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要点
公司是国内新材料细分龙头,产品技术聚焦微电子和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营业务自2019 年将重心从低端光伏行业产品向半导体和锂电池倾侧,技术和产品走向主要是围绕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两个方向展开,多个产品线和生产基地处于建设中。
超净高纯试剂:电子级双氧水、氨水达到G5 品质,电子级硫酸项目今年也有望步入正轨。双氧水头部客户供货比例达50%,现有产能3.5万吨,未来三年规划在眉山、湖北和安徽扩充新产能6 万吨,氨水未来产能规划2 万吨,硫酸9 万吨产能有望明年释放。
光刻胶/功能性材料:公司在国内半导体光刻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自研i 线胶已经批量供货,KrF 胶处于中试测试阶段,目前公司具备年产1100 吨光刻胶能力,未来新产能规划为4000 吨。
产业链格局重塑,高纯试剂及光刻胶为中长期成长赋能近年大陆地区8/12 吋晶圆厂建设峰期,随着产能扩充带动国产配套化学试剂供应增大。晶圆制造中双氧水、硫酸和氨水消耗合计占比超过七成。根据中国大陆现有、在建和未来规划产线,我们测算高纯双氧水和硫酸全年需求量各约25 万吨,氨水需求量约7 万吨。光刻胶及配套材料是一个长期成长逻辑,目前半导体级光刻胶国产化程度极低,且放量速度缓慢,公司作为少数龙头有望分享国产化红利。
通过收购丰富锂电材料布局,碳中和背景下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公司收购载元派尔森进一步完善在锂电池材料产品中的布局,碳中和背景下需求有望保持长期稳定增长。锂电池的主要消费领域有动力电池、3C 消费电子、储能电池等领域,其中3C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接近饱和,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是未来增速最快的方向。我们预计2025 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超过1000GWh,未来五年复合增速有望保持30%以上。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随着国产半导体和面板产业链格局转变,配套国产材料供应体系有望加速发展,基于公司技术积累、与头部客户深度合作关系以及产能规模化优势,我们认为未来有望持续受益。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3、1.68、2.42 亿元,对应市盈率为65x、40x、28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超净高纯试剂导入进度不及预期;光刻胶开发进度不及预期;新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