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格林美(002340)股票综合信息查询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最新指标 (2025年6月回购后)◆
每股收益(元)        :0.0998
目前流通(万股)     :508438.57
每股净资产(元)      :3.8974
总 股 本(万股)     :512429.91
每股公积金(元)      :1.6943
营业收入(万元)     :949594.72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1.1952
营收同比(%)        :13.67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0.1237i
净利润(万元)       :51128.31
净利率(%)           :6.32
净利润同比(%)      :12.10
毛利率(%)           :13.08
净资产收益率(%)    :2.58
◆上期主要指标◆◇2024末期◇
每股收益(元)        :0.2000
扣非每股收益(元)  :0.2517
每股净资产(元)      :3.7895
扣非净利润(万元)  :129051.73
每股公积金(元)      :1.6180
营收同比(%)       :8.75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1.1607
净利润同比(%)     :9.19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0.5959
净资产收益率(%)   :5.28
毛利率(%)           :15.29
净利率(%)         :4.00
◆ 公司概要 ◆

证监会行业:

行业:

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生态环境

入选理由:公司基于“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产业理念,形成了“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的双轨驱动业务模式。在城市矿山开采领域,公司回收利用镍钴锂钨关键矿产资源、退役动力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废塑料等典型废弃物,构建了“电池回收箱—废弃物回收超市—废弃资源集散大市场—低碳循环工厂—城市矿山开采产业园”等多层次开采城市矿山的示范模式,实现镍、钴、锂、铜、锰、钨、金、银、铂、锗、镓、钪等20余种关键矿产资源的再制造,是全球城市矿山开采的领导者与世界领先的废物循环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公司“把红土镍矿投进去,把电池材料炼出来”,构建了“镍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的镍资源新能源全产业链,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与3C数码电池用四氧化三钴材料等均已进入全球头部市场链,是世界新能源供应链的头部企业。2015年以来,公司率先提出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的理念,构建了“电池回收—电池梯次再利用—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电池再装配”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成为连接“回收端—电池厂—车厂—消费者”的全球典型企业,将有效促进全球电池护照的实施。

所属
地域:

主营业务:
题材概念: 污水处理
入选理由:2021年6月9日公司在互动易平台披露:公司积极发展环境治理业务,具备35类危险废弃物处置能力,目前拥有三个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一个废渣利用中心、两个污水处理厂,建设了全球先进的“废弃物回收—废弃物转运—废弃物管理—废弃物绿色处置”的废弃物绿色管理链,对废水、废渣、废泥进行完整的绿色处置,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改善了环境,杜绝了二次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2014年3月11日公司在互动易平台披露:公司不处理土壤中的污染物,是通过处理废电池、电子废弃物等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石墨烯
入选理由:2022年4月2日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公司投资的深圳市本征方程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液相法合成制备单层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技术。旗下产品有石墨烯包覆人造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包覆硅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具有广阔前景。公司作为本征方程第二大股东,将继续积极促进其发展,全力支持本征方程走资本市场之路,用好资本市场做强做大主营业务,最大化实现股东权益,打造全球石墨烯行业领先地位。
储能
入选理由:2023年8月2日公司在互动易平台披露:公司参股了储能电站(湖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储能电站及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管理。
小金属
入选理由:公司在印尼建成15万金吨/年镍资源产能,目前公司控股产能为11万金吨镍/年,参股产能为4万金吨镍/年,在世界MHP镍产能领域排名前3。公司以自主技术成功开通全球镍行业首座1168m3超高压湿法冶金反应器,工艺运行指标与产品质量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碳排放水平大幅降低。公司镍资源产品MHP质量指标创全球一流品牌。经济运行指标不断优化,吨镍经济运行成本(扣钴后)为全球先进水平。通过长达7年的持续辛勤深耕,成功突破高压酸浸(HPAL)工艺技术及装备瓶颈,建立独立的技术体系、人才体系与装备供应体系,2024年,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在公司挂牌共建,标志公司在红土镍矿资源利用的创新水平得到国家认可。公司印尼镍资源实践的成功是中国企业工程技术与中国装备的巨大成功,雄辩地证明格林美在湿法冶金领域“敢啃硬骨头”,在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程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成功地实践了“把红土镍矿投进去,把电池材料炼出来”的产业链理念与“科技+智慧+绿色”的建设理念,是对世界低品位红土镍矿绿色开发的工程技术、装备体系与人才培养的重大贡献。
智慧城市
入选理由: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稀有金属资源回收与报废汽车回收量大幅增长,其平均增长率达70%,创历史新高,展示城市矿山开采业务的广阔前景。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35930吨,同比增长31%,折合4.31GWh,同比增长41%。碳酸锂回收产量4000余吨,供应主流市场,同比增长超44%,锂回收率超过95%,回收率向97%的超高水平进击;磷酸铁锂回收、低品位锂渣回收产线开通,再生磷酸锂、磷酸铁大规模供应厦钨新能源等主流市场。公司与雅迪、九号、爱玛、新日等近20家头部两轮车企达成回收合作。公司签约电池厂、汽车厂的合作企业900余家;公司与广汽集团合资的动力电池回收厂动工建设,2025年5月将竣工投产;打通了与比亚迪等核心电池厂的锂镍钴定向循环通道。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在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与挑战严峻的情况下,连续2年实现了盈利。钨回收总量达到6486吨(WC计),同比增长39%。再制造钨产品(APT、钨粉)成为行业品牌产品,快速挺进世界领先的绿色钨资源产业基地。钴产品(含超细钴粉、钴片)销售12557吨,同比增长76%,公司超细钴粉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连续12年占据全球市场第一。报废汽车综合利用回收总量达到28万吨,同比增长133%。再生塑料及制品6.88万吨,增长约9%,居行业第二位。再生塑料托盘全面进入新能源行业,出货量20万片,同比增长72%。格林美钴片、镍板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完成注册。
节能环保
入选理由: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稀有金属资源回收与报废汽车回收量大幅增长,其平均增长率达70%,创历史新高,展示城市矿山开采业务的广阔前景。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35930吨,同比增长31%,折合4.31GWh,同比增长41%。碳酸锂回收产量4000余吨,供应主流市场,同比增长超44%,锂回收率超过95%,回收率向97%的超高水平进击;磷酸铁锂回收、低品位锂渣回收产线开通,再生磷酸锂、磷酸铁大规模供应厦钨新能源等主流市场。公司与雅迪、九号、爱玛、新日等近20家头部两轮车企达成回收合作。公司签约电池厂、汽车厂的合作企业900余家;公司与广汽集团合资的动力电池回收厂动工建设,2025年5月将竣工投产;打通了与比亚迪等核心电池厂的锂镍钴定向循环通道。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在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与挑战严峻的情况下,连续2年实现了盈利。钨回收总量达到6486吨(WC计),同比增长39%。再制造钨产品(APT、钨粉)成为行业品牌产品,快速挺进世界领先的绿色钨资源产业基地。钴产品(含超细钴粉、钴片)销售12557吨,同比增长76%,公司超细钴粉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连续12年占据全球市场第一。报废汽车综合利用回收总量达到28万吨,同比增长133%。再生塑料及制品6.88万吨,增长约9%,居行业第二位。再生塑料托盘全面进入新能源行业,出货量20万片,同比增长72%。格林美钴片、镍板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完成注册。
增持回购
入选理由:公司公告股东有增持或者回购行为
稀缺资源
入选理由:公司在印尼建成15万金吨/年镍资源产能,目前公司控股产能为11万金吨镍/年,参股产能为4万金吨镍/年,在世界MHP镍产能领域排名前3。公司以自主技术成功开通全球镍行业首座1168m3超高压湿法冶金反应器,工艺运行指标与产品质量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碳排放水平大幅降低。公司镍资源产品MHP质量指标创全球一流品牌。经济运行指标不断优化,吨镍经济运行成本(扣钴后)为全球先进水平。通过长达7年的持续辛勤深耕,成功突破高压酸浸(HPAL)工艺技术及装备瓶颈,建立独立的技术体系、人才体系与装备供应体系,2024年,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在公司挂牌共建,标志公司在红土镍矿资源利用的创新水平得到国家认可。公司印尼镍资源实践的成功是中国企业工程技术与中国装备的巨大成功,雄辩地证明格林美在湿法冶金领域“敢啃硬骨头”,在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程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成功地实践了“把红土镍矿投进去,把电池材料炼出来”的产业链理念与“科技+智慧+绿色”的建设理念,是对世界低品位红土镍矿绿色开发的工程技术、装备体系与人才培养的重大贡献。
锂电池
入选理由:2024年,新能源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平均达到95%以上,远超行业产能平均利用率;核心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核心产品出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65%。2024年,核心产品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全年出货量达到18.90万吨,同比增长5%,稳居全球市场前二。中镍高电压三元前驱体在行业大规模商用化,全年销售44000吨,同比增长66%。公司新一代9系核壳前驱体商用化,标志公司在全球新一代前驱体制造技术与商用化速度领域继续领跑行业。此外,公司三元前驱体在小动力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比42%以上。2024年,四氧化三钴产销量强力恢复,全年实现销量20664吨,同比增长88%,占全球四氧化三钴供应量的25%以上,步入全球前二的市场地位。高电压4.45V-4.48V钴酸锂用掺铝四氧化三钴成为行业主流产品。2024年,正极材料出货量20168吨,同比增长102%。正极材料向日本核心市场批量供应;超高镍NCMA正极实现量产,并批量供应4680大圆柱电池市场。钠电前驱体实现量产,超高压实型层氧钠电正极实现吨级出货;钠电材料万吨级产线建成,进入钠电材料第一方阵,为国内钠电的大规模商用化做好了产能准备。固体锂电材料获得技术突破,跟上固体锂电产业化浪潮。
三元锂电
入选理由:2024年,新能源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平均达到95%以上,远超行业产能平均利用率;核心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核心产品出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65%。2024年,核心产品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全年出货量达到18.90万吨,同比增长5%,稳居全球市场前二。中镍高电压三元前驱体在行业大规模商用化,全年销售44000吨,同比增长66%。公司新一代9系核壳前驱体商用化,标志公司在全球新一代前驱体制造技术与商用化速度领域继续领跑行业。此外,公司三元前驱体在小动力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比42%以上。2024年,四氧化三钴产销量强力恢复,全年实现销量20664吨,同比增长88%,占全球四氧化三钴供应量的25%以上,步入全球前二的市场地位。高电压4.45V-4.48V钴酸锂用掺铝四氧化三钴成为行业主流产品。2024年,正极材料出货量20168吨,同比增长102%。正极材料向日本核心市场批量供应;超高镍NCMA正极实现量产,并批量供应4680大圆柱电池市场。钠电前驱体实现量产,超高压实型层氧钠电正极实现吨级出货;钠电材料万吨级产线建成,进入钠电材料第一方阵,为国内钠电的大规模商用化做好了产能准备。固体锂电材料获得技术突破,跟上固体锂电产业化浪潮。
可降解
入选理由:2021年11月30日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公司可降解塑料业务由公司拟分拆上市的控股子公司格林循环开展。格林循环设立了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聚焦废塑料再利用与可降解塑料研发,已经开发系列技术并逐步产业化,入选工信部《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目前格林循环正在建设3万吨/年可降解塑料项目,产品主要以PLA和PBAT为主,应用于吹膜注塑吸塑等领域。2022年8月,公司认为现阶段继续推进格林循环分拆上市的条件不成熟,决定终止本次分拆上市事项。公司计划在格林循环业务分拆与重组具备两个独立运行年度且在格林循环2022年年报完成后再积极实施IPO工作。
固废处理
入选理由: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稀有金属资源回收与报废汽车回收量大幅增长,其平均增长率达70%,创历史新高,展示城市矿山开采业务的广阔前景。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35930吨,同比增长31%,折合4.31GWh,同比增长41%。碳酸锂回收产量4000余吨,供应主流市场,同比增长超44%,锂回收率超过95%,回收率向97%的超高水平进击;磷酸铁锂回收、低品位锂渣回收产线开通,再生磷酸锂、磷酸铁大规模供应厦钨新能源等主流市场。公司与雅迪、九号、爱玛、新日等近20家头部两轮车企达成回收合作。公司签约电池厂、汽车厂的合作企业900余家;公司与广汽集团合资的动力电池回收厂动工建设,2025年5月将竣工投产;打通了与比亚迪等核心电池厂的锂镍钴定向循环通道。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在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与挑战严峻的情况下,连续2年实现了盈利。钨回收总量达到6486吨(WC计),同比增长39%。再制造钨产品(APT、钨粉)成为行业品牌产品,快速挺进世界领先的绿色钨资源产业基地。钴产品(含超细钴粉、钴片)销售12557吨,同比增长76%,公司超细钴粉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连续12年占据全球市场第一。报废汽车综合利用回收总量达到28万吨,同比增长133%。再生塑料及制品6.88万吨,增长约9%,居行业第二位。再生塑料托盘全面进入新能源行业,出货量20万片,同比增长72%。格林美钴片、镍板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完成注册。
MSCI中国 宁德时代概念
入选理由:公司在中国8省市以及在南非、韩国、印尼等地建设了16个废物循环处理工厂与新能源材料制造工厂,构建了以中国主要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矿山开采体系,绿色发展的足迹辐射世界、纵横中国3000公里,年回收处理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的10%以上,年回收处理的报废汽车占中国报废总量的6%以上,年回收的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的20%以上,成为推动循环型社会发展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杰出代表。公司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合作,成为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核心企业。公司已与SAMSUNG SDI、CATL、SK On、ECOPRO、LGC、ATL、Umicore、Sandvik、Kennametal、BYD、中国五矿、广汽集团、青山等全球知名企业展开供应链合作。公司的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居全球市场第二,占世界市场的15%以上,装配了世界15%的三元电池新能源汽车;公司3C电池用四氧化三钴产品出货量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市场的20%以上;公司的超细钴粉位居世界行业市场第一,占据世界硬质合金市场的50%以上。
固态电池
入选理由:2024年5月26日公司在互动易平台披露:固态电池比液态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更高,高镍和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更能发挥性能优势,是目前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研发路线;同时,由于固态电解质电压耐受能力更强,电压平台更高的富锂锰基也可以作为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综上,高镍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均为未来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主流研发方向。在高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方面,公司目前在出货量和研发技术水平上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作为全球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坚定实施创新引领、质量优先战略,看好固态电池的发展前景,公司早在2019年就开始开发针对固态电池的前驱体材料,包括高镍、超高镍以及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且均有吨级以上产品出货。其中,针对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材料固-固接触界面的诸多技术难题,开发出3-4微米尺寸小粒径高BET固态电池前驱体材料,目前在多家企业进行认证工作且进展顺利,9系某款固态电池用前驱体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量产。同时,公司正在大力推进富锂锰基材料研发,目前研发水平和进度已位于行业前列,公司将继续配合下游客户加大富锂锰基材料研发力度,共同推进固态电池大规模产业化进程。
GDR概念
入选理由:2024年6月,公司发行的全球存托凭证(GlobalDepositaryReceipts,GDR)于2022年7月28日(中欧夏令时间)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GDR证券全称:GEMCo.,Ltd.,GDR代码:GEM。超额配售权行使前,本次发行的GDR共计28,184,100份,对应的基础证券为281,841,000股本公司A股股票。
钴镍
入选理由:公司在印尼建成15万金吨/年镍资源产能,目前公司控股产能为11万金吨镍/年,参股产能为4万金吨镍/年,在世界MHP镍产能领域排名前3。公司以自主技术成功开通全球镍行业首座1168m3超高压湿法冶金反应器,工艺运行指标与产品质量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碳排放水平大幅降低。公司镍资源产品MHP质量指标创全球一流品牌。经济运行指标不断优化,吨镍经济运行成本(扣钴后)为全球先进水平。通过长达7年的持续辛勤深耕,成功突破高压酸浸(HPAL)工艺技术及装备瓶颈,建立独立的技术体系、人才体系与装备供应体系,2024年,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在公司挂牌共建,标志公司在红土镍矿资源利用的创新水平得到国家认可。公司印尼镍资源实践的成功是中国企业工程技术与中国装备的巨大成功,雄辩地证明格林美在湿法冶金领域“敢啃硬骨头”,在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程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成功地实践了“把红土镍矿投进去,把电池材料炼出来”的产业链理念与“科技+智慧+绿色”的建设理念,是对世界低品位红土镍矿绿色开发的工程技术、装备体系与人才培养的重大贡献。
分拆概念
入选理由:2021年11月30日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公司可降解塑料业务由公司拟分拆上市的控股子公司格林循环开展。格林循环设立了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聚焦废塑料再利用与可降解塑料研发,已经开发系列技术并逐步产业化,入选工信部《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目前格林循环正在建设3万吨/年可降解塑料项目,产品主要以PLA和PBAT为主,应用于吹膜注塑吸塑等领域。2022年8月,公司认为现阶段继续推进格林循环分拆上市的条件不成熟,决定终止本次分拆上市事项。公司计划在格林循环业务分拆与重组具备两个独立运行年度且在格林循环2022年年报完成后再积极实施IPO工作。
磷酸铁锂
入选理由:2024年,新能源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平均达到95%以上,远超行业产能平均利用率;核心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核心产品出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65%。2024年,核心产品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全年出货量达到18.90万吨,同比增长5%,稳居全球市场前二。中镍高电压三元前驱体在行业大规模商用化,全年销售44000吨,同比增长66%。公司新一代9系核壳前驱体商用化,标志公司在全球新一代前驱体制造技术与商用化速度领域继续领跑行业。此外,公司三元前驱体在小动力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比42%以上。2024年,四氧化三钴产销量强力恢复,全年实现销量20664吨,同比增长88%,占全球四氧化三钴供应量的25%以上,步入全球前二的市场地位。高电压4.45V-4.48V钴酸锂用掺铝四氧化三钴成为行业主流产品。2024年,正极材料出货量20168吨,同比增长102%。正极材料向日本核心市场批量供应;超高镍NCMA正极实现量产,并批量供应4680大圆柱电池市场。钠电前驱体实现量产,超高压实型层氧钠电正极实现吨级出货;钠电材料万吨级产线建成,进入钠电材料第一方阵,为国内钠电的大规模商用化做好了产能准备。固体锂电材料获得技术突破,跟上固体锂电产业化浪潮。
汽车拆解
入选理由: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稀有金属资源回收与报废汽车回收量大幅增长,其平均增长率达70%,创历史新高,展示城市矿山开采业务的广阔前景。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35930吨,同比增长31%,折合4.31GWh,同比增长41%。碳酸锂回收产量4000余吨,供应主流市场,同比增长超44%,锂回收率超过95%,回收率向97%的超高水平进击;磷酸铁锂回收、低品位锂渣回收产线开通,再生磷酸锂、磷酸铁大规模供应厦钨新能源等主流市场。公司与雅迪、九号、爱玛、新日等近20家头部两轮车企达成回收合作。公司签约电池厂、汽车厂的合作企业900余家;公司与广汽集团合资的动力电池回收厂动工建设,2025年5月将竣工投产;打通了与比亚迪等核心电池厂的锂镍钴定向循环通道。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在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与挑战严峻的情况下,连续2年实现了盈利。钨回收总量达到6486吨(WC计),同比增长39%。再制造钨产品(APT、钨粉)成为行业品牌产品,快速挺进世界领先的绿色钨资源产业基地。钴产品(含超细钴粉、钴片)销售12557吨,同比增长76%,公司超细钴粉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连续12年占据全球市场第一。报废汽车综合利用回收总量达到28万吨,同比增长133%。再生塑料及制品6.88万吨,增长约9%,居行业第二位。再生塑料托盘全面进入新能源行业,出货量20万片,同比增长72%。格林美钴片、镍板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完成注册。
钠电池
入选理由:2024年,新能源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平均达到95%以上,远超行业产能平均利用率;核心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核心产品出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65%。2024年,核心产品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全年出货量达到18.90万吨,同比增长5%,稳居全球市场前二。中镍高电压三元前驱体在行业大规模商用化,全年销售44000吨,同比增长66%。公司新一代9系核壳前驱体商用化,标志公司在全球新一代前驱体制造技术与商用化速度领域继续领跑行业。此外,公司三元前驱体在小动力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比42%以上。2024年,四氧化三钴产销量强力恢复,全年实现销量20664吨,同比增长88%,占全球四氧化三钴供应量的25%以上,步入全球前二的市场地位。高电压4.45V-4.48V钴酸锂用掺铝四氧化三钴成为行业主流产品。2024年,正极材料出货量20168吨,同比增长102%。正极材料向日本核心市场批量供应;超高镍NCMA正极实现量产,并批量供应4680大圆柱电池市场。钠电前驱体实现量产,超高压实型层氧钠电正极实现吨级出货;钠电材料万吨级产线建成,进入钠电材料第一方阵,为国内钠电的大规模商用化做好了产能准备。固体锂电材料获得技术突破,跟上固体锂电产业化浪潮。
电池回收
入选理由: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稀有金属资源回收与报废汽车回收量大幅增长,其平均增长率达70%,创历史新高,展示城市矿山开采业务的广阔前景。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35930吨,同比增长31%,折合4.31GWh,同比增长41%。碳酸锂回收产量4000余吨,供应主流市场,同比增长超44%,锂回收率超过95%,回收率向97%的超高水平进击;磷酸铁锂回收、低品位锂渣回收产线开通,再生磷酸锂、磷酸铁大规模供应厦钨新能源等主流市场。公司与雅迪、九号、爱玛、新日等近20家头部两轮车企达成回收合作。公司签约电池厂、汽车厂的合作企业900余家;公司与广汽集团合资的动力电池回收厂动工建设,2025年5月将竣工投产;打通了与比亚迪等核心电池厂的锂镍钴定向循环通道。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在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与挑战严峻的情况下,连续2年实现了盈利。钨回收总量达到6486吨(WC计),同比增长39%。再制造钨产品(APT、钨粉)成为行业品牌产品,快速挺进世界领先的绿色钨资源产业基地。钴产品(含超细钴粉、钴片)销售12557吨,同比增长76%,公司超细钴粉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连续12年占据全球市场第一。报废汽车综合利用回收总量达到28万吨,同比增长133%。再生塑料及制品6.88万吨,增长约9%,居行业第二位。再生塑料托盘全面进入新能源行业,出货量20万片,同比增长72%。格林美钴片、镍板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完成注册。
比亚迪概念
入选理由:公司在中国8省市以及在南非、韩国、印尼等地建设了16个废物循环处理工厂与新能源材料制造工厂,构建了以中国主要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矿山开采体系,绿色发展的足迹辐射世界、纵横中国3000公里,年回收处理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的10%以上,年回收处理的报废汽车占中国报废总量的6%以上,年回收的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的20%以上,成为推动循环型社会发展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杰出代表。公司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合作,成为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核心企业。公司已与SAMSUNG SDI、CATL、SK On、ECOPRO、LGC、ATL、Umicore、Sandvik、Kennametal、BYD、中国五矿、广汽集团、青山等全球知名企业展开供应链合作。公司的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居全球市场第二,占世界市场的15%以上,装配了世界15%的三元电池新能源汽车;公司3C电池用四氧化三钴产品出货量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市场的20%以上;公司的超细钴粉位居世界行业市场第一,占据世界硬质合金市场的50%以上。
光伏回收
入选理由:2024年4月8日公司在互动易平台披露:公司一直在关注光伏组件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回收与利用,系统研究并完成了退役光伏组件中银、铝等有价金属的回收技术储备,目前正在和相关企业讨论合作事项。公司控股子公司格林循环获得了科技部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中的”退役光伏层压件高效解离与再生利用集成技术及示范“的立项,并且成为项目承担单位。未来将积极依托公司在拆解和稀贵金属回收方面的技术实力,积极布局太阳能光伏的回收利用。
风格概念: 深证成指
入选理由: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具有市场代表性的500家上市公司之一。
基金重仓
入选理由:公司前十大股东或者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证券投资基金个数超过3个及以上,或者十大流通股东中证券投资基金累计持股比例超过50%
中盘
入选理由:以总市值为参考标准,公司满足市值介于大盘股与小盘股之间
融资融券
入选理由:公司是融资融券标的个股
◆控盘情况◆
 
2025-08-10
2025-08-08
2025-07-31
2025-07-20
股东人数    (户)
401891
401891
402385
410662
人均持流通股(股)
12651.2
12651.2
12635.6
12381.0
人均持流通股
(去十大流通股东)
-
-
-
-
点评:
2025年一季报披露,前十大股东持有78834.72万股,较上期减少6862.61万股,占总股本比15.37%,主力控盘强度较低。
截止2025年一季报合计54家机构,持有86256.24万股,占流通股比16.96%;其中50家公募基金,合计持有27771.10万股,占流通股比5.46%。
股东户数423658户,上期为432783户,变动幅度为-2.1084%
由于不同基金 、上市公司报表公布时间各有不同,在基金、上市公司报表披露期间,数据会有所变动。基金在一、三季报不披露全部持仓,因此中报/年报统计更为准确。
◆概念题材◆

点击下列板块名称,查看个股与板块相关性


【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公司基于“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产业理念,形成了“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的双轨驱动业务模式。在城市矿山开采领域,公司回收利用镍钴锂钨关键矿产资源、退役动力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废塑料等典型废弃物,构建了“电池回收箱—废弃物回收超市—废弃资源集散大市场—低碳循环工厂—城市矿山开采产业园”等多层次开采城市矿山的示范模式,实现镍、钴、锂、铜、锰、钨、金、银、铂、锗、镓、钪等20余种关键矿产资源的再制造,是全球城市矿山开采的领导者与世界领先的废物循环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公司“把红土镍矿投进去,把电池材料炼出来”,构建了“镍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的镍资源新能源全产业链,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与3C数码电池用四氧化三钴材料等均已进入全球头部市场链,是世界新能源供应链的头部企业。2015年以来,公司率先提出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的理念,构建了“电池回收—电池梯次再利用—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电池再装配”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成为连接“回收端—电池厂—车厂—消费者”的全球典型企业,将有效促进全球电池护照的实施。
更新时间:2025-07-28 11:28:48

【与濮耐股份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与濮耐股份前期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濮耐股份将为公司开发一种适用于红土镍矿高压浸出HPAL工艺的高效沉淀剂产品并保障供应。为提高红土镍矿湿法冶炼的绿色低碳效能,扩大高效沉淀剂产品的使用范围,稳定双方长期的供应合作关系,推动公司印尼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产能稳定高效释放,进一步优化印尼镍资源项目技术工艺并降低成本,双方于2025年7月25日共同签署了关于采购红土镍矿冶炼用低成本核心沉淀剂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补充协议,公司预计向濮耐股份采购红土镍矿冶炼用低成本核心沉淀剂产品总量50万吨(截至2028年12月31日),作为双方共同开发的产品,濮耐股份将首先满足公司印尼镍资源项目需求后才能开放其它市场;同时双方将继续探讨全球范围的资本合作,铸造紧密联盟,扩大产量与供应能力,提升双方竞争力。
更新时间:2025-07-28 11:28:47

【新能源业务】2024年,新能源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平均达到95%以上,远超行业产能平均利用率;核心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核心产品出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65%。2024年,核心产品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全年出货量达到18.90万吨,同比增长5%,稳居全球市场前二。中镍高电压三元前驱体在行业大规模商用化,全年销售44000吨,同比增长66%。公司新一代9系核壳前驱体商用化,标志公司在全球新一代前驱体制造技术与商用化速度领域继续领跑行业。此外,公司三元前驱体在小动力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比42%以上。2024年,四氧化三钴产销量强力恢复,全年实现销量20664吨,同比增长88%,占全球四氧化三钴供应量的25%以上,步入全球前二的市场地位。高电压4.45V-4.48V钴酸锂用掺铝四氧化三钴成为行业主流产品。2024年,正极材料出货量20168吨,同比增长102%。正极材料向日本核心市场批量供应;超高镍NCMA正极实现量产,并批量供应4680大圆柱电池市场。钠电前驱体实现量产,超高压实型层氧钠电正极实现吨级出货;钠电材料万吨级产线建成,进入钠电材料第一方阵,为国内钠电的大规模商用化做好了产能准备。固体锂电材料获得技术突破,跟上固体锂电产业化浪潮。
更新时间:2025-06-06 15:20:12

【镍资源】公司在印尼建成15万金吨/年镍资源产能,目前公司控股产能为11万金吨镍/年,参股产能为4万金吨镍/年,在世界MHP镍产能领域排名前3。公司以自主技术成功开通全球镍行业首座1168m3超高压湿法冶金反应器,工艺运行指标与产品质量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碳排放水平大幅降低。公司镍资源产品MHP质量指标创全球一流品牌。经济运行指标不断优化,吨镍经济运行成本(扣钴后)为全球先进水平。通过长达7年的持续辛勤深耕,成功突破高压酸浸(HPAL)工艺技术及装备瓶颈,建立独立的技术体系、人才体系与装备供应体系,2024年,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在公司挂牌共建,标志公司在红土镍矿资源利用的创新水平得到国家认可。公司印尼镍资源实践的成功是中国企业工程技术与中国装备的巨大成功,雄辩地证明格林美在湿法冶金领域“敢啃硬骨头”,在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程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成功地实践了“把红土镍矿投进去,把电池材料炼出来”的产业链理念与“科技+智慧+绿色”的建设理念,是对世界低品位红土镍矿绿色开发的工程技术、装备体系与人才培养的重大贡献。
更新时间:2025-06-06 15:20:08

【城市矿山开采】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稀有金属资源回收与报废汽车回收量大幅增长,其平均增长率达70%,创历史新高,展示城市矿山开采业务的广阔前景。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35930吨,同比增长31%,折合4.31GWh,同比增长41%。碳酸锂回收产量4000余吨,供应主流市场,同比增长超44%,锂回收率超过95%,回收率向97%的超高水平进击;磷酸铁锂回收、低品位锂渣回收产线开通,再生磷酸锂、磷酸铁大规模供应厦钨新能源等主流市场。公司与雅迪、九号、爱玛、新日等近20家头部两轮车企达成回收合作。公司签约电池厂、汽车厂的合作企业900余家;公司与广汽集团合资的动力电池回收厂动工建设,2025年5月将竣工投产;打通了与比亚迪等核心电池厂的锂镍钴定向循环通道。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在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与挑战严峻的情况下,连续2年实现了盈利。钨回收总量达到6486吨(WC计),同比增长39%。再制造钨产品(APT、钨粉)成为行业品牌产品,快速挺进世界领先的绿色钨资源产业基地。钴产品(含超细钴粉、钴片)销售12557吨,同比增长76%,公司超细钴粉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连续12年占据全球市场第一。报废汽车综合利用回收总量达到28万吨,同比增长133%。再生塑料及制品6.88万吨,增长约9%,居行业第二位。再生塑料托盘全面进入新能源行业,出货量20万片,同比增长72%。格林美钴片、镍板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完成注册。
更新时间:2025-06-06 15:20:03

点击加载更多>>
◆成交回报(单位:万元)◆

交易日期:2024-03-15 披露原因:涨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

当日成交量(万手):289.28 当日成交额(万元):170621.13 成交回报净买入额(万元):4079.07

买入金额最大的前5名
营业部或交易单元名称买入金额(万元) 卖出金额(万元)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朱雀大街证券营业部6465.580
深股通专用5105.428823.93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4299.5947.67
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大名路证券营业部2218.18323.29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1538.681182.20
买入总计: 19627.45 万元

卖出金额最大的前5名
营业部或交易单元名称买入金额(万元) 卖出金额(万元)
深股通专用5105.428823.93
机构专用1254.972329.94
机构专用6.261581.51
财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迎宾路证券营业部7.421413.25
机构专用01399.75
卖出总计: 15548.38 万元

×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5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