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寒武纪(68825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寒武纪被曝再度裁员,相关新项目暂停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8-01  寒武纪内幕信息

来源 :52RD2023-08-01

  近日,国内AI芯片领先企业寒武纪被曝裁员。

  据新浪科技,在本次裁员中,智能驾驶芯片业务公司行歌科技是重灾区,寒武纪行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深圳等分公司均进行了裁员,软件部门裁员近半,硬件部门只保留少数员工,新项目已暂停。

  

  这已经不是寒武纪今年第一次被曝出裁员消息。

  今年4月,多名寒武纪员工在第三方平台上爆料称,寒武纪“恶意裁员”,应届生裁撤比例较高,不过寒武纪否认了“恶意裁员”以及裁员80%的传闻。

  随后有知情人士透露称,寒武纪该次裁员可能与盈利压力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其在2022年底被美国列入了实体清单。

  行歌科技成立于2021年,主要从事智能驾驶芯片研发,获得了蔚来、宁德时代、商汤科技、联想、博世等多方入股,可见,业内对寒武纪的成长动能还是比较看好的。

  2022年,行歌科技透露在研3款自动驾驶芯片,分别为全新一代云端AI训练芯片MLU590、L2+自动驾驶行泊一体芯片SD5223;7nm工艺L4高阶自动驾驶多域融合平台SoCSD5226。同年12月,包括行歌科技在内的多家公司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因此,近日流传的消息指出行歌科技是裁员重灾区,的确有迹可循。

  

  而且,寒武纪自成立以来的累计亏损已经超过了40亿元,长期亏损其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主营AI芯片的设计、研发与销售,提供AI芯片产品及系统软件解决方案,业务包括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与产品配套的系统软件平台。

  2017年9月,集成了寒武纪NPU的华为麒麟970芯片亮相柏林IFA展会,使得寒武纪被更多人看到,一时间声名大噪。

  寒武纪披露的数据显示,在2017~2019年,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占寒武纪主营业务的比重分别为98.95%、99.69%、15.49%,其中华为海思对处理器IP授权业务的销售贡献分别为100.00%、97.94%和92.56%。

  可以看出,2019年寒武纪处理器IP授权业务占主营业务的比重呈断崖式下跌,是因为该业务的唯一大客户华为从2019年6月起不再继续采用寒武纪的AI处理器,转而推出自研达芬奇架构的手机AI芯片麒麟810。这使得处理器IP授权业务营收大跌,计算集群系统业务在2019年以66.72%的份额占据寒武纪营收的最大比重。

  虽然彼时市场对寒武纪的盈利能力提出了一些质疑,但依旧难抵资本的青睐,2020年7月,寒武纪在争议声中登陆科创板,作为国内AI芯片第一股,市值一度冲破千亿。

  如今,寒武纪上市已经三年了。期间,股价曾一度因业绩表现而连续下跌,又因ChatGPT概念大火而接连上涨。

  不过,寒武纪在资本市场的乐观没能延伸到实际业务之中。2017~2022年,寒武纪六年的累计营收不到25亿元,但累计归母净亏损之和却已经超过了40亿元。

  虽然寒武纪表示迄今尚未盈利主要是因为设计的复杂计算芯片需要持续大量的研发投入所致,但作为科创板的上市企业,寒武纪难免因业绩问题而面临许多压力。如此一来,裁员就不失为一个选择了。

  

  去年3月,寒武纪核心技术人员梁军辞职时,寒武纪董事会办公室人士曾表示,双方的分歧点在于公司希望聚焦产品广泛落地以及抢抓机遇期,而梁军希望在技术方面进行更多投入和钻研。

  可见,寒武纪也意识到了市场需求及技术落地的重要性。作为国内AI芯片的领先企业,寒武纪的走向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行业现状,如今,随着市场的兴起,众多领先厂商入局,一些独立AI芯片公司不仅面临着技术、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挑战,还要面对一众大厂的竞争,寒武纪无疑反映出了一系列相关公司的状态。

  其实,寒武纪在技术上的创新优势是毋庸置疑的,研发布局与技术提升自创立之初便一直在坚持,但市场依旧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产品只有实现商业化落地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

  寒武纪能否顺利度过寒冬,将成为市场持续关注的议题。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