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云从科技(68832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AI四小龙云从科技登陆科创板,首日收涨39%,2025年或能扭亏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5-27  云从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21经济网2022-05-27

  5月27日,云从科技(688327.SH)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AI四小龙”中,继商汤科技(00020.HK)后第二家上市的公司。

  云从科技发行价为15.37元/股,首日开盘冲至25.06元/股,较发行价大涨56.15%,最终收于21.40元/股,较发行价涨39.23%。

  云从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周曦在上市仪式上表示,“云从科技具有全力自主的研发能力,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生产力,和清晰明确的商业化落地能力以及纯内资股权架构等多个特点,已实现了核心技术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目前公司深耕多元应用场景,逐步建立品牌优势,在金融、治理、出行等领域已实现成熟落地应用,公司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募资额减半

  云从科技的IPO之路颇为坎坷,此番上市历经17个月。

  2020年12月初,云从科创板IPO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12月底进入已问询状态。2021年7月,其科创板IPO申请获得上会通过,8月提交注册后,但直到今年4月,云从科技IPO注册才获批,注册时间长达8月。

  从其IPO历程也可管窥整体市场环境变化。

  近年来市场对AI行业的估值泡沫多有警惕。在二级市场,AI企业也不再如前几年般受到追捧。一个印证是,云从科技的募资额有了大幅缩水。

  其IPO募投计划显示,云从科技拟募资37.5亿元,计划用其中6.9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其余投入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轻舟系统生态建设、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三大项目。

  但云从科技最终募集资金总额为17.28亿,与此其招股书披露37.5亿募资计划相比,整整减少了20亿元。

  究其原因,AI企业的盈利问题或是市场最大的顾虑。

  云从科技同样面临财务数据不够亮眼、烧钱太多的现状。

  根据云从科技披露,2019年-2021年,云从营收分别为7.8亿元、7.5亿元、1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亏损额分别是6.40亿元、8.13亿元、6.32亿元,近三年共计亏损约22亿元。

  2022年云从科技状况有些许好转,一季度公司营收2.13亿元,同比增长67.0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仍亏损1.16亿元,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收窄45.52%,主要因新基建项目持续执行及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项目增加。

  拖累业绩的一大原因是研发投入高,2019年-2021年,云从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4.54亿元、5.78亿元、5.34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6.25%、76.59%和49.67%。

  值得注意的是,云从科技研发人员在减少,2019年到2021年公司研发人员分别为824人、997人和575人,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9.63%、55.42%和51.34%。

  智慧治理为主要营收来源

  那么,与其他AI公司相比,云从有何不同及优势?

  在招股书中,云从科技就其经营情况和市场地位等与其他同类公司作过对比。

  其指出,旷视科技主要聚焦物联网场景,主要客户包括公共安全、商业地产、银行金融、物流仓储等行业的终端客户和集成商;依图科技在人工智能芯片创业企业中是少数已实现产品流片且规模化应用的公司之一,但市场份额相对于行业领先企业较小,公司在城市管理智能化市场具备一定的市场地位,在智能商业产品或服务仍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其主要客户包括经销商以及政府部门、大型集成商等直销客户。

  相比之下,云从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致力于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和各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四大领域已逐步实现成熟落地应用,客户为公安、银行、机场、商业中心等多类型客户。

  云从科技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平台尚处于早期阶段,同类产品的目标客户和市场策略不尽相同,各自在细分的行业和场景下有自己的优势,未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公司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整合全链AI技术,可实现对客户应用场景中复杂业务需求的响应,并大幅提升AI应用的研发效率。

  具体来看,2019年-2021年,其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6.52%、68.5%和87.28%,毛利率分别为23.43%、28.19%和31.34%;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3.48%、31.50%和12.72%,毛利率分别为89.30%、75.86%和73.99%。

  其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0.89%、43.46%、37.01%。值得注意的是,同行业的海康威视、虹软科技、科大讯飞、依图科技等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均在45%以上。

  上交所曾对其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毛利率较低的情况进行问询。云从科技解释为,毛利率低主要是因为公司未自主研发算力硬件产品,因此相关配套软硬件产品需向第三方进行采购。外购软硬件主要为服务器,定价相对市场化,因此毛利率相对较低,进而整体拉低了公司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毛利率水平。

  分应用场景看,智慧治理是云从科技主要营收来源,2019-2021年分别营收4.69亿元、4.34亿元、8.65亿元,占总营收为60.08%、57.75%、80.78%,方案服务政法、学校、景区等,在公安、安防中进展尤亮眼。

  智慧金融领域为公司营收贡献在近3年也超过10%,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超过100家银行提供服务。其余智慧出行、智慧商业领域等营收占比为个位数。

  就落地场景来看,目前的AI企业均存在业务交集。有投资人士指出,人工智能实际落地的进程中,开始有越来越多诸如场景碎片化、应用成本高、实验室场景到实际应用场景效果差距较大等问题被暴露出来,而这些也成为当前阶段人工智能落地应用过程中新的痛点。

  云从科技也提示,人工智能行业正处激烈竞争阶段,有产品价格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且研发成果不能及时转化等风险,可能短期内无法盈利,亏损也可能持续扩大。

  公司预计,结合目前经营计划、在手订单情况以及相关条件假设,公司扭亏为盈的预期时间节点为2025年。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