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智翔金泰(68844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国产银屑病赛道IL-17即将打破外资多寡头格局,恒瑞、丽珠、智翔金泰谁将破局?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0-10  智翔金泰内幕信息

来源 :粽哥20252023-10-10

  有这样一种疾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那便是银屑病。

  由于病因复杂,目前尚未有完全治愈银屑病的药物获批上市,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尤其是,患者人数相当庞大,全球至少已有6000万银屑病患者,仅中国就有超过700万人。

  在众多治疗药物中,疗效更佳的IL-17抑制剂深受市场关注。随着智翔金泰、恒瑞医药等国产药企即将进入市场,将有望打破诺华和礼来等外资多寡头格局。

  一、IL-17疗效优于TNF-α抑制剂,阿达木单抗地位被挑战

  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由于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导致难以治愈。

  一般认为,TNF-α抑制剂是银屑病治疗的第一代药物,代表性药物包括艾伯维的阿达木单抗(修美乐)、安进的依那西普等。其中,阿达木单抗是知名的全球“药王”,曾多年蝉联全球药品销售冠军宝座,2022年全球销售额更是超过200亿美元。

  不过,TNF抑制剂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包括多种不良反应、无反应率较高等。之后药企研究了多个新靶点,但都未能成功。

  直到临床获益较为显著的白细胞介素17A(IL-17A)面世,才有了银屑病治疗的第二代药物——IL抑制剂,常见的IL标靶包括IL-17A及IL-23。

  IL-17A属于白介素-17家族的一种。IL-17是一种重要的促炎症因子,在1993年首次被科研人员发现,随后的研究发现:IL-17在包括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和强制性脊柱炎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作用机制看,抗IL-17A单抗通过与IL-17A高亲和力结合并选择性地阻断IL-17A与其受体IL-17RA/IL-17RC的结合,从而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和炎性因子的释放,能有效地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当然,除了TNF-α抑制剂、IL-17抑制剂以外,市场上能够治疗银屑病的药物还包括IL-12/23抑制剂、TYK抑制剂等。

  只不过,在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轮番上场后,TNF-α抑制剂赛道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而且疗效不如IL-17抑制剂,市场地位或许会受到一定的挑战。

  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为例,IL-17抗体的PASI75数据相比TNF-α、IL-23、JAK能达到较好的疗效,或更快的响应。

  例如,TNF-α抑制剂阿达木单抗的PASI75(16周数据)为71%,依那西普的PASI75(12周数据)为47%,JAK抑制剂托法替布的PASI75(12周数据)也仅为54%。

  相较之下,IL-17抑制剂方面,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PASI75(12周数据)为77-82%,礼来的依奇珠单抗PASI75(12周数据)为87-90%,均高于太阳制药的IL-23抑制剂替拉珠单抗的PASI75(12周数据)。

  二、多寡头格局,谁将接棒“药王”宝座?

  不同于竞争愈发激烈的TNF-α抑制剂赛道,IL-17抑制剂的市场竞争尚未充分。

  目前,全球已有4款靶向IL-17通路的单抗药物获批上市。其中,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Secukinumab)是全球首个上市的抗IL-17A单抗,于2015年1月获得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之后还陆续获批了4个新适应症(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附着点炎相关性关节炎)。

  从销售表现看,司库奇尤单抗上市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2.61亿美元,之后随着5个适应症陆续获批,产品销售加速放量,2022年全球销售额已达到47.88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为23.48亿美元,保持稳定。

  此前诺华曾预计,未来随着更多适应症获批上市,其产品的峰值销售额将超过70亿美元。但即便能达成这一目标,离打破全球“药王”阿达木单抗的销售纪录还有不少距离。

  礼来的依奇珠单抗(Ixekizumab)紧随其后,于2016年3月获得FDA批准上市,至今已有4个适应症获批上市,2018年销售额仅有9.38亿美元,到2022年销售额已达到24.82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也达到12.30亿美元。

  另外,全球已获批上市的IL-17抑制剂,还包括协和发酵麒麟的布罗利尤单抗(Brodalumab),以及优时比(UCB)的比吉利珠单抗,后者于2021年8月在欧盟和英国获批用于适合系统治疗的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有意思的是,布罗利尤单抗最初由安进研发,后来因为临床研究数据不佳放弃了研发。之后阿斯利康和日本协和发酵麒麟取得了该药物的研发授权,结果阿斯利康也放弃了,最终由协和发酵麒麟获得了该药的开发和商业化独家权利,并于2016年7月获日本PMDA批准上市,只不过销售方面并不亮眼。

  国内市场方面,除了比吉利尤单抗以外,其余3款IL-17抑制剂均已在国内上市,但仍由诺华和礼来形成双寡头格局。

  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于2019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并于2021年3月进入医保,此后PDB样本医院销售额增长迅速,2022年已达到4.87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艾伯维的阿达木单抗在样本医院实现过亿销售,用了10年时间,而司库奇尤单抗仅上市2年就过亿。而且,根据药融云统计,2022年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在院内的市场规模合计达到约15亿元。

  三、国产IL-17将打破外资多寡头格局:智翔金泰、恒瑞……

  把焦点继续深入中国市场,尽管目前尚未有国产IL-17抑制剂获批上市,但已有不少国产药企的相关药物已临近商业化。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国产IL-17将有望打破诺华和礼来等外资多寡头格局。

  从研发进度看,智翔金泰于2023年3月提交了GR1501针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放射学阳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适应症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入组,狼疮性肾炎适应症处于Ⅰ期临床。

  恒瑞医药于2023年4月提交了夫那奇珠单抗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适合接受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根据恒瑞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7月,为期36周的针对成人中重度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治疗的双盲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发表于《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影响因子13.8),在研究中纳入187例符合条件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以1:1:1:1随机接受每4周一次夫那奇珠单抗(40、80、160或240mg)或安慰剂皮下注射,主要终点为12周时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指数至少改善75%的患者比例(PASI75)。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夫那奇珠单抗所有剂量的患者都优于安慰剂组,实现75%改善的比例分别为56.8%、65.8%、81.6%和86.5%,而安慰剂组仅为5.4%。

  另外,三生国健于2023年4月完成了SSGJ-608的III期临床患者入组,有望于2024年底申报上市;百奥泰的BAT-2306、康方生物的古莫奇单抗(AK111)和Biocad/上药帛康生物的Netakimab,均已处于III期临床;君实生物、丽珠集团等也有相应产品在开展Ⅱ期临床试验。

  其中,丽珠集团的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是国内首个与IL-17A上市药进行阳性对照Ⅲ期临床的药物,其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产品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及疗效维持时间长等临床优势特点,相比IL-17A单靶点药物显示更优疗效,有望为国内银屑病治疗提供潜在更优方案。

  结语:总结来看,尽管当下国内IL-17抑制剂赛道竞争尚未充分,但众多即将获批上市的在研产品已经预示未来市场将免不了异常激烈的态势。

  不难预见,这又将是一条拼速度、拼差异化的赛道。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