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招商银行(600036)行业新闻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行业新闻◆◇更新时间:2023-12-01◇

●2023-12-01 专家:数字金融迎发展机遇 建议商业银行加强科技输出(中证网)

  11月30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主办的“数字化转型前瞻第十九届(2023)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年度活动”举办。与会嘉宾表示,数字金融正迎来发展新机遇,建议商业银行明确战略规划,培育科技人才,加快数字建设,加强科技输出。与此同时,以端、场景、云、平台、生态、AI、数据七大核心用户服务要素为抓手,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张晓燕表示,银行业许多场景非常适合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和落地,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等。各国对于大语言模型的监管态度目前分歧较大,也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包括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金融系统性大风险的爆发点。她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及时制定规章制度,指引行业健康发展。

  招联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机构加强科技输出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明确战略规划,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应制定企业级的科技输出规划,明确输出方向、重点和具体安排;二是持续提升自身科技能力,跟踪前沿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优势和人才队伍;三是培养“乙方思维”,认真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特别是痛点,组建市场团队,加强对目标机构的营销和服务;四是加强科技输出生态建设,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完善输出链条、生态,在技术输出的基础上,输出人才、产品、数据。

  在会上,《2023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发布。报告研究发现,数字场景和内容体验成为与商业银行核心金融业务间协同共振的关键抓手,开放合作的顶层机制、持续变革的数字入口有利于增强银行生态力、场景力和敏捷力,有效提升终端用户体验。报告建议,商业银行以数字安全为基础,转变经营思维,以端、场景、云、平台、生态、AI、数据七大核心用户服务要素为抓手,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

●2023-12-01 “普惠”“上市”两头不靠 “停机坪”企业融资困境如何破题(中国金融新闻网)

  “以前银行合作中,通常需要房产抵押或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才能获得授信,且授信金额难以满足大幅增加的订单需求。”超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纯环保”)董事长助理毛文君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作为一家专注于半导体行业、光伏行业的超纯水清洗解决方案供应商,超纯环保长期面临着“轻资产”带来的融资困境。

  这类企业被称为“停机坪”企业。平安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梁东晖解释,所谓的“停机坪”企业,指的是处于中间阶段的高成长期企业。“成长早期企业可被普惠金融精准滴灌,进入上市培育阶段后融资渠道也较为通畅。然而处于中间阶段的企业虽成长性强、科技含量高,但也呈现出轻资产运营、经营波动性大、利润未释放等特征,贷款风险较高,对于银行来说,可获得的利息收入有限,整体风险收益不匹配,所以造成信贷支持力度往往跟不上企业经营发展速度。”他介绍。

  如何解决“停机坪”企业的融资困境?又如何确保银行实现风险控制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平衡?这个问题正成为支持中小科技企业“破茧成蝶”“展翅高飞”的破题关键。

  从“有没有”到“充分解渴”“腾飞贷”助力企业爬坡

  对于毛文君而言,企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受益于新能源产业发展,行业下游需求持续旺盛,公司销售额连续两年翻番。面对扑面而来的订单,经营周转和资金需求更高。

  然而,老问题又来了——市场规模扩大却伴随着“成长的烦恼”,资金短缺问题该怎么办?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提供的“腾飞贷”成为了及时雨。“该行在了解了企业的详细情况后,对我们的融资支持从原来的1年期900万元贷款,扩展到2年期3000万元。这不仅是我们首次获得纯信用贷款,也是首次获得中长期贷款。”毛文君告诉记者,这笔贷款及时满足了公司规模扩张期间,在厂房租金、人员工资、研发投入等方面的中长期流动资金需求,提供了充分的融资保障。

  “腾飞贷”是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针对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融资不充分、“不解渴”的痛点,率领辖内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的金融产品。通过灵活的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契合快速成长期需求的信贷服务,以“小切口”推动“大提升”,助力企业“腾飞”。

  “在传统授信理念的束缚下,银行信贷服务的跟进速度滞后于企业成长速度,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迫切需要更长期的资金支持。”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吴燕介绍称,“腾飞贷”以“解剖麻雀”方式,推动银行由传统“看账本”转变为“看未来”,及时满足企业信贷需求,助力企业度过“腾飞”前关键时期。

  具体来看,“腾飞贷”通过利率定价和收息上的灵活安排,将贷款成本与企业发展成果挂钩,在更长的金融服务期间平衡风险溢价。浦发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高汉泽对记者解释,该行“科创腾飞贷”的贷款利率采用“前低后高”的分段利率计息方式——即先以较低的优惠利率支持企业快速成长;当企业经营结果触达双方事先约定的“浮动利率”条件后,贷款执行“优惠利率+浮动利率”,浮动利率原则上不高于优惠利率的50%。

  “这种模式旨在以‘更大额度、更长期限’的方式给予企业更充分的信贷支持,并采用利率‘前低后高’的灵活计息方式,将利率与科创企业业务发展动态相结合,进行弹性定价,适当分享企业成长收益。”高汉泽介绍。

  “没有银行信贷资金的充分支持,也不会有公司的快速成长。”毛文君表示,在前述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公司发展很快。记者了解到,在前述“腾飞贷”发放后3个月,浦发银行得知超纯环保今年订单激增、资金仍有缺口后,在原授信3000万元基础上,进一步将授信额度扩大到8000万元。

  6家银行授信2.49亿元提升金融业务可持续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前述模式可进一步推动银行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互信共赢,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腾飞贷’作为一种专属科技金融工具,结合快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经营发展特点,创新提供更高额度、更长周期、更加灵活便利的信贷服务,在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中进一步前移金融服务,从而助力科技型企业加快扩产增能、抢占市场先机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如是评价。

  不独浦发银行,《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深圳已有首批6家银行运用“腾飞贷”业务模式,为8家科技型企业提供授信共计2.49亿元,已放款1.89亿元。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腾飞贷”在银行信贷领域实现金融服务价格和风险溢价平衡的内循环,提升银行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梁东晖介绍了平安银行深圳分行该产品的具体模式:产品期限为2年期及以上;贷款利率以“固定+浮动”方式计息,约定前期收取固定的基本利息,贷款结清当年收取浮动利息,挂钩企业的营收增长率并设置上限。“如企业营收实现增长,则我行按约定进行发展成果共享,否则无需支付浮动利率,不额外加重企业负担,最终实现支持企业加速‘腾飞’。”他解释,区别于传统强调企业过往规模效益的授信体系,重点关注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及专业投资者的市场认同等因素,充分发掘企业的成长性,实现信贷靠前发力。

  高汉泽也谈到,“腾飞贷”通过利率定价和收息上的灵活安排,先让利于企业,支持企业快速发展,在企业盈利能力增长后适当分享企业发展成果,有助于银行实现整体贷款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相较于传统授信产品,“腾飞贷”额度更高、期限更长,陪伴企业成长,支持企业的同时,也增强了银行的客户粘性,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切实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有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将以“腾飞贷”为切入点,推动业务增量扩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样板,带动深圳银行科技信贷服务提质增效;此外,按照人民银行等四部门相关工作部署,联合地方科技、产业、金融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细化任务举措,持续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共同打造“信贷融资更充分、直接融资更多元、风险分担更到位、跨境融资更便利、配套服务更优化”的科技金融新生态。

●2023-12-01 业内人士:规范大语言模型在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国经济网)

  “银行业许多场景非常适合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和落地,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等。各国对于大语言模型的监管态度目前分歧较大,也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包括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金融系统性大风险的爆发点。”11月30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张晓燕在“数字化转型前瞻第十九届(2023)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年度活动”上建议,为了规范大语言模型在银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希望相关监管部门及时制定规章制度,指引行业健康发展。

  招联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会上则对金融机构加强科技输出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明确战略规划,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应制定企业级的科技输出规划,明确输出方向、重点和具体安排;二是持续提升自身科技能力,跟踪前沿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优势和人才队伍;三是培养“乙方思维”,认真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特别是痛点,组建市场团队,加强对目标机构的营销和服务;四是加强科技输出生态建设,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完善输出链条、生态,在技术输出的基础上,输出人才、产品、数据。

  金融数字化进程显著加快,给银行机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机遇和挑战。“AI+金融”如何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副处长黄河表示,中信银行财富管理的发展历经五大行动、客户工厂、超级渠道三个阶段,沉淀了全量客户经营的数字化能力,目前正不断探索以总行直营基础客户,利用“AI+金融”手段,依托超级渠道服务网络,在原有总行推动模式的基础上新增总行直营模式赛道,形成双轮驱动。

  近期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谋划的“五篇大文章”中,其中一篇就是数字金融。与会人士表示,数字金融迎来发展新机遇。

  长沙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朱彬谈道,银行数字化经营面临非常大的机会,数字化经营是围绕人、货、场的全新数字经营模式,包括客户画像、需求洞察、智能触达、数据闭环、生态连接等等。一方面,远程面签技术以及数字化风控技术使得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具备了数字化经营的基础。另一方面,银行客户和场景在传统经营中没有得到重视,比如在客群分类、差异化定价、交易即营销、关键节点客户关怀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可经营空间。

  微众银行企业金融产品部总经理樊萌提到,微众银行推出的“微创投”创新创投平台为科创企业提供了便捷且透明的信息查询及展示工具,让科创企业摆脱相对于投资机构的信息劣势地位,获得与机构平等沟通的机会,而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底层算法应用,也让科创企业得以更加精准地匹配投资机构,有效避免“广撒网”现象,节省时间精力、缩短融资周期。

  上海农商行数字化转型办公室主任兼流程革新与客户体验部总经理王海涛谈到,该行“五个一”客户体验工作体系与“四个看”客户体验研究路径都是为了实现数据、体验、流程的渗透与融合。为了推动多模态“融合+”模式的持续性运转和高效能产出,还需要配套建立保障机制和能力提升方案,在管理工具、创意实践、能力输出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神策数据创始人兼CEO桑文锋表示,现在金融数字化转型非常强调的一点是要以客户旅程为核心,站在客户视角思考每一步怎么优化。过去几年,银行机构和客户互动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有线上银行、远程银行、零售银行、线下网点。但这些服务终端各自做各自的业务。实际上更好的流程应当是以客户为中心,把各种渠道、各种触点相关数据搜集起来,更好地赋能各个渠道,更好地实现数字一体化客户体验。围绕AI相关技术,神策数据也做了不少的探索,目前和部分金融客户围绕AI大模型做开发应用。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总经理朱钢表示,CFCA作为联合宣传年的活动组织者、成员银行的服务者,一直密切跟踪产业发展趋势、金融前沿科技动态,秉承“深耕行业,促进融合”的理念,每一年通过组织产业研究、机构走访、专题研讨、圆桌对话、数字金融创新大赛、行业倡导发布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使联合宣传年成为银行与主管机构、专家学者、科技公司、主流媒体间交流、分享、互动的平台,并通过这一平台与成员银行共同探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数字金融生态。

●2023-12-01 论道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3中国金融资本论坛即将举办(经济参考报)

●2023-12-01 锚定金融强国目标 邮储银行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3-12-01 工行上海市分行发布“伙伴银行”服务体系(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3-12-01 理财业绩怎可“涂脂抹粉”(经济日报)

●2023-12-01 “稳健低波”产品受捧 理财规模现回升态势(中国证券报)

●2023-12-01 代销保险成银行“香饽饽” 部分产品预期收益突破4%(中国证券报)

●2023-12-01 质量“软实力”转化为贷款授信“硬资产”(南方日报)

●2023-12-01 央行昨日开展6630亿元7天期逆回购 利率维持1.8%不变(证券日报)

●2023-12-01 银行资本充足率压力有所提升(中国经济时报)

●2023-11-30 促进金融与地产良性循环 建设银行以稳定金融支持助力房企稳健发展(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3-11-30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数字货币桥缩短支付链路,交易成本可降低50%(时代周报)

●2023-11-30 建行大连市分行:数字化服务带动消费升级(中国金融新闻网)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gmail.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3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