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巨一科技(68816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巨一科技:力争成为全球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领军企业

http://www.chaguwang.cn  2021-11-01  巨一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上海证券报2021-11-01

  巨一科技:力争成为全球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领军企业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出席嘉宾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巨广先生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刘蕾女士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王淑旺先生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常培沛先生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保荐代表人王晨先生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王凯先生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葛自哲先生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清洁能源行业负责人、董事总经理陈泉泉先生

  经营篇

  问: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刘蕾:公司是一家提供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供应商,产品主要包括:汽车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等。

  问:公司的主要核心技术有哪些?

  王晨:公司的主要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数字化规划、设计、仿真和制造技术,汽车白车身智能连接技术,汽车动力总成装配与测量、测试技术,锂动力电池及燃料电池装配技术、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开发技术等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相关18项核心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研发设计相关9项核心技术。

  问:公司拥有多少项专利?

  王晨:截至目前,公司及其子公司取得并维持有效的境内专利权共526项,其中发明专利232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294项。

  问:请介绍公司的主要客户情况。

  王淑旺:凭借公司深厚的研发实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公司已获得了行业内主流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国际整车企业客户包括英国捷豹路虎、特斯拉等;合资整车企业客户包括上汽大众、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东风日产、奇瑞捷豹路虎等;造车新势力整车企业客户包括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国内整车企业客户包括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北汽集团、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等;外资零部件企业客户包括特斯拉、大众变速器、格特拉克、麦格纳、本田零部件、利纳马等;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客户包括上汽变速器、青山工业、万里扬、法士特、全柴动力等;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

  问:公司与特斯拉的合作情况如何?

  王淑旺:依托数字化开发和服务在缩短项目周期上的竞争优势,公司先后承接了特斯拉上海工厂、德国工厂、美国工厂三个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项目。目前已完成上海工厂项目验收,项目周期大幅缩短,获得客户认可。

  问:公司的营业收入是多少?

  常培沛: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1月到6月,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61亿元、14.32亿元、14.94亿元、9.87亿元。

  问:公司新能源汽车智能生产线2019年度收入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刘蕾: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公司新能源汽车智能生产线收入分别为40139.66万元、53490.84万元和46596.91万元,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度收入较高,主要系公司承接的蔚来汽车轻量化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项目以及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项目确认收入。

  发展篇

  问: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林巨广:未来,公司将秉持“成为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全球主流供应商”的发展愿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客户导向的自主研发,围绕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打造产品,以全球化拓展市场空间,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全球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

  问: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有怎样的具体规划?

  林巨广:在智能装备领域,公司将继续围绕汽车工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持续开拓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电驱动系统智能装测、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连接等领域业务;不断提高核心装备/系统与整线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开拓高端客户市场,提升公司面对国际领先企业的竞争力;利用在汽车工业领域积累的技术和工程服务能力,持续拓展通用工业领域业务,积极向行业边界探索,发展重工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积极布局全球化的研发和业务体系,提升海外项目实施与交付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领域,公司将坚持“大客户、大产品”策略,聚焦有发展潜力的大客户,聚焦有量产规模的大产品。首先,公司将继续深化与东风本田、广汽本田、江淮汽车、奇瑞汽车、江铃新能源等现有客户的密切合作关系,在稳定已批量供货产品基础上,努力获取新开发整车产品的配套搭载,实现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其次,基于服务本田等客户的经验积累,公司将通过零部件供应、OEM等多种合作模式,拓展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等优质客户,提升公司电驱动系统业务的客户覆盖范围。

  问:公司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王晨:公司的竞争优势有:1)持续提升的技术和产品优势;2)丰富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3)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业务双轮驱动优势;4)先行一步的国际化优势;5)管理优势;6)人才优势;7)区域优势。

  问:请介绍公司的技术先进性。

  王淑旺: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自动化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打造了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的研发和技术服务团队;公司是工信部认定的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第一批)和符合《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规范条件》企业;公司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国家863计划、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0余项;公司先后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安徽省专利金奖1项;公司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23项;公司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3项。

  问:请介绍公司以客户为导向的自主研发战略。

  林巨广: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基因之一,公司坚持以客户为导向的自主研发,基于市场需求和客户参与开展研发工作。在智能装备领域,智能化已成为制造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公司将围绕VR/AR等提升设计开发的智能化水平;围绕机器视觉、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决策等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通过5G、大数据管理、工业互联、边缘计算等提升运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领域,公司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继续围绕高压化、高效化、高功率化、高安全性开展研发工作。公司坚持以自主研发进行产品创新,赢得市场竞争。

  行业篇

  问:公司属于什么行业?

  王凯: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属于“C35 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属于“C35 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分类,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为“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2.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以及“5、新能源汽车产业”之“5.2、新能源汽车装置、配件制造”。

  问: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陈泉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扶持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在2016年《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政策相继实施后,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较快。

  在产业政策支持下,包括公司在内的行业核心企业在智能装备关键技术上持续研发投入,经验不断积累,我国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逐步提升,以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新型传感器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装备实现突破,部分产品在技术标准、稳定性、可靠性上已能与国外品牌展开竞争,并且在国产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问:请介绍我国汽车动力总成领域的发展状况。

  陈泉泉:动力总成是指车辆上产生动力,并将动力传递到路面的一系列零部件组件。动力总成作为汽车产业的战略性领域,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跨多学科、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领域,融合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型材料和精密制造等诸多高新技术,提升动力总成竞争力是实现汽车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我国动力总成行业产品设计研发经验欠缺,动力总成配套零部件基础薄弱,关键基础元器件受制于人,导致我国动力总成的自主技术与国外水平在可靠性、综合能效和排放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为了缩小我国汽车产业动力总成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改善产品性能、能耗和可靠性的问题,智能制造将在其中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发行篇

  问:公司选择的上市标准是哪一项?

  王淑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公司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问: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有哪些?

  林巨广: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汽车智能装备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通用工业智能装备产业化建设项目、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升级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项目,符合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有利于增强公司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增强研发实力,强化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提升信息化水平,扩大公司业务规模,不会导致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产生同业竞争,亦不会对公司的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问:募集资金的具体安排与公司现有主要业务、核心技术之间的关系如何?

  林巨广: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产能瓶颈,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和市场份额,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