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测◆
预测数据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摘录所得,历史7年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数据,与本终端立场无关。
◆预测指标◆
指标名称 |
2022(实际) |
2023(实际) |
2024(实际) |
◆预测明细◆
报告日期 |
机构名称 |
评级 |
每股收益 2022预测2023预测2024预测 |
净利润(万元) 2022预测2023预测2024预测 |
◆研报摘要◆
- ●2022-10-29 广农糖业:减值拖累业绩,关注低质资产转让进度
(中泰证券 姚雪梅)
-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15亿元、34.70亿元、39.43亿元(前次分别为35.9/47.2/56.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06亿元、1.85亿元、2.50亿元(前次分别为1.73/4.38/6.42亿元),同比变化88%、2943%、36%。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4年PB分别为6.6\5.3\4.0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2-05-02 广农糖业:副业拖累业绩,主业长期向好
(中泰证券 范劲松)
- ●受累于糖价低迷以及成本提升,公司2021年及2022Q1业绩表现不佳,但我们看到公司升级产品品类,增特色赤砂糖,优化员工规模降,提高存货周转率等积极举措。随着糖价重心上移以及非糖板块的企稳,并伴随公司资产置换的顺利推进,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将显著改善,预计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35.9/47.2/5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3/4.38/6.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13/7.93/5.41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2-04-25 广农糖业:优质资产注入可期
(中泰证券 范劲松)
- ●基于置换行为,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9/47.2/56.5亿元(前次22、23年分别为42.2亿元和5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3/4.38/6.40亿元(前次22、23年分别为2.67亿元和2.7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0/7.11/4.88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1-10-17 广农糖业:改革风劲涅槃重生,糖价助力亟待飞扬
(中泰证券 范劲松)
- ●公司改革风劲涅槃重生,管理层改善叠加糖业进入景气周期,将享受量价齐升的行业红利;在成本下沉,吨糖利润上升以及产能扩张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36亿元、42.15亿元、51.59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29亿元、2.67亿元、2.75亿元,同比变化-33.70%、817.26%、3.03%。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2016-12-23 广农糖业:糖价高位运行,期待2017业绩爆发
(海通证券 丁频,陈雪丽)
- ●基于2016/17年度全球和中国食糖供需缺口、以及进口关税上调预期,我们认为2017年国内食糖价格依然将维持高位运行。公司于2015年收购远丰糖厂和永凯糖厂,获得了对周边蔗区资源的控制,加上糖价上涨带来蔗农种植积极性提高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6/17榨季收获甘蔗将达到470万吨左右,2016、17年销糖预计分别为54、60万吨。在食糖销售均价6300、6800元/吨假设下,不考虑后续可能的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等),预计2016、17年归母净利润为-2796万、2.41亿元。考虑定增完成后以最新股本摊薄,对应EPS-0.07、0.63元。糖价每增长100元,对公司EPS贡献约为0.06元。公司未来具有较大外延空间,英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预期强烈。给予公司2017年4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25.09元,维持“买入”评级。
◆同行业研报摘要◆行业:农副食品
- ●2025-08-27 安井食品:2025年半年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关注旺季动销
(民生证券 王言海,张玲玉)
- ●外部需求相对疲软下公司积极调整应对、顺应行业发展变化,多品类多渠道布局,属地化转型持续推进,我们看好公司在品类及渠道开拓下的持续增长能力。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17.1/19.0亿元,同比+3.4%/+11.3%/+11.2%,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15/13x,维持“推荐”评级。
- ●2025-08-27 三全食品: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2.7%,组织与渠道改革持续推进
(国信证券 张向伟)
- ●由于速冻食品渠道表现疲弱,我们下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6.8/70.7/73.9亿元(前预测值为68.3/72.5/75.9亿元),同比0.8%/5.8%/4.6%;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3/5.6/5.6亿元(前预测值为5.6/6.0/6.2亿元),同比-2.1%/5.7%/-0.4%;实现EPS0.60/0.64/0.6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5/18.4/18.5倍。维持中性评级。
- ●2025-08-27 涪陵榨菜:中报点评:萝卜焕新上市拉动收入增长提速
(华泰证券 吕若晨,倪欣雨)
- ●H1公司在新品拉动下收入增速超出市场预期,但费投增加较多,考虑后续新品推广仍需持续的费投力度,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EPS为0.72/0.78/0.85元(较前次下调-4.2%/-4.4%/-4.0%),参考可比公司25年PE均值22x,给予25年22x PE,目标价15.84元(前次目标价16.50元,对应22x25年PE),“买入”。
- ●2025-08-27 涪陵榨菜:半年报点评:成本红利延续,费用投放加大
(国盛证券 李梓语,黄越)
-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成本红利持续兑现。内生增长方面,在稳榨菜基础上推进多品类发展;外延并购方面,味滋美的加入有助于公司“拓品类+拓渠道”双拓战略的发展补足短板。此外,低价青菜头带来的成本红利预计仍将延续,毛利率增。长基可于期此,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3.3%/+10.8%/+11.3%至8.3/9.2/10.2亿元,维持为“买入”评级。
- ●2025-08-27 元祖股份:中报点评:门店收入承压,刚性支出致利润下行
(华泰证券 吕若晨,倪欣雨)
- ●考虑到25年线下消费受消费偏弱环境影响较大,且门店端刚性费用占比提升,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EPS0.96/1.13/1.26元(较前次-15.0%/-8.1%/-6.0%),参考可比公司25年目标PE均值18x,给予公司25年18x PE,目标价17.28元(前次16.95元,对应25年15x PE),维持“买入”。
- ●2025-08-27 仙乐健康:2025年中报点评:拥抱新消费,经营韧性强
(东吴证券 苏铖,邓洁)
- ●考虑到美洲BF个护业务仍有影响,我们调整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67/4.59/5.27亿元(2025-2027年原值3.92/4.97/5.86亿元),同比增长12.86%/25.13%/14.82%,对应当前PE22x、17x、15x,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8-27 安井食品: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承压,坚持产品创新驱动
(国信证券 张向伟)
- ●由于速冻食品下游需求较为疲软,我们下调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8.2/172.3/184.8亿元(前预测值为163.3/177.8/190.8亿元),同比4.6%/8.9%/7.3%;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0/15.6/16.7亿元(前预测值为15.9/17.1/18.4亿元),同比-5.4%/10.9%/7.4%;实现EPS4.21/4.67/5.0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3/16.5/15.4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2025-08-27 华康股份:利润短期承压,关注反转催化
(信达证券 赵雷)
- ●利润短期承压,关注木糖醇价格及舟山项目爬坡情况。公司Q2利润受舟山项目转固及可转债利息费用化影响承压。接下来,一方面木糖醇价格当前仍处历史底部位置,若价格发生反转,公司利润叠加豫鑫利润有望大幅好转;另一方面,舟山项目目前仍处产能爬坡阶段,若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公司利润也有望同比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为0.84/1.23/1.73元,分别对应2025-2027年23X、16X和11XPE。
- ●2025-08-26 洽洽食品: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承压,关注新品表现
(民生证券 王言海,张玲玉)
-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4/6.7亿元,同比-52.5%/+34.1%/+23.1%,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22/18X,虽然短期盈利承压,但公司将以“破局革新,韧性增长”为核心,以长期主义的思维布局未来发展,拓展品类矩阵,升级产品体验,优化渠道服务,实现业绩提升。供应链优化与成本管控双轮驱动,实现降本增效,若Q3新采购季成本下行,叠加调整逐步到位,则来年业绩改善可期。维持“推荐”评级。
- ●2025-08-26 安井食品:半年报点评:盈利能力短期承压,静待旺季改善
(平安证券 王萌)
- ●公司需求端依然承压,仍需关注B端餐饮行业的恢复情况,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2亿元(前值为15.80亿元)、16.44亿元(前值为17.32亿元)、18.11亿元(前值为18.92亿元),EPS分别为4.60/4.93/5.43元,对应8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6.8、15.6和14.2倍。公司优质的管理层、稳定的经销商和不断积累的规模优势共筑壁垒,看好其在速冻食品和预制菜肴领域的持续发力。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