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芯国际(68898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芯国际、华润微公开喊话,半导体市场有望触底,存储器率先反击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6-30  中芯国际内幕信息

来源 :电子发烧友网2023-06-30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今年以来,半导体市场持续低迷,这主要是受到前几年高景气度以及缺芯的影响,导致上游开始加大生产力度,到今年产量开始逐渐释放,让市场从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这也是半导体市场的强周期性。

  不过在近期,半导体市场下降的趋势似乎有了一些改变。包括中芯国际、华润微、台积电等多家企业都在近日表态,认为中国半导体市场有望触底。与此同时,存储器市场已经率先走出谷底。

  半导体市场即将触底

  近日,市场调研机构Omdia公布了一项最新报告,显示2023半导体市场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120.5亿美元,环比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9%,这也是半导体市场收入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同时也是Omdia自2002年跟踪半导体市场以来有记录最长的下跌期。

  主要下跌的领域集中在内存与MPU市场,2023年第一季度MPU市场规模为131亿美元,同比下降35%,内存市场更加惨烈,一季度内存市场规模为193亿美元,仅为去年同期的44%。如此大规模的降幅,也拖累了半导体市场的整体情况。

  但这种坏日子可能即将迎来拐点,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在此前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当前全球半导体市场仍处于周期性低迷,宏观经济低迷加剧了这种情况,不过今年4月份销售额连续第2个月环比上升,或许预示着未来几个月全球半导体市场将持续反弹。SIA预计,2023年半导体销售额将下降10.3%,但2024年有望反弹11.9%。

  中芯国际也在其最近的股东大会上表示,今年二季度预计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到7%,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毛利率预计在19%到21%之间。

  同时,中芯国际也表示,虽然二季度收入触底回升,但下半年复苏的幅度还不甚明朗,整体来说,尚未看到市场全面回暖,因此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也就是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

  不仅是中芯国际,另一家IDM大厂华润微总裁李虹也在近期公开表示,从华润微跟客户交流,以及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华润微认为现在半导体行业已经接近低谷了,目前的库存水平是比较低的。对此,华润微比较有信心下半年或者最迟明年,市场需求应该会恢复。

  李虹表示,从半导体下游应用来看,消费电子方向高增长已不可见,但随着5G、物联网、新能源、AIGC等新兴应用的出现,半导体市场将获得新的成长动力。

  同时,半导体的周期性主要取决于市场库存,库存也是供需变化的重要指标,而当前正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快速下降的库存水位也让多位半导体业界大佬纷纷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包括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大立光董事长林恩平,宏碁董事长陈俊圣、友达董事长彭双浪,威刚董事长陈立白及华邦电董事长焦佑钧均等都在近期改口,认为产业谷底已经显现。

  存储器或成为市场反转的拐点

  尽管从当前来看,半导体市场仍然难言利好,许多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但产业的反转往往是从一个个角落开始,而在这些领域,已经有了明显的上升迹象,比如存储器市场。

  近期,美光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财季的业绩情况,数据显示,第三财季营收达37.5亿美元,尽管相比去年同期的86.4亿美元有明显下降,但超过预期的36.5亿美元。

  美光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表示,随着生成式AI的加速采用推动了AI服务器对内存和存储的需求高于预期,但主流数据中心应用的传统服务器需求仍然低迷。

  不过目前市场中供过于求的现象正在改善,此前美光和SK海力士等存储器大厂都在2022年秋季宣布减产,而三星也在今年的4月份表示将进行减产计划,随着各家厂商减产以及市场库存的不断调整,目前存储芯片的库存已经来到了适当的水位。

  Mehrotra认为,客户继续减少过剩库存,随之改善了定价趋势,并增强了对该行业增长和收入已经触底的信心。同时Mehrotra相信存储器产业已经走过营收低谷,随着供需逐渐恢复平衡,美光预估利润率将有所改善。

  Summit Insights Group董事总经理Kinngai Chan也在近期发表相似言论称,“我们认为当前内存行业的库存调整已经过去。”

  威刚董事长陈立白透露,DRAM现货价在今年3月时已处谷底,目前价格跌无可跌,上游原厂陆续减产后,在库存降低且产能调控下,可望在第三季率先反弹。而NAND现货价由于库存仍然庞大,现货价可能需要等到第三季度才会触底,合约价可能还需要再等等。

  从市场中的实际反馈来看,近期消费类DRAM在智能手机和PC领域的下跌趋势几乎已经停止。这也是由于上游厂商不断的减缓生产节奏,让市场中库存逐渐降低所引起的。

  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5月份,指标性产品DDR4 8GB的批发价格约为每个1.48美元左右,而容量较小的4GB产品价格约为每个1.1美元左右,而批发价格是存储厂商和客户之间每月或每季度确定的,这个价格意味着已经连续下跌一年之久的DRAM终于止跌反弹。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对半导体市场的增长仍然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认为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达到5759.97亿美元,超过2022年的5740.84亿美元,其中存储芯片销售额预计将大幅增长43.2%,达到1203.26亿美元。

  而今年以来生成式AI的火热也为存储器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中金公司的预测,2023-2025年仅AI即会为存储带来80亿美元增量市场。

  为此,一些存储大厂甚至已经开启了扩产的动作。如SK海力士正在扩建HBM(高带宽DRAM)产线,计划将HBM产能翻倍,2022年6月,SK海力士便已经开始量产DRAM HBM3,目前该产品已经供应给了英伟达的H100。有韩媒报道称,英伟达已要求SK海力士提供HBM3E样品,这是DRAM HBM3的下一代产品。

  SK海力士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HBM3E,而AI GPU需要用到大量的HBM,甚至导致近期SK海力士的HBM市场价格一度上涨了5倍,成为当下最紧俏的存储器产品。市场数据显示,当前HBM市场规模达到15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来到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

  写在最后

  随着过去几年全球贸易冲突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芯片紧缺,而在那时,正值AI、IoT、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市场对于芯片的需求大增。这加剧了市场芯片短缺的情况,也让不少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从而投资扩产。

  但随着产能逐渐释放到市场中,以及经济下行的影响,让原来供不应求的市场开始走向了供过于求,半导体市场也开始陷入低迷。如今,这种低迷的状态或许到了尽头,在AI的带动下,存储器市场或将率先走出低谷,从而带动整个半导体市场重新向上。

  就如霍华德·马克思在《周期》中说的一样,市场周期总是围绕供需平衡上下波动,当市场走到一个极端之后,总会向均值回归。但市场回归到均值后,通常不会停留,而是继续冲向另一个相反的极端,就像一个钟摆。现在,半导体市场已经来到了市场钟摆的一个极端。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