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22 业绩低于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1H22 业绩:营业收入122.81 亿元,同比增长49.6%,归母净利润9.00 亿元,同比增长19.0%,低于我们预期,我们认为主要由于运费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致盈利能力短期承压所致。
逆变器稳健、储能增长超翻倍,运费与原材料致盈利能力承压:下游需求高景气带动1H22 公司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收入分别增长65.2%/159.3%至59.33/23.86 亿元,但由于运费上涨及IGBT、电芯等原材料价格高企,公司盈利能力承压,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毛利率同比下降5.6/2.9ppt 至32.5%/18.4%。其他业务中,营收占比较高的电站投资开发业务收入增长7.0%至28.8 亿元,毛利率同比+2.7ppt 至15.7%,表现相对稳定。风电/光伏发电/其他业务收入分别同比-15.8%/+29.1%/+27.8%至4.0/2.9/4.0 亿元。
销售费用率大幅增长,经营性现金流改善:1H22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2.8/-0.4/-0.3%至9.1%/2.5%/5.9%,销售费用大幅增长主要系售后服务费、人员成本增加。1H22 公司财务费用率由正转负为-1.2%,主要由于美元升值汇兑收益增长。现金流方面,1H22 公司现金流仍未负,但由去年同期-31.3亿元转为1H22 的-12.6 亿元,主因海外储能及渠道业务增加,回款效率提升。
发展趋势
发力户用优化产品结构,价格传导有望修复盈利。在能源危机背景下全球户用光储需求快速增长,公司紧抓机遇拓展户用业务,由于户用盈利能力相对更强,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有望带动盈利能力提升。此外,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情况下公司在光伏与储能端均已进行一定价格传导,有望在下半年逐步体现,且运费价格已现回落趋势。综上我们认为公司年内盈利能力尚有修复空间。
渠道+品牌+产品构筑竞争优势,多业务布局远期空间广阔。我们认为公司在成本管控能力优异前提下,具备全球领先的渠道布局和更高品牌溢价,且高强度研发投入保障产品质量,底层竞争优势充足。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车电驱动、充电桩、氢能等业务,未来业绩增长极丰富,成长空间充足。我们认为公司逆变器龙头地位稳固,看好公司多业务协同发展,打造清洁能源平台型企业。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公司盈利能力短期承压,我们下调2022E 净利润11%至25.11 亿元,维持2023E 净利润45.65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 年43x P/E。我们认为下游高景气度有望支撑公司收入快速增长,且制约盈利能力因素有望在2023 年缓解,公司高成长性依旧,故维持跑赢行业评级,考虑切换估值后,上调目标价48%至155 元,对应2023 年50x P/E,较当前股价有18%的上行空间。
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及疫情影响,原材料供应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