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兴发集团(600141)机构评级研报股票分析报告

 
沪深个股机构研究报告机构评级查询:    
 

兴发集团(600141)2021年报点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加快新能源项目落地

http://www.chaguwang.cn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23  查股网机构评级研报

事件:2022年3月21日,兴发集团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36.07亿元,同比增长28.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7亿元,同比增长583.5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16%,同比增加29.87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33.37%,同比增加17.15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9.92%,同比增加16.64个百分点。

    其中,2021年Q4实现营收70.27亿元,同比增长126.87%,环比增加4.44%;实现归母净利润17.59亿元,同比增加571.71%,环比增加30.5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85%,同比增加10.92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64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43.33%,同比增加10.17个百分点,环比增加7.7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8.30%,同比增加21.61个百分点,环比增加6.15个百分点。

    点评:

    主要产品迎来景气周期,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021年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583.58%,主要受益于公司主营产品有机硅、草甘膦、二甲基亚砜、黄磷等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公司主要产品磷矿石均价为283.11元/吨,同比增长35.77%;黄磷均价为24146.26元/吨,同比增长64.15%;磷铵均价为3111.01元/吨,同比增长50.69%;有机硅均价为26326.43元/吨,同比增长50.59%;草甘膦均价为37379.77元/吨,同比增长95.86%。公司积极抢抓有利市场行情,科学组织生产经营,主要装置实现稳产高产,“矿电化一体”、“磷硅盐协同”及“矿肥化结合”产业链优势得到较为充分发挥。

    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300万吨/年低品位胶磷矿选矿及深加工项目、参股公司宜昌星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4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均在2021年建成投产,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2021年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53.37亿元,同比增长121.91%,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业价格大幅提升,公司销售收入增加所致。2021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41.85亿元,同比增长15.95%。

    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1.12%,同比增加0.0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51%,同比降低0.11个百分点;公司财务费用率为2.04%,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3.65%,同比增长1.61个百分比。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为转型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2021年,公司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宜都兴发二期项目40万吨/年磷铵、120万吨/年硫酸、40万吨/年磷酸装置建成投产,公司磷铵产能增加至100万吨/年,湿法磷酸净化装置原料瓶颈彻底解决,开车效率大幅提升;参股企业星兴蓝天4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生产磷铵所需的合成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有助于提高磷铵产品的成本控制能力;兴福电子1万吨/年电子级硫酸、参股企业兴力电子1.5万吨/年电子级氢氟酸项目上半年提前投产,产品品质达到G5等级,正在加快推进国内高端市场客户导入测试,目前共建成3万吨/年电子级磷酸、2万吨/年电子级硫酸、3万吨/年电子级蚀刻液产能,产能规模居行业前列,产品质量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内蒙兴发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循环项目(4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配套5万吨/年草甘膦、30万吨/年烧碱)计划于2023年底建成,其中5万吨/年草甘膦项目计划7月建成投产,投产后公司有机硅产业综合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后坪磷矿200万吨/年采矿工程项目计划2022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公司磷矿石产能将扩大至615万吨/年;兴福电子7万吨/年电子级硫酸、1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项目计划2022年内分期投产;新疆兴发5万吨/年二甲基亚砜二期计划7月份建成投产,高标准建设6000吨/年二甲基砜装置确保年内建成投产,贵州兴发1万吨/年二甲基二硫醚(DMDS)项目计划4月份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延伸新能源产业链,壮大有机硅产业集群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8亿元,其中12.7亿元用于建设20万吨/年磷酸铁及配套10万吨/年湿法磷酸精制技术改造项目,7.57亿元用于建设8万吨/年功能性硅橡胶项目,7.73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研究数据,2021年度我国动力电池产量为219.7GWh,同比增长163.4%,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为125.4GWh,占总产量57.1%,同比增长262.9%。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迎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在储能领域,受益于“双碳”目标各项政策驱动,配套风光发电、电网服务以及用户用电需求的电化学储能市场有望快速发展。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20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16.2GWh,同比增长70.53%。磷酸铁锂电池高安全性、长循环的特点尤其适合储能复杂的使用环境,是储能市场的最佳选择,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均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公司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并拥有70万吨/年湿法磷酸装置、10万吨/年湿法精制磷酸装置(该项目通过技改将产能提升到15万吨)、40万吨/年液氨装置和8万吨/年双氧水装置,公司建设磷酸铁项目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产业链协同优势、原材料供应保障优势以及精细化工技术优势,增强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公司生产运营效益。

    8万吨/年功能性硅橡胶项目,包括新建5万吨/年光伏胶(配套2万吨/年107硅橡胶)项目和新建3万吨/年液体硅橡胶(配套2万吨/年乙烯基硅油)项目。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估计,到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330GW,复合增长率为20.5%,保守情况下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270GW,复合增长率为15.7%。根据每GW需要使用1,400吨光伏胶测算,到2025年全球光伏电池片组件消耗的光伏胶约为38-46万吨/年。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36万吨/年有机硅单体、8万吨/年110硅橡胶、7万吨/年107硅橡胶、3万吨/年密封胶、2万吨/年硅油的产能。子公司内蒙兴发正在建设4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硅单体年产能将达到76万吨,在行业内位居前列。8万吨/年功能性硅橡胶项目建成后,将进一上壮大有机硅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附加值。

    回顾全年工作,公司主要取得了五个方面的突出成绩: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投产,为转型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宜都兴发二期项目(40万吨/年磷铵、120万吨/年硫酸、40万吨/年磷酸装置)建成投产,湿法磷酸净化装置原料瓶颈彻底解决,开车效率大幅提升;参股企业星兴蓝天4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宜都兴发绿色生态产业园各装置协同水平进一步提高。兴福电子1万吨/年电子级硫酸、参股企业兴力电子1.5万吨/年电子级氢氟酸项目上半年提前投产,产品品质达到G5等级,湿电子化学品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内蒙兴发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循环项目(4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配套5万吨/年草甘膦、30万吨/年烧碱)、后坪磷矿200万吨/年采矿工程项目、新疆兴发5万吨/年二甲基亚砜二期工程项目以及兴福电子7万吨/年电子级硫酸、1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项目稳步推进,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技术创新水平突破提升,创新能力、体系建设显著改善,传统化工企业加速向现代科技型企业跨越转型。研发中心建成投运,牵头组建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湖北三峡实验室。汇聚行业专家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磷基化工、硅系化工、过程控制和智能装备、微电子化学品等五大行业技术瓶颈攻关;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组建兴发绿色制造联合研发中心,与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组建“碳中和”产业创新中心;出台《研发人员管理办法》

    《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差异化奖励考核政策,为创新提供了优良的软硬环境和机制保障。研发成果竞相涌现,公司“中低品位胶磷矿双反浮选和硫酸钙水合晶相重构制备磷酸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经中国石化联合会认定为国际领先;“深部磷矿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通过湖北技术交易所科技成果评价,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磷化氢制备系列特种膦制品关键技术研发”、“芯片用高性能硅蚀刻液技术研发与应用”

    国内首创。全年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新增专利授权远超往年达114件,累计650件。

    对外合作取得长足进展,通过校企合作、产业链招商等多种形式,以开放姿态拥抱伙伴,共同谋求产业大发展。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黑磷单体制备放大及下游应用、光伏胶制备及应用、气凝胶产业化及下游应用等战略新兴材料领域加强合作;与华友钴业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锂电材料领域深化合作。联合深圳正安、山西拓扑力捷开发的一系列有机硅下游高值产品项目均已开工。上述合作明显加快公司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转型步伐。

    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新机遇,优化投融资结构,提高资本运作能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基于良好的业绩表现,公司市值显著提升;大力压缩金融负债规模,资产负债率已降至55%以下;通过长期金融负债置换短期金融负债,不断优化公司存量负债结构,综合融资成本持续降低。

    管理创新水平持续提升,以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出发点,加快构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有机统一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对照中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深入学习国务院《关于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文件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通过公开竞拍方式取得控股股东持有的荆州荆化70%股权,解决了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坚守底线思维,规避同业竞争、严控关联交易,杜绝违规担保、关联方资金占用,严格把控信息披露质量,持续提升公司规范治理水平。突出抓好管理提升,认真组织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参加规范治理培训4次。持续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内控制度37项,完成2021年度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优化SAP、OA、CRM、WMS、LIMS、PMS等信息系统并有序推广覆盖,上线阿里巴巴1688平台,公司管理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

    2022年公司力争实现营业收入280亿元,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深入推进生产经营提质增效。坚持市场导向,科学调整生产经营策略,狠抓内部挖潜,提升经营效益。科学组织电力生产调度,确保自备电网稳定运行。抓好矿山安全稳定生产,着力提升选配矿效率;维护好磷矿石核心市场和重点客户,为后坪产能释放奠定基础。磷硫板块依托自有黄磷、湿法磷酸优势,优化生产组织,重点加大二甲基亚砜、次磷酸钠等主导产品产销衔接,维护好现有市场,大力开发海外高端市场和终端客户,拓展新市场及新应用领域,巩固公司在磷酸盐和亚砜市场的主导地位。宜都园区加快推进836二期项目达产达效,重点保障湿法磷酸稳产高产;紧跟产业政策变化,优化肥料营销布局,重点提升国内主要农化服务市场占有率,及时启动出口抢占国际市场。宜昌园区持续抓好有机硅、草甘膦等主要产品的生产组织和工艺控制,确保装置连续稳定运行,降低生产成本;巩固好草甘膦内销市场,大力开发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制剂业务;加强对有机硅市场的分析,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加强密封胶、硅油市场开发,提升业务规模和效益。

    重点推进创新能力持续突破。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平台和研发团队建设,持续推进技术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建设现代科技型企业。一是加强重点技术攻关。开展高端硅基新材料研发,开发各应用领域新产品;围绕草甘膦生产开展塔式连续化脱醇、甘氨酸甲醇多效精馏和亚磷酸二甲酯超重力反应器合成等技术开发和工业化应用验证;多路线研究磷石膏深加工和利用技术;持续推进黑磷规模化制备和下游工业化应用突破。二是加强创新平台管理。整合研发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推动三峡实验室高效运行;强化研发中心运行管理,完善现有八个省级创新平台运行机制,集中精力攻关研发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规范管理,做实研发投入;加强科技成果管理,保证专利授权数量持续增长。

    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效益优先、突出重点的原则,从严管控项目投资,完善主导产业配套,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产业,增强公司发展后劲。

    统筹调配公司资源,有序推进内蒙兴发40万吨/年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循环项目建设。泰盛公司制剂扩建项目力争5月份启动一期2.5万吨/年颗粒剂装置建设;加快推进内蒙兴发5万吨/年草甘膦项目建设,计划7月建成投产。新疆兴发5万吨/年二甲基亚砜二期计划7月份建成投产,高标准建设6000吨/年二甲基砜装置,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加快贵州兴发1万吨/年二甲基二硫醚(DMDS)项目建设,计划4月份建成投产。加快新能源项目落地,系统谋划磷酸铁等后续项目建设。高标准建设后坪磷矿200万吨/年采矿工程,力争四季度前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持续强化安全环保管理。持续推进“三大铁律”和“十条禁令”在公司上下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坚持开展隐患清零行动,坚决守住安全环保底线。

    安全方面全面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确保硬过关;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高标准班组安全管理模式,打通安全管理末端“最后一米”;强化安全管理团队建设,扎实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安全意识、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环保方面重点强化日常监管,严格管控生产现场“跑、冒、滴、漏”现象;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确保环保装置稳定运行,降低环保处理成本;加快推进重点环保项目建设,重点解决磷石膏综合利用、有机硅渣浆处置、草甘膦母液资源化利用、氯化铵溶液处理等问题;持续推进黄磷清洁生产深度治理,树立行业清洁生产标杆。

    全面提升规范管理水平。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全面夯实管理基础,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推进公司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强计划考核管理,科学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提升考核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持续优化融资负债结构,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持续推进减员增效,加强骨干团队和后备人才建设,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强化采购管理,大幅压缩中间商,推行厂家直供模式,推广统一招标和网络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加强审计监督,重点落实审计问题整改,提高审计效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落实产供销一体化管控,提升客户满意度;加快物流信息化、安健环系统等信息化项目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79、64.15、74.85亿元,EPS为4.93、5.77、6.73元/股,对应PE为7.10、6.07、5.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