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熙生物(68836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医美龙头股冰火两重天,华熙生物净利同比下滑10%!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9-06  华熙生物内幕信息

来源 :闺蜜财经2023-09-06

  回顾近些年的风口行业,一定少不了医美。“男人的白酒,女人的医美”持续受热捧。

  但今年上半年,医美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却出现了明显分化。

  被称为“医美三剑客”的华熙生物、爱美客和昊海生科,中报成绩画风迥异:

  “老大哥”华熙生物,营收规模依然最大,为30.76亿元,但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约10%,这也是其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负增长;

  爱美客和昊海生科均是中报营收首次破10亿大关,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9月5日,华熙生物官宣踩雷8年的韩国“瘦脸针”项目终止。

  “玻尿酸第一股”华熙生物还香吗?

  01

  上半年,华熙生物增收不增利,增速成“后进生”。

  相比不少行业上游厂家赚钱难,医美行业恰恰相反。

  医美行业下游产业的医疗美容机构遍地开花、数量众多,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难以标准化,价格也卷得厉害。但其上游企业有一定的进入门槛,毛利率达70%—90%。

  中邮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统计的7家医美行业上游公司的医疗美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38%,合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0%。

  

  图片来源|中邮证券(特此感谢)

  其中,仅华熙生物的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最大,营收增速排倒数第二家。

  财报披露,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实现:

  营收30.76亿元,同比增长4.77%;

  但增收不增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反而同比下滑10.27%,为4.25亿元;

  扣非净利润3.61亿元,同比降低12.6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22.16%;

  基本每股收益0.88元,同比减少10.20%。

  

  02

  反观“医美三剑客”中另外两家,对比伤害有点明显:

  上半年,爱美客营收14.59亿元,同比增长64.93%;归属净利润9.64亿元,同比增长64.66%;

  同期,昊海生科营收13.13亿元,同比增长35.66 %;归属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88.94%。当然,其净利润的高增长,与去年上半年该数据大幅下滑(同比减少约69%),基数相对较低有一定关系。

  而爱美客的营收不到华熙生物的一半,但归属净利润却是后者的两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爱美客的毛利率高达95.41%,赶超同期贵州茅台91.8%的毛利率。“女人的茅台”吸金能力可见一斑。

  同样作为国内知名玻尿酸(即透明质酸)生产商之一的昊海生科,上半年其毛利率为71.04%;同期华熙生物的毛利率略高,为73.80%。

  简单来说,不是玻尿酸不好卖或不值钱了,华熙生物净利润下滑另有原因。

  03

  主动降速,还是被动适应?

  华熙生物中报披露的经营风险部分,提到了其净利润可能出现下降的因素:

  1、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业务收入比重持续加大;

  2、加大品牌建设、渠道构建及关键人才引进等战略性投入,导致费用率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

  华熙生物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透明质酸全产业链平台企业,主营业务有4大部分: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

  其中,功能性护肤品是其近年来主要发力的业务板块。

  2019—2022年,其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收入由6.34亿元增至46.0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95%。尤其是2022年,该业务的收入占比首次超过70%。

  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公司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19.66 亿元,同比下降7.56%,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3.92%;毛利率为74.49%,同比减少4.25个百分点。

  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主要有4个品牌: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

  其中,2022年润百颜和夸迪两个品牌的收入均超13亿元。但今年上半年,4个品牌的营收同比下滑幅度在2.04%—29.62%之间。

  

  对此,华熙生物的解释是:

  “受消费疲软、消费者购买意愿趋于保守的影响,以护肤品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市场受到一定冲击,流量红利趋缓、流量成本趋高,叠加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营管理需要进一步升级的背景,公司主动进行战略调整降低发展的速度。”

  客观来说,消费疲软的影响肯定存在,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显示,今年上半年,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为8.6%。而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销售增速远低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华熙生物的原料业务实现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23%;医疗终端业务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63%,表现均超预期。但这两项收入合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足35%。

  04

  转型之困,被韩国“瘦脸针”套牢8年,终踩雷。

  2019年,日本资生堂宣布未来3年内将退出医药级透明质酸业务。华熙生物抓住时机,积极搞起了原料业务的国际市场拓展。

  东方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原料业务欧洲市场增速最快,其出口原料收入2.75 亿元,占比48.5%。

  相比原料业务,化妆品市场的规模更具想象空间,2017—201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累计增长31%,增速居全球之首。这也是华熙生物此前积极转战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主要原因。

  但随着消费者意识提升及竞争加剧,所谓医美概念的护肤品业绩出现分化。

  被称为“医美面膜第一股”的敷尔佳,今年上半年也同样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营收同比增长6%,净利润同比下滑1%。

  重营销、轻研发的网红产品们,都面临着流量越来越贵、红利越来越低的困境。

  华熙生物曾在财报中表示,未来要打造3—5个国民级品牌,其后续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调整结果如何至关重要,还需进一步观察。

  而华熙生物近年来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持续受挫。

  肉毒素被视为医美行业下一个风口,华熙生物早在8年前就开始布局。但奈何此前看好的韩国“瘦脸针”,被曝踩雷。

  

  2015年,华熙生物旗下子公司与韩国公司Medytox签约合作,在我国大陆地区开发、拓展及销售Medytox生产的特定注射用 A 型肉毒毒素等医疗美容产品,2016年双方签订了“独家代理协议”。

  据媒体公开报道,2020年,韩国公司Medytox的肉毒素产品Meditoxin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未经批准的原液,被监管部门认定为造假,因违法被要求其召回和销毁有关产品。

  华熙生物耗时8年左右布局肉毒素产品的步伐,被迫暂停。

  9月5日,华熙生物发公告,称韩国公司Medytox已同意终止合资协议和独家代理协议。但索赔的仲裁,目前暂未开庭审理。赔钱事小,耽误的8年商机难以挽回。

  此外,华熙生物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为食用级玻尿酸,即主营业务中的功能性食品业务。该业务一直备受争议,被舆论质疑是“智商税”。

  今年2月,上海市消保委官微发文中,甚至直言想问:在玻尿酸食品“吃出水光肌”营销中是不是存在灰色利益链?

  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公司功能性食品业务实现收入3291.33万元,同比减少25.81%。也可见其在市场销售上受挫的情况。

  总的来说,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在艰难转型,收入占比近7成的主营业务在下滑,布局肉毒素和食用级玻尿酸均受挫,新的业务增长点还未显现。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