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诺诚健华(68842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诺诚健华:科学驱动创新患者所需为本 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公司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9-09  诺诚健华内幕信息

来源 :上海证券报2022-09-09

  

  

  

  

  路演嘉宾合影

  ——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出席嘉宾

  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崔霁松女士

  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童少靖先生

  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首席商务官金肖东先生

  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境内披露代表袁蓓女士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王曙光先生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医疗医药组执行负责人、董事总经理郭榕榕女士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保荐代表人徐然女士

  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崔霁松女士致辞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投资者和网友:

  下午好!

  很高兴今天通过网络平台,就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与大家进行线上交流互动。首先,我谨代表公司董事会及全体员工,向长期关心、支持诺诚健华的各位投资者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5年我和施一公院士联合创立诺诚健华。我们怀着一个梦想:为中国及全世界正在对抗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提供尚未满足的治疗所需。利用最新科研技术,在中国打造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源源不断地为患者提供全球最好的创新药物。

  目前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仍然是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我国在新药创制方面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猛,政策、人才、资本和产业四大元素协同共进,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环境不断向好。

  在“科学驱动创新、患者所需为本”的理念引领下,诺诚健华7年来打造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新药创制团队,构建了高效的从源头创新、临床开发、生产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平台,研发出丰富的产品管线。我们自主研发的潜在同类最佳新药奥布替尼已投放市场,进入医保,惠及众多淋巴瘤患者。我们有12款创新产品处于临床I/II/III期试验中,多款产品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诺诚健华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与高效的执行力。我们不断克服挑战取得突破,达成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2020年3月23日,诺诚健华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港交所2020年生物医药第一股。两年半后的今天,我们再度扬帆起航,逐梦A股科创板。很多人问我们公司为何取名“诺诚健华”,诺,即承诺,我们希望给病患,给社会带来这样一份承诺;诚,代表了我们的态度,诚者,人之道也。我们的英文名“INNOCARE”,代表科技创新与关怀,也就是将最新科学技术用于新药研发惠及患者。

  在科创板上市将成为诺诚健华发展历程中又一个里程碑。我们在科创板的募集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支持创新药物的开发和研发平台升级,同时助力公司进一步提升商业化能力,加速全球化布局,造福全球患者。我们相信在资本市场的加持下,诺诚健华的创新实力和投资价值将得到源源不断的释放,以优异的业绩回报投资者的支持与信赖。

  最后,希望通过今天的网上路演,能让各位投资者对诺诚健华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祝各位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顺意!谢谢大家!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银行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王曙光先生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投资者、各位网友:

  大家好!

  作为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和联席主承销商,我们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网上交流活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对所有参与网上路演的嘉宾和投资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诺诚健华是一家以卓越的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驱动力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全面的研发和商业化能力。公司聚焦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领域,在全球市场内开发具有突破性潜力的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药物。公司的奥布替尼已于2020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12款产品处于I/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4款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在血液瘤、实体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构建起丰富的产品管线,并已建立了自主生产及商业化平台,从而加速公司综合成长。

  在与诺诚健华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公司首款商业化产品奥布替尼的获批上市并迅速纳入医保,目睹了商业化元年取得的骄人成绩,以及公司将奥布替尼在MS领域的全球独家权利以及除中国以外区域内的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独家权利授予Biogen,引领中国本土创新药走出国门;深刻地体会到公司强势增长背后的技术积淀与专业实力,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对于生物医药公司快速发展、价值提升的重大作用。

  未来,我们坚信诺诚健华必将在新的征程上再谱新篇,逐步成长为世界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以更优异的业绩回报社会和广大投资者。中金公司也将秉持勤奋专业、至诚至信的原则,督导公司规范运作,加强信息披露及投资者关系管理,协助公司持续创造价值,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最后,预祝诺诚健华上市圆满成功,股票长红!祝各位投资者投资顺利,各位领导和嘉宾身体健康、心想事成!谢谢大家!

  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

  首席财务官童少靖先生致结束词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投资者和网友:

  下午好!

  我们今天的网上交流即将结束,感谢广大投资者朋友的热情参与和踊跃提问。通过网上路演平台,诺诚健华的管理层和保荐机构有幸与大家就公司的经营管理、业务发展、财务状况、未来发展规划等各方面内容进行了有效沟通,相信大家对诺诚健华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与此同时,我们也非常感谢各位投资者朋友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努力完善。诺诚健华将继续秉持“科学驱动创新、患者所需为本”的价值理念,不断提升创新及商业化能力,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

  此次科创板上市是诺诚健华发展历程中又一里程碑。未来,诺诚健华将以科创板上市为契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履行承诺,继续完善新药创制平台,致力于发展成为根植中国面向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公司。

  我谨代表诺诚健华,再次感谢投资者朋友、社会各界对诺诚健华的关心,感谢上证路演中心、中国证券网为我们提供的良好沟通平台和优质服务。我们希望与投资者通过多种方式继续保持联系和交流,也热忱地盼望着更多的朋友持续关注公司发展,与我们携手共创诺诚健华的美好明天!谢谢大家!

  经营篇

  问:请介绍公司业务的基本情况。

  崔霁松:公司拥有全面的研发和商业化能力,专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领域,在全球市场内开发具有突破性潜力的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药物。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奥布替尼已于2020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截至2022年9月1日,公司有12款产品处于I/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4款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Tafasitamab已获批在博鳌超级医院作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使用。

  问:公司的专利数量有多少?

  崔霁松: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多个国家及地区(包括中国、澳洲、美国、欧盟及日本等)拥有36项获授专利,并提交了127项专利申请,为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专利保护。

  问:请介绍公司在临床研究方面的能力。

  金肖东:公司已打造一支兼具优秀的方案设计能力、高效的执行力以及与监管机构沟通能力的以中美两地为核心的临床开发及注册团队。凭借对产品差异化特性的深刻理解和对临床机会的敏锐捕捉,公司充分挖掘在研产品针对多种适应症的治疗潜力,并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最优的注册申报策略加速产品获批上市,确保临床前表现优异的候选产品在临床试验阶段得到有效评估。同时,公司还建立起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有效评估临床试验数据,提高药物研发效率。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正在全球100多个临床中心开展26项临床试验。

  问:请介绍公司在药物生产方面的进展情况。

  金肖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广州基本完成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建设。该基地按照中国、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国家的GMP标准建设,可用于生产固体分散体和多种制剂,年生产能力预计可达亿片量级。该生产基地于2022年6月30日获批商业化生产奥布替尼,投产后将有效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与供应。同时,为加速商业化进程,公司与优质的CMO合作,在商业化的早期阶段为公司已上市产品奥布替尼片的生产提供支持。

  问:请介绍公司在商业化方面的进展情况。

  金肖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覆盖全国数百家医院,快速推动奥布替尼在治疗B细胞淋巴瘤市场的拓展。奥布替尼已被纳入2021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被列为复发或难治性CLL/SLL和复发或难治性MCL治疗的I级推荐方案。奥布替尼于2021年12月成功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截至2022年9月1日,奥布替尼已纳入28个省份的“双通道”药品管理范围,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实施统一的医保支付政策。纳入医保后,奥布替尼的患者可及性将得到有力保障,市场竞争力将显著提升。

  问:公司获得过哪些科技创新类奖项?

  金肖东:公司所获荣誉有: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新贡献奖、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2020年度中国小分子药物企业创新力Top30、2021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百项新技术新产品、“科技创新服务示范案例”奖、年度十大药物创新新锐公司奖、年度药物创新成就奖等。

  问:请介绍公司独立或牵头进行的科研项目。

  金肖东:截至 2021年12月31日,公司独立或牵头进行的科研项目有:1)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靶向新药ICP-022的开发;2)抗肝癌靶向新药INC-078的开发及成果转化;3)治疗胃癌等实体瘤的靶向新药ICP-192临床前研究;4)用于治疗肝癌等多种实体瘤的肿瘤免疫联合疗法的研发与产业化;5)ICP-022的临床I期研究;6)靶向抗肿瘤新药泛FGFR抑制剂的临床I/II期研究; 7)“重大前沿原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与“重大协同创新平台”项目(第一批次)——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创新药ICP-022的产业化;8)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化药1类创新药TCP-001的临床前研究及成果转化项目;9)抗肿瘤候选新药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问:近几年公司整体毛利情况如何?

  童少靖:2019—2020年度,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奥布替尼尚未实现商业化销售;2021年度,公司药品销售毛利为19100.73万元,占综合毛利的比例为19.54%,药品销售毛利率为88.98%,利润空间处于较高水平。2021年7月,公司与Biogen达成一项授权合作,产生技术授权收入的毛利金额较高。

  问:公司的研发费用是多少?

  童少靖:2019—2021年度,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3417.30万元、42330.60万元和73271.40万元,主要由合作研发费用、股权激励费用、员工工资与福利、临床试验和技术服务费构成。

  发展篇

  问: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是什么?

  崔霁松:公司将持续推进在研产品的研发工作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试验,致力于为全世界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开发并提供创新疗法。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继续挖掘奥布替尼用于治疗多种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价值,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并将探索奥布替尼以及Tafasitamab作为血液瘤基石用药的临床潜力,巩固公司在血液瘤领域的优势地位;2)继续推进奥布替尼、ICP-332等产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试验,并进一步打造覆盖B细胞和T细胞信号通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产品组合;3)继续加深在实体瘤治疗领域的产品布局,快速推进ICP-192、ICP-723等产品在中美两地的临床试验;4)通过内部研发和商务拓展进一步构建储备丰富的产品管线;5)通过内部扩展与外部合作建设大分子生物药研发能力,形成小分子药物与生物药共同发展的研发模式,为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药物治疗选择。

  问:公司为实现发展目标与规划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崔霁松:为实现发展目标与规划,公司已采取的措施有:1)首款产品实现获批上市,积极扩充产品销售队伍;2)高度重视研发,稳步推进在研产品在中国及全球的临床研究;3)完备生产质量控制体制,建造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设施,为公司后续商业化提供充足产能保证;4)完善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政策。

  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有:1)推进在研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究,拓宽适应症范围及商业化进程;2)建立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关系,将公司候选药物的全球价值最大化;3)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管理体系建设;4)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5)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

  问:公司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崔霁松: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包括:1)先进且高效的自主研发平台,旨在开发全球潜在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的创新产品;2)以奥布替尼为核心的产品组合持续巩固公司在血液瘤领域的优势地位;3)覆盖B细胞与T细胞信号通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研产品有望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4)储备丰富且具备巨大临床应用价值的实体瘤产品管线;5)实力强大且拥有出色业绩的管理团队共同引领公司可持续发展;6)已建立自主生产及商业化平台,加速成长为集创新药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

  问:公司的核心技术平台主要是哪些?

  金肖东:公司建立了覆盖新药发现、临床开发、创新药生产及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技术体系。其中,化合物优化平台、药物晶型研究平台、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和难溶性药物增溶制剂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为公司的核心技术平台,

  问:请介绍公司高管团队的能力。

  崔霁松:公司拥有兼具国际创新视野与深刻行业洞察的创始团队和管理团队。公司的主要管理团队成员拥有美国默克(Merck & Co.)、辉瑞(Pfizer Inc.)、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plc)、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等大型跨国药企的资深工作经验,彼此专业互补且配合默契,在创新药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等各个环节为公司注入远见卓识。

  行业篇

  问:公司按照行业分类属于哪个行业?

  崔霁松: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中的“化学药品制剂制造(C272”)和“生物药品制品制造(C276)”;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1年4月修订)》的相关规定,公司行业领域归类和科创属性符合科创板定位要求。

  问:公司产品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金肖东:公司的产品布局聚焦于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侧重于构建具有协同效应的创新疗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0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1503亿美元,2030年有望增长至4825亿美元;2020年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规模达1206亿美元,2030年有望增长至1752亿美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在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1975亿元,2016至2020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2.1%。预计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在2025年将会达到41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1%。至2030年,抗肿瘤药物市场将达到6831亿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4%。

  随着我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未来几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市场规模将会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7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1%。至203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47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3.2%。

  问:公司的主要同行业可比公司有哪些?

  崔霁松:艾力斯、康方生物、基石药业、泽璟制药、荣昌生物、亚盛医药和开拓药业等创新药企业在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有所布局,为公司的同行业可比公司。

  发行篇

  问:公司是否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袁蓓: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问:请介绍公司的股权结构。

  袁蓓:公司为已在港交所上市的境外红筹企业,现有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为港交所流通股份。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9967.3235万股。根据各股东向港交所递交的相关持股情况申报文件以及相关股东提供的确认,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股权结构的主要情况如下:HHLR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为13.85%;KingBridge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为10.77%;SunnyView及RenbinZhao(赵仁滨)家族持股比例为9.84%;Sunland及JisongCui(崔霁松)家族持股比例为8.91%;VivoFundVIII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为8.20%;其他股东持股比例为48.43%。

  问:请介绍公司正在执行的股权激励计划。

  崔霁松: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正在执行的股权激励计划为2015年首次公开发售前激励计划、2016年首次公开发售前激励计划、2018年首次公开发售前激励计划。2020年7月3日,公司董事会批准2020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未根据该计划授出任何受限制股份单位。

  问:公司本次发行多少股?

  崔霁松:公司本次发行的人民币股份数量为26464.8217万股,约占截至2022年9月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及根据本次发行拟发行和配售的人民币股份数量之和的15%。

  问:公司本次募集资金用途有哪些?

  崔霁松: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经公司于2021年5月26日召开的董事会及2021年6月21日召开的股东特别大会审议批准,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新药研发项目;2)药物研发平台升级项目;3)营销网络建设项目;4)信息化建设项目;5)补充流动资金。

  问:公司本次发行的估值合理吗?

  徐然:本次发行价格根据初步询价结果最终确定。公司会通过坚持做好各项业务、优化公司经营管理,从而不断提升公司内在价值,力争给投资者带来更长期的回报。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