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煜邦电力(68859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煜邦电力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3-18  煜邦电力内幕信息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2024-03-18

(原标题:煜邦电力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煜邦电力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董事会及管理层团结一致,带领全司聚力主业,坚持稳中求进、积极开拓、持续创新,全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业务经营  在保持对传统智能电力设备业务的深耕细作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宽业务领域,大力发展智能巡检、信息技术和储能等业务,实现了多项业务的共同发展。然而,由于公司连续两次在国家电网智能电力设备集中采购的中标结果未达到预期,公司的营业收入受到冲击,同时,由于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可转债利息费用增加,以及公司在租赁新办公场并进行装修改造过程中需继续使用原办公场所并支付租金至2023年10月份,进而导致租赁费用支出增加等原因,公司本年度整体费用率有所增加,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的净利润水平。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179.04万元,较上年下降9.75%;实现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763.87万元,较上年下降52.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99.76万元,较上年下降47.67%。  1、智能电力产品  2023年,公司在国网2022年第二批及2023年第一批集中招标中,中标结果不及预期,来自国网的智能电力设备收入相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报告期内,智能电力产品收入30,919.9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88%。  两次中标不及预期的原因,系公司近年来主动寻求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将业务发展重心向智能电力技术服务领域倾斜,导致公司对智能电力产品业务的投入受到影响。  针对两次中标不及预期的状况,公司通过走访客户、分析与同行业公司差距等方式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解决方案并逐一落实,同时在制度及流程层面进行了管理办法的改进。公司在随后的国网2023年第二批集中招标中合计中标约2.01亿元,扭转了不利局面,对后续业绩的稳步提升带来积极影响。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手订单约6.1亿元(因采用净额法核算,此项未含储能业务订单),较上年同期增长42.86%,为公司未来的稳定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智能电力技术服务营收快速增长和储能业务的开拓,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2、智能巡检业务  近年来电网公司在电力巡检领域持续给予政策和投资方面的投入。公司在多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加大产业链协同、管理提升等多重举措,公司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智能巡检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巩固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在报告期内,智能巡检业务实现了11,306.12万元的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6.02%,展现了公司在智能巡检领域的行业地位和发展潜力。  (1)数字孪生  在多年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激光扫描数据处理分析、三维点云建模、全电压等级通道数据库的组合应用的基础上,公司开发了煜邦极目电网数字孪生平台,在南网数研院、国网空间技术公司、国网冀北及安徽、山东等国网省级电力公司得到了成功应用,典型项目包括数字电网空间信息平台、淮南变电站数字孪生平台、柔直换流站智能全景系统、大屯光伏巡检等。  (2)无人机巡检  在激光扫描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的基础上,近年来陆续开发了无人机航线规划、无人机自主巡检APP、无人机巡检管控系统,同时不断适配新的行业机型,已实现飞行任务下发、任务自动流转、飞机自动巡检、实时视频监控、成果自动回传、空域自动告警等全部业务流程的线上闭环,先后在安徽、冀北、黑龙江等地进行规模化应用。  (3)人工智能技术与公司业务的结合情况  在无人机巡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升无人机自主避障、自主对焦、自主沿线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巡检质量与效率,其中:在无人机辅助飞行和拍摄方面,实现无人机拍摄目标的自动识别、自动对焦,有效解决由于配网航线不准确、RTK信号干扰、拍摄光线环境干扰等因素造成的无人机拍摄目标位置不准确、目标不清晰等现象,提升了巡检质量;在障碍物识别方面,以无人机机载计算机为开发底座,集成避障专用雷达,对雷达与视觉融合避障算法的研究和应用,大幅提升了障碍物的识别能力;在自主避障方面,采用优化的绕障算法,进行动态最优绕障路径规划,有效减少无人机安全隐患,提升用户巡检效率。针对配网线路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结合机载激光雷达和视觉智能算法,研发了沿线飞行装置,无人机通过搭载该装置,可实时扫描到线路走向,使无人机能够在导线上方沿线飞行,无需规划航线即可实现通道巡检,遇到障碍物也可及时越过,减少了用户工作量,提升了巡检效率。综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一系列无人机实用化、工程化难题,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智能巡检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效支撑了冀北、内蒙、安徽、广东、陕西等地无人机库的部署和应用。  在数字孪生应用方面,通过高分辨率影像从低分辨率背景的对应区域取色实现影像自动匀光匀色和融合计算,解决三维场景中不同时相、不同分辨率影像间色差的问题,高效支撑三维场景构建的自动化。在基于生成式AI的遥感影像超分辨率算法方面,解决了在三维场景中底图模糊问题。原本在米级影像中模糊的道路与建筑边缘通过超分辨率放大得到优化,大幅提升了三维系统整体的系统可视化效果,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在视频测距方面,结合点云数据的三维空间信息与摄像头视频二维图像信息,采用深度学习点云与视频融合、目标检测技术,成功实现对输电通道内部侵入物体的准确定位与测距。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结合相机内参可实现二维图像与三维世界的映射关系,实现图像的AI智能测距,增强外破场景的有效告警率,大幅降低误报率,减少人工复核工作量,并有效拓展了视频在线监测装置的应用场景,产品和技术在北京供电局取得了成功的应用。  (4)行业拓展  公司智能巡检业务涉及电网领域的输电、变电、配电等专业,同时在水电、光伏等领域也有所拓展,典型应用如下:  长源恩施老渡口电站无人机智能巡检项目,依托公司的无人机智能巡检产品,进行定制化研发,对电站厂区、库区及输电线路施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24小时自主化巡检,极大的提高了电站的巡检效率,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识别和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和潜在故障、识别坝区水面漂浮物、坝体裂隙及山体滑坡,提高电力设施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江苏大屯光伏无人机巡检项目,解决光伏人工巡检的人力成本高、巡检效率低、缺乏实时监测、安全风险高以及数据处理和管理困难等问题。  3、信息技术服务  公司作为电网公司核心供应商深度参与了国、南网数字电网的建设工作。随着电网公司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客户业务需求逐步增加,该业务的收入也逐年增长。报告期内,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为9,910.9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99%。主要系随数字南网建设的推进及公司在服务领域的资源投入增加,来自南网的信息技术服务大幅增加,全面参与了南网六大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公司提供的信息技术服务在已涉及的电网调度、运检、营销、财务等领域基础上又拓展了发展策划、交易结算等领域。  公司的信息技术服务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通过深度挖掘与分析企业数据,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软件开发与实施、运行维护和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与实施服务主要为电力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软件开发服务,主要覆盖电网的运行监测、数据分析、可视化管理、决策支持等应用领域。运行维护服务主要包括采集运维、系统运维、数据监测等服务。公司在现有的服务基础上,从电网多种应用层业务场景,向数据中台方向发展,紧抓新型电力系统和数字电网建设的机遇,积极拓展工业互联网产品和技术。  公司设立至今承担了国家电网、华北电网在电力数据应用和系统开发方面的多个科研项目,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丰富的行业服务经验,公司可根据电网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和运维技术服务。随着市场拓展和技术深化,公司提供的信息技术服务已涉及电网调度、运检、营销、财务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两网公司加快推进数字电网的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电网业务深度融合,以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转型。国网公司提出的数智化坚强电网作为新型电网的重要形态,是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和主要抓手。南方电网也在数字化建设上持续发力。公司将持续加大人力投入,强化技术创新,深耕数智赋能赋效、电力算力融合等核心领域,保持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实现了稳定增长。  4、储能业务  为进一步推动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拓展公司在储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延伸公司产业链,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煜邦智源,探索开拓储能业务的发展。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源、网、荷、储、智”构成了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核心。随着风、光等新能源占比的快速提升,储能在克服新能源发电不稳定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储能作为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和推手,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都提供了新的途径,且与公司主营业务及技术具有较高的协同性。公司高度认可储能的市场价值,利用自身深耕电力行业近三十年的品牌优势及行业积累和与电网多年合作建立的客户关系,以及在智能电力产品与服务领域的产业化实践经验,引进了在储能行业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行业视野的核心团队,加快推动公司在储能业务领域的布局,增强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煜邦智源已签订多单合同,积累了公司业绩,已累计系统集成207MWh,变流器产品80MW。在西藏墨竹工卡、那曲索县、昌都察雅三个构网型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项目签约为公司在关键的构网型储能市场里抢占先机奠定了基础。  煜邦智源在初期生产建设和产品化方面成效显著,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储能技术团队凭借在技术和行业领域的经验积累,严控成本、抢抓进度,高效推进生产能力及配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储能电池模组及PACK自动化产线从设计至投产仅用时3个月,目前已具备承接批量订单的生产能力。  同时,由浙江省海盐县政府代建的位于海盐县金星园区的分布式储能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中,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项目规划产能2GWh,建设内容包括储能电池PACK自动化产线2条及配套储能系统集成产线。一期园区定制厂房面积约1.6万平米,预计2025年投产。  (二)科技研发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强化技术创新,不断挖掘潜能,高质创造增量,持续升级存量,研发投入仍保持较高水平。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5,765.7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0.26%,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6.82%。  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开发投入,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丰硕,为企业发展和业务拓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知识产权322项,包括授权专利112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53项,外观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10项。2023年共申请知识产权75项,包括申请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1项、其他1项。2023年共获得知识产权54项,包括申请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7项。  1、智能电力产品  在国家电网2020版电能表优化技术研发方面,按照国网公司正式发布的2020版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和送检要求,完成A级单相表,B级三相费控表国网送检工作,多款电能表在中国电科院送检评价中达到满分水平;国网C级、D级高精度电能表通过中国电科院检测;国网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顺利通过中国电科院检测,取得合格报告,各项技术指标持续优化;南方电网A级、B级、C级智能电表取得最新技术规范的合格报告,同时,按照南方电网新标准要求的自主可控电能表研发工作已经完成。电网公司统招类的智能电能表产品的研发和送检工作稳步推进,为参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智能电表的集中招标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在国网2022标准I型集中器和III型专变采集终端的研发方面,公司按照电网公司的新标准对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进行了设计改进,在关键指标上对标优秀同行,历经多个版本的设计迭代和小批试制,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中国电科院送检并取得合格报告,并已完成多个地区的批量供货。  国产化自主可控计量与采集装置产品的设计迭代和试挂工作稳步推进。历经软硬件设计的多版本迭代,公司的自主可控计量与采集装置已经在河北南网、冀北、河南等地试点稳定运行半年以上。产品成功中标特高压首个国产化示范试点-“1000kV福建长泰特高压”项目,并已经完成供货验收。针对国家电网网络安全加固标准化要求,完成了自主可控计量与采集装置网络安全探针功能的研发测试工作,并通过中国电科院检测,取得合格报告,目前已经在河北、湖北、江西、陕西和青海等地变电站及电厂的终端网络安全加固工作中广泛应用。  同时,公司技术研究院成立项目组对国网导轨式电能表、国网高防护智能电能表、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等产品进行技术标准的跟踪、需求分析、产品研发工作,持续跟踪国家电网新技术和新产品方向。报告期内,国网导轨式电能表已完成样机开发,高防护电能表完成样机开发和测试,技术状态已具备中国电科院送检条件。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原理样机的开发仍在进行中。  2、智能巡检技术和产品  (1)用于巡检的集成类硬件产品  以智能巡检服务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基础,公司结合两网需求,逐步形成了无人机库、无人机、地面巡检机器人、激光雷达、在线监测装置等系列化的智能巡检硬件产品,并可与公司在智能巡检服务方面开发的系列专业软件进行集成,以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交付用户,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的领先市场地位。  在无人机库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在前两代产品的经验基础上,详细调研、周密论证,升级迭代了无人机、智能机巢、机载计算机、管控和应用云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及机库本体、机库内部PLC控制系统、工控机等系统之间通信、控制链路、智能避障与目标自动识别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报告期内,完成了兼容M300/M350/M30的无人机换电机库的设计工作和小批试制,向生产部门输出了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测试规范和出厂检验标准等,完成了样机的组装、调试和测试、机库工控机软件的开发,并已在换电机库和充电机库上部署使用。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无人机机巢管控平台软件项目的研发、测试和部署工作,产品已形成订单。该平台实现了无人机智能巡检的集中管理,集中管理模式能够对巡检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实现全过程信息化、自动化管控,提升安全性、智能化和巡检效率,进一步提升公司无人机巡检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竞争力。  煜邦机巢管控平台  报告期内,完成了智能型枪机式输电线路图像监控装置样机的研发和测试工作、批量生产工艺文件编制和小批试制工作。产品通过了国网电科院的型式试验检测,取得了《输电线路图像监控装置(AI智能型)型式试验检测报告》,为后续投标和供货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2)点云处理软件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激光雷达点云处理软件V6.0的研发工作。激光雷达点云处理软件V6.0实现精细化建模功能、支撑配网点云数据处理、增加道路和建筑物分类算法、多平台兼容、用户界面优化等新增功能和性能需求开发,能够满足客户对功能和性能的新要求,确保公司点云处理软件产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激光雷达点云处理软件示意图  (3)人工智能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了煜邦AI边缘计算装置、输电通道安全监测算法模型及其轻量化方法,实现对杆塔以及线路上的飘挂物检测,研究检测模型在边缘计算设备的部署策略。报告期内实现了模型在多种边缘计算平台的部署,并已完成了海南台风勘灾项目的交付。在无人机智能机巢研发项目中研究和部署了无人机视觉降落功能,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了无人机精准降落控制。  在南方电网海南公司“无人机远程安全监察应用项目”中,构建了变电站设备状态异常样本库、变电设备状态异常识别模型,实现变电设备视频图像的自动化、智能化分析。在河北智能巡飞、大屯发电厂和在线监测装置功能优化等项目中提供了AI算法和服务支持。同时,公司还在电网系统外进行行业拓展,在湖北恩施河道巡检项目中,完成河道漂浮物检测、山体滑坡、河道裂缝检测等算法模型研究,并配合模型部署演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概况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智能电力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智能巡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以及储能相关产品。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以及大型发电企业,是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数字电网建设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提供的产品包括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故障指示器及通信模块等智能电力产品、电能信息采集与计量装置和储能相关产品,提供的服务包括智能巡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按照应用场景区分,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主要用于用电领域;故障指示器主要用于配电领域;  电能信息采集与计量装置主要用于发电和变电领域;储能相关产品目前主要为储能电池模组及电池包产品;智能巡检服务主要应用于输电领域;信息技术服务主要为电网公司的调度、运检、营销等领域提供软件开发和运维服务。  2020年9月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相继加快了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的建设步伐,以电网信息化为基础的能源物联网建设正式进入引领提升阶段。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巡检、信息技术服务、以及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智能电力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类企业以及其他非电网企业,是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和技术契合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建设,伴随着国家能源电力体系变革的时代浪潮,公司将深度受益电网信息化、智慧化的行业发展红利,为公司业务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公司在冬奥会期间打造的输电全景监控平台与冀北电网智能全景生产平台先后上线运行,并持续运行使用。平台遵循国网公司顶层架构设计要求,开发输电全景集中监控、运维管理、巡检APP等支持运检工作业务模块,打造保障电网生产的“信息监控仓储”,推动输电生产物联网化的成熟与运检信息的全景可观,为一线班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平台,得到了国网冀北电力公司的充分认可。  公司的业务技术与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建设、“双碳”目标达成具有相关关系,如所示: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智能巡检业务  公司的智能巡检业务主要是为电网公司提供输电线路巡检相关的智能化服务,包括数字化通道应用系统解决方案、输电线路综合巡检服务和应用于巡检业务的软硬件产品。  公司智能巡检业务的核心工作是输电线路巡检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服务,其中:在数据采集方面,通过在直升机/无人机上搭载激光雷达及其他产品,通过通道激光扫描、可见光通道巡视、通道精细化巡检等方式为客户采集输电线路激光点云、正射影像、全景影像、倾斜摄影、多光谱等数据;在数据处理方面,基于自主研发的适用于输电线路点云数据的激光点云分类算法和逆向建模方法,形成了点云数据处理软件和逆向建模软件,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数据分类、赋色、建模、融合;在数据分析方面,主要是对危险物体、缺陷隐患进行检测和识别,数据来源包括激光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涉及对深度学习、边缘计算等技术的运用;在数据应用方面,主要包括缺陷大数据深度分析、激光点云数据发布、无人机自动巡检航线规划应用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主要向客户提供数字化通道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和输电线路综合巡检服务两类服务,其中:数字化通道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主要面向电网客户对输电线路的管理和建设需求,为客户提供线路台账管理、各类距离量测、运行工况分析、通道隐患查询统计、三维可视化展示、输电通道风险评价、状态巡视、差异化设计等多种应用,工作成果以软件系统或报告的方式提供给客户;输电线路综合巡检服务主要面向电网客户对输电线路的巡检需求,在开展现场作业采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应用,工作成果以报告的方式提供给客户。  在为客户提供巡检服务的同时,公司凭借在巡检数据处理、分析、应用方面的技术优势,逐步形成了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分析软件、无人机航线规划软件等专用软件,以及无人机机巢、输电线路图像在线监测装置等产品。  2019年9月,国家电网《国网设备部关于印发架空输电线路激光扫描技术应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首次明确了不同等级、类型的特高压线路、通道的激光扫描周期;2020年2月,国家电网《关于印发2020年设备管理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正式提出“加大输电线路巡视无人机推广应用力度”与“推进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建设”。2019年5月,南方电网《智能输电线路推进路线策略》提到未来智能巡检的工作目标为实现输电线路巡视现场作业100%无人化,做到日常巡视、特殊巡视、故障巡视和状态监测。上述文件的颁布,为智能巡检业务明确了业务标准和行业发展方向。随着特高压及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推进,智能化巡检已逐渐成为输电线路巡检中的主要模式。南方电网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现35千伏及以上线路无人机智能巡检全覆盖。2022年,国家电网下发通知,为推进运维模式转型,提升安全、质量和效能,加快构建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就推进设备管理专业无人机规模化应用提出要求。通知的总体思路是以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各专业无人机规模化应用和成果共享,打造多专业融合的全自主无人机作业体系,提升管理规范化、业务数字化技术实用化、队伍专业化水平。通知要求,持续提升无人机装备配置率,加大基层班组应用力度,持续提升无人机巡检覆盖范围,在“十四五”末,全面实现无人机规模化应用,设备运维模式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印发2024年设备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220千伏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班组无人机应用覆盖率达65%。加快自主巡检技术攻关,健全缺陷样本库,深化人工智能、AI识别算法大模型与专用模型融合迭代应用,健全规范化算法激励机制,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网线路典型缺陷智能识别准确率均超过85%。  在电力巡检场景中,由于传统人工作业普遍存在安全风险高、效率低下、时效性差、成本过高等通病。采用无人机进行电力巡检可突破人力及载人直升机巡检的局限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电力巡检通过无人机可对电力主干网及周边情况、电力支路及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看排查。  公司提供的智能巡检服务包括输电线路综合巡检服务、数字化通道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和应用于巡检业务的软硬件产品。智能巡检作为公司的特色业务,具有业务开发时间早、业务链完整的优势。通过使用自研无人机搭配智能无人机巢,实现了智能巡检领域的长航时和精细化的相结合,在解决国家骨干输电网单次巡检距离远、航时长的痛点同时,也适应了重点区段精细化的、差异化的巡检要求,从而构建了多种灵活的智能巡检方案,在复杂多变的户外巡检作业中满足了客户各种定制化的巡检需求,有效提升了智能巡检的巡线作业效率,降低巡检成本,为客户提供了超市化的智能巡检领域的“空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  同时,公司依托在智能巡检领域积累的技术与业务能力,积极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通过开展三维云平台、遥感远程信息传输和AI机器人等研究课题,实现全场景的智能巡检。  (2)信息技术服务  公司的信息技术服务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依托公司在电力行业多年的项目经验,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软件开发与实施、运行维护和系统集成服务,其中:在软件开发与实施方面,主要是根据电力企业的需求提供软件系统的部署及配置、安装调试、数据迁移、测试及运行方面相应的技术指导、技术配合、技术培训、售后等服务;在运行维护方面,主要是提供采集运维、系统运维、数据监测等服务;在系统集成方面,主要是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进行集成,为客户提供信息采集与处理解决方案。  信息的有效处理和实时传递是互联网的交感神经。公司的信息技术服务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依托公司在电力行业多年的技术积淀和项目经验,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软件开发与实施、运行维护和系统集成服务,主要涉及电网的调度、运检、营销、财务、计量、征信等领域,覆盖了电网的运行监测、数据分析、可视化管理、缺陷管理、精益管理、结算等应用场景。在智能电网深入布局、电力物联网加速建设的背景下,接入电网系统的终端采集设备呈持续增加的趋势,电网公司对数据分析与应用、运维等信息技术服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望为电力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营造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将紧抓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建设的机遇,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设备运行状态、图像等有效电网数据信息进行快速、精准、安全的检索、分析、整合和利用,为电网公司提供用户电力使用情况、预测用电需求、供电调度管理等信息化服务,是电网公司实现“营配贯通”和“云大物移智链”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3)智能电力产品  公司的智能电力产品是电力物联网感知层中的重要基础设备,主要包括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和故障指示器及通信模块。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主要设备,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等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智能电表由电源、计量、显示、通信、安全、时钟、存储及通断电等单元构成,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嵌入式软硬件设计技术、先进传感器技术、高精度计量技术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形成以智能芯片为核心的终端智能产品。公司的智能电表包括单相智能电表和三相智能电表,单相智能电表主要用于居民用户,三相智能电表主要用于工商业用户。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是对各信息采集点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可实现电能表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双向传输,转发或执行控制命令等功能。在智能电网架构中,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作为端侧设备智能电表和云端主站之间的桥梁,担负着对海量电力用户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处理及传输的任务;同时可实现台区用电异常监测,有助于实现有序用电管理、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网的用电管理水平。公司的故障指示器用于检测配电网线路的短路、接地故障和监测线路负荷电流,以快速完成故障点定位,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电力产品具备精度高、通讯方式多样、低功耗等特点,产品的核心指标优于国际及国内标准,上述产品是国家建设电力物联网、数字南网在数据感知、采集、传输层面的核心终端设备,是实现电网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电力物联网建设快速发展,市场对现有的智能电力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紧跟行业技术和产品发展趋势,积极投入新一代智能电力产品的研发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公司在研的物联网电能表具有多规约适配、边缘数据处理、远程数据传输的功能,作为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感知层中重要的“智慧网关”,将在“双碳”背景下的新一代电网系统中扮演着电网数据采集处理的基石作用,并为公司创造可观的价值。  (4)电能信息采集与计量装置  电能信息采集与计量装置主要包括安装在发电厂、变电站的硬件采集装置,以及配套的负责数据采集及应用的软件系统,为客户搭建涵盖采集、计量、结算、报表、管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硬件装置以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架式电能量采集装置和壁挂式电能量采集装置为核心,形成了完整的电能数据综合采集及计量装置,主要应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等关口电能信息采集与计量领域;软件系统包括网省级电能量计费系统、电厂电能量计费系统等相关软件。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发电能量采集装置的企业,研发的电能量采集装置具备兼容性好、可扩展性强、安全可靠等特点,在多规约、人机交互界面、存储能力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早期产品一经上市,即打破国外公司的行业垄断,满足了大型发电企业上网关口、特高压变电站联络线关口等重要场所的功能要求。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背景下,电能信息采集与计量装置作为厂站终端成为电力物联网感知层中的一部分,为智能电网的平台层和应用层提供发电厂和变电站场景下的电能量基础数据。  公司紧跟国家对电网关键设备自主可控的要求,2021年,公司研发生产的全国首套自主可控电能数据综合采集装置入选雄安新区雄东片区7座10千伏开关站工程,它承载着电量交易的核心数据,为雄安新区的用电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  (5)电力储能产品及系统集成  公司于2023年7月设立煜邦智源科技(嘉兴)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储能产品及系统集成,目前主要产品为储能电池模组及电池包产品。  储能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是电力系统储能产品的基本设备单元,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配套储能、电网侧独立储能、工商业储能等项目及场景中。公司研发设计的“基于液冷的高安全性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包”,采用了一体化液冷板设计,提升了电池包均温性能;采用PACK级热失控检测,全氟己酮与水消防结合的多重安全保障。产品在公司2023年建成的年产5GWh的电池模组与电池包自动化产线上生产,应用于公司承接的新能源配套储能、工商业储能项目中。  公司后续计划进一步推出大型储能预制舱、变流升压一体机、工商业储能一体机等产品,以及开展源网侧储能系统集成业务。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故障指示器等智能电力产品,生产过程属于电子类、机械类相结合的加工过程。公司拥有完整的生产线、成熟的生产工艺及测试设备,采用自主生产的生产模式。原材料主要包括各种电子元器件、结构件,加工过程主要包括贴片、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及组装、程序烧写、测试、整机装配、精度校准、整机功能测试、出厂参数设置等。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以适应市场对产品性能、功能要求的不断发展变化及不同客户的个性化服务要求。  2、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以产定购、按需采购的采购模式。公司的采购工作由采购部具体负责,采购部根据公司制定的《采购管理办法》《供应商管理办法》等制度,使用ERP系统对采购工作进行管理。公司编制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制定了合格供应商评价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审,重点关注供应商制造能力、品质管控能力、供货周期及后续服务能力,并不断发掘优秀的新供应商,持续优化供应商队伍,保证公司采购原材料或外协件的质量。  3、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主要通过参加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下属企业公开招标进行销售。电网企业公开发布招标信息后,公司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制作投标文件并按时递交,招标人经评标、公示等程序,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公告中标结果。公司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依据招投标文件与客户签署销售合同。此外,公司有少量业务以非招标方式取得,公司获取该类订单时遵循一般商业惯例,经协商谈判后订立书面协议,履行正常的交货、付款等流程。公司始终坚持客户导向型、产品全覆盖、技术领先型的销售策略,营销人员在技术人员的配合下负责所属地域的市场拓展、产品销售和后续服务工作。  4、研发模式  公司以下游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技术储备和行业发展趋势开展研发活动,主要采用自主研发模式。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公司的研发主要分为硬件产品研发和软件产品研发,其中:硬件类产品研发对象主要包括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故障指示器等智能电力产品,以及无人机巢、输电线路图像在线监测装置、巡检机器人等智能巡检产品;软件类产品研发对象主要包括与智能巡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业务相关的专用软件和大数据应用服务。公司具体研发流程如下: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一)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智能电力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智能巡检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之“智能测控装备制造”目录中的“智能电表”和“其他智能监测装置”。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40仪器仪表制造业”项下“C4012电工仪器仪表制造”。  1、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电力行业稳步发展,电网投资保持高位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全社会发电量亦呈平稳上升趋势。2010年以来,我国电力行业规模逐年上升,全社会发电总量持续增长。2020年,全国发电量共计7.7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7%。受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2020年同期低基数、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等因素拉动,2021年我国用电量实现快速增长,全年社会用电量为8.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0%。根据中国电力联合会2023年7月7日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根据国家能源局2024年1月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2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伴随着全国用电和发电总量的稳步增长,我国电网投资规模整体亦保持在较高水平,2022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1247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国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电源投资加速释放,电网投资维持较高水平。  (2)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  2022年,电力行业牢牢把握碳达峰、碳中和重大任务,深入推进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动煤电与新能源优化组合,电力投资加快释放,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在《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的预测,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方面,保守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49.3%;理想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138.4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60.3%。新增装机规模方面,预计未来5年,年度新增储能装机呈平稳上升趋势。保守场景下,年平均新增储能装机为16.8GW;理想场景下,年平均新增储能装机为25.1GW。  随着全国各个省份持续推行风光配储政策,储能系统逐渐成为解决风光发电间歇性、波动性,增强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的必备手段,我国在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面向世界能源科技竞争,支撑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加快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机不容发。新型储能是催生能源工业新业态、打造经济新引擎的突破口之一,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加速新型储能产业布局面临重大机遇。  (3)电力物联网、数字电网是电网未来的建设方向  2019年初,国家电网提出要建设“三型两网”,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战略,即打造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的企业,建设运营好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2020年,国家电网提出要以数字技术为电网赋能,促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推动电网向更加智慧、更加泛在、更加友好的能源互联网升级,在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9年5月,南方电网印发《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南网建设行动方案(2019年版)》,提出实施“4321”建设方案,预计2019年初步完成从传统信息系统向基于南网云的新一代数字化基础平台和互联网应用的转型,初步具备对内对外服务的能力;2020年全面建成基于南网云的新一代数字化基础平台和广泛的互联网应用,实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基本具备支撑公司开展智能电网运营、能源价值链整合和能源生态服务的能力,初步建成数字南网;2025年基本实现数字南网。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建设是未来国家规划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  2021年3月1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加强“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融合创新和应用,促进各类能源互通互济,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支撑新能源发电、多元化储能、新型负荷大规模友好接入。加快信息采集、感知、处理、应用等环节建设,推进各能源品种的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  (4)所处行业细分领域快速发展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共同构成智能电力产品最主要的市场。截至2018年底,国家电网接入的终端设备超过5.4亿只,采集数据日增量超过60TB,覆盖用户4.5亿户,按照国家电网规划,预计到2025年接入终端设备将超过10亿只,到2030年将超过20亿只。受益于电力物联网和数字电网的建设,应用于电网和各大发电企业的智能电力终端产品市场有望快速扩容,为公司智能硬件类产品的增长打开发展空间。  2019年9月,国家电网《国网设备部关于印发架空输电线路激光扫描技术应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提出特高压密集通道激光扫描周期1年1次,特高压直流通道2年1次。按照2019年底国网、南网110(66)kV及以上输电线路里程109.34万公里和23.2万公里测算,每年激光雷达扫描业务市场容量将达到18.56亿。同时,根据南方电网《南方电网公司融入和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年版)》,2020年至2022年,南方电网公用事业服务全社会重点项目投资总额928亿元。南方电网印发《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其中配网建设列入工作重点,投资达3200亿元,占比48%;从南网公布的投资额来看,十四五期间平均每年的投资额达1340亿元,相比于2020年提升接近50%,规模超预期。电网信息化提速发展驱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电力系统深化融合,快速增加的电网投资对输电线路安全和电网大数据分析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在智能巡检和信息化服务领域依托多年的技术和行业积累,牢牢把握行业发展的先机,在开拓电网领域巡检市场的同时,积极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向风机、光伏、森林火险、高铁线路等领域拓展,为社会和公司广大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在智能电力产品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具备精度高、通讯方式多样、低功耗等特点,上述产品是国家建设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数字电网在数据感知、采集、传输层面的核心终端设备,是实现电网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产品,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主要采取集中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  在智能巡检领域,公司是较早进入该行业的企业之一,并先后与国网通航、南网超高压、南网数研院、南方电网海南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的服务口碑和实践经验。凭借电力巡检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公司更擅长满足电网客户对输电线路的数字化管理、辅助分析决策等需求,能够为客户提供运行工况分析、通道隐患查询统计、三维可视化展示、输电通道风险评价等更为深入的服务。与行业内企业相比,公司智能巡检业务具备业务链完整的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在智能巡检业务领域积累了较高的行业地位和良好的市场口碑,获得了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三等奖,并参与了1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的制定。  在电网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公司自设立至今承担了国家电网、华北电网在电力数据应用和系统开发方面的多个科研项目。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公司能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丰富的行业服务经验,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电网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和运维技术服务,积累了较高的市场口碑与良好的客户基础。随着市场拓展和技术深化,公司提供的信息技术服务已涉及电网调度、运检、营销、财务等多个领域。  在储能领域,公司于2023年7月布局进入储能行业,目前处于产业布局与业务开拓阶段。公司在储能板块引进了在储能行业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行业视野的核心团队,以及具备10年以上电池储能系统生产制造经验的专业生产管理团队,在电力电子、构网型控制技术、消防与热管理等方面均具备丰富经验与成熟技术,行业起点较高。  2.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2019年初,为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的趋势,国家电网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白皮书》中提出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目标在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贯通和统一物联管理。随着国家智能电网战略的推进,智能巡检业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媒体公开报道,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额达到5012亿元,超过2016年峰值水平,较2021年的规划额增长6%。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提速,未来电网投资规模将维持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到2020年间,城镇非私营单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复合增速达到8.62%;城镇私营单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复合增速达到8.89%,2022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平均工资为61,870.00元,较上年增长4.4%;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平均工资为132,964.00元,较上年增长6.1%,电力行业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以对保障电网运行安全性至关重要的巡检环节为例,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成本高,且对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采用智能巡检方式,可以在巡检过程的便捷性、灵活性上实现大幅提升,有效降低电网公司人力成本支出,提高电网公司效益。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均将智能电网建设作为电网建设的重点内容,并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随着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电力系统不断向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电网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但离智能电网高可靠性、高自动化率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智能电网是电网建设持续投入的趋势和方向。智能巡检业务是电网智能化改造的重要实现手段,其行业发展受到两网政策充分带动,政策驱动力足。  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主要举措,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目前,行业内以液流储能、重力储能为代表的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安全固态电池技术得以广泛研究并实现技术突破,构网型储能技术(虚拟同步机、自同步电压源等)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虚拟电厂等技术与业务模式得到重视,并逐渐开展试点与推广。商业模式方面,独立共享储能参与调频调峰辅助服务、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等政策不断推出,新型储能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煜邦电力共有知识产权322项,包括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和软件著作权210项。  3.研发投入情况表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以先进核心技术为依托形成的产品和服务优势  公司成立于1996年,曾为国网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下属研究机构,主要职能为承接华北电网和国家电网的科研任务和科技成果转化,其初始业务为省网级的电网信息化定制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关口采集设备的进口替代。公司深耕智能电网领域近30年,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公司的业务逐步延伸至智能用电领域,并不断深入。公司软硬件业务并举,产品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送电、调度六大领域,已成为一家电力综合服务商,是公司区别于行业企业的典型特征,公司行业布局优势明显。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曾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公司被评为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获得中国无人系统新技术产业联盟颁发的应用创新奖,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经过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公司系统性掌握了“激光点云自动分类及隐患检测技术”、“输电线路通道数字化技术”、“电力数据治理与应用平台技术”、“时钟补偿校准技术”、“宽电流量程设计技术”、“模块化嵌入式软件平台技术”、“嵌入式硬件设计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依托于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贴合客户实际需求、符合行业趋势的产品与服务。  公司的智能电表产品在计量、需求测量、信息交互、费控、安全认证和事件记录等方面相比传统电子式电能表有较大的功能提升,在实际使用中可有效降低计量误差,并通过多种通信方式实现与供电企业营销系统的实时信息互通,进一步实现费控操作和用电监测,达到用电信息的实时网络交互的目的。通过“时钟补偿校准技术”、“宽电流量程设计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公司的智能电表产品电能误差精度、环境温度改变影响量、功耗等重要技术指标均优于国际及国内标准。  在智能巡检领域,公司是行业内最早开展电网输电线路智能巡检业务的公司,与电网公司开展了多年的合作,客户粘性强。公司以领先的技术为核心,实现了巡检业务的快速拓展,业务覆盖面已达到15个省份。公司依托在行业内长期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建立了目前市场上具有独创性的输电线路通道大数据库,该数据库具有电力、气象、生物等多学科综合的特点,可以根据线路巡检所在地的草木植被、物种群落以及区域气象特征等因子,为电网客户提供基于数字化的多维度通道线路隐患排查和故障分析。随着输电线路巡检业务的拓展,巡线里程快速增加,产生了海量的点云数据积累,各省网公司在数据的处理和发布方面对云服务架构下的点云数据系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公司顺应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利用先进的算法和率先开发出的逆向建模技术,打造了激光点云三维大数据平台,形成了统一的采集存储管理规范,在线进行点云数据的处理和发布,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高效地利用了公司多年积淀的历史数据,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云服务平台。公司通过研发地面智能巡检机器人和实时图像监测装置,打通“空天地”的全景域智能巡检边界,协助电网企业对输电线路、电网杆塔、变电站进行大范围和有针对性的故障隐患排查,提升电网运维水平。同时,根据应用场景需求,向风机、光伏、水电、高铁线路、森林火险、数字城市等领域提供数字化巡检服务。  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力大数据治理与应用平台可对种类复杂、孤岛化、质量不佳、缺乏统一标识和规范的庞大电网数据进行数据治理与数据融合,通过算法、建模技术、标签体系与画像技术等技术的运用,帮助客户实现调度自动化管控、调控运行、营销征信、市场化电费结算等领域的场景化应用。  在储能领域,公司具备电力电子技术、构网型储能技术、面向电网的快速通讯及调度响应技术等技术积累,未来将陆续推出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能量管理系统与协调控制系统,可灵活应用于源网侧或配电台区、工商业用户侧,可聚合可调节资源,为参与电力市场现货交易、辅助服务及虚拟电厂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2、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公司拥有一支深谙行业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沿领域的研发技术团队,具备较强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合计361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30.52%,拥有机械制造、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电子通信、电气自动化、测量工程、地质构造、数据分析等相关专业背景。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在用电信息采集、电网巡检、电力信息化等相关领域拥有多年从业经验,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引导行业技术方向和技术标准,不断提升在行业的影响力。  公司注重技术的持续创新,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从人才储备、材料设备等多方面入手,持续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研究开发。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5,765.77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0.26%。  3、丰富的研发成果和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煜邦电力共有知识产权322项,包括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和软件著作权210项。形成了成熟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公司多项研发成果得到了电网客户的高度认可,先后获得12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或其下属公司颁发的科技进步奖或科技成果奖,1项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奖。  4、聚焦主业的合理业务布局  公司凭借优化合理的业务布局,为下游客户提供了多维度的产品和服务,较行业内传统的硬件设备制造商拥有更强的整体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公司目前已拥有丰富的硬件产品体系,包括智能电表、集中器、专变终端、故障指示器和电能信息采集与计量装置等,各细分产品类型丰富、规格齐全,体现了公司在硬件类产品方面的综合技术实力。  在智能电力产品稳步发展的同时,公司依托于在电力数据分析与软件开发方面深厚的技术积淀与行业服务经验,成功开展了智能巡检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两类特色业务,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并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下属公司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合作关系。公司依托武汉市地理信息产业区位优势,提高公司在智能巡检及信息化业务的研发、实施及销售能力,提升区域辐射响应水平,并带动公司智能电力产品的市场推广,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巩固中长期竞争优势。公司在湖北省武汉市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煜邦武汉。公司紧抓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建设的机遇,配合募投项目的落地,加快了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省网端发力,逐步打开各省网市场,伴随着子公司煜邦广东的设立,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南方电网市场的营销能力,提高了公司业绩水平。在电网巡检智能化发展和电网信息化建设加速的背景下,公司前瞻性的业务布局为公司在上述业务领域带来了先发优势,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深入布局储能产业,从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入手,结合公司高效率自动化生产优势,发挥公司电力系统产业基因,从直流侧储能电池包及电池舱生产入局,继续发展电力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含构网型功能)、高效率工商业储能一体机等产品,拥有全系统集成能力的技术储备。公司在储能新兴业务方向的布局,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将成为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方向之一。  5、健全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公司深耕电力行业多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程序,通过严谨的产品设计、严格的供应商管理、优良的生产检测工艺、及时有效的售后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产品质量的管理贯穿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流程。公司已通过GB/T19001-2016idt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24001-2016idt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45001-2020/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IEC20000-1:2018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CMMI5级评估认证,并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执行。  未来,公司将继续执行“充分理解需求,全面贯彻标准,严格控制质量”的质量方针,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一流技术服务。  6、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公司自设立之初即服务于我国的电网建设,在电网发展的各阶段,公司根据电网公司的实际需要,设计研发相应的软硬件产品,以解决我国电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相关的研发成果和产品得到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广泛认可。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拓展,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丰富的软硬件产品线、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公司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下游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电网、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多项科技成果奖项,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电网企业标准的制定与应用推广。稳定的客户资源、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为公司未来持续中标、承接新项目、拓展产品和服务的应用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稳定、专业、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公司拥有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研发技术能力强、能够前瞻性地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并较快做出恰当决策的核心团队。管理团队由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德勤先生领军,主要团队成员具备超过10年的行业从业经验,团队成员多年保持稳定,人员结构合理,覆盖公司生产、财务、研发及销售等多个环节,能够全面支持公司良好运行。公司通过合理的组织架构及完善的制度体系,在管理团队人员之间构建了良好的沟通机制,使得公司各线条管理团队成员既能分工协作,又能专业互补,为公司整体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依托于公司管理团队的能力和经验,公司能够有效地判断行业发展趋势,专业地解读产业政策,从而把握市场机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四、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随着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建设成为实现前述目标的基础,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提升电网信息平台承载能力和业务应用水平成为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司业务与电力物联网、数字南网建设高度相关,为紧抓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建设的历史机遇,公司加大科研投入,在大力拓展智能巡检和信息化服务领域研发创新的同时,巩固现有智能电力产品的技术研发。在智能巡检和信息化服务领域着重推进电网数字孪生技术等智能巡检解决方案和基于电网端的综合大数据服务系统,在智能电力产品方面重点推进满足新一代智能电网建设的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  未来若公司在研发产品细分类别发展方向出现偏差,且不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时推出新的产品系列或者选择新的技术路线,将出现产品研发失败的情形,导致研发资源浪费并错失市场发展机会,对公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经营风险  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类企业以及大型发电企业。在智能电力产品领域,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向行业企业采购产品和服务,行业内具备投标资格的企业数量较多,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新进入者不断增加,及现有市场参与者经营实力的进一步增强,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智能巡检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该等业务对技术能力和行业经验要求较高且涉及国家能源数据安全,门槛较高。当前,我国在智能巡检和电网信息化服务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渗透率较低。公司在智能巡检和电网信息化服务业务领域具有一定先发优势,但随着行业政策指引的逐步落地,可能会涌现出较多新的市场参与者,增加行业的竞争风险。未来若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并扩大在行业的市场份额,将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对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五)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23,348.3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1.56%,余额较高。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下属各省网公司和发电企业,未来若主要客户经营状况和资信状况因行业整体原因发生不利变化,则可能导致公司存在因应收账款规模较大而发生坏账损失或影响经营性现金流量的风险。  2、税收政策变化风险  公司在报告期内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煜邦嘉兴自2021年起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2023年10月26日,公司再次取得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GR202311000957,证书有效期3年。2021年12月16日,煜邦嘉兴取得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为:GR202133004854,证书有效期3年。  根据《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的规定,本公司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2018年5月1日调整至16%,2019年4月1日税率调整为13%)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未来如果公司未能持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续期批复或软件产品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无法继续享有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要不利影响。  (六)行业风险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十四五计划投资额相比十三五期间显著提升并重点发力配电网、电网数字化和智能化,若两网投资力度或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对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减少对相关产品的采购需求,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七)宏观环境风险  若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将导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进而导致电网改造预算不足,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八)存托凭证相关风险  (九)其他重大风险  1、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自设立以来,公司始终重视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近年来,电网行业智能化要求不断提升,向信息集成、高度智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公司主要产品的升级迭代、推陈出新依赖于核心技术研发团队。目前,公司已与所有技术研发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未来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发生较大规模流失,将会对公司的技术研发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的投标项目主要为电网公司统一招标项目。电网公司针对电力产品采购建立了严格的合格供应商制度,对供应商的资质情况、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既有业绩等方面进行核实和评价。电网公司对产品质量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禁止出现过重大质量问题的公司参与产品采购的招投标活动。  产品质量是公司的生命线。未来若公司出现因产品质量控制不到位而发生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等问题,可能会失去参与投标的资格,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为智能电力产品、智能巡检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以及发电企业。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参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开招标方式获取客户订单,中标后与各省网电力公司或各地市供电公司单独签署销售合同、独立供货。报告期内,公司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销售占比在90%左右,客户集中度较高。  未来若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速度不及预期进而减少对相关产品的采购需求,或发行人在参与电网公司公开招投标过程中中标结果不理想,将会对发行人经营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4、内控风险  随着公司主营业务的不断拓展、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此对应的公司经营活动、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和信息披露等亦将趋于复杂。同时,随着本次股票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逐步达产,也要求经营管理水平不断随之提高,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如公司不能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能力,将产生较高的内部控制风险,对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5、技术创新风险  随着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建设成为实现前述目标的基础,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提升电网信息平台承载能力和业务应用水平成为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司业务与电力物联网、数字南网建设高度相关,为紧抓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建设的历史机遇,公司加大科研投入,在大力拓展智能巡检和信息化服务领域研发创新的同时,巩固现有智能电力产品的技术研发。在智能巡检和信息化服务领域着重推进“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解决方案和基于电网端的综合大数据服务系统,在智能电力产品方面重点推进满足新一代智能电网建设的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6,179.0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3.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51%。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电网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①“十四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投资规模将保持较高水平  在经济发展推动和电力系统架构调整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电力投资结构经历了“电源优先”、“输电优先”、“均衡发展并倾斜配电网”三个阶段。近年来,在新能源装机占比提高、用电负荷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不断提高,电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家电网在“十四五”期间年均投资规模将不低于5,000亿元,其中2022年计划投资总额为5,012亿元,同比增长8.84%。南方电网在“十四五”期间的规划投资总额约为6,700亿元,较“十三五”增加51%。  在主网建设方面,“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开启新一轮特高压建设,规划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总投资3,800亿元,较“十三五”期间有较大增长。特高压建设能够带动众多产业链发展,除一次、二次电力设备外,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智能化终端、智能巡检服务等细分市场空间也会得到扩张。  在配网建设方面,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国家电网在2016年至2020年间继续加大配电领域投资,占比提升至26%。“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将配电网建设列为重点投资环节,规划投资达到3,200亿元,占比约为48%。同时,随着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的发展,配网的能量流、信息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源电力配置方式将由“部分感知、单向控制、计划为主”,逐步转变为“高度感知、双向互动、智能高效”,对目前配网的设备体系、运维能力、调度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电力产品及服务的技术创新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了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提高,电力系统在形态、特性和机理等方面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为适应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一方面需要建设与新能源发电基地配套的大规模储能项目,升级电网基础设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接入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将更易受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导致电力系统的脆弱性和风险增加,需要加强对新能源相关业务场景的巡检、运维、管理能力,以及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发电量预测等技术研究。  2024年2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在论述新型储能产业时指出,“要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类新型储能的技术经济优势,结合电力系统不同应用场景需求,选取适宜的技术路线。围绕高安全、大容量、低成本、长寿命等要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集成创新和攻关,着力攻克长时储能技术,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日以上时间尺度的系统调节需求。探索推动储电、储热、储冷、储氢等多类型新型储能技术协调发展和优化配置,满足能源系统多场景应用需求。”电力系统调节对储能的技术需求,以及不同储能路线的协调发展,将是下一阶段技术创新与突破的重点。  ③数字电网建设促进电力大数据的开发与应用  伴随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数字电网建设同样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建设工程。数字电网以现代电力能源网络与新一代信息网络为基础,以“云大物移智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工具,以“发、输、变、配、用”各环节产生的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是电网在数字经济中所呈现的能源生态系统新型价值形态。  数字电网具有物理、技术、价值三大内涵属性,其中:在物理属性方面,依托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应用,满足新能源发电出力预测、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等新型电力系统对电网提出的新要求,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在技术属性方面,依托数字化技术,打造覆盖电网全过程与生产全环节的数字孪生电网,并构建覆盖生产经营管理的数字业务平台,利用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实现业务的数字化;在价值属性方面,以释放数据资产价值、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重塑为目标,以电力数据资产为要素,通过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服务质量、支撑政府决策,繁荣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态。  (2)智能电力产品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电力产品涵盖了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公司主要产品。其中,智能电表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实时监控、自动控制、信息交互及数据处理等功能,是国家智能电网在用电侧的核心感知元件,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产品主要包括集中器、专变终端等,负责对智能电表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并可对智能电表进行控制和检测,是连接智能电网感知设备与主站系统的重要载体,其与智能电表存在配套关系。  国家电网智能电表于2009年出台智能电网规划,同年智能电力产品开启集中招标采购。2019年国家电网智能电力产品招标总金额为159.84亿元,同比增长31.33%。受外部环境影响,以及叠加新标准过渡期,2020年招标总金额下滑16.01%至134.25亿元。2021年智能电力产品需求明显回升,招标总金额达到200.59亿元,同比增长49.41%。2022年,国家电网招标总金额为256.39亿元,同比增27.82%。2023年,国家电网招标总金额为232.90亿元,同比下降9.16%。2024年2月,国家电网发布了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项目的第一次招标需求,按设备需求数量口径统计,整体需求量较2023年第一次招标同比增加81.15%,其中,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需求量同比增幅为106.92%。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中,新能源并网运行、市场化电价机制调整等因素催生了对智能电表的新要求,例如双向计量、在线监测、负荷管理等。智能电表早期标准普遍参照对标IEC系列,2012年OIML(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在IEC基础上制定了IR46标准,该标准要求计量芯与管理芯相对独立,同时在计量精度、功率因数、谐波影响、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更高要求。国家电网在IR46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更贴合国内需求的物联网电能表概念及试行标准,并于2020年开始试点采购物联网电能表。  2023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调需求响应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下需求侧资源运用和源荷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统筹组织11家研究机构共同编制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发布,到2030年,推动新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装机占比超过40%,发电量占比超过20%。至2045年,新能源成为系统装机主体电源。提到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有力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  伴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接入配网都需要加装智能电表,从而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物联网电能表采用“多芯模组化”设计理念,配备上下行通信模块以及各类业务应用模块。物联网电能表与其它专业设备配合可实现居民家庭智慧用能、电动汽车及分布式能源服务、社区综合能源服务等智慧场景应用。  (3)智能巡检服务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输电是电力系统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环节,输电线路按结构形式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地下线路,其中架空输电线路架设在地面之上,是主要的输电线路形式。架空输电线路长期露置在自然环境中,容易遭受各种外力破坏,更易出现故障。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需加强线路的巡视和检查,随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以便及时检修消除隐患,并制定安全措施。传统电力巡检主要依靠人工巡视,存在劳动强度大、巡线效率低、巡检不到位、巡检结果难以数字化展现等问题。随着无人机、数据处理等技术的发展和在巡检领域的深入应用,目前电网已形成了“直升机/无人机巡线+激光雷达扫描+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展示”的智能巡检业务模式,对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发布了《国网设备部关于印发架空输电线路激光扫描技术应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智能输电线路推进路线策略》、《关于印发2020年设备管理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等多份关于输电线路巡检的规划文件,提出了“加大输电线路巡视无人机推广应用力度”与“推进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建设”的要求,制定了“实现输电线路巡视现场作业100%无人化”的发展目标,并且在具体业务层面提出了“构建基于机巢网格化巡检的中继接力飞行作业模式”、“加快输配电线路三维模型建立及航线规划”等技术发展方向。上述规划文件显示出电网公司在输电领域对智能巡检服务存在大规模运用的需求,并着力推动行业技术发展与整体解决方案的创新。  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印发2024年设备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220千伏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班组无人机应用覆盖率达65%。加快自主巡检技术攻关,健全缺陷样本库,深化人工智能、AI识别算法大模型与专用模型融合迭代应用,健全规范化算法激励机制,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网线路典型缺陷智能识别准确率均超过85%。  在发电领域,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能够为智能巡检行业带来市场增量。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由于发电能量密度较低,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设备运维的工作量较大、技术难度较高。同时,新能源电力设备存在对各类极端天气耐受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因此,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9大清洁能源基地和5大海上风电基地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场站也有望成为智能巡检服务重要的新应用场景。与输电线路巡检相比,光伏风电巡检的检测对象进一步包括了光伏电池板、风机叶片以及热斑效应、叶片的裂隙孔洞等缺陷,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传感器技术、建模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因此,新的市场需求也会推动巡检市场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4)信息技术服务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电力行业,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涉及电力生产与服务的各环节均会产生大量的电力数据,例如线路运行数据、用电习惯特征、电力市场状况、电力企业财务信息等。上述电力数据具有体量庞大、增长迅速、数据种类维度繁多、数据价值密度不一等特点。因此,为了对有效信息和数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及充分利用、保障电网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电力企业服务质量,需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有效电网数据信息进行快速、精准、安全的检索、分析、整合和利用。下游客户对先进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应用需求,有望为电力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加快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十四五”期间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程的投资合计约3万亿,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地区电网公司纷纷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关设备和技术服务的市场容量不断增长。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主流供应商,为新型电力系统和数字电网建设提供产品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将深度受益行业发展红利。  公司秉承着“以客户为中心,视质量为生命”的经营服务理念,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公司未来将依托深耕电力行业二十余年的技术积淀,把握新型电力系统、数字电网建设带来的巨大战略机遇,持续创新,不断开发和完善新一代智能电力硬件产品和储能相关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将智能巡检、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作为主要发力点,全面推进产品服务体系换代升级,将公司打造为电力行业智能服务平台,贯彻执行国家创新驱动和科技发展战略,助力新时代电网建设。  (三)经营计划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智能化电网建设的推进,电力设备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行业一员,煜邦电力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公司制定了2024年的经营计划,以更加具体、实际的措施和目标,为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指明方向。  1、人才梯队与团队建设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研发团队建设,建立了外部招聘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机制,推进精密计量、智能硬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的人才引进工作。  我们将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和研发团队的建设。同时,公司亦建立了一系列技术创新考核机制,充分体现研发人员的劳动价值。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2、压舱石业务的巩固与提升  智能电力产品业务是公司的压舱石业务。公司主要客户对供应商的智能电力硬件产品履约服务能力及产品交付后新功能升级或改善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司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化及流程化的管理及改进,加大技术团队的投入,充分利用研发流程管理工具和测试试验环境,加强研发过程管理,提升产品研发效率和质量,确保电能表、采集终端等主流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同时,深化与电科院等行业权威机构的合作,并以此为起点,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和质量。  在做好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市场份额。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全面拓展产品领域与提供解决方案  2024年,公司将全面拓展公司产品的领域,依托不断创新的研发实力,深入挖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合、高效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革新和市场洞察,我们将持续推动产品创新,确保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在保障压舱石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拓展物联网电能表、导轨表、高防护表、高等级电能表等新产品线。在储能业务方面,发展发电集团、能源投资客户,积极参与源网侧招标项目,力争自主产品实现100Mwh以上集成项目的业绩突破,布局工商业储能市场,探索海外市场,并引入高水平研发人才,开展关键设备研制。  始终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挑战。通过与客户紧密合作,我们将共同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目标。  通过持续推进产品研发与技术布局,我们将不断丰富产品线与产品型号,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巩固在行业中的地位,提升市场份额。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跟踪行业最新技术和产品动态,及时将新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发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升自主研发产品线的完整性。  4、新型电力系统的探索与研究  公司将密切关注新型电力系统的演进和发展趋势,加强与行业内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新型配电网和新型智能用电网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做好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储备。依托深耕电力行业二十余年的技术积淀,把握新型电力系统、数字电网建设带来的巨大战略机遇,持续创新,不断开发和完善新一代智能硬件产品体系,构建满足国家电网“空天地一体化”全程全网数字基础设施“大运营”体系建设要求的整体解决方案,更加全面地满足下游客户在“源网荷储”各环节对智能巡检产品、服务的需求,深入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平台能力与数字化转型  在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共同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致力于打造电力行业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服务平台。以平台能力为核心,整合公司内部资源,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面向客户的数据服务平台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数字孪生电站管理平台”、“设备智能巡检”等创新场景应用,都是公司平台能力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的代表性成果。  未来公司在强化各硬件类业务的基础上,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基础,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数字信息技术,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以电力系统客户为切入点,聚合公司软、硬件产品与服务,构建具有高度黏性和可拓展性的数据服务网络和系统平台,通过AI技术为生产力赋能,持续提供更高效的业务场景解决方案,助力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6、国际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积极拥抱国际市场,加快国际化布局的步伐。通过深入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和产品方案。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海外市场份额,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全球绿色清洁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关注国际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国际市场战略和产品策略。  7、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  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公司将始终坚守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公司运营的合规性和稳健性。同时,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实现绿色、低碳、智能的电力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煜邦电力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