2002年,本科毕业后被南京大学顺利录取,并获得硕博连读的机会。

  曹林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的是大分子药物开发,当时他就发现,新药研发非常“烧钱”,很多原料、试剂都需要进口且价格非常昂贵。

  2008年,在顺利拿到自己的博士学位后,曹林在学校的挽留之下,选择了留校任教,成为了南京大学的一名生物系老师。

  在带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中再次感受到原料昂贵且匮乏给科研带来的困境。这便是曹林创业最初的动机——希望解决国内科研中的难题,降低科研成本,让科研更高效。

  知识改变命运,这几乎是所有头部IVD生产企业创始人身上的共性,他们一般都热爱学习,学习成绩优异,大部分有着高学历,曹林先生正是其中的代表。

  #02

  诺唯赞的创立改变了曹林博士的人生轨迹

  2012年,当时还在大学任教的曹林博士,想争取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摆在他的面前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出国继续深造,一个是在职创业。如何抉择?

  想到自己研究生时期一直到现在他的学生,在日常科研实验中使用进口试剂的种种不便。永不服输,勇于探索的性格驱使他开始去研究如何生产制作中国生物试剂。那一年,他联合了自己的师兄弟创立了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初期仅13位员工。

  诺唯赞来自英文“innovation in enzyme technology”(创新的酶工程)的音译。曹林表示,“我们创业的初衷就是在酶上做创新,提升酶的性能、质量、活性,使其更耐杂质、抗干扰,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给各类型的科研工作者或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曹林带领团队启动产品研发立项,通过自主开发的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对高端酶定向进化,公司从此走上了生物试剂产业化之路。

  “一开始我们做的出来的产品,很难被认可,大家有一种固有印象,进口试剂是大品牌好用,国产试剂没什么名气。我们的试剂做出来了,也很难让客户接受和试用。后来随着我们不断的努力,开始有客户试用我们的产品,也凭借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得到了第一批客户的认可,这在当时是对我们极大的肯定。”曹林介绍。

  尽管创业当年无运营资金、无品牌积累、无运营经验,曹林仍然选择了自研产品、自建渠道这样一条少有人走的崎岖道路,不断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以实现0至1的产业技术创新。

  这种行为在很多人看来,相当不“聪明”,曹林也因此被笑称为一名“疯子”。但在曹林的同事看来,这个“疯”不是贬义词,而是体现在曹林对科研的执着和极致追求。

  对于中国IVD生产企业而言,“国产替代”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甚至至今仍是。但这条路并不平坦,除了需要政策的支持以外,更需要惊人的研发投入,和远超进口品牌的长期艰苦努力。

  创业早期的IVD生产企业,没有品牌优势,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品牌溢价”,在和海外品牌竞争的时候,就只能通过同等甚至更优的质量,更低的价格来赢得市场,这意味着在创业早期,很多努力是不能马上看到效益的。

  而正是这些一时半会儿看不到效益的付出和沉淀,一点一点内化为企业的品牌价值,成为企业产品未来的竞争力。

  2013年,毕业南京大学的曹林博士在诺唯赞对外融资时,对诺唯赞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旦恩资本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生命科学行业应该有自己的弹药库,诺唯赞一定会在这个行业中有一席之地。”

  彼时的生命科学上游市场由赛默飞、凯杰、日本宝生物等跨国企业垄断,我国所有的生物试剂都需要进口,每年需要花费几百亿元,购买耗材、仪器和试剂的费用需要花费上千亿元。

  2014年,颜丹加入公司,现为体外诊断事业部产品总监,这些年来,他亲眼目睹曹林带领团队做实验,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同年,公司入局高通量测序领域,在半年后成为细分市场国内第一。

  为研发原材料,实现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检测试剂盒的自主生产,曹林和颜丹曾紧急成立团队,用6个月时间打通所有工艺流程,前往多家医院完成临床落地。2年多的时间里,团队选择2-3万例样本,通过6个月回访追踪,了解患者真实情况。

  2015年,公司切入体外诊断领域,完成第一次下游应用的拓展,产品覆盖多个病种。

  2016年,开始进入诊断领域的试剂研发。在POCT诊断试剂领域已先后推出了心脑血管、炎症感染、优生优育、胃功能、自体免疫、肾功能、慢病管理和呼吸道8个系列的试剂产品。同年,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计划”。

  2018年,基于前期积累的PCR产品开发能力,开始为分子诊断试剂生产企业提供PCR系列生物试剂,用于分子诊断试剂的生产。

  2019年,为了让诺唯赞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曹林辞去了南京大学副教授的职务,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管理当中。同年,入选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

  也是在这一年,成功开发了Bio-assay系列试剂,可应用于临床前研究中的高通量抗体筛选和体外药效学评价等。

  诺唯赞这一年,生物试剂贡献约89%的业绩;POCT诊断试剂及仪器的收入占比为10.9%。

  很多人以为成功有“捷径”,其实所有长期成功的人都知道,成功唯一的捷径就是少走弯路。你不仅需要足够优秀,还需要足够拼命,这才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03

  三年疫情将诺唯赞的发展推向高潮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国内大量核酸诊断企业和顶级病毒研究机构亟需病毒序列破解和诊断的技术支持。当时,曹林博士敏锐的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紧急动员全体员工,开足马力攻关技术。

  在本该阖家团圆的年三十晚上,带领公司研发岗位的员工日夜奋战。正因为有了曹林博士的带头冲锋,诺唯赞很快实现了核酸检测核心酶原料的稳定量产,后续相继开发了快速精准诊断的抗体和抗原检测试剂盒。

  在曹林眼中,上游的生物原料如同产品的“芯片”,是一个高精密的技术领域。“这个关键领域长期被外资垄断,且进口产品还在不断提价,我们通过技术研发正在改变这一格局,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本地化供应链。”

  曹林也没有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犹如一场实战演练,让诺唯赞凭借技术实力在国内外市场提前亮出了“硬招牌”。

  而后,曹林又带领团队参与了国内头部疫苗企业的疫苗评价工作,承接临床CRO实验检测服务,以及支撑国内所有新冠疫苗技术路线的临床研究,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5.64亿元、8.22亿元,同比增长483.58%、3061.54%。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为诺唯赞日后的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南京”2020年度人物等众多荣誉。

  2021年11月15日,诺唯赞在科创板上市,市值超过340亿元,首日收盘价85.35元,首日大涨55.18%。

  此时的诺唯赞已成为国内少数具有自主可控上游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部分产品在性能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早在2013年就投资了诺唯赞的旦恩资本凭借这一项目回报高达近700倍。

  曹林说到:“旦恩不仅是我们的投资人,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那时那刻协助我们做出重大决策,在我们最需要的那时那刻,帮我们抓住了一些最重要的事情,在我们最需要的那时那刻给我们一种量身定做的帮助!”

  诺唯赞所在的生物试剂赛道具有“卖水人”性质。生物试剂主要包括酶、重组蛋白、抗体等上游基础耗材,具有高壁垒、高附加值、高毛利的特点。

  诺唯赞自主开发的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质是生物科技领域最为基础、应用最广泛的产品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终端产品的质量,相当于生命科学领域的“芯”。

  根据材料和用途的不同,生物试剂可以分为蛋白类试剂(重组蛋白、抗体等)、分子类试剂(核酸、载体、酶等)、细胞类试剂(细胞系、转染试剂、培养基等)。诺唯赞的核心产品是分子类试剂。

  面对新冠期间亮眼的战绩,曹林显得较为淡然,“抗疫相关产品只是公司业务的一小部分,用于满足市场及国家的需求。公司‘硬实力’始终聚焦在生物试剂的关键原料储备上,上游技术扎实,才能提升产业链的产品力。”在曹林看来,抗疫擦亮了诺唯赞的“硬招牌”,但招牌背后更多的“硬本领”才是公司走上科创板的底气。

  从核酸检测、抗体检测试剂盒、抗原检测试剂盒,再到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的研发、新冠疫苗研发生产所需的生物试剂,诺唯赞凭借技术优势从多个赛道为抗疫注入“硬科技”。相比外界对公司“体外诊断”的初印象,曹林更喜欢“生物科技”这个定位和标签。

  曹林表示,诺唯赞是一家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生物科技企业,是国内少数同时具有自主可控上游技术开发能力和终端产品生产能力的研发创新型企业。“我们的业务与科创属性非常契合,因此一开始就坚定地选择了科创板。”

  2022年3月11日,公司成为国家首批获得抗原自测试剂盒注册证的生产商之一,也是江苏第一家。

  10年研发之路,诺唯赞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曹林看来,创新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他说:“我们距离国际生物高端技术和运用,差距仍然非常大。在这一领域,我们起步比人家晚了几十年,所以更要奋起直追,一刻也不能停歇。”

  2022年,曹林、段颖以170亿财富位列《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347名。

  所有能抓住三年疫情机会,让企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的企业,都是在疫情之前有过长期研发积累和市场经验的,只是恰巧装上了疫情这个“风口”,就算没有疫情,它们也能成功,只是疫情加速了成果转化的进程。

  #04

  三年疫情后,曹林先生将带领诺唯赞走向何方?

  2023年3月23日,曹林、段颖以100亿财富位列《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191位。

  诺唯赞六位核心技术人员(高管)中,除了曹林是1979年生,其他五位都是80后,这应该是目前国内IVD上市公司的高管中最年轻的团队。

  年轻意味着充满活力,意味着无限可能,所以诺唯赞才能创造成立九年即上市的奇迹。核心团队成员都是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使得团队磨合成本低和理念高度相同,这点非常重要。

  “科技成就健康生活”,是曹林博士成立诺唯赞的初衷,也是他带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担当的庄严承诺,这句话也是诺唯赞的使命,成为企业不断坚守的初心和发展的牵引力。

  虽然三年疫情后,诺唯赞也经历了大幅调整。但对于这么一个年轻且稳定的团队,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会更有底气和拼劲。

  很多人说上市已经是诺唯赞的巅峰了,但我想说,对于诺唯赞而言,一切才刚刚开始!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