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芯国际(68898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华为联手中芯国际,打破韩国IC芯片垄断,三星彻底慌了!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7-28  中芯国际内幕信息

来源 :华商评论2021-07-28

  近日,华为与中芯国际突然联手,搅动半导体市场。

  

  中芯国际代工华为IC芯片

  7月26日至7月28日,中国股市牵动着全国股民的心,A股罕见的出现了三天暴跌。

  

  在这场暴跌之中,最热门的半导体板块也未能幸免,整个板块在涨至高点后连跌两天。

  

  但是,有一只股票却逆大盘的跌势上涨,表现十分亮眼,那便是中芯国际。

  7月26日和7月27日,中芯国际科创板与港股双双爆发,26日上涨10%以上,27日盘中一度暴涨20%,创下了上市以来最大盘中涨幅,收获首个涨停板。

  随着股价暴涨,中芯国际的市值也一度突破了5000亿,成为科创板首家突破5000亿的企业!

  直到7月28日,中芯国际的股价才有所收敛。

  

  中芯国际作为国内晶圆代工厂标杆企业,在芯片国产替代方面具有重大作用,绝对是公认的行业龙头企业。

  但是,中芯国际股价走势却不尽如人意,上市以来,股价长期处于低位震荡之中,即使在半导体板块集体大涨的情况依然不愠不火,这一次中芯国际为何逆大盘暴跌的趋势大涨呢?

  7月26日,众多媒体报道称,华为自研的OLED屏幕驱动芯片已完成试产,预计今年年底即可正式向供应商完成量产交付,之后即有望应用到华为旗下产品中。

  由于华为没有晶圆厂,所以此款芯片需要借助代工,该OLED驱动芯片采用40/28nm工艺,最大可能交给中芯国际生产。

  虽然中芯国际对此进行回应,但从股价的暴涨来看,这一次的代工企业很大概率花落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当前的营收、净利润都稳稳的排在行业第一的位置,华为此次的IC芯片业务如果交由中芯国际代工,那么业务上势必要更上一层楼。

  许多人都好奇,中芯国际不是已经被美国制裁了吗,为什么还能为华为代工芯片呢?

  实际上,此芯片非彼芯片。

  在手机中,支撑整个手机电路的主要是Soc芯片,也就是华为遭到被断供的高通、三星、台积电等企业生产的高端手机芯片,需要7nm的工艺才能制造出来。

  而这次华为自研成功的,是屏幕驱动IC芯片,同样在手机端、PC端应用,但其制作工艺仅需要40nm/28nm便可,中芯国际、甚至国内许多晶圆厂都可以达到这个工艺水平,并不受美国限制。

  

  这一次研制成功屏幕驱动IC芯片的企业,依然是华为旗下的芯片设计企业——海思科技,而这次华为与中芯国际联手生产IC芯片,更是在重重压力之下的一次反击!

  

  华为海思的反击

  众所周知,2019年美国制裁华为后,华为的手机芯片就遭到了断供,已经研发的麒麟芯片,台积电再也无法代工。

  而中芯国际也因为美国制裁的原因,购买的荷兰ASML的EVU光刻机迟迟无法交货,无法生产7nm的芯片,也无法为华为代工芯片,华为陷入了无芯可用的局面。

  为了缓解局面,华为不得已将荣耀剥离、在禁令生效前大量囤积高通芯片备用,如今在重压之下强撑。

  海思科技虽然成功设计出了麒麟芯片,但是也已经无法代工,必须要寻找新的突破口,这个新的突破口,便是IC芯片。

  

  在屏幕驱动IC芯片领域,韩国是绝对的龙头。

  2020年,三星占了OLED驱动芯片市场50%的份额,韩系的Magnachip占了33%的份额,韩国还有一家SiliconWorks,相当于这三家韩系厂商占了85%以上的市场份额。

  国内的面板巨头京东方A,虽然生产面板,但是也严重依赖韩国的屏幕驱动IC芯片,仍未国产化。

  但是,京东方A无法国产化的IC芯片,对华为而言却不是太难,海思科技连高端的7nm的麒麟芯片都能设计出来,40nm/28nm工艺的屏幕驱动芯片自然不在话下。

  而且,这个领域韩国垄断过于严重,海思科技研发成功后,由中芯国际代工生产,将会彻底打破韩国垄断屏幕驱动IC芯片的局面,京东方、维信诺、TCL等国内面板巨头也就多了一条选择,不用再受制于韩国厂商。

  但是,海思科技研发成功的这款IC芯片,要完全打破垄断并非易事。

  一款芯片,从设计到生产,最后还有一个封测环节,这也是华为当前的短板,海思科技成功研发、中芯国际成功代工生产,那么封测该交由谁呢?

  

  目前,中国台湾的OLED DDI测试供应商颀邦科技和南茂科技,主导着绝大多数除韩国外的IC设企业的DDI测试业务。

  但是,目前颀邦和南茂的产能已经无法满足当地OLED芯片供应商的需求了,恐怕很难分出余力来为华为的IC芯片进行封测。

  并且,由于美国制裁的关系,台湾的企业与华为有所关联很容易招致美国的制裁,这也是台湾企业的担心所在,华为很难与台湾的芯片封测企业展开合作。

  如此看来,希望更多的应该是寄托在国内的封测三巨头: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上。

  从长电科技的公告来看,长电科技具备完成所有先进封装类型产品的能力,是目前大陆封测厂中唯一一家具备全系列封装技术能力的公司。

  

  只不过,主要的产能和市场目前仍在台湾企业手中,长电科技的市场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而已。

  但这也说明,凭借海思科技的设计能力、中芯国际的代工能力、国内封装厂的技术能力,是可以完成整条产业链的国产化的,韩国在技术上已经无法垄断这一领域了。

  这时候最慌的莫过于三星了,三星在IC芯片领域占有50%的市场份额,不仅如此,在整个OLED屏幕市场,韩系厂商也占了80%+以上的份额,三星垄断大屏,LG垄断小屏。

  

  三星凭借垄断性的技术,将屏幕与屏幕驱动芯片绑定在一起,排斥其他厂商,长期的赚取垄断利润。

  华为这一次出手,显然就是冲着抢三星的市场去的!

  

  华为瞄准三星

  首先,华为当前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

  华为被制裁后,手机业务倒退十分严重,目前只能依靠库存的芯片维持,国产手机销量前五已经没有华为的身影;

  主营的5G通讯业务上,又在美国、欧洲、澳洲等地区接连遭拒,英国甚至直接将华为20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华为在等待国产芯片突破,能够量产麒麟芯片,才能真正王者归来,但是华为现在必须要转型,在新的业务上寻找突破口,撑过这一艰难时期。

  三星的业务,最值得华为借鉴,其中芯片生产、手机屏幕生产,这是三星占领市场规模最大的两项业务。

  既然手机Soc芯片无法生产、手机的生产也受限,那就在屏幕驱动IC芯片、以及屏幕生产商下文章,直接与三星抢夺市场,是最为有效的。

  华为的晶圆厂已经在武汉建设,一旦投入生产,华为甚至不再需要依靠中芯国际就能自己量产屏幕驱动IC芯片,再通过与国内的封装企业一同扩产,便能直接与三星正面竞争。

  半导体领域,竞争的是科技实力、成本、效率,华为有着足够的实力与三星竞争,抢夺三星的屏幕驱动IC芯片市场,不仅能够市场国产化,更能为华为带来新的业务营收,保障华为自身的现金流,可谓是绝佳的突破点。

  华为,已经吹响了反击的号角!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