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唯捷创芯(68815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唯捷创芯上市首日大跌36%,市值蒸发96亿 依赖大厂背书,是机遇也是挑战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4-13  唯捷创芯内幕信息

来源 :金融投资报2022-04-13

  4月12日,射频芯片企业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正式上市,本次共发行股票400800万股,发行价位66.6元/股,不过当日开盘即破发,当日收盘报42.6元/股,大跌36.04%,总市值跌96亿。13日股价稍有回升,截至收盘,报48.06元,涨12.82%,但与发行价相比仍有差距。

  金融投资网记者薛蕾

  中一签亏一万二

  4月12日,唯捷创芯(688153.SH)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下跌36.04%,报收42.6元。据悉,其已打破今年以来新股首日破发记录,并成为了今年以来新股首日最高跌幅,同样也是科创板开板以来新股首日最高跌幅。根据66.6元的发行价来计算,当日收盘,打新成功的股民们中一签的浮亏为12000元。

  另外,唯捷创芯发行公告显示,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104.64万股,弃购金额6968.9万元,全部由承销券商中信建投包销。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建投子公司同样跟投了120.24万股,合计8000万元。而跟投有24个月锁定期,最终收益还有待观察。

  据招股书显示,唯捷创芯是国内最早从事射频前端芯片研发、设计集成电路企业之一,深耕射频功率放大器产品领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以及无线宽带路由器等通信设备。目前已经研发设计覆盖2G-5G通信技术的多款高效能、高可靠性的PA模组、射频开关、接手端模组等,并在品牌手机中大批量使用。

  在其上市前半月,多家券商对该股看好。多家券商表示,唯捷创芯是我国自主半导体技术的探索者之一,目前正处于产品商业化快速推进的高速成长阶段。且公司股东云集了大量知名的智能终端和半导体厂商,不仅主力公司产品商业化进程,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未来成长潜力背书。

  在荐股理由中,“具备5G射频芯片解决方案”及“知名智能终端背书”是两大主要理由,而金融投资报记者分析其招股书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公司尚不具备5G射频芯片架构完整能力

  在高科技技术的加持下,近年来全球PA模组行业增长稳定,根据 Yole Development 的预测,2025 年全球移动射频前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4亿美元,其中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9.31亿美元。

  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射频前端芯片市场,Skyworks(思佳讯)、Qorvo、博通等外国厂商长期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也导致国内PA模组厂的生产环境较为恶劣。目前,国产厂商普遍处于追赶阶段,而唯捷创芯主要生产4G PA产品,根据CBInsights发布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榜单2020》,在国内厂商中,唯捷创芯的4G PA产品出货量排名第一。

  在报告期内,唯捷创芯4G PA模组收入占比分别为92.16%、96.09%、88.59%和71.57%,是其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5G智能手机,虽有架构方案,但并不具备架构完整能力。2021年1-6月,其5G芯片收入仅占总收入的6.73%,与国际厂商具有一定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唯捷创芯毛利率相对较低。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1.89%、18.04%、17.92%以及26.61%,低于境内同行业上市公司和境外领先厂商,而毛利率低下带来的后果便是盈利困难。2018年-2021年上半年,唯捷创芯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5.88万元、-2999万元、-7772万元以及425.86万元,直到2021年上半年才扭亏为盈。

  另外,目前我国正处于从4G向5G过渡阶段,根据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发布的年度报告《2022 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显示,中国的5G市场持续发展,预计到2025年,中国5G连接总数将从2021年的4.88亿增至8.92亿。届时,中国超过半数的移动连接将使用5G,即5G将占中国移动连接数的52%。

  另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上市新机型中5G手机共有227款,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47%,5G手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5G手机活跃设备数和市占率亦在不断增长。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5G手机在智能手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28.0%,较2020年底8.5%的市占率,增长了2.3倍。

  而专注于4G PA产品研发的唯捷创芯如果不能紧跟5G通信技术的要求,推出5G PA产品,则可能无法有效应对5G时代的市场及产品技术挑战,对营业收入及盈利能力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营收增长过度依赖大客户

  至于荐股原因中的第二条“有知名智能终端背书”,更是一把双刃剑。

  目前我国手机产业头部效应显著,据Canalys相关报告,2021年1月至6月,小米、OPPO和vivo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1.27%,而作为芯片供应商的唯捷创芯,对大客户的依赖可见一斑。

  背靠大客户,让唯捷创芯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唯捷创芯营收分别为2.84亿元、5.81亿元、18.1亿元和17.01亿元,2019年-2021年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104.71%、211.38%和136.75%。

  但其对大客户的依赖性过强。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唯捷创芯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比为2.83亿元、5.58亿元、17.86亿元和16.86亿元,其营收占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9.80%、95.91%、98.68%以及99.08%。

  相关信息显示,华信科、泰科源、深圳环昇均是近3年唯捷创芯前五大客户,其中华信科对应的终端客户为小米、闻泰科技;泰科源对应华勤通讯、龙旗科技、闻泰科技、传音股份;深圳环昇则为OPPO、沃特沃德。

  但过度依赖大客户,对公司的发展未必是好事。一旦有大客户流失,将会对公司营收产生重大影响。而“大公司依赖症”带来的弊端,也早已在唯捷创芯上市前夕有所显现。据相关媒体报道,2019年、2020年均为捷创芯第四大客户的A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不见踪迹。据悉,在2019年、2020年两年间,A公司为唯捷创芯带来了2720.04万元、26627.4万元的销售金额,而唯捷创芯在年报中称,2021年1-6月,因A公司原因,公司对其未产生销售收入。

  在2020年10月,Gaintech、荣秀丽将部分股份转让给小米基金、OPPO移动、维沃移动,唯捷创芯员工持股平台天津语唯将部分股份转让给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哈勃投资、OPPO移动、维沃移动、小米基金分别持股唯捷创芯3.21%、3.05%、2.35%、1.56%。有业内人士将这一表现称之为唯捷创芯维护大客户的手段,但作为股东和大客户同时存在,唯捷创芯是否会在交易中有失公允,也将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