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2021年8月26日,兴业银行发布半年度报告,2021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01.1亿,同比增长23.08%,实现营业收入1,089.6亿,同比增长8.94%,ROE(年化)13.58%,较去年同期同比提升1.56个百分点。
平安观点:
财富管理收入持续高增,拨备压力缓释助推盈利增速大幅提升兴业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3.1%(vs13.7%,2021Q1),考虑到公司营收增速的放缓,我们认为公司利润增速的大幅提升主要归因于拨备计提力度回归常态化。1)公司20H1 实现营收同比增长8.9%(vs+10.8%,2021Q1),分结构来看,净利息收入和中收收入增速较1 季度均有所放缓,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别为6.5%/23.9%(vs12.1%/34.2%,2021Q1)。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表现优于可比同业,上半年财富银行收入同比+22.1%,营收占比达到10.7%,其中理财和财富代销同比+44%。2)另一方面,公司的拨备计提压力受益于资产质量的改善边际有所缓解,20H1 拨备同比下降8.2%(vs+0.3%,2021Q1)。
资产端拖累息差收窄,资负结构持续优化
公司上半年净息差2.32%(vs2.36%,2020),我们期初期末口径测算公司Q2单季净息差1.80%,环比下降13BP。我们认为公司息差的收窄主要受到资产端定价下行的拖累,上半年生息资产年化平均收益率4.39%,较20 年下降8BP,其中贷款的平均收益率较20 年下降19BP 至5.11%,与行业的整体趋势相符。
负债端成本整体保持平稳,上半年有息负债年化平均成本率2.35%,较20 年下降1BP,其中存款的平均成本率较20 年下降5BP 至2.21%,改善明显,主要归因于高成本存款的管控。展望下半年,考虑到监管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要求,我们认为资产端仍存在下行的压力,负债端方面,结存压降效应消退、存款竞争加剧下,我们预计负债端成本率的改善幅度比较有限,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对公司下半年息差拐点的判断仍有待观察。
公司上半年末总资产同比增长7.5%,增速较Q1 小幅放缓0.3pct。贷款方面,公司上半年末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1.5%(vs15.1%,2021Q1),其中零售贷款占比42.3%,较3 月末提升0.5pct,我们预计主要归因于疫情缓和下信用卡以及个人经营性贷款等非按揭个人贷款投放力度有所加大。负债端来看,公司存款增速进一步放缓,上半年实现存款同比增长2.2%,增速较1 季度下降0.7pct,21 年存款竞争加剧,监管持续规范高息揽储行为下,未来核心负债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后续需要关注公司存款的增长情况。
但我们观察到公司存款的结构有所优化,上半年末存款活期率41.5%,环比提升1.5pct。21 年存款竞争加剧,后续需要关注公司存款的增长情况。
不良生成压力边际改善,拨备覆盖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上半年末不良率1.15%,环比下降3BP,为6 年来最优水平。我们测算公司上半年年化不良生成率0.54%,较20 年下降77BP,资产质量的压力边际改善。但我们也观察到公司上半年末关注率1.35%,环比上行8BP,未来公司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有待观察。公司上半年末拨备覆盖率257%,环比提升9pct,拨贷比2.95%,环比提升3BP,整体拨备覆盖水平仍保持充裕,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轻资本业务快速发展,盈利能力领先同业兴业银行围绕“商行+投行”布局,以轻资本、轻资产、高效率为方向,不断推动业务经营转型。目前公司表内外业务均衡发展,同业业务优势稳固,ROE 继续处在股份行前列。公司在2020 年年报中提出的未来将打造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金色名片,重点布局绿色金融、财富管理和直接融资市场,目前来看效果显著,财富管理方面,上半年实现零售AUM、私人银行AUM 同比增长18.9%/16.2%,投资银行方面,FPA 较年初增长7.7%,表外对公融资余额较年初增长16.0%,我们看好相关赛道的长期发展空间。上半年公司管理层平稳过渡,董事长人选终获确认,透过经营情况来看,公司已然回归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中。此外,公司500 亿可转债目前已获银保监会批复,有望为公司未来的扩张提供充足的资本支持。结合公司半年报数据,考虑到公司资产质量改善幅度好于预期,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2 年EPS 分别为3.98/4.59 元/股(原预测值分别为3.65/4.13 元/股),对应利润增速分别为24.2%/15.2%(原预测值分别为13.9%/13.0%)。目前兴业银行股价对应2021/2022 年PB 分别为0.64x/0.57x,估值处在历史低位,安全边际充分,我们基于公司在同业业务、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的优势,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中美摩擦升级导致外部风险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