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万德股份(836419)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招股书精读-万德股份(油品添加剂、石油炼剂、油田化学品)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0-15  万德股份内幕信息

来源 :数据GO2023-10-15

  目录

  //主营业务与主要产品//

  //发行概况//

  //募集资金运用与未来发展规划//

  //高管与员工//

  //股权结构图//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

  //行业确定依据、主管部门、政策//

  //行业市场规模//

  //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

  //风险因素//

  //框架//

  //主营业务与主要产品//

  (一)公司主营业务概述

  公司专注于微通道连续反应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报告期内主要生产和销售油品添加剂、石油炼剂、油田化学品以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公司是国内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硝酸异辛酯)的主要生产商,并提供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等多种精细化工产品,产品服务于油品调和、石油炼制、油田开采等领域,已形成以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为主体的客户体系。

  微通道连续反应技术可解决传统釜式硝化反应工艺存在的易爆炸、反应转化率低等问题,实现更为安全、环保、节能的化工生产。2015 年 7 月,公司建成了国内首个万吨级的硝酸异辛酯微反应生产装置,并已实现了安全、高效、长周期连续运行。公司基于多年规模化生产所形成的微通道连续反应技术,持续推进硝酸异丙酯、硝基胍等新型产品研发和生产。

  发行概况

  

  

  募集资金运用与未来发展规划

  

  高管与员工

  (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情况

  1、公司实际控制人基本情况

  党土利,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1961 年出生, 1984年 7 月至 1998 年 4 月历任西安石油化工厂车间技术员、实验研究室主任、研究所所长;1998 年 5 月至 2001 年 12 月担任西安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8 年 5 月至2014 年 7 月西安市科学技术局生产力促进中心担任员工;1998 年 11 月至 2011 年 6 月历任万德有限总经理、董事长;2011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担任万德股份董事长;2019年 8 月至今担任万德股份董事。

  王育斌,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 1969 年出生, 1992年 7 月至 2006 年 6 月历任中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技术员、工程师;2006 年 7 月至 2011年 6 月历任万德有限研发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2011 年 7 月至 2016 年 9 月历任万德股份董事、总经理;2012 年 11 月至 2015 年 9 月历任陕西迈凯德化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2014 年 4 月至 2016 年 8 月担任山东迈凯德监事;2016 年 10 月至 2019 年 7 月担任万德股份副董事长;2018 年 6 月至 2022 年 4 月担任万德新材料董事;2019 年 7 月至今担任万德股份董事长。

  (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简要情况

  (1)汪希领,董事兼总经理,男, 1968 年 6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1987 年 7 月至 2009 年 11 月于西安石油化工总厂历任技术员、分厂合成车间主任、分厂厂长、总厂生产处处长、总厂厂长助理;2002 年 10 月至 2015 年 5 月于中国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历任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2015 年 6 月至 2016 年 9 月于万德股份任常务副总经理;2016 年 10 月至今任公司总经理;2019 年 10 月至今担任万德新材料董事长、执行董事;2019 年 7 月至今任万德股份董事。

  (2)杨青

  杨青,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女, 1975 年 11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1999 年 7 月至 2011 年 6 月于万德有限历任技术员、综合管理部部长;2011 年 7 月至今于万德股份担任董事、董事会秘书;2018 年 6 月至今担任万德新材料监事。

  (3)黄琨

  黄琨,董事,男, 1978 年 12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研究生学历。2006年 7 月至 2008 年 1 月于广州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2008 年 2 月至今任深圳市达晨财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2010 年 7 月至 2019 年 5月,任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4 月,任新疆喀纳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曾任西安金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鹰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沃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凯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沃泰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华晶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曾任达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2014 年 7 月至今任星展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5 年 8 月至今于万德股份担任董事。

  (4)郭随英

  郭随英,独立董事,女, 1966 年 4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1988 年 7 月至 1994 年 7 月,任西安市运输总公司会计主管;1994 年 8 月至 1995 年 7 月,任西安华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主管;1995年 8 月至 1999 年 6 月,任陕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主任科员;1999 年 7 月至 2008 年 1月,任陕西立信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2008 年 2 月 2014 年 11 月,历任陕西合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主任会计师、总经理;2014 年 12 月至今,任职于陕西华菁融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原名陕西合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2014 年11 月至 2022 年 6 月,任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7 年 6 月至 2023 年 7 月,任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 年 12 月至今,任西安博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1 年 3 月至今,任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 年 6 月至今任万德股份独立董事。

  (5)王满仓

  王满仓,独立董事,男, 1963 年 3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学位。1986 年 9 月起,任教于西北大学经管学院,现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2009 年 7 月至 2012 年 7 月,任长安银行监事;2017 年 7 月至 2020 年 5 月,任西安宝德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12 月任成都华泽钴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8 年 9 月至 2021 年 1 月,任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8 年 9 月至今任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8 年11 月至今任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19 年 5 月至今任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 年 4 月至今任常柴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 年 4 月至今任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 年 9 月至今任供销大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2 年 4 至今任合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0 年 6 月至今任万德股份独立董事。

  (6)马政生

  马政生,独立董事,男, 1966 年 3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研究生学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1987 年 7 月至 1989 年 9 月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任助理工程师, 1992 年 10 月至今于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陕西省科技计划评审专家信息库成员,陕西省应急管理局危险化学品生产技术专家,陕西省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委员,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6 年 12 月 12 日至今任西安九帆化工有限公司监事;2020 年 6 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2、监事会成员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监事共计 3 名,分别为庞玲、张靖坤、常兆军。

  公司本届监事简历情况如下:

  (1)庞玲

  庞玲,监事会主席,女, 1972 年 12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1994 年 7 月至 2006 年 4 月任中铝山东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工程师;2006年 4 月至 2014 年 9 月任中铝山东铝业公司氯碱厂科长;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 6 月担任山东迈凯德副总经理。2015 年 6 月至今担任山东迈凯德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9 年7 月至今,任万德股份监事、监事会主席。

  (2)张靖坤

  张靖坤,监事,男, 1983 年 2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研究生学历。2007 年 7 月至 2008 年 10 月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担任业务经理;2008 年 11 月至2011 年 10 月于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担任风控经理;2011 年 11 月至今于深圳市达晨财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投资副总监、总监;2015 年 8 月至今于万德股份担任监事。目前兼任艾索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鸿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中科华芯测控有限公司、嘉兴高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世源频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重庆两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西安慧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欣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增优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监事。

  (3)常兆军

  常兆军,职工监事,男, 1981 年 12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工程师。2005 年 7 月至 2006 年 6 月于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技术员;2006年 7 月至 2007 年 6 月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任实验员;2007 年 7 月至 2011 年 7月于万德有限历任研发工程师、业务员;2011 年 7 月至今历任万德股份营销部副部长、商务部长;2015 年 8 月至今于万德股份担任职工监事。

  3、高级管理人员

  (1)薛玫

  薛玫,财务总监,女, 1969 年 10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注册咨询工程师。1988 年 7 月至 1996 年 2 月于西安市海洋针织厂历任会计、主管会计、团委书记;1996 年 3 月至 2008年 7 月于中天银会计师事务所陕西分所历任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副所长;2008 年 8月至 2012 年 8 月于西安达刚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2012年 9 月至 2015 年 2 月于西安西能控股投资有限公司任财务副总裁、董事会秘书;2013年 6 月至 2017 年 7 月,于西安灵境科技有限公司任独立董事;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10 月,于西安华晶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独立董事;2015 年 3 月至今于万德股份担任财务总监。

  (三)员工情况

  1、员工整体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员工人数情况具体如下:

  

  (1)员工专业结构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员工专业结构如下:

  

  ( 2)员工学历结构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员工学历结构如下:

  

  ( 3)员工年龄结构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员工年龄结构如下:

  

  股权结构图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

  

  行业确定依据、主管部门、政策

  (一)所属行业及确定所属行业的依据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油品添加剂、石油炼剂、油田化学品以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硝酸异辛酯、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等,其下游主要为石油化工行业和石油开采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发行人所属行业为制造业( C)中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C26)。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属于“C 制造业-C2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6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C2662 专项化学品制造”。

  (二)所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和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及对发行人经营发展的影响公司所处的精细化工行业属于市场化竞争性行业。政府职能部门按照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相关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已实现市场化竞争。

  1、行政主管部门

  目前,精细化工行业宏观调控职能主要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行业管理职能,负责研究提出工业发展战略,拟订工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

  2、行业主要自律组织

  与公司所处行业和主营业务相关的行业自律组织主要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挥行业自律职能,广泛联系国内外石油和化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同业组织,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参与行业管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会员单位中国化工学会下设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负责开展精细化工行业的学术交流、科学论证、咨询服务,提出政策建议等。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2、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公司所处的精细化工行业是国家当前重点支持的行业,得益于近年来国家政策、法规、资金等多方位的支持,精细化工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公司拥有生产油品添加剂、石油炼剂、油田化学品等化学品的丰富经验,并且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近年来公司的研发和生产方向顺应了国家行业政策法规鼓励支持的方向,获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果并具备了持续良性发展的潜力。

  

  

  

  行业市场规模

  (一)所属行业的发展概况

  1、公司产品所属行业概述

  (1)硝酸异辛酯行业概况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首先由美国开发并应用,而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才开始相关领域研究。目前常见的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可分为硝酸

  酯类、过氧化物类、醚类以及草酸酯类,硝酸异辛酯因其使用安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十六烷值改进剂。传统的硝酸异辛酯生产技术主要由欧洲含能材料、瑞士毕亚兹公司、英诺斯派材料等欧美企业掌握,但其采用的釜式硝化生产工艺存在危险性高、反应控制难度大的问题。

  随着 2019 年 1 月起我国开始执行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政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废止了普通柴油国家标准,我国加快了油品质量升级的步伐。“三油并轨”政策推行前,普通柴油主要用于重型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其国家标准中柴油十六烷值最低要求为 45,远低于车用柴油国 V、国 VI 的标准中十六烷值 49 的最低要求。随着柴油国 VI 标准的逐步推广与普及,国内硝酸异辛酯的市场空间得到进一步了发展。

  (2)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

  我国现有油气田中自喷井比例较低,低渗透油气田占新发现油气储藏的一半以上,低渗透油气田产能建设的规模则占油气田产能建设规模总量 70%以上,因此,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对我国油气开发产业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石油接替资源量和后备可采储量日趋紧张,为确保原油稳产高产,实现石油资源接替良性循环,三次采油已成为老油田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据中石油新闻中心报道:“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 10 注 36 采现场先导试验效果显著,遏制了产量快速递减并实现硬增油,预计比常规水驱提高采收率 10 个百分点,措施和药剂成本不足 15 美元/桶。

  中国石油低渗透探明储量约 1/3 以上无法注水开发,中高渗储量仍有 40%以上提高采收率的空间,应用潜力巨大”。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三次采油的采收率,包对括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在内的油田化学品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2、主要产品下游应用行业发展状况

  (1)石油化工行业

  石油化学工业是指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化学品的领域,属于基础性产业,主要产品包括各种燃料油、润滑油、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炭、石蜡、沥青等,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轻工、建筑、建材等行业提供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国际能源署预测,到 2050 年前,石油石化市场将占全球石油需求的 55%。

  全球对石化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预计未来 20 年石化工业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这也将成为未来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主要驱动力。

  从石化行业的发展方向及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未来石化工业将依靠技术升级创新,推动原料多元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高端发展、差异化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提升我国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安全环保水平, 2021 年 6 月 1日,工信部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将“新型微通道反应器装备及连续流工艺技术”等32 项技术列为鼓励推广的技术和产品名录,为加快推动石化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2022 年 3 月 28 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石化化工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我国由石化化工大国向强国迈进。

  (2)柴油的市场情况

  2021 年,全球柴油生产和消费复苏,已接近 2019 年水平。2021 年全球柴油供给量为 2,730.9 万桶/日,同比增长 3.5%;柴油需求量约 2,767.2 万桶/日,同比增长 5.6%。

  全球轻质原油产量增加,炼厂柴油平均收率回升,经济恢复增长加上国际海事组织降低全球船舶燃油硫含量新规实施,带动柴油需求上涨。2022 年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使欧洲能源供应形势进一步恶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将面临柴油供应量紧张的局面。

  近十年来,我国的柴油生产量一直维持在 1.5 亿吨以上的年产量。2021 年全年柴油累计产量达到了 16,337.02 万吨,较 2020 年增长 2.7%。2022 年我国柴油累计产量已达到 19,125.70 万吨,同比增长 17.07%。

  

  (3)石油市场供需情况

  在化石能源中,石油作为目前全球第一大能源在较长时期内仍将继续发挥主体能源的作用。2021 年全球能源消费中,石油消费占比 30.95%,消费占比仍超过煤炭、天然气以及其他能源。

  

  2011-2019 年,全球石油的日均消费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2019 年,全球石油日均消费量实现 9,827 万桶,较石油产量高出约 300 万桶,石油市场整体呈现出轻微的供不应求态势。2020 年因疫情影响造成石油消费量大幅下滑。2021 年以来,随着各国疫情影响减弱及生产恢复,石油需求量也处于恢复状态。2021 年,全球石油产量增加了140 万桶/日,石油消费量增加了 530 万桶/日,主要增长发生在美国、中国和欧盟。

  根据 OPEC《2022 年世界石油展望》预计,未来十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接近峰值,随后仍将缓慢增长,进入相对较长的稳定期。大约到 2040 年,全球原油需求将达到约 1.1亿桶/日的峰值。尽管预测发达国家未来石油需求会下滑,但发展中国家的巨大能源需求为未来石油消费提供了支撑。OPEC 认为,全球人口增量绝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对石油的需求未来将逐年增加。

  2021 年,我国能源消费同比增长 7.1%,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的 26.5%,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耗国。

  

  2020 年我国原油消费总量达到 675.84 百万吨,同比增长 3.28%;而 2020 年我国原油产量为 194.77 百万吨,同比增 1.97%;2021 年全球油气行业进入复苏阶段, 2021年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4.2%,但对石油的进口依赖度依然为 70%以上,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与石油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明显。

  (二)行业发展趋势

  行业内企业的利润规模与利润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技术储备、研发能力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发展状况。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对油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原油自给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安全生产和节能环保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加之对过剩、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对新建产能的慎重批建,行业内企业面对的压力也不断增大。符合国家政策鼓励方向、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未来才能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

  因此未来行业内企业将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并通过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推出毛利率相对较高的环保型或应用于新领域的高端产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品;同时,通过技术革新、工艺改进和管理优化,在产品品质提升的同时稳定并逐步提高整体的盈利水平。作为化工企业,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环保节能也仍将是行业的关注重点及发展趋势。

  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一)、发行人所属行业格局

  1、硝酸异辛酯的产品竞争格局

  硝酸异辛酯作为主流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产品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以欧洲含能材料公司、英诺斯派材料公司等欧美企业是全球主要的硝酸异辛酯生产商和贸易商。由于硝酸异辛酯生产工艺的技术门槛与危险性较高,且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与生产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较少,山东力宝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西林科股份有限公司与本公司是行业内主要的生产厂家。

  2、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产品竞争格局

  由于聚丙烯酰胺在三次采油、水污染处理、造纸、医药等众多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因此生产厂商较多,市场份额相对分散。在三次采油领域内,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产品的主要生产企业有山东科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爱森(中国)絮凝剂有限公司、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本公司。

  (二)公司与同行业公司的比较情况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硝酸异辛酯、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等。主要产品属于小众细分领域的产品,领域内公司较少。

  1、硝酸异辛酯

  依据公开资料,国内主要生产硝酸异辛酯的企业有山东力宝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西林科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情况如下:

  

  2、纳米微球

  依据公开资料,国内生产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企业有山东科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爱森(中国)絮凝剂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情况如下:

  

  

  3、可比上市公司对比情况

  境内资本市场不存在与公司主营产品完全相同的上市公司,从国内公开市场中选择与公司主营业务相近或相似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包括龙蟠科技、瑞丰新材、宝莫股份和信昌股份,其基本情况如下:

  

  

  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

  

  

  风险因素

  一、经营风险

  (一)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异辛醇、浓硝酸、浓硫酸、油酸,其价格受原油价格变化、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供需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分别为 65.62%、 81.32%和 80.99%。因此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公司成本影响较大。

  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异辛醇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

  (二)单一产品依赖程度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硝酸异辛酯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报告期内,硝酸异辛酯的产品收入分别为 26,178.43 万元、 38,335.55 万元和 39,786.19 万元,占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73.35%、 75.48%和 72.57%。硝酸异辛酯是一种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用于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改善柴油的着火性能。如果未来柴油市场逐渐萎缩,将会对公司主力产品硝酸异辛酯的需求情况产生不利影响。若公司纳米微球等其他产品的市场开拓不顺利,且其他新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情况不理想,则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三)境外销售业务占比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境外销售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 5.39%、24.56%和 33.06%,境外业务逐年上升,且 2021 年起境外销售业务占比较高,公司主要境外市场涉及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市场准入门槛,若这些进口国家或地区相关产品市场准入政策、政治经济环境或贸易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国际局势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影响公司产品的出口。

  (四)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是一家精细化工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油品添加剂、石油炼剂、油田化学品以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报告期内的核心产品为硝酸异辛酯,它是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用于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改善柴油的着火性能,报告期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73.35%、 75.48%和 72.57%。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行业内已经形成了一定品牌知名度与竞争优势,公司在硝酸异辛酯细分领域处于国内市场龙头地位。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公司未来面临的竞争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加,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影响,具体表现在随着公司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增加,行业内企业数目也有所增加,部分国外大型化工企业可能也会进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尤其价格竞争增加。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发展壮大或者开拓更多品种的产品,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五)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公司报告期内,对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6.93%、 68.42%和 63.17%,客户集中度较高。由于国内的大型石油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公司的客户资源较集中,主要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下属各采油和炼油厂及其他石油助剂中间商,销售市场覆盖全国各地。报告期各期,公司对中石油、中石化下属各采油和炼油厂销售占比分别为 39.22%、 41.27%和 34.86%,销售占比较高。若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石油化工行业政策持续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中石油、中石化下属各采油和炼油厂对公司产品采购数量下降,将会给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六)供应商相对集中的风险

  公司的供应商相对集中,公司报告期内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的合计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59.95%、 55.78%和 54.10%,其中向中石化及其控制的公司采购的金额占比分别为 36.48%、 36.43%和 30.40%,存在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如果主要化工原料供应商由于市场原因或其他原因减少与公司的合作,对公司经营将产生不利影响。

  (七)纳米微球市场开拓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纳米微球实现销售收入 3,393.42 万元、 6,593.52 万元、 3,042.54 万元,收入波动性较大。此外,公司对中石油下属的长庆化工销售纳米微球产品和提供受托加工服务实现收入 2,862.18 万元、 4,557.45 万元和 2,725.55 万元,公司纳米微球业务对长庆化工存在重大依赖。

  纳米微球是石油开采领域的新产品, 2017 年由长庆油田开始进行规模化应用,虽然在使用中已经展示了其明显效果,但新产品推广需要一定时间周期,客户接受新产品也需要一定的过程,公司取得长庆化工订单的数量与金额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且长庆化工纳米微球生产线建成投入生产后,对外采购也将会有一定幅度的减少。如未来公司纳米微球推广未达到预期目标,则公司将存在该产品业务下滑的风险。

  (八)微通道连续反应技术输出业务市场开拓不利的风险

  目前公司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油品添加剂、石油助剂、油田化学品等化工产品,报告期内,微通道连续反应技术输出的收入规模相对较小,且公司进入该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公司能否实现在上述领域的业务发展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公司存在微通道连续反应技术输出业务市场开拓不利的风险。

  (九)新能源发展对现有产品不利影响的风险

  进入 21 世纪以来,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引领下,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清洁能源比重、限制化石燃料使用已成为各国政府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选择。虽然公司下游客户所处的石油开采领域和石油炼制领域目前市场需求保持旺盛,短期内新能源的发展对公司业务发展没有重大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降低石油的消耗量、改善全球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是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石油能源将逐渐被新能源替代,进而对公司现有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十)成长性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5,761.83 万元、 50,903.51 万元和 55,633.62 万元,公司目前的成长性主要源于柴油添加剂相关产品的增长。但与大宗化工产品相比,柴油添加剂市场需求规模总量偏小,未来发展受制于柴油的产量和消费量。目前随着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成为趋势,柴油添加剂产品市场也将面临受到进一步挤压的风险。如果未来全球柴油需求增长乏力,或公司不能持续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则公司面临收入增速缓慢甚至下降的风险,从而削弱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

  (十一)环保限产风险

  2013 年,为削减空气重污染峰值、降低重污染频次、保障群众健康,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 2013〕 106 号),完善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提将工业企业限产停产列入应急预案方案之一。随着我国对环保监管力度持续加强,重点监管区域的应急限产已成为常态化行为。发行人生产基地位于陕西省和山东省,是重点的监控区域,未来如重污染天气频率提高或国家采取更严格的限产政策,则可能会对发行人未来生产经营状况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二、技术风险

  (一)技术不能保持领先的风险

  公司是行业内较早研究微通道连续反应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企业,实现了微通道反应硝化装置的安全可靠生产。但随着用户对公司产品在可靠性、稳定性和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技术领先,及时研发出新产品或者研发的新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可能导致公司未来的市场竞争能力下降,公司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二)研发失败和成果转化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产品研发周期较长,需要经过立项、小试、中试、扩试、大生产等多个阶段,为保证公司的技术先进性,公司往往需要提前较长时间进行产品研发规划并持续投入资金,但在长时间的产品研发过程中,研发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公司研发失败或者研发成果无法顺利实现产业化,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三)知识产权、技术被侵害的风险

  公司现已获得 16 项专利技术,其中核心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已经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尚在完善过程中,专利的申请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公司部分核心技术申请专利失败,或核心技术泄密,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一)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9.36%、 13.19%和 21.95%,公司总体毛利率存在较大的波动。如果随着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大,或者业内竞争对手逐步增多,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可能受到影响,则公司综合毛利率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二)应收账款增加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8,451.14 万元、 10,357.71 万元和12,591.81 万元,占公司当期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 23.95%、 22.65%和 24.39%,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呈逐期增长的趋势。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应收账款规模预计还将增加。公司主要客户为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化工集团,信誉良好,但如果公司催款不力或者重要客户信用状况发生恶化,公司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将加大,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三)所得税优惠变化的风险

  公司 2020 年通过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并于 2020 年 12 月 1 日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GR202061000287),有效期三年, 2020 年度、 2021 年度和2022 年度公司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的 15%计缴。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有效期届满后,由于税收优惠政策或公司自身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持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将由 15%上升至 25%,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内控风险

  (一)管理经验不足的风险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资产规模将迅速扩大,客户群体、地区布点都将快速增长,经营管理的复杂程度将明显提高。这对公司的采购供应、销售服务、人力资源、财务核算、信息技术等的管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层的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快速扩大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做出及时、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将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内控风险。

  (二)人力资源风险

  公司在多年的研发、生产和运营实践中,培养了一批研发技术人才、专业技术员工以及经营管理人才,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中高层人才队伍,在研究开发、生产作业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未来石油化工行业向精细化生产的结构性转变和微通道反应产品市场的迅猛发展,行业核心人才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如果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大量流失,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三)股权分散的风险

  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本次发行前,公司实际控制人党土利、王育斌分别持有公司 30.17%、 16.98%的股份,两人通过《一致行动协议》《一致行动协议补充协议》累计控制公司 47.15%的股份。本次发行后,实际控制人的累计控股比例预计将下降至36.58%(不考虑超额配售),公司股权更趋于分散,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减弱、决策效率减低等公司治理的风险。

  五、法律风险

  (一)环境保护风险

  公司废水、废气、固废的排放量较小,且均进行了严格的环保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环保要求。但是,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废水、废气、固废的排放量可能会相应增加,如果公司对于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给公司带来罚款、责令改正、停工整改等行政处罚,从而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二)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属于精细化学领域的制造企业,部分原材料和产品具有可燃、强腐蚀等危险性,对储存和运输有特殊的要求,同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有一定的危险性。公司采用微通道反应降低反应危险性,为确保安全经营,公司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仓储管理制度》等生产管理制度,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但是,未来如果由于生产装置意外发生故障、员工操作不当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仍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从而威胁生产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给公司带来罚款、责令改正、停工整改等行政处罚,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三)不动产抵押、专利质押风险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将拥有的部分不动产、专利等资产质押、抵押给相关方的情形,用于为公司的融资提供抵押或质押担保。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部分资产仍处于抵押、质押状态。因此,若公司发生逾期偿还本息或其他违约情形、风险事件导致抵押权人、质押权人行使抵押权、质押权,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四)租赁房屋存在权属瑕疵的风险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及其子公司除拥有自有房屋建筑物外,还存在租赁房屋建筑物的情形,其中,公司租赁的总部办公区域存在因未取得房屋产权证书而尚未办理房屋租赁备案登记手续的情形。尽管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未办理租赁备案登记手续,并不会影响租赁合同效力,但可能存在未取得产权证书的房屋建筑物被相关部门处罚或责令拆除的情况,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六、募投项目短期影响经营业绩或未来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包括“智能制造产业园(基地)建设项目”,旨在将微通道连续反应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并实现市场推广与应用。虽然公司在该技术领域已有十年以上的经验积累,但对外提供技术服务属于公司新开拓业务,报告期内收入占比较低,未来存在市场开拓风险。

  此外,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固定资产规模将大幅增加,而募投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因此在短期内募投项目新增折旧和摊销或将对发行人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如果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生的收入及利润水平未实现既定目标,公司则可能面临无法按既定计划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七、发行失败的风险

  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采用财务与市值相结合的指标。公司新股估值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市场流动性、投资者认购意愿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公司业务与财务状况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公司可能面临因发行新股认购不足、未能达到预计市值上市条件等原因而导致发行中止甚至发行失败的风险。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